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美化工程EPC项目投标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一、总体设计方案
1.本项目设计特点
本建设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全面展现XX市绿色优美城市的独特风貌,契合当下的实际工作需求,兼顾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灵活度和安全性。在规划中,我们需精确界定建设规模、详尽规划建设内容,并严谨提升建设标准。
本项目须严格遵循所在地的城市规划纲要、旅游总体发展规划、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其他相关规划要求。
在执行本项目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的建设标准,同时确保符合各项安全准则,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卫生和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实施相关标准和规范。
2.关键问题的对策措施
在项目设计的关键环节,我们积极采纳甲方的宝贵意见,致力于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满足甲方需求。我们的行动原则是: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避免延误解决方案的提出,对任何修改持耐心态度,坚决不推卸责任。为此,公司特别组建了专项项目团队,汇集各专业力量,与甲方及施工方紧密协作,目标是打造高质量的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3.针对本项目的难点技术: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与甲方和施工方进行深度协作,针对具体环境进行深入剖析,对设计内容进行适时的修正和增补,提出富有创新性的改进建议。坚持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分享我们在类似项目中的实用经验,从而推动施工进度的提升。对于施工阶段涉及的重大设计变更,如设计原则、工程规模或标准的变动,须由甲方、工程监理、设计团队和施工方四方共同召开会议进行深入研讨并达成共识,进行相应的设计变更决策。所有变更通知单均经我公司特别盖章,以确保其权威性。
在施工过程中,当出现设计变更,无论是由于设备更换还是材料选择的调整,或是局部施工需求的变更,均需通过四方协同——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与甲方,采用施工洽商的形式进行处理。
施工协调管理:对于局部性的问题讨论,我公司将由现场设计代表参与甲方、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的四方会商,并做出相应决策,后续施工将依据此决策进行。涉及重大事项的协商,则由项目总负责人或公司总工程师代表我司出席,遵循协商达成的决定进行执行。
本工程项目将接受全面的阶段验收,涵盖施工中期检验与最终验收。在施工中期验收阶段,我司将派遣资深的专业团队成员参与,确保严格的质量把控。对于不符合标准的部分,我们将毫不迟疑地实施返修或替换。至于竣工验收,我公司将由各专业主管亲临现场,参与甲方组织的竣工验收会议。我们将在会议上详细指出需改进的施工细节,明确整改完成期限,并与甲方共同对工程质量做出等级评估。
我司委派代表全程监控施工过程中的设计质量,通过填写《设计项目技术服务单》及《质量问题(事故)报告和处理记录》,详实记录典型问题、易重复发生的误差以及重大事故,以便提交至技术质量部门。对于关键的技术设计问题,我们实施严格的管控,确保由具备丰富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员担纲,他们在项目施工全周期内负责现场设计管理。总工程师亲自主导,由资深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共同承担工程设计和技术服务重任,严格执行图纸审核制度,严谨把控图纸质量,以确保图纸的精准性,从而指导施工顺利进行。
在确保总体布局的合理性、交通组织的顺畅性,以及室内空间尺度契合功能与心理需求,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规划、交通、消防、人防、通讯等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建筑专业着重于跨专业的协同优化。从整体布局出发,通过与结构、设备等专业紧密合作,挖掘各领域的潜力,目标是寻求综合成本最低且施工可行性最高的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实施策略。例如,与结构专业协作时,力求最小化土石方开挖量,优化边坡挡墙设计,同时优化平面柱、墙、梁、板的布局,以此节省土建成本并最大化建筑空间利用。在与结构和设备专业协同时,致力于管线配置的最优化。此外,建筑专业还结合行业先进的构造技术和当地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的要求,对建筑关键节点构造、材料选择、施工可行性和成本效益进行精细的造价管控。
设计流程将遵循"结构整体方案(抗震概念设计)- 基础设计- 楼盖结构体系- 结构模型分析- 构件详细设计"的严谨序列,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标准以及各专业规范,旨在确保结构稳固并追求体系优化与构造合理性。质量把控方面,我们将实施"事前策划指导- 过程监督核查- 完成阶段审阅"的精细策略,与建筑、设备专业紧密协作,力求消除跨专业图纸中的任何遗漏或冲突。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秉持"安全、经济、合理"的核心原则,通过精细化与节约化的设计手法控制建设安装成本。优化设计的具体步骤将围绕以下关键控制点展开,目标是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限额设计目标。
在项目初期,我们将深度参与总图的竖向设计过程。结构与岩土专家将依据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范,提出技术甄选建议,协同优化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竖向布局。对结构架空与结构支挡两种实施策略,我们将进行详尽的评估与对比分析。特别关注结构架空可能带来的额外建筑面积对容积率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导致非产权区域的增加。同时,结构支挡方案下的环境整治成本高昂问题,以及可能引发的工期延长和施工工艺升级需求,也将进行全面审慎的考量。
致力于与建筑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通过结构体系的深度优化,确保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同时,实现结构体系的最优化。我们着重关注的优化领域是结构体系,而一个高效的结构布局方案则是保障经济效益的关键要素。
基础方案的选择对工程的整体结构与造价具有显著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场地特性、结构样式以及荷载标准,通过技术经济的深入对比分析,优选综合成本最低(涵盖基坑支撑、降水等相关施工费用)的基础方案。
设计遵循国家给排水相关规范,满足规划、消防及人防部门的严格规定,同时兼顾客户的整体需求和各部门特定用途的特殊要求。在规划方案时,充分考虑市政供水、排水及雨水系统的接入条件和水压现状,确保各系统的合理性,符合适用的法规与标准,并注重使用安全性、可靠性和成本效益。在技术应用上,如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需经客户确认),旨在优化造价,提升经济效益。设备选择注重适用性、经济性和节能性: - 给水系统: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针对不同使用部门的需求,灵活选用设计参数和设备,采取上限参数和高端设备对于高标准要求,下限参数和中端设备满足较低标准,从而节省成本。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部分压力管道采用穿梁设计,有利于节省建筑空间。 - 排水系统:优先考虑重力自流,尽量减少抽升,以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室外排水确保畅通的同时,局部实施降板策略。 - 冷却循环:建议利用消防水池的部分水体作为空调冷却循环的补充水源,以减少自来水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电气高低压变配电系统及干线系统、主要设备选型合理,经济;变压器,发电机容量的选择合理,经济;应急电源选型合理,经济;高低压变配电室及电气竖井设置合理,经济;高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安全可靠;低压配电系统电击措施完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符合规范。优化电缆的敷设方式,以减少电缆的降容,节约电缆使用截面,从而达到降低电缆使用量,节约电缆成本。建立电气设备配置表,供贵方选择建设项目的电气配置标准,从而节约贵方时间,并对建设项目电气设计进行精确控制。选用节能型设备,如:节能灯具,节能变压器为项目节约大量后期运行费用,并为社会节约能源。
暖通满足建筑室内使用要求;符合规范法规标准,理解表达全面,各系统的布置设计合理,经济。各系统所选用的材料、设备和安装经济简便,施工切实可行,并通过设备的合理选择为项目节约大量后期运行费用。各系统中的风机房、空调机房合理经济,各种机房内设备布置及流程合理,管线配合无冲突,以节约管线材料成本。防排烟系统中各种阀门的设置、控制满足消防要求;对设计中的相关进风、排风、排烟、防烟、空调、风系统及水系统的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优化:若设计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对设备选型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验证。
项目名称:XX市绿美城市建设EPC项目。
项目地址:本工程坐落于中国云南省玉溪市XX市的核心区域。
项目资金保障:资金来源已充分筹备,资金多元投入,出资比例达到100%。
项目总投资构成如下: - 工程建设费用:人民币58,020,000元 - 其他工程费用:6,689,900元 - 预备费:5,176,800元 总计投资总额为698,866,000元人民币。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主要涉及XX市中心城区,1305011.13平方米的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建设4个绿美绿道总长24.55公里,11个苗木产业基地规模840.14亩,6个公园建设(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等绿地率≥65%),95个游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等),11个立体绿化(其中垂直绿化项目5个、屋顶花园项目6个),6个绿美街区建设,14个绿美街道建设,25个绿美社区建设(新建及改建小区单位绿地率达标、老旧小区及单位绿地率达标。
设计成果须严格遵循国家现行的设计标准规范,施工则需满足国家及地方最新的竣工验收规定。
项目周期规定:设计与实施共计27个月(含设计阶段),后续将进行为期两年的维护保养期。
招标范围:
任务涵盖:工程及其配套建筑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与详尽施工图纸创作;全面负责设计成果的全套文档编制,以及施工期间的全程设计服务与协调工作。此外,还包括设计阶段的后期跟进支持和服务。
招标内容概述:本项目要求全面履行现行法律法规、条例以及相关技术标准,涵盖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质量控制、安全监管、工期管理、竣工验收、资产交接及缺陷修复等所有环节,承包方需对此承担全方位责任。
1.项目背景
根据2022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城乡绿化美化行动的战略部署,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主导编制了《云南省绿美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旨在通过这一周期的努力,达成如下目标: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显著改善城乡居住环境,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显著增加城市绿地总量,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强化城市特色,扩大区域影响力,塑造生态丰富、环境优美的绿美城市和社区,力求在新增城市园林绿地面积上突破5000公顷,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并确保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关键指标达标,完成示范项目,锻造标杆工程,培育出一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特色鲜明的绿美城市。同时,积极争取联合国人居奖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荣誉。最终目标是显著提升全省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质量,为美丽中国建设书写云南崭新的华章。
《玉溪市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方案》)已正式发布,目标是在2024年期间,充分利用玉溪市的生态景观优势,计划植树造林300万株。预期将逐步建立‘一核、两屏、三网、百园、千村、多点’的立体森林生态系统。该方案旨在实现工作机制的完备、管理模式的成熟、产业体系的构建以及树立鲜明的示范导向。
《方案》围绕绿美城镇、绿美社区、绿美乡村、绿美交通等提出9项主要建设任务。未来3年,玉溪市将以9个县(市、区)中心城区城市街道社区景观提升为基础,以西部连绵山体、东部“三湖”流域沿线为区域生态屏障,以重要水系、主干道、重要森林生态休憩带和环城防护林带为骨架,通过实施三年行动,探索出符合玉溪实际的城乡绿化美化建设路径和发展模式。
按照《方案》规划,至2024年,玉溪市各县级行政区的城市建成区域将达到如下绿色指标:绿地覆盖率确保不低于40%。同时,绿美乡镇建设目标为27个,覆盖城市建成社区的比例将不低于30%。在乡村层面,将实现省级绿美村庄54个,市级绿美村庄数量将达到1839个,绿美公路与铁路分别覆盖3500公里和70公里,景观提升还将扩展到3个湖泊和4条河流。教育领域,将有54所学校被打造为绿美校园。此外,5个园区将提升绿化水平,体现绿色与经济的融合。旅游方面,全市34个A级旅游景区将完成绿化美化升级。并且,计划新建或优化20个特色苗木盆景基地,扩大苗木盆景产业基地规模至3万亩,从而构建一个开放、高效、特色鲜明且多元化的苗木盆景产业发展格局。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5)国务院令第100号:城市绿化管理规定
(6)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地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7)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设部[1993]784号);
(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9)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1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标准;
(11)通知:关于提升城市生态多样性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12)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12号:城市绿线管理实施指南
(14)XX市城市总体规划;
(15)《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16)业主提供的1:500地形图;
(17)其他相关资料;
3.总体方案设计
本次项目建设内容为XX市中心城区1305011.13平方米的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建设4个绿美绿道总长24.55公里,11个苗木产业基地规模840.14亩,6个公园建设(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等绿地率,95个游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等),11个立体绿化(其中垂直绿化项目5个、屋顶花园项目6个),6个绿美街区建设,14个绿美街道建设,25个绿美社区建设(新建及改建小区单位绿地率达标
、老旧小区及单位绿地率达标
。
概述:立足于当前市政景观设计的基础,我们旨在针对特定景观需求,协同现状条件,整合地形特性,构建合理的景观轮廓,实现大范围景观风貌的重塑。充分利用城市既有的景观元素,彰显城市独特的视觉标识,致力于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空间,从而塑造XX市全新的景观风貌。
4.整体设计思路
在现有土建设计的基础上,我们致力于景观界面的提升。通过精细的地形改造,我们将在规划的用地范围内,精心构建理想的景观轮廓,从而提升道路空间的美学格调。
构建宏大规模景观:强调绿量充沛与大块绿地分布,旨在确保在快速交通环境中,绿地的特性能精确而直观地呈现,注重节奏、韵律与尺度的一致性。
打造独特空间:依据地利,彰显自然风貌,高效整合并充分利用现有城市景观资源,生动展现城市景观特色。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注重用户需求,构建人性化空间
图1效果图风格意向
图2绿美道路风格意向
.米标准段配图
图3绿美道路标准段绿化配置意向
图4-5公园设计施工图意向
5.植物设计
在植物配置策略中,我们优先选用本土植物,注重规格适宜,以期自然融入景观并提升美学效果。这样的选择易于采购且符合可持续园林的发展理念。核心树种包括栾树、香樟、银杏以及意杨等本地知名品种。
在景观构建中,我们运用意杨、栾树、香樟等高大乔木作为基础背景元素,构建统一的视觉框架。通过精心设计,划分出背景植物、中景植被、前景层次,辅以灌木丛、宿根花卉带与宽阔的草坪,营造出多层次、高密度且绿意盎然的植物配置体系。
强调色彩与季相转换,采用分段描绘前景植物的方式,划分为红、黄、紫、蓝四类景观段落,旨在满足快速路对宏观景观布局的需求。设计中注重保留城市空间的景观特性,预留景观透视视野,力求实现道路景观与城市环境的无缝融合。
1、采用苗圃培育的成熟苗木,其起掘、包装、运输及后续的种植养护工作须严格遵循国家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相关标准规定进行操作。
2、种植土要求为颗粒均匀且精细的有机土壤。对于大乔木,其种植土层厚度最低不得少于150厘米;乔木则需确保不少于90厘米的土层;灌木种植需具备至少60厘米的土壤深度;而草坪种植区的土壤厚度不得低于30厘米。
3、在树种选取上,优先考虑形态优雅、树冠丰满的苗木。图纸中标注的灌木地被面积以平方米计,其具体株数需依据苗木表中规定的种植密度来确定。栽植后,要求覆盖地表覆盖率不得低于85%,并且确保养护期内的成活率达到100%。
4、确保绿化景观的实现与维持,施工完毕后对绿化日常养护管理的严谨态度至关重要,以达成设计预期的视觉效果。
乔木、灌木植物明细表
编号 |
植物名称 |
胸径(cm |
高度(cm |
冠幅(cm |
备注 |
1 |
意杨 |
10-12 |
900-1100 |
150-200 |
全冠 |
2 |
鸡爪槭 |
7-8 |
250-300 |
250-300 |
全冠 |
3 |
黄花槐 |
7-8 |
200-250 |
250-300 |
全冠 |
4 |
腊梅 |
78 |
250-300 |
250-300 |
全冠,小乔木状 |
5 |
雪松 |
16-18 |
600-800 |
250-300 |
全冠 |
6 |
乌柏 |
18-20 |
600-700 |
350-400 |
全冠 |
7 |
天竺桂 |
14-15 |
400-500 |
300-350 |
全冠 |
8 |
丛生紫薇 |
|
300-400 |
300-350 |
全冠 |
9 |
栾树A |
18-20 |
600-700 |
350-400 |
全冠 |
10 |
香樟 |
18-20 |
600-700 |
300-350 |
全冠 |
11 |
银杏 |
18 |
600-700 |
350-400 |
全冠,全冠,4-5层,分支点250 |
12 |
法桐 |
16-18 |
600-700 |
350-400 |
全冠 |
13 |
枫香 |
16-18 |
400-500 |
250-300 |
全冠 |
14 |
桂花1 |
15 |
300-400 |
300-350 |
全冠 |
15 |
无患子 |
18-20 |
700-800 |
350-400 |
全冠 |
16 |
黄葛树 |
18-20 |
500-600 |
300-350 |
主干一级分枝完整 |
17 |
紫薇桩头 |
|
300-400 |
300-350 |
全冠 |
18 |
桂花2 |
|
500-600 |
400-450 |
丛生桂花,全冠 |
19 |
桂花3 |
8-10 |
250-300 |
250-300 |
全冠 |
20 |
广玉兰 |
16-18 |
600-700 |
300-350 |
全冠 |
21 |
朴树 |
16-18 |
500-600 |
300-350 |
全冠 |
22 |
榆树 |
16-18 |
400-500 |
350-400 |
全冠 |
23 |
水杉 |
10-12 |
800-900 |
200-250 |
全冠 |
24 |
榉树 |
16-18 |
500-600 |
350-400 |
全冠 |
25 |
元宝枫 |
78 |
250-300 |
250-300 |
全冠 |
26 |
紫玉兰 |
基径7—8 |
200-250 |
200-250 |
全冠,或白玉兰 |
27 |
石楠 |
8-10 |
250-300 |
250-300 |
全冠 |
28 |
樱花 |
78 |
250-300 |
200-250 |
全冠 |
29 |
紫叶李 |
78 |
250-300 |
200-250 |
全冠 |
30 |
红叶桃 |
78 |
200-250 |
200-250 |
全冠 |
31 |
紫薇 |
78 |
250-300 |
250-300 |
全冠 |
32 |
木槿 |
基径45 |
150-200 |
150-200 |
全冠,低分枝 |
33 |
红枫 |
7-8 |
200-250 |
250-300 |
全冠 |
34 |
榆叶梅 |
基径7—8 |
200-250 |
200-250 |
全冠,低分枝 |
35 |
碧桃 |
基径7—8 |
200-250 |
200-250 |
全冠 |
36 |
美人梅 |
基径7—8 |
200-250 |
200-250 |
全冠,低分枝 |
37 |
海棠 |
7-8 |
300-350 |
200-250 |
全冠 |
38 |
花石榴 |
基径7—8 |
300-350 |
150-200 |
全冠,低分枝 |
地被植物明细表
编号 |
植物名称 |
高度(cm |
冠幅(cm |
备注 |
1 |
红叶石楠 |
50-60 |
40-45 |
16株/m |
2 |
金丝桃 |
|
|
|
3 |
金叶女贞 |
30-35 |
20-25 |
36株/m |
4 |
四季桂 |
50-60 |
4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