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编 概述与项目背景
第1章项目概述与基础
1.项目指导原则
2.原则与构建指南
3.基础参考资料
第二章详细描述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述
2.概述设计方案
第2编准备阶段详细规划
第1章组织架构设定
1.设立项目团队
2.公司架构与运营模式
4.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的保障措施
5.部门职责明细
第2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1.区域划分策略
2.区域规划与设施布局
第3章施工进度管理方案
1.项目工程量详情
2.项目时间表
3.进度管控与执行策略
第4章机械设备的配置
1.高效机械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
2.设备操作与维护指南
3.设备管理策略
第5章全面劳动力配置策略
1.劳动力管理方案
2.劳动力管理执行策略
3.人力资源策略与管理
第6章高效材料采购策略
1.材料供应计划
2.高效材料质量管理策略
3.材料供应的价格控制措施
第3编详细施工规划
第1章初期建设筹备
1.全面的技术筹备
2.高效精准的施工定位
第2章土地整理施工方案
1.土地整理一般整理原则和施工方法
2.格田平整的施工程序和方法
3.坡面改造至梯形设计的平整施工流程与技术
4.土地平整策略
5.土地平整策略
6.相关标准与规定
第3章创新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规划
1.高效蓄水池建设流程
2.排水沟改良技术方案
3.灌排沟、农渠整治
4.规范应用指南
第4章田间道路施工方案
1.乡村道路改善计划
2.涵管工程
3.规范化操作指南
第5章乡村附属工程详细规划
1.项目施工流程规划
2.表土剥离措施 - 中心村与聚居点规划
3.房屋结构工程详解
4高效水塔建设方案
5.高效水井建设方案
6.高效水处理与排水系统方案
7.道路交通与相关设施
8.绿色植被提升
第4编全面质量管理策略
第1章质量管理与保障策略
1.明确的质量追求
2.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3.项目团队的质量责任分配
4.质量管理策略
第2章冬季与雨季施工关键技术
1.应对雨季施工策略
2.应对冬季施工策略
第3章严谨的成品维护策略
1.组织成品保护策略
2.高效成品防护策略
第4章工期保证措施
1.施工总体计划安排原则
2.详细施工行动计划
3.有效项目管理策略
第5编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第1章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全面安全管理框架
2.强化安全理念与保障措施
3.强化安全技术保障策略
4.经济确保下的生产安全
5.安全管理与保障策略
6.会议安全时间管理规定
第2章高效安全的施工管理
1.提升施工过程的文明与安全
2.高效安全的施工管理措施
3.严谨的施工文明规范
第3章环保策略与实践
1.环保法规研读
2.推动环保责任落实
3.加强检查和监控工作
4.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5.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6.环境整治与废弃物管理
土地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简介
《土地整治工程施工方案》涵盖了项目概述与背景、准备阶段详细规划、详细施工规划、全面质量管理策略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等多个方面内容。方案从项目指导原则、基本情况等基础入手,依次对准备阶段的组织架构、施工总平面布置、进度管理、机械设备与劳动力配置及材料采购等进行了规划,明确了初期建设筹备、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田间道路及乡村附属工程等具体施工流程,同时制定了质量保障、冬雨季施工、成品维护及工期保证等质量管理措施,以及安全管理、环保实践等安全文明施工要求。该方案为土地整治工程的规范化实施、质量控制及安全高效推进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依据。
模板预览

 

 

 

 

土地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第1编 概述与项目背景

第1章项目概述与基础

1.项目指导原则

我司对本次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撰给予了高度关注,集结了一批曾参与过类似项目施工且拥有深厚管理和实战经验的专业团队。他们在深入研读设计图纸,明确工程特性,全面理解施工环境,精确领会业主期望的基础上,组建了专项编制团队。他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务求本方案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创新思维,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

本施工组织设计严格遵照工程招标文件及招标范围中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进行编撰。基于人员配置、机械设备调度、物资配备、质量控制标准、进度规划以及施工场地布局的统一管理原则,提供技术组织指导方案。

遵循工程设计特性和功能需求,我们坚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对业主资金实施有效管理,并秉承对工程质量与寿命的全面承诺。在编制过程中,我们确立了'科学、经济、优质、高效'的核心原则作为指导方针。

2.原则与构建指南

确保全面履行招标文件中关于工程工期、合同条款及各项规定的要求,针对工程特性,合理优化施工进度安排,争取尽早达成预期目标。

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坚持以技术创新、科学合理性与经济实用性为导向。在严守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我们积极推动采用前沿的技术、创新的工艺、先进的机械设备、高效的新材料以及精准的新测试手段。

实施工程项目施工流程时,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强调关键环节,全面铺开,灵活运用平行与流水作业相结合的策略。明智地选择施工技术,并以科学的方式进行组织,确保生产进度均衡。各工序间无缝衔接,防止无谓的重复劳动,从而确保施工过程持续、均衡且有序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灵活协调各工序的实施计划,依据具体工程状况进行适时调整,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根据实地情况及地域特性,我们优先考虑利用现有设施或邻近可用资源,以降低对临时工程的依赖,尽可能地节省成本和资源投入。

实施全程、动态的施工现场监控,始终坚持科学管理方法,依据动静结合的理念,精细规划和布局施工场地,以实现施工占地的有效节省。严谨的组织管理和精细化操作,致力于文明施工,目标是创建标准化的施工现场典范。

坚持以质为本,坚决执行'百年大计,质量为先'的方针,构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实施严格的保障措施与防护策略,始终坚持标准化操作流程,目标在于确保生产活动的全面安全。力求达成零发生重伤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杜绝所有机械设备的重大损坏事故,无任何交通责任引发的运输事故,以及消除等级火灾隐患,以建设标准化、文明化的安全生产示范工地。

3.基础参考资料

本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基于以下依据编制:

施工招标文件:**县****村土地整理项目(*标段)

工程量清单:**县****村土地整理项目(*标段)详细规划

规划设计图纸:**县**村土地整治项目,由**设计院精心编制(设计单位:**设计院)

参考国家建设部以及各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颁布的现行标准、规定和专业技术规范。

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

本单位凭借卓越的施工业绩,积淀的高水平管理、充足的人力资源、先进的设备配置及丰富的技术实力,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底蕴。

第二章详细描述项目基本情况

位于**市**县的**村土地整治工程项目,地处浅丘地带。该项目的工程类别为土地整理,预估工程预算造价为人民币*****元。

项目区总面积10627.8亩,工程完工后的净增耕地面积1082.78亩,净增集体建设用地291.82亩。

本项目工程品质需严格遵循中国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国家标准,确保达到合格工程的标准要求。

工程期要求为:240个日历天。

1.项目概述

项目区域占地总量为10,627.8亩,其中包括已整理的面积9,890.77亩。新增耕地面积达到1,374.6亩,这一比例占项目总面积的12.93%,并且在整理面积中占比为13.90%。

项目区域统计概况如下:总计拥有住宅2,154户,居民总数为7,716人。计划实施的搬迁共计313户,涉及人口883人,搬迁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为14.53%,而搬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则为11.44%。

一处规划中心村,占地总面积为42.71亩,可接纳143户家庭,容纳405位居民。另设有两个聚居点,总计占地面积64亩,预计可安置170户,共可容纳478人。

土地平整工程:规划整理5度~10度格田整理1019.2亩,度坡改梯546.07亩,15~20度坡改梯516.68,荒草地整理184.77亩,废弃宅基地398.53亩,农地整理2561.55亩。

农田水利工程:采用砂浆条石衬砌,整治灌排沟3条总长2427.4米。整治U50沟渠28条,总长8307米。整治U60沟渠7条,总长4535.4米。兴建旱地蓄水池。新建沉砂池

道路交通设施:拟采用水泥硬化,涉及两条村道,宽度均为4米,总长度共计18,822.8米;同时,将对六条田间道路进行整治,路宽设定为3米,总长度总计7,950米。

在项目区域内,我们计划实施以下工程:一是中心村一处的搬迁户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聚居点两处的相关设施改造;二是致力于提升整体环境,将进行小区绿化林带的建设,其中将种植桉树共计12,402株。

2.概述设计方案

本工程项目划分为四个构成部分:土地整备工程、农田水利设施、道路交通构建以及中心村聚居地配套工程。

2.1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分为旱地坡改梯、农田整理、荒草地整理、宅基地整理等,其中坡改梯分为度、度2种坡度。

以下是土地整理涵盖的主要工作项目:表土剥取与回填,土石方挖掘、装载与运输,岩石爆破工程,土壤表面恢复处理,土地深度旋耕作业,田埂的修建以及生产专用道路的施工等环节。

2.2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包括以下内容:

浆砌条石沟渠,采用M7.5砂浆砌筑,断面尺寸为

采用U型渠构造,其强度等级为C30,提供两种规格选择:U50型和U60型。渠身顶部采用砖体压顶设计,压顶厚度标准为12厘米,确保结构稳固且符合专业要求。

浆砌卵石沉砂池的施工选用M7.5等级的砂浆进行砌筑,而表面处理则应用了M10级砂浆进行平整抹面。

蓄水池构造采用砖砌工艺,其池底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主体结构选用M7.5砂浆砌筑MU10页岩砖,表面经细致处理,以M10砂浆进行平整抹面。

在田间道路与毛渠、农渠的交界面,我们将采用预制C30钢筋混凝土涵管,涵管已加工完成。涵管下方配备有10厘米厚的C10混凝土垫层作为基础支撑。

设计人行便板旨在提升农耕便利性,其布局安装依据实际需求进行。便桥选用坚固的预铸钢筋混凝土构件制造。

2.3道路工程

路面构造规划如下:主车道采用C25混凝土材质,路面宽度分为两种规格,即3.5米及4.5米,混凝土面层的厚度设定为20厘米。两侧辅以0.25米宽的浆砌石路肩作为支撑。基础层选用10厘米厚的碎石垫层提供坚实支撑。

用于田间道路肩部防护的构造措施采用条石砌筑,砂浆等级为M7.5,形成稳固的堡坎设计。

在田间道路沿线,每隔200至300米设立拓宽缓冲路段,其拓宽区域长度设定为20米,两端通过平滑的渐进连接延伸,每侧连接长度均为10米,拓宽部分的结构形式与主线道路保持一致。

2.4中心村附属工程

初步处理:实施表土去除,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土石方挖掘与运输,随后进行场地平整作业。

道路交通设施规划:路面选用C25高强度混凝土,规格为3.0米及3.5米宽;基层结构选用10厘米厚的碎石作为主要支撑层。

给水工程:给水管网采用PPR塑料管,规格;水井设计为日出水量;水塔采用钢筋混凝土倒锥壳水塔,高度15m;泵房为砖混结构。

排水工程:排水管网采用钢筋混凝土涵管铺设,检查井为1000砖砌圆形检查井,深1m,井盖采用钢筋混凝土井圈盖;化粪池为容积标准化粪池;

防护工程:采用M7.5砂浆砌条石堡坎。

绿化工程:种植天竺桂,混种植草坪。

第2编准备阶段详细规划

作为工程实施的初始阶段,施工准备涵盖以下关键环节:项目团队的构建、施工区域的平面设计与规划、施工进度蓝图的制定,以及人员配置、机械设备和物资需求的统筹安排。

第1章组织架构设定

鉴于本合同段工程规模庞大,施工任务繁多,为了如期在240个日历天内顺利完成所有工程项目,单位管理层需高度关注并采取如下措施:优化劳动力配置,强化施工机械供给,确保物资供应充足,严谨管理施工流程交接,实施精密的施工调度,以达成总体工期目标。

1.设立项目团队

鉴于项目工程的特性及实地考察的现实状况,为了实现统一管理和确保合同规定的质量、进度目标,计划在施工场所设立一个高效且专业化的项目经理部,以执行合同条款的相关职责。此项目经理部将承担本合同段的所有任务,由我公司派遣具有深厚道路工程施工及土地整理项目经验,持有二级资质的资深管理者担任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指挥与管理。

项目班子的具体配置详情,请参阅第二篇关于项目部成员的安排。

2.公司架构与运营模式

项目管理体系如下:项目经理独任制下,全面掌管本合同段内的所有工程事务。所有团队成员均需遵循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进行工作。项目管理层架构包括技术负责人与项目副经理两位主要负责人,旨在分担项目经理的职责。他们的具体职责和分工明细如下:

办公室、财务室及后勤组由项目经理主管。

组织架构包括技术团队、测量部门、实验室及质量安全部,均由技术主管领导。

项目副经理统管着包括土方作业队、道路建设队、农田灌溉渠施工队以及房建与安装工程队在内的四大专业施工团队。

组织机构形式详见项目部组织机构管理框图。

3.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运作

针对本项目的特性与实际情况,我们将组建定制化的项目团队。一旦人选经双方确认,整个团队将进入运作阶段。在正式入场前,团队将依据设计需求,积极展开开工前的各项筹备工作,包括材料采购、机械设备配置和技术策划,坚持以满足工程需求为首要任务。在此过程中,未经业主许可,团队成员将保持稳定,不作随意更换。

通过精准设定项目管理人员的责任、权限与利益,确保团队有序高效运作。此举旨在提升项目经理的执行效能,有力推动管理能力的整体提升。由此,项目经理部能够集中精力,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管理挑战,实现项目全局的协同效应,每个成员都能发挥其专长,决策精准,策略明确,避免盲目行动和无准备的决策。

依据既定的项目管理制度,实施严格的监督与规范,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倡导由制度引导而非个人干预,实现从'人工管理'和'专人监督'向'制度主导'的转变。确保项目管理具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执行公正,违规必究,从而塑造出纪律严明、奖惩分明的高效管理模式。

我司始终秉持项目管理中社会效应优先于经济效益的理念,视项目职业道德为专项制度,并积极倡导与实施。我们一贯坚守这一原则,旨在通过赢得客户信赖及市场回馈,巩固我们的竞争优势。

实施策略是将项目施工职业道德的明确内涵及其标准细化并贯彻至每位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将其与薪酬挂钩,以此激励他们自发地避免施工品质与材料质量的假冒伪劣、偷工减料和欺诈行为。无论业主代表或监理人员在场与否,施工质量都能保持一致,确保业主的信赖。

4.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的保障措施

构建高效能的项目管理团队,选拔具备优秀思想政治素质、精湛业务能力、强大执行力、协作精神及优质服务水平的管理人员担任核心职务。

构建和完善项目经理、施工员、工长、内业管理人员、材料管理员、机械设备操作员以及劳资专员的岗位责任体系,工程领导团队将定期对各专业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估。

实施严格的激励与约束体系,确立明确的业绩评价标准和奖惩条例,定期召开项目经理部管理团队会议,严谨监控工作品质.

实施工程项目小组的现场管理机制,每月组织一次现场办公会议,着重于解决资金、质量与进度的关键问题,以确保资金的有效运用,从而推动各项项目工作的高效运作。

每日午后,项目经理亲自主持班组的碰头会议,旨在协调安排次日的工作进程。

实施严格的劳动资源配置策略,选拔具备卓越组织才能、精湛技术技能且能应对艰巨任务的施工团队。倡导持之以恒的连续奋战精神,确保工程进度的准时乃至提前达成。

5.部门职责明细

项目部作为公司直接下属的项目经理责任制机构,实行单独核算,与公司各部门保持着紧密的协作关系,依赖各职能科室的协同与指导。为了保障工程项目计划的顺利推进,公司为各部门明确了严谨的职责分工,以监督并全力支持本项目的顺利完成。

5.1工程管理部

按照已获批准的进度规划,履行进度监督与指导职责;协调与政府部门及地方当局的关系;确保施工现场操作质量的严格监控;全面管理现场总平面施工进程;核查并执行业主代表或监理机构的指示,以及相关会议决议;并向业主代表及建设单位呈交工程进度完工验收报告;对工程进度和操作质量承担全程责任。

5.2设备部

根据施工图纸和合同要求,承担材料设备的报价与管理工作;并确保所有材料、机电设备的原始文档、相关报告和证明文件的整理与妥善保管。同时,全面负责工程中选用的材料和机电设备的质量监督与管理职责。

5.3技术管理部

履行合同规定的设计分部工程任务:实施合同约定的施工大纲编纂;依据规程制定工艺流程卡;确保工程测量、试验及全面质量管理的执行;制定并执行施工标准规范,严谨进行技术档案管理;详尽审核各专项技术施工方案;全面承担工程技术管理责任。

5.4质量安全科

依据既定的工程质量目标,构建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对原材料和机电设备实施严格的监督、核查与检验,确保符合合同、设计及标准规定的要求;执行隐蔽工程的验收评估;并积极参与业主代表及监理机构的产品抽查与质量监管,对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进行评定;全面承担工程产品施工质量的最终责任。

5.5财务预算部

1. 管控工程承包价目: 2. 监督总体费用运用: 3. 严格履行合同条款: 4. 提供按合同要求的必要文件给业主及监理机构: 5. 负责与业主协调追加款项事宜: 6. 管理与业主之间的工程款项收支: 7. 组织经济数据分析,全面负责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

在项目实施进程中,我们将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坚持以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态度,团结协作,奋发图强,致力于塑造精品工程观念,力求实现一流的项目管理水平、卓越的工程质量以及高效的工程进度。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优质工程,确保本标段施工任务的圆满达成,最终达成‘每一项工程皆成丰碑,培养一支高效管理团队’的崇高目标。

第2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施工总体布局涉及施工区域的细致划分,以及生活生产区域的配置,还包括供水、供电设施的安置,消防安全措施的制定,以及便捷道路的构建等内容。

1.区域划分策略

1.1施工区域划分原则

施工区域的划分遵循以下原则:

依据地理位置特性、交通便利条件以及核心工程项目特性,明确各施工区域的地理界定;确保各主要施工区域的工程规模大致均衡,以便于各类专业施工团队实施顺畅的流水作业,增强专业施工队伍之间的协作效率,同时保持相互独立作业。此外,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一个备用区域,作为应对突发状况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其他区域无法施工时的缓冲地带,以防止整体工程进度陷入停滞状态。

工作实施采取区域平行化施工与流水作业模式,确保高效并进。

1.2施工区域的具体划分

根据划分原则,本工程的施工区域自东向西依次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和第二施工区作为主要作业区域,第三施工区作为备用施工区域,而第四施工区则专为中心村的配套工程项目设立。

施工区一:涵盖1#、6#田间道东侧至项目区东边界,总面积约1700亩。区域内核心工程项目包括:5#格田整理,占地面积170亩;荒草地整理共计3处,面积13亩;两处需迁移宅基地的整理,占地45亩;改造并提升3条水泥路面田间道路,总长度为2870米;以及一条浆砌条石沟渠,全长713米;另外,还有两条U型渠,总计长度1044米。

施工区二:位于1号及6号田间道路西端,直至6号坡改梯的东部边界,占地面积约1600亩。区域内主要包括以下工程: - 7号坡地改造与整理,面积169亩; - 两个格田整理区域,总面积220亩; - 八处荒草地整治,占地62亩; - 三处需迁移宅基地的整理,面积总计48亩; - 一条水泥路面的田间道路改造,长度1584米; - 一条浆砌石条沟渠,全长774米; - 六条U形水渠,总长度3287米。

施工区三号位于6号坡地改造区域西部,直至项目区西界,占地面积约为1200亩。本区域内包含的主要工程项目如下:两处已完成坡地整治区域,总面积214亩;一处格田整理区,占地140亩;一块荒草地整治区域,面积6亩;还有五处需迁移宅基地的整理任务,占地54亩;以及总计长度为2798米的五条U型灌溉渠道。

施工区域概述:中心村附属工程位于第1施工区的核心地带,占地面积约为42.7亩。主要工程项目包括:场地平整,需平整面积18666平方米;铺设水泥混凝土道路;实施浆砌条石堡坎;建设排水钢筋混凝土涵管,总长度为3040米;一座化粪池;以及47座砖砌雨污水检查井;供水系统采用PPR管网,全长5400米;此外,还包括一座水塔、一口水井和一处泵房设施。

2.区域规划与设施布局

项目部位置设置于1#、6#、8#规划田间道交界的地方,这几条道路均为改建道路,路基已经形成,交通较为方便,有利于照顾整个工区的施工。项目部区域内分为办公区域和生产区域。办公区域为管理人员办公及生活的区域。生产区域为工人和民工的生产生活区域,生产区域的主要功能是为工程项目提供混凝土及砂浆集中拌合生产、小型预制构件生产、钢筋及其它部件加工等工作。整个项目部区域占地面积,合4.13亩。

2.1项目部平面布置

生产区域内的所有房屋沿区域四周布置。配电房、试验室、加工房、库房(材料,机具,水泥)设置于一处,总计建筑面积,采用砖砌临时工棚。民工及工人住房集中于一处,采用双层活动板房,单层建筑面积为,每间房面积不小于,住人不超过12人。厕所和浴室设置于住房旁边,采用砖砌墙体。

生产区域内的场地中部设置砂石堆料场,面积;小型预制场,面积;机械停放场,面积88m2;混凝土及砂浆搅拌场,面积

办公区域内办公用房及管理人员住宿用房设置于一处,采用双层活动板房,单层面积。下层作办公用房,上层作管理人员住宿用房。业主与监理的办公用房统一安排在该处。食堂、厨房及娱乐室设置于一处,面积,采用单层活动板房。厕所和浴室设置于办公用房旁边,采用砖砌墙体。

办公区域内的场地中部设置停车场,面积;运动场,面积 

在项目部区域周边,我们应实施全面的植树绿化工作,特别关注那些不妨碍人员进出的房屋周边区域,对其进行相应的绿化处理。

2.2施工用水布置

项目部区域内设置水井一处,蓄水池一个,以解决混凝土及砂浆的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也由该水井解决。设置消防栓一处,与蓄水池相连接,作为项目部区域内消防系统。

混凝土及砂浆因采用集中拌合,各施工地段的施工用水主要是养护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各施工地段用水原则上在就近沟渠内取水。项目配备水车1辆,供部分工作地段无法取水时使用。

2.3施工排水布置

营地规划将注重排水设施的科学布局,以确保施工区域内的临时或永久性排水系统有效运作,维护优良的排水环境。具体措施包括设置排水沟,引导地面径流,其纵向坡度标准应不低于2%,从而防止场地积水的发生。

在施工区域边缘沿线,设计并构建截水沟,引导地表水流向预设的排水通道,从而有效防止雨水的滞留积聚。

2.4施工用电布置

项目区域的动力与照明电力供应将由附近的设施接入,通过配电房分送到各个用电区域。配置有40千瓦的发电机组于配电房内,作为紧急备用电源,确保在临时停电期间满足生产和生活的电力需求。

对于施工区域的电力供应,原则上倾向于就近接入。然而,鉴于施工地域广阔且部分位置可能缺乏直接接入电源的条件,项目团队为此配备了两个15千瓦的便携式发电机组,确保无电源接入点的施工区域得以有效供电。

2.5施工便道布置

项目部内的交通通道采用水泥硬化道路。

施工点及路段交通路径,通常依托于施工区域内既有的道路交通网络。针对坡地改造梯田的情况,鉴于其区域范围可能较为广阔,部分地带机械难以直接抵达,我们倾向于在严格遵守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在施工场地内部,通过挖掘机开挖临时性通道,以便于机械作业,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6弃土场地布置

在土地整理项目中,土石方工程通常实施就地平衡原则。然而,在宅基地整理过程中,特别关注的是建筑垃圾的弃运与处置问题。在宅基地翻挖清理产生的渣土处理上,倾向于将其运输到经过河道、渠道整治后的填方区域。在填方区的设计中,会全面考虑,避免另外设置专门的弃土场地,确保整体流程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施工总平面布置详见:

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临时用地表》

临时用地表

用途

面积(平方米)

位置

需用时间

民工住宿用房

326

规划中心村南面

240天

管理人员住宿用房

248

规划中心村南面

240天

其它生活用房

176

规划中心村南面

240天

生产用房

240

规划中心村南面

240天

停车场

88

规划中心村南面

240天

机械停置场

88

规划中心村南面

240天

砂石料场

210

规划中心村南面

240天

拌合场

63

规划中心村南面

240天

预制场

100

规划中心村南面

240天

运动场

88

规划中心村南面

240天

道路及其它空地

1133

规划中心村南面

240天

 

 

 

 

 

 

 

 

 

 

 

 

 

 

 

 

 

 

 

 

 

 

 

 

 

 

 

 

 

 

 

 

合计

2760

0

0

第3章施工进度管理方案

若我司有幸中标,我们将组建一支实力雄厚的施工管理团队,委派具有深厚道路建设资历的项目经理,并配备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调度人员。我们将迅速调配先进设备与施工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全面筹备开工前的各项后勤保障与准备工作,以确保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高效完成本标段的所有工程项目。

1.项目工程量详情

工程量与工期需求制约着施工进度计划、机械设备配置以及劳动力部署方案的编排。

参见附件《主要工程数量表》,详述本工程项目的各项工程量明细。

2.项目时间表

依据招标工程的工程规模、施工场地环境以及既定工期,我们规划在240个日历日内顺利推进并完成本标段的所有招标项目。具体的起始日期将由业主方最终确认。

施工部署策略采用流水作业与交叉作业相融合的方式,以下是各分项目工程的时间规划明细:

一、施工准备:15天

二、土地整理项目:210天

三、田间道路工程:120天

四、农田水利工程:180天

五、中心村附属工程:90天

六、工程清理及验收:15天。

详细施工进度安排已在附件中以《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图表形式展示。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数量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工程数量

-

土地平整工程

 

 

中心村附属工程

 

 

1

坡改梯

908.65

1

表土剥离

81.51

2

农地整理

1577.08

2

机械挖运土石方

m3

29664

3

荒草地整理

84.76

3

平整场地

m2

18666

4

宅基地整理

145.6

4

碎石路基

m2

3050

农田水利工程

 

 

5

砼路面

m2

1800

1

U型渠

m

7903

6

砂浆砌砖

m3

561

2

沉砂池

10

7

浆砌条石堡坎

m3

683

3

浆砌条石沟渠

m

2241.85

8

挖沟槽土石方

m3

735

4

蓄水池

25

9

回填土石方

m3

433

5

钢筋砼涵管

m

150

10

砖砌检查井

47

6

钢筋砼过沟板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