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详述技术规格与方案
1.高质量印刷服务
(1)总体要求
(2) 质量目标
(3) 内部质量管理机制
(4)质量管理策略
(5) 质量保证体系流程图
(6) 供应链管理策略
2.包装措施
(二)专业服务方案
1.定制化服务提案
(1) 全面服务提案
(2)印刷服务管理规定
(3) 进度管理策略
(4)工艺流程详解
(5) 人力资源部署策略
(6) 强化产能保障措施
(7) 全面质量管理策略
(8)印刷品质量控制
(9) 专业定制的本地化解决方案
(10)换货流程
(11)事故应对措施
(12)全方位服务保障
2.配送方案
(1)配送方案
(2)货物运输方案
(3)运输管理措施
(4)配送车辆管理方案
(5)车辆管理规定
(6)货物运输质量保证方案
(7)加急订单的处理流程
3.团队配置策略
4.商业秘密保护策略
5.承诺的服务保障
印刷供应商建库项目实施方案
模板简介
《印刷供应商建库项目实施方案》涵盖了技术规格与方案、专业服务方案等核心内容。其中,技术规格与方案部分包括高质量印刷服务(含总体要求、质量目标、内部质量管理机制、供应链管理策略等)及包装措施;专业服务方案部分涵盖定制化服务提案(含全面服务、进度管理、工艺流程、本地化解决方案等)、配送方案(含运输管理、加急订单处理等)、团队配置策略、商业秘密保护策略及承诺的服务保障等内容。本方案为印刷供应商建库项目的规范实施、服务质量管控及高效运营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
模板预览

 

 

 

 

印刷供应商建库项目实施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投标文件目录

一、与本次招标有关的技术文件

(一)详述技术规格与方案

1.高质量印刷服务

(1)总体要求

公司坚持以质控体系为核心,严格执行国家和相关行业的印刷工艺标准。为此,我们组建了专业的质量监管团队,并在各个生产阶段配备品质保障专员,致力于实现全程无瑕疵的生产流程。

组成质量监督小组的成员包括:项目负责人、一位专职负责品质保证的副总、以及分别掌管印刷与装订事务的厂长,以及业务经理和客户服务专员各一名。

质量保证体系要点:

1、印刷工艺流程控制

材料质检无误进厂接单→检查电子文件→输出、打样→客户确认签字→生产部下单机出版→晒版→晒版后检查→上机印刷→点票→色差检查→装订→成品检查→装箱→出厂

2、印刷、装订工艺要求

公司的印刷工艺必须严格遵照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GB/T 5-1999的规定执行。

印刷色彩亮、中、暗调分明、层次清楚。网点清晰,角度准确,不出重影。颜色应附合付印样,真实、自然、协调。无明显异次点。成品质量封面与书芯粘贴牢固,书背平直,无空泡,无皱折,变色、破损。外观整洁,无压痕。成品尺寸误差

阶调要求:印刷品的暗部实地密度需满足C(蓝色)1.25-1.5M(红色)1.15-1.4Y(黄色)0.8-1.05K(黑色)1.2-1.5的区间。亮调部分应表现为3%-5%的网点层次,确保明暗对比鲜明且层次清晰。套印精度方面,多色版图像的轮廓与位置应精确匹配,印刷品的套印误差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网点呈现清晰且精准的图像,确保无重叠阴影。其网点增益幅度设定在10% 至 25%之间。

颜色:颜色应附合付印样,真实、自然、协调。印刷接版色调应基本一致产品尺寸误差为,文字完整,基本一致。

页面平整无瑕,未见显著的八字形褶皱、顽固性折痕、角部损伤、缺页现象,亦无套帖瑕疵以及污渍痕迹。

书芯各帖在锁线后需展现出井然有序的布局,确保无任何损坏、页面脱落或污渍。锁线的紧密度适宜,书帖平整,无卷曲、歪斜、遗漏锁线区域、针脚穿透衬纸、折痕以及断线或线圈瑕疵。

胶粘装订封面的侧胶宽度为3.0mm-7.0mm,粘贴封面应正确、牢固、平整,定型后书背应平直,岗线,无粘坏封面,无折角。

成品载切歪斜误差,无严重刀花,无连刀页,无严重破头。

质量的严苛把控需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包括原材料采购、技术监控、严格的质量检验、施工现场管理,以及后续的加工与运输等关键质量管理步骤。

3、加工质量保证措施

领导和监控职能——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

归口管理部门——生产管理部

4、加工程序和质量控制

(1)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

材料入库时,保管员填写《材料入库单》,并检查原产品标识。

在加工流程的各环节,操作人员与检验人员需在工序完成之后,在工作卡上进行签字确认。工作卡作为产品流转过程中的关键标识。同时,成品入库时亦须附有明确标签,标签上需详细标注项目名称、数量以及规格信息。

(2)工作程序

下达生产任务

生产任务单与生产工艺单由生产计划部门向下辖各部门分发。各接收单位需积极响应并执行相关指示。

在收到生产工艺单后,内部会依据其内容制定详细的生产任务单,明确划分印刷、装订等工序的工作安排。

实施详尽的艺术加工工艺流程,并编制'生产工作卡'。在'生产工作卡'中,需明确记载生产总量、工序规划、工艺手段、重要工序环节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等内容。

产工作卡”由生产调度下达生产班组。

操作人员在收到'生产工作卡'及'生产工艺卡'后,应严格按照指示执行相关工序。

在生产启动前,务必对设备及物料进行全面核查,确保其满足生产需求。

严谨地在'生产进度记录表'上详细记载生产完成的状态,并确保将其提交

生产调度存档

(3)出现事故的处理

a.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问题由班组长、现场工艺技术员及质量管理员协同进行即时现场剖析,识别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随即实施改进措施,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和提升。

b.生产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质量事故

当出现轻微的质量瑕疵时,将由生产线主管与质量管理员协同责任方共同进行调查处理。他们将深入剖析问题根源,迅速消除潜在风险,并致力于防止同类问题的重现。

在遭遇严重质量事故时,应立即上报质量和生产计划部门,由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如需,生产线将暂停运营进行整顿,以确保此类事故不再重演。

(4)工作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总原则:

A.确保按照既定的加工流程与工艺规程严谨实施生产制造。

B.确保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严谨要求,实施详尽的检查与校对工作。

C.我们坚守'不合格不出库'的原则,确保出厂的产品均经过严格检验,达到优质标准。

产品。

(2) 质量目标

总目标

分目标

项目

目标值

责任部门

项目

目标值

生产计划准时完成率

100%

售后部

顾客满意度

≥95%

投诉率

≤5%

行政部

员工培训率

100%

采购部

原材料、外协、外加工、外包产品交货准确率

≥95%

设计部

一次性通过客户确认的比率

≥95%

成品检验一次性合格率

100%

品控部

监控、测量设备检定率

100%

 

 

 

错、漏检率

≤5%

生产部

生产计划准时完成率

100%

成品检验一次性合格率

100%

运输部

发放货物准时率

≥99%

(3) 内部质量管理机制

(1)总经理

①作为公司的最高质量管理体系领导者,该角色负有任命质量项目经理的重要职责。

确保公司遵循国家、地方及行业的质量工作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实施有效的监督、组织和管理体系,以保障公司的合规运营。

(2)项目经理

总经理代表公司全面履行质量管理职责,确保其工作满足公司要求,维持质量管理体系的稳定高效运转。

公司通过2号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确保质量管理流程的顺畅运转,以达成产品品质满足预定需求的目标。

(3)规划科

1负责公司内部管理体系审核;

统筹分公司管理目标的全面管理工作,依据公司的战略方针与目标,具体实施公司的管理目标,并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制度。

3. 负责搜集、分析并报告公司各项规定的数据,隶属于质量管理科。

承担执行国家、党的方针政策以及省级、行业和市级关于质量管理的相关法律与规章制度的职责。

2组织制定公司的质量规章制度及管理程序;

3指导、管理质量系统人员的工作;

4负责审核工程质量计划;

5负责批准工程的质量检验计划;

6负责对分包单位或队伍的质量评价;

承担产品监督与测量程序的管理工作,确保流程的有效执行。

负责实施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管控流程,主持对重大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识别、评估、处理与验证工作。

9负责组织对产品(工程)的标识监督;

承担定期与不定期的质量审核职责,并组织相关质量活动。

确保规范与标准的全面涵盖及严格执行

监督并评估工程部及工程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执行情况

承担专职质量检查员的考核与培训管理工作。

策划并实施卓越评价与表彰活动,负责制定优化创新的工作计划。

(5) 经营开发科

实施客户信息管理系统,持续收集并记录顾客满意度数据,定期执行用户满意度追踪调查。

2负责公司各类合同的评审管理与签订工作;

承担工程预结算的全面管理职责,对工程分包结算进行严谨的审核与审计。

(6)技术科

确保工程质量,我们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包括引进专利技术、采纳新型材料与设备,以及广泛应用先进的生产工艺。

负责组织并审阅项目实施的设计方案,以及对项目实施方案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确保其顺利执行。

承担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的监督核查职责。

承担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图集等相关外来标准的管理工作。

负责参与重大不合格品及质量事故的深入调查、剖析,并对处理措施进行审核和确认,同时监督处理方案的实施。

(7)物资管理科

1. 负责对进厂物资(涵盖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实施全面监督与管理,确保其符合标准并提供相应的合格证明及检验、试验报告,以保障所有合格材料应用于印刷品制作过程。

实施对进厂原材料及半成品、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严格管控,并监督其有效处置措施。

承担公司物资标识的全面管理职责,对物资标识的执行实施严格的监督与核查,并确保相关记录的完整保存。

4. 负责实施供应商绩效评估,并维护合格分包商名录。对不符合标准的分包方实行列入黑名单的管理措施。

5选择新型、 优质材料,保证产品质量。

(8)机动设备科

承担设备(包括租赁和自有的设备)使用状况的监督与核查职责。

2负责分公司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管理。

(9)人力资源科

统筹规划质量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及其所需的专业能力标准。

确保配备符合工作需求的高素质质检人员。

3负责办理质量系统人员人事调动工作;

承担处理因质量问题被处罚的管理人员及相应操作人员的相关手续事务。

5负责质量人员的档案管理;

6. 负责供应符合标准的劳动力,并组织对其进行岗位配置。同时,致力于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确保其技能水平达到操作人员所需的质量与技术规格要求。

7负责办理质量奖惩与工资挂钩的手续;

(4)质量管理策略

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监督机构,并指派项目质量监理责任人。明确确立质量导向原则、设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同时确保各部门职责划分清晰。

严谨实施企业的质量管理规定及项目质量监控体系。

对产品供应商进行认证、评估和监督。

监督和管理对产品的检验评估工作。

负责出厂产品质量的监督与管理,以及产品相关资料的审验工作。

全面负责产品运输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涵盖到货验收、货物更换等各环节的产品质量控制

负责全程监控供货计划的实施进程,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达成。

积极参与定期的工作会议,向项目主管提交关于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详细报告与成果展示。

为了切实履行我方的供货质量保证承诺,确保项目实施全程的质量控制,我们特别关注所有项目设备、材料及工器具在运输、存储与保管阶段,采取了严谨的保护措施。

我们承诺全面履行保障措施职责,期待甲方的积极协同与必要的支持工作。

建立质量体系

(1)、统一思想,领导决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着重制定质量规划,强调高层领导的深切关注与全力支持,致力于构建并执行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被视为项目发展的战略性导向,确保所有决策均以质量为核心。领导需亲力亲为,全程督导,确保质量控制贯穿始终,这是体系成功建立与实施的关键保障。

(2)、建立质量管理的专职机构

项目经理部在遵循质量总目标及体系要求下,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负责监督与实施质量计划,并进行综合性统计评估与考核。在总负责人的指导之下,针对具体情境,制定并明确质量方针,设定明确的质量目标与计划。致力于质量管理知识的普及,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协调各部门间的质量事务,构建完善的决策与反馈机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1)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监督机构,并指派项目质量监理责任人。明确确立质量导向原则、设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同时确保各部门职责划分清晰。

2)严谨实施企业的质量管理规定及项目质量监控体系。

3)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认证、评估和监督。

4)负责对外采购产品与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与评估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5)负责出厂产品质量的评估与监控,以及相关产品资料的审验工作。

6)全面负责产品物料的运输监控、到货检验以及在必要时的替换工作,确保全程产品质量控制的严谨与有效执行。

7)负责全程监控供货计划的实施进程,以确保其顺利并按期完成供应任务。

8)积极参与定期的工作会议,向项目主管提交关于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详细报告与成果展示。

(3)、制定工作计划

在项目合同签署后,项目经理部着手有序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明确项目目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组织架构与机械配置的界定,项目经理部的职能分工明细,关键控制手段的选择,以及各项质量管理程序的详细活动及其执行控制措施。

(4)、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控制团队。

质量体系的实施

(1)、加强宣传教育

质量管理之基石在于质量教育,旨在培养全体员工树立以质为先的观念,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对用户承担责任的态度,致力于提升员工的质量认知,并不断优化工作效率。

(2)、质量控制措施

项目经理部依据技术规范及合同约定,制定严谨的工艺流程、操作手册与质量奖惩规定。与所有生产人员签署明确的质量责任书,旨在提升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与责任感。通过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执行操作规程并赋予质量一票否决权,确保每个环节均无遗漏可能降低制作品质的隐患。这样,生产制作人员自觉遵循规程,共同致力于实现卓越的质量标准。

(3)、制作过程控制

确保质量总体目标的达成,项目进程遵循严谨的工序划分。每一工序需经过前一阶段的严格检验,唯有获得通过后,方可推进至下一环节。在所有工序完成后,还需经过最终验收,方能进入后续流程。

在保障机械设备项目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设备的利用效率与完好状态控制是关键。为此,需实施以下措施: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与评估,确立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和交接班制度,并严格执行'五定'原则(即定岗人员、定工作质量、定工作量、定时间节点及专人负责)以确保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和有效性。

印刷品制作前的质量保障措施

1、在充分了解项目概况后,我们承诺将积极提供现场服务,向采购方详尽阐述与本项目相关的设备和技术规格,以及创新建议。并且,我们将随时乐意为采购方提供免费咨询,以满足其需求。

2、我方郑重承诺,如采购方需对我们的示范工程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或是参观我们的广告创意设计工作室与生产设施,我们将安排专人全程陪同并提供周到的服务。

3、在完成现场考察后,我们郑重保证将积极与您进行广告创意与制作工艺的交流与协商,并指派专门人员全程关注并及时响应您的任何修改或调整建议,直至达到您的广告创意设计及制作工艺满意度标准。

印刷品制作中的质量保障措施

1、在执行印刷品生产任务时,公司对于采购方可能提出的作业本变更需求,一旦接收到通知,会迅速响应并采取措施,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小变更所导致的不利影响,同时确保采购方的工程进度不受延误。

2、我们保证全面履行与采购方的验收及效果核查合作,直至印刷制品完全符合采购方的满意度标准。

印刷品生产的质量保障措施

1)确保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务必契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及产品设计参数。

2)实施严格的生产质量管理,遵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设立质量管理体系领导团队。明确各层级人员的职责分工。

3)加强全体员工的生产质量意识。

4)实施生产过程的严密监控,定期或根据需要进行周期性检验。一旦发现任何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务必进行重新加工直至完全达标。

5)实施生产过程的详细记录与统计数据管理,确保产品质量追踪的可行性。

产品出厂生产的质量保障措施

1)确保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控制,务必契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及产品设计参数。

2)实施严格的生产质量管理,遵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设立质量管理体系领导团队。明确各层级人员的职责分工。

3)加强全体员工的生产质量意识。

4)实施生产过程的严密监控,定期或根据需要进行周期性检验。一旦发现任何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务必进行重新加工直至完全达标。

5)实施生产过程的详细记录与统计数据管理,确保产品质量追踪的可行性。

外购产品和材料的质量保障措施

1)设立专门的采购管理部门,全面负责采购项目的整体规划与执行。

2)构建详尽的项目采购策略,确保所有相关文档的完备性。内容涵盖如下要点:明确设备的安装区域、规格参数、所需数量、时间节点与价格约束;遵循合同中关于产品质量保障的规定与标准;符合工程技术规程的要求;规划严谨的采购进度安排;详细列出运输与交付条款;以及设定质量检验与核查的方法体系。

3)进场的所有材料须配备完整的出厂质量合格证明及相应的检验凭证,以供核查。

4)确保优质原材料供应商及稳定的采购途径,以保证货物的品质优良。

包装、运送过程中的产品质量保障措施

1)确保在运输前对完成品实施恰当的包装措施。如原始包装已满足运输标准,可继续使用;若不符,则需替换或增添适宜的包装。包装上必须标注明确的运输标识及搬运指示。

2)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别,应选用相应的运输手段。对于外地区域的成品运输,务必采用密封式交通工具保障安全运输。

3)在确保产品包装完整的同时,还需采用泡沫塑料、海绵和防水布等材料进行周全的防护与遮蔽,以防止或减少运输途中的振动、碰撞、刮擦和污染。对于远程运输的成品,项目部需安排专人护送以确保安全抵达。

到货验收时的质量保障措施

1)在货物按预定计划送达甲方指定位置后,我司工程师与甲方负责人将协同进行货物接收与验收。

2)对照供货清单逐一核查货物的名称、规格以及对应的数量。

3)对设备进行开箱全面验收,内容涵盖设备外观、配附件、相关说明书及质量保证证书等装箱物品的检查。

4)如货物不符合约定规格或存在破损短缺,将不予接收。我司承诺提供更换或补充服务,确保不会延误进度。

各项保障措施

1)提供合格的产品

我方将以采购人提供的供应计划(包括可能的调整)和所需的具体品种与数量,严格遵循项目的技术规格,确保提供质量达标、全新的商品。对于采购中的紧急需求,我方承诺采取高效措施确保供货的及时性,由此产生的任何额外费用,将由我方自行承担。

2)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卖方需确保产品在交货地点接受采购人随时的质量抽查。若产品质量不符合本项目的相关要求,采购人有权拒绝接收货物、拒付合同价款,并可能对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向卖方进行追责。

我方供应的货物质量指标未能达到本项目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对此,我方将主动进行整改并承担因此产生的所有费用。如对采购方造成了损失,我方将依法进行赔偿。

在质保期内,如合同货物遭受质量问题,经过维修后问题依然重现,我方承诺在48小时内免费提供替换服务。若在质量保修期间,我方无法满足采购人对缺陷的修复需求,采购人有权委任第三方进行修复,相关费用将由我方自行承担。

3)检验(测)、试验

我司严格遵循项目质量标准,对货物的全生命周期(从入库至出库)实施质量管理,确保各环节严谨把控,以保证交付品质。我们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质量上乘且提供优质售后服务的供应商,供应的所有合同意向商品。物资入库前,检验人员会对供应商资质进行核实,检查相关质量证明(如合格证书、检验报告等),并对采购物品进行必要检验和测量。若货物不符合合格供应商标准,将被拒绝接收。检验人员会首先检验产品的包装、外观和色泽,依据实际测试结果及规定要求做出判定。经检验合格后,通知仓储部门办理入库手续。同时,库房管理员会核对物资数量并按类别妥善存储。

我方保证所提供的合同产品均为全新且未曾使用,表面光洁无瑕疵,包括无刮痕、斑点及任何形式的损坏,完全符合招标文件中关于质量、规格与性能的所有要求。买方有权实施抽样检验,我方将全力配合,并提供所需的相关资料和支持条件。

在质量抽检过程中,如发现合同项下货物存在需修复或替换的问题,我们对单一问题采用一次修理或更换的措施。若经此处理后,产品仍不符合验收标准,我们将执行退货程序。

供货保证措施

1)我公司承诺,依据贵公司的采购需求,我们库存充足,将确保向贵公司按时按量供应优质产品。

2)根据您的需求及授权,我司可先行将货物存放于贵方仓库,并依据您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定期合同签订。如贵公司遭遇设备停机、废弃或封存等状况,接到您方的通知后,我司将迅速整理不再使用的物品,装箱后退回我司。

包装质量及运输安全

采用符合产品规格及材质标准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旨在保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确保在双方协定的交付期限内,将商品完整无损地送抵采购方指定的收货地址,精确至楼层与房间。包装需满足货物运输条件,明确标注产品生产日期、批次编号、保质期、重量以及运输警示标识。随货附带的合格证包括送货单,待采购方人员对货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全面验收并确认无误后,完成签收程序。

退换货方式及条件

1)如遇退货需求,我司将竭诚提供上门揽收服务。由此产生的所有退货运费及相关费用,将由我公司全权负责。

2)在产品维修需求出现时,我司将提供包括现场维修及上门取件返回我司进行修复的服务。我们承诺修复后的商品质量将与全新且符合标准的产品无异。由此产生的所有维修费用,均由我公司全额负担。

3)如遇商品更换事宜,我司承诺提供无条件上门回收与配送服务,确保第一时间响应贵公司的需求。由此产生的所有相关费用,将由我公司全额承担。

4)我司供应的所有产品,无论是处于质保期内还是质保期外,均严格遵循国家的‘三包’政策进行销售与服务,旨在确保贵公司在采购、运营及产品代销过程中全程无忧。

其他

1)若我方未能按期或无法交付货物(包括被视为无法交付的情况),我们将无条件接受贵单位的处置决定,并承担由此产生的全部责任。此外,贵公司保有立即终止本合同的权力。

2)建立用户档案,记录发送产品使用情况;

3)按照贵公司要求,做好并承担其他事项。

(5) 质量保证体系流程图

(6) 供应链管理策略

第1章来料检验管理

第1条:目的

本制度旨在为评估生产所需原材料及辅料是否符合企业采购标准设定基准,以确保进料质量合规,同时严谨管理不合格品处理流程。

第2条:适用范围

涵盖所有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和外包加工产品的检验与试验标准。

第3条:定义

作为生产流程中的关键管控节点,原材料检验,或称进货检验,是由质量管理部的专业检验专员负责实施,旨在有效拦截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流程的第一道防线。

第4条:职责

(1)进货检验与试验工作由质量管理部全权负责执行。

(2)原材料的数量(重量)验收工作由库房专业部门执行,并对包装状态进行严谨核查。

(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编纂并实施《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

第2章来料检验的规划

第5条:明确来料检测要项

(1)在进行来料检验前,来料检验专员需明确当前批次货物的质量检验要点,并在遇到任何疑问时,及时向来料检验主管寻求详尽的指导,确保对检验标准有全面而清晰的理解。

(2)在确定新来料的检测标准与方法后,将其纳入《来料检验控制作业标准》的管控流程。

第6条:影响来料检验方式、方法的因素

(1)来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2)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及以往的信誉。

(3)该类货物以往经常出现的质量异常。

(4)来料对公司运营成本的影响。

(5)客户的要求。

第7条:确定来料检验的项目及方法

(1)外观检验:通常采用直观观察、触感评估以及限度样本进行确认。

(2)尺寸验证通常采用卡尺、千分尺等精密测量工具进行精确核查。

(3)进行结构评估通常采用拉力计、扭矩扳手及压力测试设备进行验证。

(4)特性评估通常涉及电气、物理、化学及机械属性的确认,此过程依赖于专用检测仪器与相应的测试手段进行验证。

第8条:来料检验方式的选择(见抽检方案)

(1)针对来料特征,如数量有限、价值高端且对物料质量要求严格,或者由工厂特别指定了全面检验流程的物料,本项规定适用全检标准。

(2)针对频繁使用且总量较大的物料,实施抽样检验(抽检比例尚未确定)。

第3章来料检验的程序

第九条: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并提交《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该规程需经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批后分发给检验人员,以便他们遵循执行。其中,规定了详尽的内容,涵盖材料识别、检验项目、适用的标准、实施的检验方法以及所有必要的记录要求。

第十条:采购部门依据到货的日期、品种、规格及数量等相关信息,将验收与检验工作的筹备通知给仓储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

第十一项:入库原料经由仓库管理员核查其品种、规格、数量(包括重量)及包装状况,随后立即将信息通报给质量管理部门的检验专员,以便他们迅速前往现场进行检验。

第12条:当来料专员接收到检验通知后,需遵循《来料检验控制标准及规范程序》前往仓库进行详细检查,并据此填写《产品进厂检验单》。同时,应完整记录检验过程并编制相应的检验报告与每日检验日报表。

完成检验流程后,对检验通过的原材料施加合格标签,并随即通告仓储人员进行入库审批手续。

第14条:在面对生产紧急需求的原材料时,如来不及进行检验和试验,应严格依据《紧急放行控制制度》中既定的程序操作。

第15条:针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物料,须遵循《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此类不合格物料不得入库,应从来料库转移至不合格品库,并实施明确的标识管理。

第十六条:来料的检验与试验记录须由质量管理部的来料检验组按照规定的时间周期和标准程序妥善保存。

第十七条:若来料检验专员在检验过程中遇到难以判断其合格性的状况,应立即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验收程序,以确定其品质状态。所有参与同仁需在检验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出厂检验管理

一。目的:

本制度旨在确保产品质量,履行公司与客户的双重责任,为此我们特此制定。

二。范围:

本公司所有产品均适用本制度。

三内容:

1.1 作为企业的质量把控关键角色,检验人员承担着确保产品质量的重任。他们享有对原材料和产品质量独立评估的权限,对于任何经其签字确认为合格的产品,检验人员需承担相应的全程责任。

1.2 检验人员需依据对应的产品检验规程,严谨执行产品检验,确保无遗漏、无误判,实行逐台检验,检验数据务必精确无误。

2.出厂检验

2.1 质量把控需严格实施,任何产品未经检验达标或不符合标准,严禁出厂。

2.2 检验员需依据既定的产品生产订单标准及公司制定的产品质量要求,严谨地执行产品检验程序。

2.3 检验人员需对检测出的不合格产品部位进行标注并记录存档,同时及时通报生产负责人进行修正(生产负责人应积极响应,与检验员共同协作,对不合规的产品进行适当调整及整改,确保无不合理干预发生)

2.4 所有产品在出厂前必须经过逐台严格检验,确保原始记录与检验报告的保存清晰、格式统一,内容填写详实且完整,检验数据的准确性不容忽视。

2.5 完成产品检验并确保其符合标准后,由产品生产负责人和产品检验员亲笔签署出厂检验报告,方获准出厂。

2.6 任何不符合检验标准的产品,严禁出厂,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不合格产品管理规定进行严谨处理。

2.7 质量检验人员需实施不定期的半成品抽查,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应与生产管理人员紧密协作,迅速进行修正和调整。

(7)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数量

备注

1

人教社电子菲林系统

方正雕龙DL8500PLUS

1

 

2

CTP电脑直接制版系统

U8128

1

 

3

CT电脑直接制版系统

柯达

1

 

4

宝南八色轮转书刊印刷机

YP-787-546

1

 

5

北人双色轮转印刷机

B620

1

 

6

高斯八色轮转印刷机

GOSS

1

 

7

海德堡4色印刷机

SM74-4-SE

1

 

8

海德堡6色印刷机

SM102-6色

1

 

9

海德堡6+1印刷机

CD102-6+1

1

 

10

海德堡7+1印刷机

CD102-7+L

1

 

11

海德堡2+1印刷机

CD102-2+L

1

 

12

海德堡双色印刷机

SM102-双色

 

 

13

秋山印刷机

BT-428(1号)

1

 

14

秋山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