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改造及燃气管道铺设安装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实现高质量完工,我公司将充分运用自身的综合实力,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项目团队,严谨进行施工前的技术筹备、物资配备、装备选型以及人员培训,从而实现预备充分的战略部署。
1.开工前准备计划
前期准备及施工准备计划表(开工前5天)
序号 |
准备工作内容 |
备注 |
1 |
施工组织机构组建 |
现场踏勘,选定驻地 |
2 |
施工组织设计 |
报请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认可 |
3 |
劳动力配置和特殊工种培训 |
达到持证上岗条件 |
4 |
施工图纸交付并经过审查 |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进行 |
5 |
当地注册,开工手续的办理 |
及时签定施工合同后相关部门办理 |
6 |
驻地、材料站、生活设施 |
办公及施工准备 |
7 |
施工机具配备,并运抵现场 |
现场规划堆放 |
8 |
材料采购并运达现场 |
现场规划堆放 |
9 |
开工报告 |
报请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认可 |
2.施工技术和资料准备
项目管理体系采用工程法,其中设立项目经理部,配置项目总工程师,主要负责组织管理工作。项目总工程师之下设有工程部,工程部主任向总工程师直接汇报,工程部配备两位专业技术专家。同时,每个施工队伍均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在施工筹备工作中占据核心地位,对工程质量与安全具有决定性影响。为此,项目经理部需重点关注并确保以下四点技术准备工作的顺利实施。
A.作业指导管理:
开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措施》、《安全计划》等有关施工技术资料:并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及时组织各分部工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保证任何分部工程均有作业指导。
B.文件管理
1)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
项目经理需亲临施工现场进行详尽考察,调研包括自然环境特点、交通设施状况、本地劳动力资源以及钢筋、水泥等关键原材料的供应情况。由此产生的现场调查报告将作为编制项目施工管理计划、规章制度及施工策略等重要依据,提供一手信息支持。
制订工地规则和规章制度,内容:
a)工地出入管理制度(含人身安全)
b)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c)防火措施
实施工地规则及规章制度需经业主或监理审阅并获得批准。
2)施工技术资料准备
与业主、设计、监理以及本工程的供货商保持紧密协作,高效搜集工程及设备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和把握设计构想。通过对相关验收标准、技术文档的研读,详尽审阅施工图纸和设计资料,预先剖析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积极与各方沟通交流,确保事前的全面把控。
项目经理与项目总工联合组织,依据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规定,结合项目的管理特性、工程特性和选用的施工技术,基于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管理目标,同时参考策划记录、设计文件和现场调查结果,共同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C.施工图会审
在项目的技术筹备阶段,业主、监理以及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组织了施工图纸的审阅会议。我司在接收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后,各级技术人员经过深入研读,进行了内部的技术审核,对图纸提出了疑问与改进意见,并整理形成书面形式,参与施工图纸设计解读与评审活动。此举旨在准确领悟设计构思,从而明确施工策略,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准确无误地实施设计要求。
1)在收到建设单位按时提供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资料后,项目总工程师统筹协调各级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进行详尽的审阅,并针对其中的疑问、建议、错误或疏漏之处做了详细的自我审查记录。
2)积极参与项目法人组织的图纸审查会议,将自我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对设计初衷的理解在讨论中呈现,以达成共识,整理为'图纸审查纪要',以此为施工指南。
3)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以及自行采购的物料,需分别制定详尽的材料清单,并提交给项目法人及监理机构进行审批。此材料清单应在工程启动前,依据施工图纸进行严谨编制。
4)项目启动阶段,我们即将实施详尽的物资采购、接收、运输及使用管理制度。
5)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制定材料供应计划。
D.施工技术交底和培训
在施工预备阶段,实施详尽的三级技术交底:由公司工程管理部主持一级技术讲解,项目部执行二级详细说明,施工队伍的技术主管对作业人员进行深入的三级操作指导。每级技术交底均需形成书面资料并妥善保存记录。在各专项工程启动前,项目部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特定的技术培训,确保培训内容被完整记录。这样,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充分理解工程的质量目标、施工策略及安全规程,从而从技术和安全层面为工程的顺利启动做好充分准备。
项目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要求所有参与本工程的人员严格遵守,实施技术交底责任制,明确规定技术交底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在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预备阶段,这一工作流程是必不可少的。
1)负责制定施工组织方案,以及施工技术实施方案等具有指导性的文件,并整理相关施工技术文档。
2)项目工程部将依据工程实际,负责编撰各工序的《施工作业指导书》,随后由项目总工审阅,经公司总工程师审批通过后,还需获得监理方及建设单位的认可方可执行。
3)确定采用的工艺技术和施工方法;
4)负责深入研究和审核施工图纸,准确领悟设计构思,以便在规划施工策略和实施过程中准确遵循设计原则:对可能的问题和优化建议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书面文档,参与施工图设计的交流与评审会议。
5)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同时配置严谨的施工操作规程与标准规范。
施工材料准备
1)施工现场的物资管理工作由项目部的专业人员执行,主要包括:接收与交接、货物卸载、逐一清点、质量验证与标识、妥善保管以及按需发放。此外,他们还承担着收集并系统整理合格证书的责任。
2)施工单位需确保主要材料的供应,其职责在于维护招标方权益,并严格履行与甲方与供货商签署的供货协议。同时,依据供货计划及工程进度,施工单位需进行材料的数量检验,并负责甲供设备的接收、清点、搬运与存储工作。
3)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承包商需遵循以下操作流程:首先制定物资需求计划,继而签订供应合同并安排采购与加工;随后确定运输方式和计划,组织物资进场;接着按照施工平面布局进行存储;物资到达后,进行妥善保管;最后,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
4)项目经理部将负责在工程周边地区采购并加工所有施工消耗性材料。项目综合部需制定详细的材料采购清单,确保从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处购置。
5)一、材料验收与入库管理 1.1 建立详细台帐:对所有进场或入库的材料进行逐一记录,依据型号和品种进行科学分类与区域划分。 1.2 物品储存规范:确保材料按类别和编号有序堆叠,实施防火、防盗、防雨及防损措施。 1.3 特殊物品管理:爆炸物品需单独存放,并由专人负责监管,严格执行安全规定。 1.4 日常与定期盘点:实行每日、每月结算,以及定期进行全面盘点,确保账实相符,物资管理严谨高效。
6)实施定额领料制度,采用限额卡片管理材料,同步建立详细的领发料台账记录。
●通讯设备准备
1.通讯设施配置:项目管理团队配备一部专用长途电话及一台传真机,以便与建设单位、监理机构、公司总部以及各施工队伍保持畅通的联络。同时,为确保每个施工队伍与项目部的即时通信,将配发一部手机作为标准配备。
2.本方案依托互联网技术、程控电话系统及先进的传真设施。
通讯设备配置表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电脑 |
台 |
2 |
配备无线网络 |
2 |
程控电话 |
台 |
5 |
|
3 |
传真机 |
台 |
3 |
|
4 |
打印机 |
台 |
3 |
|
5 |
复印机 |
台 |
2 |
|
6 |
对讲机 |
对 |
30 |
|
1)项目部办公室在业主的指导下负责办理工程施工注册的相关手续。
2)按照业主的指示,组织项目经理部有序开展施工现场设施、设备的进场安置以及施工驻地的筹备工作。
3)按照业主的指示,负责向相关部门提交施工临时用地的申请流程手续。
4)负责在业主的指导下办理施工人员的工作许可手续。
5)组织机具、材料进场;
6)制定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7)到当地公安机关办理特种作业许可手续;
8)在业主的引领下,我们积极协调,办理相关工程手续,争取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防止施工受阻的情况发生。
施工总体布局将严格遵循业主的统一规划,涵盖临时设施配置、机械设备安置以及临时水电供应等,为了便于管理,我们将实施区域划分,具体划分为施工区域、办公区域及生活区域。各区域均依据业主规划独立建设。详细规划可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进场后,将根据实际施工现场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1)布置依据
施工现场条件及周围环境,项目施工范围及现场情况;本工程的施工综合进度要求;拟在本工程中投入的施工能力及机械、人员状况。
(2)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确保总平面布局的合理性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本标段工程的特定规模与特性,我们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导向,以提升施工便利性并维持现场整洁为目标,其基本原则如下:
(3)项目生产与生活临建的规划与建设将严格遵循业主的统一部署与安排。
(4)项目施工场地的临建设施布局坚持以标准化管理为导向,综合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注重设施布局的紧凑与合理性,确保与工艺流程相适应,同时兼顾施工便利性,力求提升物资运输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二次搬运,以及始终贯彻安全文明施工理念。
(5)平面布局严谨遵循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规范,有效规划交通组织,旨在提升施工效率并确保工程质量。全面契合相关安全消防、环境保护、防火与防爆标准规定。
(6)施工期间的临时设施选用应遵循结构坚固、经济高效及实用性兼顾的原则。
(7)业主已在其附近的供水总管上配置了供水设施,用户可根据需求接入并安装表计进行计量使用。
(8)依据业主提供的排水系统总布局,我们将设计并铺设相应的沟渠和隐蔽管道,确保场地排水顺畅,避免积水现象发生。
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推动工程的顺利展开,同时营造安全有序的施工环境,我们依据招标文件的规定,现提交此总平面管理规定,待业主和监理机构审阅批准。所有参与本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此管理办法。
(1)确保严格遵循业主及监理所规定的现场总平面管理规定,按照业主的总平面规划进行临时设施的合理布局,坚决抵制擅自扩大占地的行为,并且务必保护周边工程(或生产)设施的安全,避免任何损害发生。
(2)实施严格的现场进出管控,推行出入凭证制度。设立门禁设施,对所有入场人员实施详细的身份核实登记。
(3)确保施工过程中遵循文明生产原则,有效控制尘土飞扬,及时进行道路维护,废弃物严格按照规定运输至指定收纳区域,实施分类储存,极力维护作业现场的环境卫生。
(4)工程部主导现场总平面管理工作,实施区域划分,确保每一区域均由专人专责管理。我们遵循系统化的操作流程,包括有计划的组织、明确的措施执行、健全的管理制度,责任分明,实行分片承包责任制,并严格执行奖惩机制。所有这些措施均需经过业主及监理单位的审批与认可。
(5)施工总平面的规划与工程实施过程中,须严格遵循以下规定:
a)实施有效的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划分,旨在确保两者之间的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b)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警示标志,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c)安装材料在固定场地整齐堆放;
d)施工现场的路面宽敞畅通,场地平整有序,未发现大面积积水的现象。
e)平面布局设计应周密考虑与安装团队以及与其他标段的协同施工,通过精细策划,极力减小交叉施工对工程整体进度的潜在干扰。
(6)应在施工范围内主要出入口处设立醒目标识,其上需明确标注以下信息:
a)工程项目名称、工程概况、开竣工日期和监督电话;
b)项目参与方包括建设单位、监理机构、设计团队以及施工单位,详列各自的主要负责人姓名。
c)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d)项目组织机构图;
e)工地总平面图。
(7)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的管理措施如下:
a)环境卫生管理遵循分区域、责任制原则,每个施工区域设有明确标识以便监督核查。严格遵守环境卫生标准,确保施工现场无积水,排水系统畅通,符合文明施工规范,以此保障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整洁,进而维护他们的身体健康,营造出优良的作业空间。
b)施工建设现场应确保设施完善且布局整洁,注重环境保护。所有办公区、工具间等室内空间需保持干净有序,相关职责制度须公示于墙壁显眼位置。
c)确保按照环境卫生作业标准及规范配置专用厕所与生活垃圾收纳设施,同时配备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并严格执行垃圾清理规定的时间安排。
d)食堂现场应严格遵守职工食堂管理的相关规定。
e)实施严谨的四害防治策略,有效管控害虫滋生,确保定期消毒作业的执行。
f)优化办公区域与出入口的景观设计,通过布置绿植或花卉,提升施工环境的美观度。
g)现场经常洒水,以降低粉尘污染。
h)通过设立定点垃圾堆置区,专业人员定期实施清理,确保施工现场环境的洁净与整洁。
(8)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遵循相关管理制度的既定程序,就入场后的施工用电电源需求及用水水源向业主和相关部门提交申请。所有施工现场的电力线路与设施的安装和运用,必须严格遵照安装标准和安全操作手册进行,确保按施工组织设计布局,杜绝随意增设电线。施工现场的安全照明设施,包括夜间照明、危险潮湿环境下的照明以及手持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规范的电压配置,以保障施工全程的安全性。
(9)我方承诺如下: - 确保施工区域道路畅通无阻,路面平整,照明设施完善,标识清晰,防止交通阻塞。 - 严禁在路缘随意堆积设备和建筑材料,以满足运输和消防安全规定。 - 施工现场内的车辆行驶速度限定为不超过15公里/小时,以确保全程行驶安全且符合文明施工标准。
(10)我方施工团队将全面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确保在所有施工阶段对现场的消防设施实施保护,避免无故移动或损害。我们将建立并严格执行防火管理制度,配置满足消防标准的设施,并保持其处于良好且随时可用的状态。针对高风险区域如火灾易发区或易燃易爆材料的存储与使用,我们将采取严谨的消防安全特别措施。
(11)我方在施工中遵守下列规定:
a)确保按照环境卫生的相关规定,施工现场维持干燥,确保排水设施畅通无阻,体现文明施工规范,从而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营造出优良的工作环境。
b)实施多项策略以减少施工期间的噪声影响。
c)确保通过实施相应的防护措施,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杂物的飘散现象。
d)探索并实施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降低施工过程对厂容、绿化及周边环境的负面效应。
e)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须遵循工地文明施工规范,严格履行以下规定。
f)施工现场应将各类产生的垃圾定点存放于专用垃圾箱,并确保定期进行清运。垃圾实施分类管理,具体分为有毒有害废物、可回收资源和无回收价值的废弃物,各类别垃圾需分别进行妥善处置。
供水道路道 卫生区卫生区临道大门大门路消防水站设备公共停门卫 供电 道路道卫生区会议室现场
生活区食堂职工住宅区道公共绿地路技术办公室门卫大门医务室 职工住宅区
|
进行计算确定,要确保能满足施工需要。
1.1.4.1.3工具配置的合理性原则:
工具配置应兼顾先进性、充足性和合理性,确保资源充分利用,避免冗余,从而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实现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最优结合。
1.1.4.1.4 确保施工工具的完整与良好状态
所有施工工具在投入使用前,务必进行严格检验与维护保养,以确保其处于最优工作状态,从而防止施工工具相关意外的发生。
1.1.4.2施工工具的管理
为了保障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强化施工工具的管理工作,确保其处于适宜的状态。
1.1.4.2.1施工工具的管理
1)在启用任何施工工具之前,务必遵循其产品说明书中的技术性能指引进行相应的试验与检验,或者依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规程进行严谨的试验和检验。
2)操作施工工具时,务必遵循产品说明书中的安全技术规程以及保养要求,同时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
3)所有操作人员需持有相应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大型及中型施工设备须遵循设备定点、人员固定及职责明确的‘三定’管理原则。
4)操作工具的专业人员应严格履行其岗位职责,按照既定的作业项目和标准执行交接班程序,并致力于日常施工工具的维护与维修工作。
5)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工具事故,必须深入调查事故原因并明确责任人,严格遵循'三不放过'的准则,确保严肃处置。
1.1.4.3施工工具的维修保养
维修施工工具应遵循日常维护、故障修复、专项维修及大修的管理体系。务必恪守相应的修理规程、技术保养手册以及设备制造商的原厂指南。
维修保养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技术标准,依据1993年版的《全国统一施工工具保养修理技术经济定额》来确定大修与保养的周期划分。
1.1.4.4施工工具的报废
对于以下几种情况的施工工具,应当实施报废处理:其一,已届满折旧年限,无法确保安全生产且不具备修复或改造价值;其次,技术性能落后,不符合现代作业需求;再者,因配件供应中断,导致无法正常使用与维修;最后,遭遇自然灾害或重大事故造成严重损害,丧失了使用和修理的可能性。
1.1.5.1.锅炉房改造施工机械表
施工机械配备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规格形号 |
数量 |
国别产地 |
制造年份 |
额定功率(kw) |
生产能力 |
用于施工部位 |
备注 |
1 |
50吨汽车吊 |
QY50 |
|
成都 |
94.03 |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2 |
25吨汽车吊 |
QY25 |
1 |
成都 |
96.11 |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3 |
10吨平板车 |
CQ30390 |
1 |
上海 |
95.03 |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4 |
8吨货车 |
EQ140- |
2 |
上海 |
99.07 |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5 |
客货双排车 |
1.5吨 |
1 |
深圳 |
94.06 |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6 |
砼搅拌机 |
JZ350 |
2 |
深圳 |
96.05 |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7 |
高压柱塞泵 |
YW-50-8 |
2 |
山西 |
98.07 |
75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8 |
逆变电焊机 |
ZX7-40OS |
40 |
成都 |
94.10 |
12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9 |
等离子切割机 |
G200-D |
1 |
常州 |
95.9 |
16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10 |
焊条烘箱 |
160kg |
2 |
扬中 |
96 |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1 |
弓据床 |
G7035 |
1 |
湖北 |
93.1 |
2.2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2 |
木工专用机床 |
HDJ-103 |
|
山东 |
93.8 |
1.5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3 |
液压弯管机 |
RQ27-108 |
1 |
常州 |
93.2 |
7.5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4 |
电动试压泵 |
2D-SY-40/63 |
1 |
山西 |
92.11 |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5 |
空气压缩机 |
ZV-0.6T |
1 |
烟台 |
89.12 |
5.5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
6 |
坡口机 |
中108-630 |
1 |
无锡 |
89.4 |
|
|
锅炉房改造施工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