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项目基础与法规
第一节项目简述
第二节详细环境说明
第三节详细设计与关键任务概览
第四节 国家及北京市规范应用明细如下
第二章 追求卓越品质、按时完成、控制成本、确保安全、倡导文明施工与环保责任
第一节 质量管理策略
第二节项目时间管理计划
第三节 成本目标
第四节强化安全管理目标
第五节 关于文明建设的策略
第六节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七节 高效资料管理体系
第三章 全面施工进度规划与实施保障策略
项目时间管理计划
一、装饰工程关键阶段时间表
二、给排水分部工程节点工期目标
三、空调通风工程关键进度计划
四、电气工程关键进度节点
五、工程周期管理与分包目标设定
第二节 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一、高效管理制度
二、详细实施策略
三、物资保障与设备配置
四、先进的技术实施方案
五、财务保障策略
第三节 我们的工期管理策略
第四节 施工现场外各种组织及服务工作来保证工期的措施
一、高效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充足供应
二、配置性能好、数量足的施工设备
三、保证各种材料及时供应
四、技术合作与整合
第五节 关键工序及节点工期落后的控制措施
一、关键工期延误因素分析
二、紧急项目进度规划与深度探讨
三、应对工期制约的关键策略
第六节 应急措施与进度调整策略
一、应对施工计划变动的应急响应策略
二、交通、气候影响工期时的紧急应变措施
三、施工水电保障与应急排水方案
第四章质量管理与实施策略
第一节 质量控制与目标设定
一、实现高标准工程
二、详细的质量目标分解与量化策略
第二节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一、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二、质量管理架构
三、职务职责明细
四、高效的质量保障流程与实时反馈系统
五、管理体系操作管理
六、管理体系审核与评估方法
第三节 质量管理策略
一、施工管理工作做到“十到位”
二、施工管理工作把好“七关”
三、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四、会诊总结回顾
第四节 质量控制策略
一、关于质量管理规定与标准
二、保证工程质量技术措施
三、预防常见问题
四、安装工程
第五章 强化安全管控与环保施工实践
第一节 高效安全管理策略与执行
一、基础规定
二、公司战略与目标设定
三、公司架构与团队介绍
四、公司管理制度详述
五、公司管理体系
六、安全生产状况详析
九、全面管理体系与保障策略
第二节 现场文明施工及保障措施
一、基础规定
二、施工环境与管理评估
三、提升施工过程中的文明与环保标准
四、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五、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六、文明施工管理策略
七、文明施工管理策略
八、公司内业管理相关文件
第三节 消防安全与支持策略
一、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高效消防管理策略
第四节 安全与保障策略
第六章 详述工程施工策略、执行细节与关键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第一节高效精准的测量方案
一、创新的测量与控制方法
二、独特的工程测量特性
三、标准化的测量方法
四、施工测量详述
五、精密施工测量方法
六、质量管理策略
第二节详细设计流程
一、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的出图策略与管控方法
二、项目时间安排与阶段职责
三、质量管理策略
第三节 土建与装饰部分
一、高效砌筑技术
二、楼面地砖铺设工程
三、强化混凝土表面处理
四、高效耐磨地面解决方案
五、高效环保环氧自流平地面解决方案
六、创新金属柔性楼面解决方案
七、专业石材地面解决方案
八、优质不锈钢踢脚线安装服务
九、高效单组分聚氨酯防水层(1.5mm厚)
十、环保内墙装饰涂料
十一、优质内墙装饰釉面砖方案
十二、墙面装修处理
十三、高效吸声矿棉板材解决方案
十四、高效节能内墙解决方案
十五、创新设计的室内分隔解决方案
十六、高效硅钙板安装解决方案
十七、环保节能矿棉板吊顶解决方案
十八、优质铝板吊顶解决方案
十九、高级耐火门解决方案
二十、卷帘门
二十一、高性能铝制建筑外围防护系统
二十二、优质木质门解决方案
二十三、高效屋面建设方案
二十四、混凝土施工详情
第四节 空调施工详细计划
一、高效分水设备安装指南
二、专业通风设备安装指南
三、专业空调与新风系统安装服务
四、专业风机盘管安装方案
五、高效碳钢管道系统制作与安装
六、专业防火阀门施工与安装
七、高质量碳钢阀门安装与施工
八、优质铝合金风口安装与施工
九、专业消声设备安装服务
十、专业镀锌与焊接钢管安装服务,涵盖无缝钢管施工
十一、多种阀门安装方法
十二、详细实验过程
第五节 高效智能施工策略
一、安装桥架与金属线槽
二、钢管配置
三、高效安装紧定式钢管技术
四、高效电力管理与监控解决方案
五、接口管理策略与系统集成
第六节 高效电气施工计划
一、项目施工指南
二、高效电力安装步骤
三、项目预留与预埋设计
四、专业变压器安装指南
五、专业高压开关柜安装方案
六、配电柜安装指南:
七、专业配电箱安装流程
八、专业电缆桥架与金属线槽安装服务
九、专业钢管安装技术
十、电缆安装
十一、专业电缆施工与管理:
十二、专业电缆终端制作技术
十三、开关与插座
十四、专业灯具安装服务
十五、安装防雷与接地系统:
十六、高效配线方案
十七、调试与调整
第七节 给排水部分详细规划
一、高效管道系统安装
二、高效卫生设备安装流程
三、设备部署与安装
四、实验与评估
第八节 高效消防施工计划
一、独特的项目特性
二、集成的消防报警系统及其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与联动
三、项目施工筹备阶段
四、创新施工策略与技术应用
第九节 高效拆除工程策略
第十节 关键施工挑战与应对策略
二、暂估价中专业工程分包人确定的招标工作是本项目的重点、难点之一
三、各专业深化设计工作量较大,是组织管理的重点、难点之一
四、本工程工期紧并跨年度施工,材料采购供应是项目重点、难点之一
五、精准测量与施工定位
六、现场管理规定
七、流程协同与整合
八、全面的项目总承包策略
九、协同专业工程实施无缝对接
十、关键组织挑战与难题
十一、装修施工关键要点
十二、高效电气施工关键点
十三、排水系统施工关键要点
十四、通风空调系统
十五、关键消防项目挑战与解决策略
十七、绿色施工管理是本项目容量忽略的一项目重要内容
第七章应对冬雨季节的施工策略
第一节 高效冬季建设策略
第二节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第三节夏季施工策略
第四节 应对沙尘暴环境的施工策略
第八章全面应急响应策略
策划概述
一、项目目标与覆盖范围
二、公司职责与任务
三、应急响应措施
四、关键文档
第二节 应急响应措施与策略
一、目的
二、项目范围与覆盖内容
三、组织架构与职责分配
四、应急预案与响应措施
五、紧急设备与设施配置
六、相关附件
第三节 防火防爆预案
一、目的
二、项目范围与覆盖内容
三、全面应急预案
四、快速应对措施
五、全面物资筹备
第四节 应急措施与现场管理
一、全面应急预案
二、快速应对措施
第五节 触电事故应对方案
一、目的
二、项目范围与适用条件
三、公司职责与分配
四、应急响应措施
第六节 高空坠落风险应对计划
一、应急事故应对策略
二、快速应对措施
第七节 雨季防汛应急响应计划
一、目的
二、项目范围与覆盖内容
三、全面的防洪准备工作
四、应急防汛措施
五、全面物资筹备
第八节 流行病防控方案
一、明确项目目标
二、基本原则
三、高效运营管理体系
四、应急响应措施
五、应急响应策略及行动方案
六、危机后续处理与调查
第九节 食品安全应急响应计划
一、目的
二、项目范围与覆盖内容
三、全面应急预案
四、快速应对措施
第九章 施工干扰与社区影响的深度剖析与管理策略
第一节 概述周边环境
第二节 社区噪音影响评估
第三节 施工噪音管理策略
第四节 问题成因探讨
第五节 预防和处理社区干扰策略
第十章 全面的施工管理策略与合作协调方法
第一节 高效管理基础
第二节 协作与业主关系管理
第三节 协作与设计团队的高效协同
第四节 协作与监理工程师的高效协同
第五节 协作与分包商管理策略
第六节 部门间协作与配合
第十一章 全面的生产过程保护策略
第一节 构建成品保全管理体系
第二节 成品保护责任管理措施
第三节 对强化现有构造的成品维护
第四节 高效成品维护策略
第五节 保护阶段性的产品完成策略
一、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策略
二、装修期间的保护策略
三、预施工阶段的成品保护策略
四、强化地下设施安全防护与加固策略
第十二章 全面劳动力管理策略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措施
一、劳动力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二。劳动力保障策略
三、组建工会团队
四、劳务合同签署
五、员工保障措施
第三节 农忙期实施方案
一、应对特殊时期施工策略与实施办法
二、农民工薪酬管理方案
第四节详细劳动力配置方案
第十三章 全面保障与优质服务条款
第一节 保修详情
第二节详细阐述的保修条件
第三节 详细保修指南
第四节 服务保障与承诺
第五节 服务保障策略
第十四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第一节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 场地设施详情
第三节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原则
第四节 生产生活设施布置
一、基本原则与构建指南
二、设施布局策略
三、区域规划与设施布局
四、工地出入口布置策略
五、临时用地管理方案表
第五节 施工总平面管理
一、平面管理基础指南
二、平面管理策略规划
三、平面管理实施策略
四、平面管理规定
第六节 机械设备投入方案
第十五章 其它
第一节环境保护措施
一、整洁场内环境管理策略
二、环保预防措施与周边环境管理
第二节降低成本措施
一、高效成本管理策略
二、降低成本措施
第三节 探索与应用创新材料、工艺及技术
一、创新技术与材料应用策略
二、高效电缆安装系统解决方案
三、高性能断桥铝门窗与节能中空玻璃解决方案
四、高效密封解决方案
五、探索前沿防水解决方案
六、防水涂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实践
七、信息化管理技术实践
第四节 环保节能施工策略
一、高效环保施工指南
二、绿色施工措施与环保指南
三、绿色科技解决方案
四、节材施工措施
五、可持续水资源管理
六、高效节能与可持续能源策略
七、节地与施工用地
八、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
九、绿色施工与节能减排实践
第五节 合理化建议
一、环保节能策略
二、工程施工的建议
第六节 承诺的中标后管理措施
一、深入理解与项目重要性
二、丰富的综合工程总承包施工背景
三、拥有稳固的专业施工团队
四、我们的卓越管理能力
五、创新的技术管控策略
高层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简介
高层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施工方案涵盖了项目基础与法规、品质进度成本安全环保多目标管理、施工进度规划与实施保障、质量管理与安全环保施工实践、详细施工策略与关键挑战应对、冬雨季及应急响应策略、施工协作与社区影响管理、成品保护与劳动力管理、服务保障及现场布置等内容。方案以“追求卓越品质、按时完成、控制成本、确保安全、倡导文明施工与环保责任”为核心目标,细化了土建、装饰、空调、电气、给排水、消防等各专业施工的执行细节,针对深化设计工作量大、材料采购供应紧张、跨年度施工等关键挑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并构建了冬雨季施工、防火防爆、触电坠落、防汛等应急响应体系,同时明确了与业主、设计、监理及分包商的高效协作机制及成品保护、劳动力管理、保修服务等保障措施。本方案为高层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施工管理与实施指南,助力实现工程高效推进、品质达标、安全环保及各方协同的目标。
模板预览

 

 

 

 

高层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第一章项目基础与法规

本施工方案源于对**办公区维修工程项目(1#楼及附楼)的招标文件、招标答疑资料,包括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设计图纸,以及国家现行的设计、施工与验收标准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准则和操作手册。以下为详细阐述。

第一节项目简述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甲6号的办公楼区大修改造项目,其主体结构由1#楼和附属建筑(附楼)、2#楼以及3#楼构成,总建筑面积约为58,683平方米。本招标标段特指1#楼及其配套建筑的改造工程,涵盖以下主要工程内容:建筑工程、装饰装潢工程、动力与照明设施安装、给排水系统建设、暖通空调工程、消防报警系统的安装与配置、以及总配电室和变配电工程的实施。

1#楼的总建筑面积大约为29492平方米,主体构造包括地上20层,其中顶层设有设备层和局部突出的部分,以及电梯间。地下部分则深达2层,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体系。这座楼宇在1999年进行了强化升级,并在此基础上扩展至二十层,十八层以上的楼层则选用了钢结构设计。

该附楼的建筑面积大约为11490平方米,主体构造为地上六层(部分区域提升至七层),并配备有一层地下室。结构设计上,底层至三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而四层及以上的楼层则选用钢框架结构。

第二节详细环境说明

本次投标的工程项目分为两个标段,即一标段与二标段。具体而言,一标段涵盖了1#楼及附楼的维修工程。该标段地理位置独特,西邻乡镇企业大厦,东侧则衔接至二标段区域。一标段北部有一片约1000平方米的施工场地,可用于施工活动;南侧设有一个通道,主要供内部居民进出通行;西侧的乡镇企业大厦附近则规划有停车场。剩余区域主要用于土建施工以及外幕墙施工单位的现场作业,详细布局请参照平面图所示。

在工程南侧安全通道约5m宽,北侧通道约20m,东侧18m,现场施工占地面积为,目前附楼已采取临时围护,主通道也做好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对于现场施工用水,用电都能得到保证。在工程北侧中段有三个活动厕所,现场已有原建筑消防通道可作为施工临时车道。

当前,1#楼及附楼的一标段工程已由活跃在现场的土建施工队伍进入收尾阶段,结构加固工作正在进行,主体楼的外幕墙施工单位专注于龙骨安装,而附楼的钢结构施工单位则在进行最后的收尾作业。

项目进度报告如下:  - 楼内拆除作业已全面竣工,随之产生的废弃物已得到妥善清理。 - 幕墙专业主楼立柱安装进度大约达到85%的完成度。 - 土建专业主楼已完成大部分工程,施工进展顺利。 - 辅楼正在进行钢结构强化施工,目前剩余工程量尚有待进一步推进。

第三节详细设计与关键任务概览

一土建和装饰工程:

1、楼面:铺地面砖,水泥地面。

2、装饰材料与构造:墙面选用水泥砂浆打底,搭配防水性能卓越的釉面砖;矿棉吸声板提供优良的隔音效果;内外墙面均施涂环保乳胶漆,轻质且坚固的轻钢龙骨石膏板构建墙体结构,部分区域采用玻璃隔断划分空间,细节处辅以精致的踢脚线设计。

3、天花装饰选用混合砂浆与乳胶漆的结合施工,辅以硅钙板吊顶和矿棉吸声板,以及铝方板的精致装潢。

4、门窗:钢制防火门,防火门,防火卷帘门,铝合金门窗,木门,平开窗。

5、6层屋面防水保温层。

6、主要工程量:砌体围护、、零星混凝土:373.24m、、门:、窗:、内墙面:、楼地面:、台阶、坡道:、踢脚:22293.66m、顶棚:;

二、电力供应与照明设施安装:涉及低压交流异步电动机、干式变压器、高压集成配电箱、低压开关柜、低压电容器柜、电力电缆的安装,还包括配电箱的配置、强弱电线路预埋工程以及各类照明灯具的安装任务。

电气工程总量如下: - 电气配管总计:10834.5米及89969米 - 电气配线:共计32503.5米及295369米 - 控制电缆:2332.76米 - 电缆桥架:310.2米及5090米 - 电力电缆:12116米 - 高压成套配电柜:4台 - 干式变压器:2台 - 配电箱:86台 - 控制箱:137台 - 小电器数量:5418个 - 灯具安装:3953套

三、1. 生活给水系统 2. 生活热水供应设施 3. 预留中水给水系统 4. 生活排水设施 5. 雨水管理系统 6. 消防栓设备 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生活给水系统:本建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为,最大小时用水量为。各区最不利点的出水压力不小于0.1MPa,最低用水点最大静水压力(0流量状态)不大于0.45MPa。

2、办公楼内各楼层配备电热开水器及超滤净化水设备,提供便捷的开水和直饮水服务。

3、水资源再利用系统:包括卫生间冲水设施的供水,户外绿化区域的灌溉,以及道路清洁用水的供应,规划设置中水给水管道。

4、冷却塔循环水系统:选用2台循环水量低噪音逆流冷却塔,1台循环环水量低噪音逆流冷却塔,与3台冷冻机相配套。

5、热水系统:采用集中供热系统供应热水。

6、污、废水系统:最高日排水量为

7、屋面雨水处理设施选用87型号雨水斗,雨水采取内排水方式,首先在屋面汇集,随后导入室外管道。雨水排放过程中,我们考虑了环保理念,优先采用了B型雨水砖作为室外雨水利用设施。

8、消防给水系统:消防水源为市政自来水。包括: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湿式系统、气体系统、灭火器配置设计。

9、管材和接口

供水系统:生活用水管道选用薄壁不锈钢管,采用环压式接驳技术;嵌入墙体的热水管道则选用了覆塑处理的薄壁不锈钢管,确保安装精良且耐用。

中水给水管,冷却水管采用给水内筋嵌式衬塑钢管,卡环式连接。机房内管道及与管。

10、消火栓管道采用无缝钢管,焊接接口。自动喷水灭火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污水、废水管、通气管采用柔性接口的机制柔性排水铸铁管,室内雨水立管,悬吊管采用热镀锌钢管,与潜水泵连接的管道均采用焊接钢管,法兰连接。循环冷却水管采用无缝钢管,焊接连接。

四、暖通工程:

1、设置带热回收的集中新风与排风系统,预冷、预热室外新风,达到节能效果。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总新风量为130500m3/h,总热回收风量为53000m3/h,热回收比为41%,大于40%的限值要求。冷热水管径者采用焊接管,管径者采用无缝钢管,空调冷凝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风管材料采用镀锌钢板制作。

2、空调送风回风、新风管及排烟风管均采用30mm厚外带隔汽层铝箔的玻璃棉进行保温,玻璃棉容重不得小于48kg/m3,导热系数不得大于0.04W/m.m.℃。保温后隔汽层应严密,不漏风。隔汽层的耐破强度

3、空调冷、热水管、凝结水管以及位于室外的冷却水管均采用闭孔橡塑海绵进行保温,其导热系数不得大于0.04W/m.℃,防火性能应达到B1级。凝结水管的保温厚度为9mm,其他管道的保温厚度为:管径时用25mm,管径DN70时用28mm。管径时用32mm。

4、工程量明细如下: - 通风管道总计长度:16,331.7米 - 风机盘管数量:929台 - 阀门安装数:3,606个 - 通风设备(风机):42台 - 新风机组:33台 - 空调设备:33台 - 排风扇:127台

五、工程项目概述:包括消防报警控制器及其关联终端设备的安装,以及消防给水系统的施工安装工作。

六、设备安装包括:直流电源柜、继电装置、信号显示屏、高压集成配电柜、低压开关柜及低压电容器柜的安装,以及各类电缆电线的敷设与连接。

第四节 国家及北京市规范应用明细如下

一、土建工程

施工过程中,本项目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及地方的法律规章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具体内容如下(涵盖但不限于):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标准》(GB50300-20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411-200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年版);《非承重砌块墙体技术规范》(SJG13-2004);《混凝土小型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95);《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建筑用砂》(GB/T14684-200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办法》(GB/T7107-200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54-200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1-2001);《室内装饰装修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乙稀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6-2001);《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釉面内墙砖》(GB/T4100-92);《彩色釉面陶瓷墙地砖》(GB11947-89);《水溶性内墙涂料》(JC/T423-91);《建筑用轻钢龙骨》(GB11981-89);《铝合金建筑型材》(GB5237-2000);《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GB15763.1-2001:《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膏》JC485-92;《建筑室内用腻子》JG/T3049-1998:《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质量的若干意见》(建办质17号);《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0号);《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121-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3-200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J33-2001J119-2001;《建筑瓷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CECS101—9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2版);以及其它与本工程相关工程项目有关的规范、条例、法律条文等。

二、给排水工程

在确保所有设备、材料的供货与施工安装工艺满足本文件的技术规定及设计图纸标准的同时,务必遵循国家及行业的最新法律法规,涵盖但不限于以下相关规范与规程。

《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一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建筑排水聚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9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19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5):《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199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优标准》GB/T50375—200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污水排放标准》GBJ48-8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其他设计规范、标准、图集等。

三、电气工程

除严格遵循本文的技术规格和设计图纸规定外,所有设备、材料、施工工艺及施工要求须符合以下相关规范和标准(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一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55-96;《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电控配电用电缆桥架》JB/T10216-2000:《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1:《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00:98;《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CECS120:200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消防应急灯具》GB17945-2000;《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优标准》GB/T50375-2006;

四、通风与空调工程

在满足本技术规格书与图纸的所有规定之外,设备、材料的供应、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要求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涵盖但不限于上述内容。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动力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2004;《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城市区域环境躁声标准》GB309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5-93:

第二章 追求卓越品质、按时完成、控制成本、确保安全、倡导文明施工与环保责任

以下是中石化办公楼小营办公区维修工程的关键目标概述,包括总体质量、工期、成本、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旨在供各部门据此制定详实的工作计划,确保与业主合同的全面履行,并借此向中石化郑重承诺后续工作的执行标准。

第一节 质量管理策略

落实公司的质量目标,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IS09001-2008标准》管理,编制详细的分部、分项施工技术标准与操作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确保本工程达到合格标准,争创北京市级优质装饰工程。

具体要求:

所有建筑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构建配件、器具及设备须经过现场严谨的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其合格后方可引入施工现场。对于涉及安全性能和功能性产品,必须依据相应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复核,并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的严格审核与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确保所有分部工程,隶属于单位(子单位)工程,其相关的安全与功能性检测资料完整且无遗漏。

抽查的主要功能项目应严格遵循相关专业质量验收标准的要求。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规范要求。

第二节项目时间管理计划

确保严格按照业主要求的工期执行,依据整体施工设计,我们将制定详尽的月度、旬度与日常作业进度规划:本工程项目预计自2010年1月1日启动,目标于2010年8月31日完成,总工期设定为243天。

建筑工程的竣工日期为2010年8月12日

给排水工程:2010年7月24日完工;

通风工程:2010年8月12日完工;

电气工程:2010年8月12日完工;

第三节 成本目标

致力于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潜力挖掘与内部管理优化,力求实现工程成本的最大化节省。

第四节强化安全管理目标

依据GB/T2008-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严谨执行管理措施,目标是将重伤事故风险降为零,确保工伤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1%以下。同时,我们将严格防范重大机械事故、火灾事故以及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实施员工定期健康检查制度,以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与职业病的预防工作。重申,坚决杜绝因工死亡责任事故的发生。

目标设定为将工伤发生率控制在0.6‰以下,其中重伤事故频率严控在0.04‰之内。

杜绝急性中毒事故;

杜绝重大机械事故;

杜绝重大交通事故;

致力于打造北京市标准化文明安全工地,积极推动成为北京市示范性文明安全标杆工地。

第五节 关于文明建设的策略

实施严谨的施工场地管控,严格按照监理审核通过的现场平面布局图配置临时设施、材料及设备,积极推动施工现场的及时整理与清理,以确保实现市级文明工地的标准要求。

施工过程应严格遵循《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相关法规,确保达到北京市所设定的文明工地规范标准。

施工过程严格遵循北京市文明施工规范,充分彰显了节能减排的理念。

项目噪声排放严格遵守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国家标准,确保达到合规标准。

实施严格的现场扬尘管理,对易产生扬尘的粉状物料实施储存控制并确保其覆盖,同时硬化周边道路,以减少尘土飞扬。

避免运输污染;

建筑垃圾分类管理

杜绝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第六节可持续发展目标

遵照公司环保目标,严格按《环境管理体系标准》IS014001-2001标准进行管理。建一项工程,绿一方环境,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把现场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的施工环境;加强现场废料的二次利用,减少垃圾的排放。通过采用环保材料,给业主回报一项环境达标的工程。

根据《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编号DB11/513-2008的北京市地方标准进行管理,同时参照美国绿色建筑认证标准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与国际绿色建筑项目保持一致,以建立完整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达到绿色环保施工的认证标准。

第七节 高效资料管理体系

工程的技术资料管理应自项目启动直至竣工全程与建设进程保持一致,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充分契合业主的需求以及国家档案馆的归档规范,力求达到鲁班奖工程编纂的高标准。

第三章 全面施工进度规划与实施保障策略

为了确保中国石化办公楼小营办公区维修工程按期完成,根据业主设定的施工期限,我们对总工期及各子项目的进度进行了详尽规划。此举旨在实施有效的工期管控,监督各部门工作进度,并作为施工人员和物资设备进场的决策依据。以下是对项目工期目标的详细阐述。

我们将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工期保障措施,旨在供各个部门在未来根据此目标定制各自部门确保总体工期的策略,同时,这也彰显了我们对中石化郑重作出的承诺,即我们将如期完成此项工程。

项目时间管理计划

根据工程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我们计划本工程于2010年1月1日开工,2010年8月31日竣工,总施工日历天数243天。本工程划分为四个流水段,层为第I流水段,层为第Ⅱ流水段,1-6层为第Ⅲ施工段,地下室为第V施工段;详见:附图一《**办公区工程1#楼及附楼双代号网络计划》、附图二《**办公区工程1#楼及附楼横道图》;

关键线路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屋面施工→春节放假→I段内墙施工段内墙施工→吊顶施工→垃圾清理、竣工验收。

附图一、**办公区维修工程

说明:本工程划分为四个流水段,层为第流水段,层为第Ⅱ流水段,1-6层为第施天。

 

附件二:详细展示1#楼及附楼办公区维修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图

序号工作名称<施工准备、测量放线2局部拆除电力线缆设4段通风管安装、试压5智能化系统配管6屋面施工段给排水主管首安装8段电力线缆数设9段通风管安装Ⅱ电力线缆数设11段给排水文管安装12Ⅱ段给排水主管道安装13段通风盘管安装14段通风管安装、试压15智能化系统桥架制作安装1617段内墙施工18段门窗安装19Ⅲ段电力线缆数设20段通风盘管安装21段给排水支管安装22段给排水主管安装23段通风管安装、试压24智能化系统配线25V段电力线缆数设26段给排水支管安装28V段给排水主管安装29段通风盘管安装30V段通风管安装、试压31段门窗安装32段内墙施工工33V给排水支管安装34V段通风盘管安装0报警器安装36阀门及卫生洁具安装3738Ⅲ段内墙施工39段门窗安装40管道试压41风机及阀门安装42V配电柜、箱、变压器安装43管道保温44灯具及开关安装45段门窗安装46V段内墙施工47电气调试48吊顶施工49垃圾清理、竣工验收进度标尺星期

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

持续时间

 

2010.1

 

 

2010.2

 

2010.3

 

 

 

2010.4

 

 

 

2010.5

 

2010.6

2010.7

2010.8

 

 

10

 

 

12

16

20

2428

 

15

 

13

1721

25

 

5

9

13

1721

25

29

2

6

10

14

18

22

26

30

4

8

12

 

16

20

 

24

28

 

5

 

 

13

1721

25

29

3

7

1115

19

23

 

2731

 

48

12

1620

 

24

28

31

10

 

 

 

62224

 

 

 

 

 

 

 

 

 

 

 

 

 

 

 

 

 

 

 

 

 

 

 

 

 

 

 

 

 

 

 

 

 

 

 

 

 

 

 

 

 

 

 

 

 

 

 

 

 

 

 

 

 

 

 

20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