1、项目简介
2、详细报价项目
3、商务报价参考
3.1、国际与国家标准指南
4、舞台灯光工程的技术标准与需求
4.1、范围与应用
4.2、通用设备规格与标准
5、关于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的灯光功能需求
6、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的灯光网络技术规格
6.1、高效灯光控制网络设计
6.2、高效灯光网络功能需求与设备性能规格
7、专业歌剧院照明设备技术参数与需求
7.1、创新歌剧院照明设计
7.2、可靠性与安全性保障及系统的扩展性能
7.3、剧院运营管理规范
7.4、高效数字化照明管理系统
7.5、设备性能管理关键要素
7.6、调光设备特性
7.7、专业剧场照明设计
7.8、高效节能照明解决方案
7.9、器材性能评估标准
7.10、配电箱与电缆管理
7.11、详细系统配置列表
8、现代化多功能空间
8.1、高效能多用途照明系统
8.2、高效节能照明解决方案
8.3、可靠性与安全特性与扩展潜能
8.4、高效管理多功能厅的标准与规范
8.5、高效数字化网络灯光控制体系
8.6、性能管理与设备效能
8.7、调光设备特性
8.8、多功能厅观众席照明
8.9、高效节能的多功能厅照明解决方案
8.10、高效节能照明解决方案
8.11高效设备解决方案
8.12高效追光解决方案
8.13、高效能多功能空间配电解决方案
8.14、智能照明与配电设备管理
8.15、配置详情列表
9、专业音乐厅照明设计
9.1、概述
9.2、智能照明管理系统
9.3、设备抗干扰性能标准
9.4、设备性能与技术规格要求
9.5、详细设备列表
10、高效项目执行与职责分配
10.1、协调与设计合作
10.2、项目管理团队与负责人
10.3、详细包装规定
10.4、运输规定
10.5、货物运输与存放策略
10.6、设备安装与调试流程
10.7、质量控制与验收流程
11、质量管理措施
12、详细技术规格与培训服务
13、关于合作方支持的必要条件
文化活动中心灯光设备投标方案
模板简介
《文化活动中心灯光设备投标方案》涵盖了项目简介、详细报价及商务参考、舞台灯光工程技术标准与需求、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灯光功能及网络技术规格、专业歌剧院、现代化多功能空间、专业音乐厅等功能区域照明设备技术参数与设计要求,以及项目执行与职责分配、质量管理措施、技术规格与培训服务等内容。方案针对各功能区域提出创新照明设计、高效节能解决方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及可靠性与扩展性保障等要求,明确了项目团队协调、安装调试流程、质量控制等执行环节。本方案为文化活动中心灯光设备的选型、安装及运营管理提供了全面专业的指导,助力构建高效、安全、符合需求的灯光系统。
模板预览

 

 

 

 

文化活动中心灯光设备投标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1、项目简介

建设单位:项目名称:

项目规模:

2、详细报价项目

3、商务报价参考

惠州文化艺术中心舞台方案设计(灯光)

技术标书的各项要求

惠州文化艺术中心建筑施工图相关部分

舞台机械图纸

3.1、国际与国家标准指南

3.1.1、通用部分

《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及J67-2001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的2001年修订版)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3.1.2、灯光部分

WH-0202-94标准:《舞台灯光图符代号及制图规则》

《舞台灯具光学质量的测试与评价》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T 15734-1995)

《投光照明灯具光度测试》

GB7000.《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

GB7000.《舞台灯光、电视、电影及摄影场所(室内外)用灯具安全要求》

3.1.3、进口设备

各种进口设备要符合上述国家标准外,要符合以下国际标准,UL(美国)、CUL(加拿大)、CE(欧洲)、TUV(德国)、BS(英国)、CISPR(国际无线电干扰)、还要符合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CIE(国际照明协会)制定的国际通行标准规范。

进口设备必须提交经验证的相应文件,证明其已通过规定的检测流程。这些文件需根据国际贸易准则附有由中国国家官方认可的中文译本,任何缺乏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认证的文档都将被视为不符合规定,从而被视为非达标产品。

所有进口设备必须持有完整的合法进口文件,如海关报关单、检验检疫证明及通关完毕的相关凭证。缺乏这些正当手续的设备将被视为非法走私行为。

4、舞台灯光工程的技术标准与需求

4.1、范围与应用

本通用技术规范涵盖舞台灯光系统的全方位要求,包括设备、灯光网络及控制系统组件的采购、安装、调试和标识等环节。强调货物的品质与使用效能,确保其与买方提供的设备接口完全兼容且满足标准要求。

4.2、通用设备规格与标准

除非有特殊条款明确指出,所有舞台灯光设备、舞台灯具以及舞台网络设备均应遵循本准则。

4.2.1、一般原则

所有舞台工程系统的设备应优先选用标准化组件与配件,倾向于选用制造商生产的通用产品。

所有设备所采用的原材料必须保证全新,且需符合相关的规格标准,并配备相应的检验报告和质量合格证书。任何低于设计要求的产品均不得选用。

设备零部件的制造过程需严格遵循高标准,涵盖制造、加工、焊接、组装、线路铺设以及试验等环节,这些工作均由训练有素且具备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专门人员负责并确保优质完成。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维护工作的简易与高效,仅需少许拆卸步骤即可对所有电器和照明组件进行检修与维修。电子装置、计算机以及控制系统应配备自动诊断功能,以简化故障定位并促进设备维护,允许无须拆卸相关组件即可替换任何破损部件,更换过程中不会影响其他组件。维修控制环节无需专用工具,一般工具和测试设备即可满足需求。

在设备设计阶段,应注重组装便捷性,以便于施工现场迅速高效地安装。电气与控制系统应合理划分组件,并在出厂前经过工厂预实验,从而有效压缩现场调试时间。

设计的灯光与电气系统应当确保其所有组件能在额定工作条件(即额定负荷)下稳定运行。

所有电气设备及照明装置应配备适宜的外包装,确保在运输和现场存放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4.2.2、安全设计

4.2.2.1、人身安全

所有设备与装置应严守相应的安全规格及操作手册,确保符合安全与卫生规范,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的操作与维护环境。

所有灯光及电气控制系统应内置自动故障防护机制,确保其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以保障。

电线、电缆应选用防火及阻燃类型,旨在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在意外发生时减少有害烟雾对人员的潜在伤害。

4.2.2.2、安全装置与备用系统

系统的安全保障措施:通过冗余设计实现操作控制系统的备份,配置多级实时备用结构,旨在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计算机系统配置了双主机组件,彼此作为备份,且各自具备独立执行所有操作的能力。

配置UPS电源系统,旨在确保在电力中断时能实现对控制数据等重要信息的妥善保护。

4.2.2.3、电源

380VAC/220VAC的舞台灯光设备采用TN-S型配电系统(其中N线与PE线独立配置),并内置了防漏电保护装置。

控制系统需配备在线式不间断电源(UPS),以实现主电源故障时的应急供电。在主电源恢复正常时,控制系统应能自动切换回主电源供电。UPS设备的容量需确保控制系统能够连续运行1小时。此外,UPS装置应具备故障指示、报警功能,并集成故障诊断和保护机制。在UPS电源不足以维持控制系统常规运行前,系统应遵循预设顺序进行逐步关闭操作。

需在适宜的位置配置专用的舞台灯光设备电源,包括临时供电380伏交流电(AC)及检修电力供应220伏交流电(AC)系统。

4.2.3、电气设备

电气元件与装置

一般原则

当舞台灯光等非线性负荷接入电力网络,会引发电网系统中的谐波电压及电压畸变,进而导致电气设备过热和电缆性能受损。此外,谐波电流还会对精密数字系统、电子保护与控制系统产生程序运行异常和数据丢失的风险,同时对音响视听设备造成干扰和噪声问题。为此,应向供电设计单位提供关于谐波抑制和滤波装置设计的相关参数,以便他们能进行相应的装置设计。

在确保舞台灯光设备控制系统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国际知名品牌的高品质电气元件与装置。所有相关设备应配备永久性标识,详列如下信息:制造商的名称、型号、技术参数(如额定值、接点组态说明等),以及便捷的更换和故障排查操作指南。

设备要求: - 所有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及变压器等电磁设备应实现静音运行,可酌情采用柔性安装措施,以有效抑制噪音和振动的传播。 - 冷却风扇的噪音需降至最低限度。 - 对于噪音过大的电气元件,应当予以替换,确保整体系统的声学性能优化。

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

断路器需配备短路、过载及过热保护功能,且其切断能力应超越安装位置可能发生的短路电流容量。

控制按钮和控制开关

控制装置的按钮与开关须满足操作与控制的规范要求,遵循相关标准并注重人体工学设计。其防护等级达到IP65级别,且具备最低100,000次的持续工作寿命保障。

指示器

指示器需确保兼容各型号的显示需求,同时遵循相关标准及人体工程学原则。设备的防护等级须达到IP65级别,建议选用型号和种类尽量精简的设计。

熔断器

确保符合控制电路的规格要求,并具备明确的状态显示。在选型和安装过程中,应着重考虑其广泛的适用性和便捷的更换性。

接线板和连接器

接线板应具备明确标识,确保连接稳固,以防在振动情况下导致线路松脱。对于PE接连端子,应专用地采用黄绿色相间的PE接线座设计。

确保采用兼容的多销插头与插座,且需符合相关标准。插头与插座应匹配使用,确保连接无误,从而防止潜在危险及不合规操作的发生。

4.2.4、电气设备柜

结构

电气设备的安装结构应选用防锈处理的金属和钢板材料,必要时可增强使用钢板或型钢制造的柜架。设备柜需配备防尘和防潮设施。除了通风口和电缆进出通道,所有的机柜和机架应保持完全密封。确保每个机柜的深度设计合理,足以容纳所需的设备及接线空间。各个机柜在深度、高度以及颜色上应保持统一,遵循同一特定组别的标准要求。

通风

所有电气元件与装置应确保在指定的外罩内及环境条件下实现连续无间断运行。机柜设计需配备充足的自然通风设施,旨在有效散发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通风口应配备细密网状或泡沫防护格栅,以防止外来异物侵入。外壳应具备加压密封特性,同时确保进风口具有防尘过滤功能。

>电缆进出线

电缆预留孔应在工厂预先按照指定位置进行定制,配备可移除式面板,以便于现场的后期精细加工。在电缆的进、出口设计时,需充分考量电缆的直径、安装路径以及确保足够的弯曲半径,同时配备完善的电缆固定设施。

机柜门及检修面板

设计要求门与面板应具备良好的刚性结构,且门体及可拆卸的维护面板需装配尘封边缘。所有外壳与面板在安装前必须经过彻底的油脂清除和锈迹处理,随后施以烘干漆工艺进行防护。

资料袋

机柜外壳主门内侧应配备一个专用资料袋,用于收纳本电气设备柜内各电气元件或装置的样本、接线图、维护手册以及相关维修图纸。

4.2.5、电缆及线路敷设

4.2.5.1、电缆种类

电线应选用阻燃或耐火的铜质电缆。若选择阻燃电缆,桥架或线槽需配备防火盖并实施相应的防火处理。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在型号(如VVR、VV22等)、电压等级、额定电流、截面积、芯数以及外护套等方面,应严格遵循其所属电路类别(如动力或控制)、传输标准、使用环境条件及安装铺设方式的规定,确保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4.2.5.2、软电缆

在选择移动部件的控制和动力电缆时,应优先考虑软电缆。评估时需着重环境因素,以及电线对温度、耐磨性、柔韧性和光照应力的适应性。同时,软电缆必须符合防火标准。

4.2.5.3、电缆卷筒

电缆在电线卷筒上应适度减载运用,并确保预留充足的冗余。设计电缆卷筒时,必须注重在拉伸和定位过程中,不对电缆的任一部件施加过度的机械应力。

4.2.5.4、电缆滑环

电缆滑环应为实践验证的高品质组件,其滑环与电刷需确保具有充足的电流承载能力和极小的接触电阻。在设计或选型电路绕组滑环时,务必充分考量其对控制电路可能引发的电气干扰因素。

4.2.5.5、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应严格遵循GB50258-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检验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确保合规施工。

电缆敷设时应将电磁干扰降低到最低程度。

当采用电缆软管时,其长度不能超过1米。

为了确保动力或控制线路的安全,推荐采用配备应力释放中心芯线的悬挂或下垂软电缆。该电缆两端需实施紧固处理,以有效缓解导线的张力负荷。

4.2.6、电气接线注意事项

4.2.6.1、电气机柜的接线

电气连接方式:支持端子板或连接器的应用。这些端子板或连接器需依据原厂设计图精确安装,并配以永久性标识。

电缆内部连接:所选电缆应符合光亮度标准、额定电流规定以及热动稳定性需求。对于小电流线路,推荐采用单芯多股电线。在电气机柜中,电缆的载流能力需依据相关规定标示,并考虑降容系数及环境温度的影响。

在设计机架内的电气元件和装置布局及接线时,应注重其可便捷拆卸、替换和维修的便利性。

4.2.6.2、电缆连接

承包商提交的接线资料应清晰无误。

电线长度务必适宜,多余的部分需整齐地绕在电缆盘上或存于设备内部,并确保其稳固固定。

芯线标识对于动力或控制线路所采用的多芯及屏蔽电缆至关重要,其编号应清晰易辨。对于芯数在25芯以下的电缆,可采用颜色编码区分,但严禁依赖电缆的敷设布置或排列顺序来确定芯数。

要求如下:动力和控制电缆的两端须配置一致的电缆编号,并且应用烙印方式标注上具有唯一性的永久性标识。请确保这些编号在相应的接线图中清晰呈现。

电线卷筒应确保充足的容量,能够满足设备全程运动需求,包括抵达维修点的必要行程,以确保电缆长度的充分储备。

所有电缆输入装置,如电线卷筒和电线滑环等,均应配备相应的电缆接入接口,以支持电缆的更换操作。

4.2.7、电气安全

4.2.7.1、合格电压与标志

任何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其交流电压超过25伏特的有效值或直流电压为48伏特无脉动的电气装置(包括可拆卸部件、外露接头或插座、未取下的防护罩区域),严禁裸露接触。所有电气设备的防护罩必须粘贴有警示标识的标签,明确标注当前电压信息。

4.2.7.2、带电部件的屏蔽

所有电气元件或装置,当其交流电压超过50伏特的有效值或直流电压为持续120伏特时,外壳的安全防护依赖于绝缘或接地措施。对于单个护盖或屏蔽的拆卸操作,必须使用专用工具进行,以防止意外脱落。护盖和屏蔽均需附有明确标识。

4.2.7.3、混合用电

当电气机柜或组件内包含控制器、计算机以及音频或其他低电压信号,且存在交流有效值超过110V或直流无脉动电压超过150V的情况时,要求所有可移除的面板上清晰标注出对应的最大电压警示标识。

4.2.7.4、多个电源

设备在配备多个电源的情况下,要求各电源独立配置,并装备有视觉或电气式的互锁装置,以确保不会出现同时向单一设备供电的情况。

4.2.7.5、接地

所有钢结构件、灯光设备、操作台、电气机柜、金属外壳、金属管道及设备组件须严格实施接地措施,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2.7.6、手持设备

所有专用的手持或便携式设备,当其交流电压峰值超过25伏特或直流电压为持续60伏特无脉冲状态时,若不具备双重绝缘保护,必须实施双重接地措施。

4.2.7.7、电源隔离

对于采用非安全电压供电的电气设备,应当在其本体或临近位置安装一款具备本地紧急切断功能的合规开关(或断路器),以确保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性。对于远程控制设备,同样要求在设备本体或附近设置一个可现场锁定的相应开关(或断路器)。此外,电源隔离装置应设有明确标识,以防在操作过程中误操作。

4.2.7.8、电源接通指示

电气机柜中,凡安装有额定电压380VAC/220VAC的电气元件或设备,均需配备醒目且位置适中的大功率电源接通指示器,以便于观察。在三相供电情况下,每个相位应配备独立的指示装置。

4.2.7.9、电压保护

设备应配备相位监控系统,确保电气设备具备对缺相、欠电压及过电压的防护功能。

4.2.8、涂层与表面处理

1. 部件要求:确保所有组件表面平滑,无突起或毛刺。禁止存在任何不合格的切割和焊接工艺。在施漆前,务必对部件进行脱脂处理以确保清洁度。2. 钢铁表面处理:应彻底除锈,并实施防锈保护措施。3. 机构件处理:涂漆前需先进行喷砂处理,同时加强防锈防护措施。

涂层:所有部件应涂上底漆、二道漆,并按照设备说明涂面漆。涂层的损坏部分应及时修复。锈蚀部分应清理到金属光亮后再进行正确涂漆。底漆采用防锈漆,漆膜厚度不小于80um,面漆采用树脂型,漆膜厚度不小于80um,漆膜总厚度不下于160um。漆膜厚度采用干膜厚度计测量。

焊后处理:完成所有焊接作业后,务必对焊缝进行彻底清理并施加适宜的防护涂层。对于内表面难以涂漆的管道及类似组件,需确保其末端实施完全密封,以防范内部锈蚀的发生。

承包商需自行准备并完成现场安装后的修补油漆工作,其品种、品牌及质量须与原始使用的油漆保持一致。

在对所有可拆卸部件进行涂漆作业时,必须实施明确的标识,以确保安装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复原性。涂装完毕后,务必移除所有原有的工厂标识标记,以便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舞台下部固定或活动钢构件需施涂深色漆(非工作旋转面则为红色),特别强调,暴露区域应遵循此规定。其他部分的颜色涂装将依据具体规格执行。施工方应在承接项目前详细核实涂装标准和细则,包括对电气设备的要求,所有电气设备表面需采用高温烘烤的亮光漆处理,同时确保盘和柜的表面处理不会产生反光现象。

在设备验收合格后的五年保质期内,我们承诺所有喷涂的油漆不应出现裂纹或漆皮脱落的现象。

4.2.9、铭牌与标志

所有设备均需配备一个安装于设备醒目部位的金属标识牌。该标识牌应当包含以下关键信息:

设备名称

设备编号(与竣工文件编号一致)

主要技术性能

制造厂家

主要技术性能应包括如下内容:

设备功能及参数

设备柜内部组件应配以永久性标识,禁止采用临时粘贴标签或钢笔手写标记。

文件规定,铭牌与标志的尺寸应确保在常规照明下,观众在2米远处能够清晰辨识。

铭牌与标识除采用承包商本国语言版本外,还同步提供中文版以供使用。

5、关于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的灯光功能需求

设备配置策略:惠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的灯光系统旨在满足各类演出的功能需求,其设计理念追求科学、先进且实用,兼顾国家标准与国际化接轨,旨在便利国内外大型艺术团队的高效操作。选配的网络设施、专业剧院的调光控制台与立柜、灯具以及特效设备需达至国内顶尖的演出照明标准。对于其他场地,设备选择着重考虑性价比和通用性,确保经济实用。  工程配件如网络接口、灯具连接件、接线盒和电缆等,均需契合剧场的实际环境需求,强调安全可靠性,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互换性,以支持未来的维护与升级。此外,系统设计需充分考虑电磁兼容性,确保在与音响等其他系统协同运行时,彼此间互不影响,实现无缝衔接。

整个剧院的灯光控制系统依托于以TCP/IP标准构建的以太网络架构,遵循ACN或ART-NET通信协议,实现各类信号在以太网中的传输,如以太网数据、DMX输入输出、手动控制、视频信号、反馈信息以及配置功能。网络设计需配备全面的管理系统软件和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以确保日常维护的便捷性。

中央监控系统能够全面覆盖剧院,同时,任何便携式计算机通过连接任意以太网接口,即可实现全网络监控,或者获取灯光控制柜实时的工作状态信息。

设备配置需特别考虑流动性的以太网及DMX网络系统的独立设置,同时预留与剧院主网络系统的衔接端口。对于无线以太网控制系统的采用,我们将予以优先考量。

采用全电脑程序化的场灯与工作灯控制系统,其信号传输依赖于以太网络系统。

控制台调光系统:应选配国际领先级别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兼容性和可互换性,并具备双重系统冗余备份功能,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有调光器和直通柜需配备工作状态监控功能,其状态信息应在控制台上实时显现在显示器上,并支持远程通过便携式计算机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此外,调光柜应能直接接收以太网通信信号。

为了提升舞台表演的丰富性和现代感,建议选用国际领先的灯光设备。

在大剧院的照明设备配置中,我们选用了兼具国际与国内知名品牌的产品进行组合应用。

6、惠州文化艺术中心的灯光网络技术规格

6.1、高效灯光控制网络设计

灯光网络控制系统依托以太网/DMX网络架构,严格遵循TCP/IP通信标准以及USITT DMX512/1990规范,兼容ACN或ART-NET协议。系统设计为星型拓扑,信号处理集中在控制室、硅室和上场门工作站,数据传输媒介选用光纤(连接工作站间)与六类以太网信号线(链接至终端设备)。流动DMX节点通过DMX终端节点实现了从以太网控制信号到DMX信号的转换,而其他常规DMX节点则通过DMX信号分配器分发至剧场内的各个DMX信号节点。

系统需配备专门的网络配置软件,以实现对网络内各信息节点的集中管理和调整。网络功能需涵盖以太网控制、DMX控制、无线与有线遥控操作,并兼容与场灯控制系统及环境照明控制系统无缝对接。

对于灯光系统的网络需求,其应具备严谨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对网络数据的实时监控,同时必须配备高效的网络冲突化解方案,且需契合国际认可的ACN或ART-NET通信协议标准。

6.2、高效灯光网络功能需求与设备性能规格

6.2.1、灯光网络系统功能要求

兼容IEEE 802.3标准,包括10/100Mbps的BaseT、10/100MBASE-T以及1GHz的Base-FX规范。

遵循标准TCP/IP通讯协议

数据传输速率大于10MBPS

最多可支持不同的DMX设备要大于32个

具有DMX路由及优先级设定,不少于10层

具有完备的网络控制冲突的解决方案

系统再生时间小于9秒

能支持有线、无线遥控

支持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

任何以太网节点均可实时反馈调光柜的工作状态信息。

支持动态IP分配

具有信号中断的现场保护功能

任何终端均可借助灯光网络无缝接入专业的灯光设计软件,其界面支持直观的图像显示,具备调光信息的实时呈现功能。

该系统配备专业的灯光控制网络管理系统,能全面负责节点及网络信息的配置与调整,实现一键式操作,无需逐个节点进行重复设置。

兼容性强,支持Windows98、2000、NT4以及Windows XP操作系统,特别设计的用户界面专为Windows环境优化。

支持灵活配置DMX512和遥控作为输入或输出接口,从而高效地管理以太网照明控制地址的设置。

自动配置并分配每个信息点的以太网连接地址、IP地址、默认网关、多点传输组配置以及分支网络详细资料

能够实时更新网络中的DMX传输节点和视频处理节点

支持在线和离线编辑

6.2.2、具备DMX通信接口节点,支持流畅的动态控制功能

支持配置超过2000个DMX输入或输出通道,对于流动DMX收发节点,其DMX输入和输出通道数量均超过1000个。

可配置的大于20000个灯光网络地址

能够通过以太网网络传输包括DMX信号、遥控信号以及回馈信息在内的多种数据

兼容USITT DMX512/1990标准的各类控制台,我们悉数支持

具有讯号输入及输出指示功能

设备配备液晶显示器,用于显示关键信息,包括DMX回路编号、IP地址以及接口标识等详细数据。

具有连接建筑照明控制系统功能

具有编辑信息、配置信息的打印功能

具有接入剧院主干网络接口

6.2.3、六类线:

直流环路电阻的标准上限为9.38瓦特每百米。

阻抗:TIA/EIA568A标准规定阻抗为

TIA/EIA568A标准规定衰减(dB/100m):6.6(10MHZ)

TIA/EIA568A标准规定近端串扰dB)

6.2.4、RJ45插座盒

一套符合IEEE802.3的要求插头、座

一个PVC插座盒,带自锁门

ACO或同等产品

6.2.5、二层交换机

>性能

8.8Gbps交换结构

基于64字节数据包的传输速率

大于6.6Mpps线速传输速率

最大转发速率4.4Gbps

所有端口共享数据包缓存内存结构

64MBDRAM和16MB闪存

8000个MAC地址

>管理

II. SNMP 管理信息库(MIB)的深化处理 III. 扩展SNMP MIB功能 IV. RFC1493标准下的桥接MIB实现

标准

该设备兼容IEEE 802.3x全双工模式,支持在10BaseT、100BaseTX及1000BaseT类型的端口上实现高效通信。

IEEE802.1D生成树协议

IEEE 802. 1p CoS

IEEE 802. 1Q VLAN

IEEE 802.3ab标准:1000BaseTX规格详解

IEEE 802.3u标准:100BaseTx技术规格

IEEE802.3af规范

IEEE 802.3 标准中的10BaseTx技术规格

6.2.6、光纤

光学特性

·衰减 ≤0.36dB/km(@1310nm) (@1550nm)

色散指标在1288-1339纳米波段的绝对值应小于或等于3.5皮秒/公里.纳米,而在1550纳米波段则需控制在18.0皮秒/公里.纳米以内。

·零色散波长 1300-1324

·零色散斜率 

·光缆截止波长(λCC) 

·偏振模色散(PMD) 

几何特性

在1310纳米波长下的模场直径(MFD)为9.3±0.5微米。

·包层直径  125±1μm

·模场/包层同心度误差 

·包层不圆度 

·涂层直径 

色散系数:

.1288nm-1339nm范围内

在1550纳米波段内的光脉冲宽度小于或等于18皮秒每千米纳米

·零色散波长范围

·最大零色散点斜率

截止波长:

·(在2m光纤上测得)

·(在20m光缆+2m光纤上测得)

弯曲特性:

·以37.5mm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在1310nm波长上测得的附加损耗0.05dB。

·在1550nm波长上测得的附加损耗

机械特性

应变筛选(持续时间:1秒)|峰值应变响应:1% (100 kpsi)

在1550纳米波长下,75毫米轴长的100圈弯曲部分引起的附加衰减指标为:≤0.1分贝

·动态疲劳参数 

7、专业歌剧院照明设备技术参数与需求

7.1、创新歌剧院照明设计

竣工的歌剧院具备多元化的演出能力,旨在支持各类大型剧目呈现,包括歌剧、舞剧、交响音乐会以及各类综合艺术表演,同时兼顾其他戏剧形式的需求。

能满足电视现场直播和录像的要求。

>保证举行大中型会议照明要求。

该灯光系统致力于符合国际及国内灯光设计和操作人员的管理与操作需求。

7.2、可靠性与安全性保障及系统的扩展性能

系统设计严格遵循国家行业标准,管线选型及配套施工均选用合规方案,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系统控制部分要求有严格的实时追踪备份。

系统采用TN-S接线方式。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控制台及信号处理系统必须配备不间断电源(UPS)作为电力供应的备份方案。

系统需兼容并遵循ACN或ART-NET协议的要求。

7.3、剧院运营管理规范

确保操作系统具备卓越的安全防护性能及充足的存储空间。

系统需配备能在主电力供应连续运行期间对主控制台实施不间断诊断的功能。

中心控制系统掌控着剧院的各项设备,其中包括对网络信息的实时监控、调光柜的工作状态以及演出相关的详细数据管理。

舞台区域的照明系统设备应确保其运行噪声满足惠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关于背景噪声的技术标准。在空场状态下,设备开启时的噪音以及外部环境影响导致的声响不得超过NR25级别。对于效果器材,其工作噪声限值应控制在30分贝(以1米测量距离为准)以内。

7.4、高效数字化照明管理系统

7.4.1、网络控制系统

歌剧院的灯光控制系统必须严谨遵照TCP/IP网络标准与USITT DMX512/1990规范,其整体操控方案采用以太网架构,兼容并支持ACN或ART-NET通信协议。

通信接口支持光纤或标准六类双绞线/DMX512信号线的接入与连接。

所有以太网接口均需配备金属接头护罩,确保接口防护性。

舞台设施包括131个兼容RDMReady的DMX节点,以及87个以太网节点和相应的电源供应。这些设备分布在舞台台面、照明立杆、移动灯具平台、周边走道(马道)、面光区、侧光区、耳光柱、流动灯光装置以及地排照明等多个舞台区域。

7.4.2、数字调光控制系统

新一代的高速网络与智能数字调光设备及控制台的集成创新,便是网络数字调光控制系统。其架构详述如下:

主备控制台担当演出期间调光器、换色器的操作调控任务,同时还能管理电脑灯光,其位置设于灯控室,具体位于舞台入口侧的舞台监督区域。该控制台配置了DMX512、以太网接口以及接收调光柜信息的回馈接口,兼容ACN或ART-NET通信协议,确保高效顺畅的控制功能。

专用的演出电脑灯控制台,设于灯控室,负责精准操控表演灯光。

配置包括:一套无线遥控器,三套固定场灯控制面板,以及一套场灯/工作灯控制器。这些智能设备支持网络联接,实现对各终端设备的远程操控。

该调光柜配备有模块工作状态反馈机制,同时内置了超400微秒滤波器,以及智能自动调节和稳定输出电压的功能。

灯光控制台及手提电脑接收调光柜和直通柜的工作状态反馈,同时,这两种设备自身亦具备显示反馈信息的功能。借此,灯光师能够迅速依据接收到的反馈做出故障诊断。

电路配置主要包括调光回路与直通回路,详细分配情况如下:

调光回路576路。

流动48路。

直通回路192路。

工作灯调光回路12路。

工作灯直通回路23路。

场灯调光12路。

场灯直通回路12路。

配置如下: - 三相100千瓦备用电源共计6台 - 三相50千瓦备用电源配备2套 - 另外,我们提供1台三相30千瓦的备用电源

7.5、设备性能管理关键要素

7.5.1、主控台

主控台与副控台间实现网络冗余监控,确保在主控台发生故障的瞬间,副控台能无缝切换接管。要求其自动执行当前任务,即时展示演出信息,从而确保演出流程的连续性,避免任何中断的发生。

主灯光控制台具备操控至少2000个控制通道的能力。

该设备配备有专用接口,用于连接各类灯光网络装置及支持无线遥控功能的设备。

具备接收调光柜反馈信息的功能,能够即时显现实时的调光柜参数与状态,并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提示用户进行相应的操作。此外,还提供了直观的图形化硅柜反馈界面。

该控制台配备有兼容DMX512(具备RDM预备功能)接口、MIDI接口以及SMPTE输入接口,同时支持以太网连接,能够运行ACN或ART-NET通信协议。

该设备兼容有线与无线便携遥控器,旨在便捷操控调光器、变色器以及各类可移动照明装置。

控制台配备有内置自诊断功能,实时显现实时运行状况,联网设备的数量,并生成日志文件供用户查阅。

可编辑和保存2000个命令宏(macro),2000个场(CUES),1000个组(Group),3000个SMPTE,个效果(effect),每组效果可分为99个步骤。

集控不少于24个

场景时间从0.1到999.9秒。

支持当前流行的三维灯光设计软件功能。

支持触摸屏模式

7.5.2、备份台

实现主台与备份台的实时全面追踪备份功能,一旦主台发生故障,备份台能立即自动接管运行。

备份台功能与主控制台完全相同。

7.5.3、电脑灯控制台

内置独立处理器。

每台灯具均可独立设定延迟启动时间、单次变化时间和渐变过程的路径。

可连接不少于2个显示屏,支持触摸屏模式。

不少于24个集控推杆,可任意存储场景序列

自检和问题诊断功能。

该设备配备有以太网接口和DMX接口,兼容ACN或ART-NET协议,并支持通过网络进行系统软件的远程更新。

能够操控至少2000个控制接口(channel)。

具备调色板功能。

一个CUE中每路都可设置独立的定时和淡变路径时间

XYZ轴三维编程定位

支持离线编辑,也可现场编辑;

一键切换各类视觉效果,包括圆形、彩虹、流动波纹或闪烁光晕等多样选项。同时,实时调控速度、尺寸、色彩及亮度强度亦在瞬息之间完成。

拥有国际知名品牌背书的智能运动灯具灯库,支持定期软件升级。具备卓越的兼容性,便于与各类设备顺畅进行信息数据交互。并允许用户个性化定制灯库,以适应多样化的智能运动灯具操控需求。

7.5.4、无线遥控器

依托无线以太网技术,信号传输实现了超100米的远程覆盖

支持选择管理信道,具备录制与回放cue、组、效果、宏(包括时间及场景特性功能)的能力。

支持选择组控杆并记录其操作,同时具备回放功能,能够再现组控杆与组的操作过程。通过与控制台的连接,用户得以充分利用控制台的诸多功能。

可以设定用户密码,防止误操作。

7.5.5、场灯/工作灯控制器

内置LCD液晶屏幕显示。

>能单独控制每个区

能记录和执行预设程序

可以组合不同场景

LCD控制器对比度和光暗度亦可随意调较。

可以设定电子锁,防止误操作。

7.5.6、网络中继柜

固定式网络信号中继柜1(灯光控制室)

24口、有光纤接口(含模块)、有堆叠口(含模块)、有网络管理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1台,自锁式以太网插座面板1套。

无线/网络/DMX转换器1台,Ethernet口1个、DMX口8个(8个可以传输不同或相同地址的DMX512信号,各端口既可以设定为输入也可以设定为输出口)。

DMX端口40个。

19寸机柜1套

流动式网络信号中继柜2(上场门)

24口、有光纤接口(含模块)、有堆叠口(含模块)、有网络管理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1台,自锁式以太网插座面板1套。

无线/网络/DMX转换器1台,Ethernet口1个、DMX口8个(8个可以传输不同或相同地址的DMX512信号,各端口既可以设定为输入也可以设定为输出口)。

DMX端口40个。

19寸机柜1套

固定式网络信号中继柜3(硅柜室)

24口、有光纤接口(含模块)、有堆叠口(含模块)、有网络管理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2台,自锁式以太网插座面板2套。

无线/网络/DMX转换器1台,Ethernet口1个、个(8个可以传输不同或相同地址的DMX512信号,各端口既可以设定为输入也可以设定为输出口)。

DMX端口64个。

19寸机柜1套

7.5.7、灯光设计软件

三维设计接口:二维设计和三维设计。

预览和渲染功能

图层设置

场景布置设计功能

灯光布置、编排设计功能

我们的产品线丰富多样,包括常规灯具、运动专用照明设备、各种类型的灯杆与吊架,以及丰富的色彩选择和图案设计。支持实时更新和下载,且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信道配接及编排功能

编制并提交详细的设计文档及关联的数据统计资料,以为搭建活动提供全面的参考资料支持。

>可连接控制台或控制软件模拟场景输出

实时监测各类现场灯光资料

可图像式反馈灯光信息

7.6、调光设备特性

7.6.1、智能型反馈调光柜和直通柜

性能指标:

获CE、UL或CUL认证。

技术指标方面,该调光硅柜需严格贯彻并超越国家一级机的权威标准要求。

任何从事调光硅柜生产的厂商都应当具备ISO 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确保产品品质和合规性。

实时监控与反馈:系统具备报告立柜运作状态的全面反馈功能。

光度调节性能:符合国家GB/T14218一级设备的严格标准

信号控制:包括以太网接口以及双通道DMX512(具备RDMReady功能),所有输入信号均采用光电隔离技术

干扰控制:实现对电感器的有效抑制,严守国家电磁兼容标准《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GB15734-1995)的一级设备规定

每个立柜都兼容TCP/IP网络协议,具备网络功能。

两种配置,调光抽屉(调光回路)与直通抽屉(直通回路)具有灵活性,可根据应用场景和灯具类型的多样性进行互换以满足需求。

允许对每个调光器的类型、地址、位置以及负载进行个性化配置。

>标抵抗电流额定值为100000AIC;

能够配置超过100种备选场景,确保在调光柜信号缺失的情况下,系统能自动切换至预先设定的备用场景记录模式。

在未接收到信号的情况下,调光柜具备自动播放功能,能展示预先存储的最后一幕场景,并允许用户设定该场景的淡出时长。

任意监控设备,无论连接至控制台还是以太网,均可实时获取柜体的状态、参数及各类信息,实现与控制台或网络的无缝对接。

该调光器装备了能有效隔绝4000伏以上电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