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项目概况
第二节准备工作详述
第二章 详细设计与创新技术策略
第一节 关键施工要素与挑战解析
第二节 场地土方平衡
第三节 绿色生态方案
第四节 专业铺设方案
第五节 景观石材安装详细执行计划
第六节精致景观细节实施
第七节凉亭与廊架
第八节创新旱溪建设技术提案
第九节 管线部署
第十节 高效喷灌设备安装与施工指南
第十一节 高效电气装置实施
第十二节高效水泥混凝土施工方法
第十三节围墙大门建造方案
第十四节 季节性施工
第三章 质量管理策略与保障方案
第一节质量目标
第二节 质量控制计划
第三节 质量管理策略及实施保障
第四章 全面施工进度规划与实施保障策略
第一节 项目进度安排
第二节 施工总体进度保证措施
第五章 强化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策略
第一节强化安全施工管理策略
第二节文明施工保障措施
第三节 卫生城市实施策略
第六章组织管理架构与劳动力策略
第一节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第二节 人力资源策略与保障
第七章 机械设备施工配备方案
第一节 机械设备配置策略
第二节 详细施工设备配置方案
第三节 设备测试与验证
第四节 绿色设备维护与保养
第八章 高效材料设备与绿化苗木购置策略
第一节 材料源头策略
第二节 高效物资管理策略与应急措施
第三节 材料选购、质量控制与应用指南
第四节采购策略与材料选择
第五节 进场材料管理
第六节高效材料出库管理策略
第七节 强化材料供应链的额外保障策略
第九章合作与应急响应机制,
抵抗风险的措施
第一节 协作与项目相关方的顺畅沟通
第二节 应急响应策略与预案
第三节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章成品维护、质保与高效管理
第一节成品保护
第二节 保修条款与责任
第三节 施工管理的措施
附表
附表一主要施工设备投入计划
附表二工程所需试验检测设备清单
附表三详细劳动力配置方案
附表四材料设备及苗木供应计划表
附表五项目时间安排与施工进度图表
公园绿化工程施组策划方案
模板简介
《公园绿化工程施组策划方案》涵盖了工程概况、详细设计与创新技术策略、质量管理、进度规划、安全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机械设备及材料苗木配置、合作应急与成品维护等多个方面内容。方案先对工程概况及准备工作进行说明,随后从场地土方平衡、绿色生态方案、景观细节实施、管线与喷灌设备安装等方面详细阐述详细设计与创新技术策略,同时涵盖质量管理目标与控制计划、施工进度安排与保障措施、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策略、现场组织架构与劳动力配置、机械设备选型维护及材料苗木购置供应链管理等内容。此外,方案还明确了合作沟通机制、应急响应预案及风险管理措施,以及成品保护、保修条款等后续管理要求。本方案为公园绿化工程的规范施工、质量保障、进度控制及风险应对提供了全面指导,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和针对性。
模板预览

 

 

 

 

公园绿化工程施组策划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2021年度骏影柳芳公园绿化工程项目——留白增绿行动计划

项目识别编号:ZGGJ-BJ11-21071420

预算金额:1929.232667万元

最高限价:1929.232667万元

项目地点:北京市丰台区

项目执行期限:自合同签订并生效之日起至2022年4月30日止

(二)服务内容和要求

1.服务内容

2021年度留白增绿柳芳公园绿化工程项目概述,详细的服务内容请参阅招标文件第六章工程量清单部分。

2.质量标准

本项目要求的质量标准为合格。

本项目施工场地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目标须达到《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所规定的达标(合格)标准。

二、编制依据

1、本项目在严格遵循甲方项目需求与规定范围内,经过详尽的质量策划,确立了人员配置、机械设备、物料供应、资源配置平衡与调度、明确的质量标准以及严谨的进度计划等统一部署策略。

2、我们有幸参与此项目的投标,对此怀揣着庄重的责任感。因此,我们对项目的编制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集结了一支拥有类似项目经验的技术专家团队与相关负责人,共同攻坚项目的关键技术难题,特别是那些特殊且重要的环节。我们的方案旨在突出重点,具备明确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

3、我公司将视本项目为彰显组织管理实力的重要载体,确保其高质量完成。为此,我们将将其列为公司的首要重点工程,倾力投入,委派最资深的项目主管负责实施。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恪守每一项承诺,严谨组织,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力求卓越表现。

4、国家标准

关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的阐述

《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8-201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1993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关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的详细规定与指南

关于《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的权威标准:GB50216-2001

关于《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的国家标准:GB/T 50358-2005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

关于《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附条文说明》(GB/T 50328-2001)的详细解释与条款阐明

质量管理规范:《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1。doc》:GB/T 50720-2011

《最新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规范与建筑防火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消防安全强制性条文

关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我们参考了中国国家标准GB50203-2011《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关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参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水质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

关于地下工程的防水技术标准:GB50208-20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关于地下防水工程的验收质量标准,参考《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关于屋面工程的技术规范: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关于屋面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GB50207-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关于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参考《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关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我们参考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1年修订版)。

关于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参考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关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的技术指南:GB50924-2014《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1987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B/T 18601-2009

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的《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

《干混砂浆物理性能试验方法》:GB/T 29756-201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范》GB/T50589-2010

5、行业标准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

关于园林领域的专业术语规定:《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13

规程名称:《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CJ/T 23-1999)

《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1

绿化工程:根据LD/T75.1-2008《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园林绿化工程一绿化工程》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1276-2007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建筑工程一人工土石方工程》LD/T72.2-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建筑工程一混凝土工程》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安装工程一管道安装工程》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安装工程一刷油、防腐蚀与绝热工程》LD/T74.3-2008

《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焊接目视检验规范》:CECS71:94规范

工程技术规程:《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2010

工程技术规程:《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2003

《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

《城市道路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218-2014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JC205-92

《天然石材装饰工程技术规程》

《干混砂浆生产工艺与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路面砖》JC/T446-2000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00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003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2011

《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175-2009

《建筑材料术语标准附条文说明》JGJ/T191-2009

《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223-2010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完整版)。doc》JGJ/T98-2011

关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的规范要求:CECS266-200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图解(建筑业协会编2009)》:JGJ46-200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

关于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评估依据,《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标准详尽规定

参考指南:JGJ/T77-200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实施手册》

6、北京市地方标准

自2010年3月1日起,《北京市绿化条例。docx》正式实施

《园林铺地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城镇绿地施工管理规范。doc》DB11/T213—2014

关于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竣工图纸编纂的标准规定:DB11/T989-2013《园林绿化工程竣工图编制规范》

《绿化种植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11/T1013—2013

关于《园林绿化工程监理规程》的规范化阐述

关于《园林绿化种植土壤》

技术规程:《双条杉天牛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DB11/T704-2010

《大规格苗木移植技术规程》DB11/T748-2010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再生水灌溉绿地技术规范》DB11/T672-2009

《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规程》DB11/366-2006

关于《屋顶绿化规范》的技术标准

《城市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doc》DB11/T211—2003

《竹子栽植及施工技术规范。doc》DB11/T1128—2014

《观赏灌木修剪规范。

关于《古树名木健康快速诊断技术规程。doc》的详细阐述

《柳枝稷繁殖栽培技术规程》DB11/T988—2013

关于《榆叶梅繁殖与栽培施工技术规程》的详细阐述与实施指南

关于《封山育林技术规程》的详细阐述与实施指南

技术规程:《节水耐旱型树种选择技术规程》DB11/T863-2012

技术规程:《森林土壤调查技术规程》DB11/T927-2012

《低效生态公益林改造技术规程》DB11/T793—2011

规程详解:DB11/T840-2011《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技术规程》

技术规程:《草履蚧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DB11/T830-2011

技术规程:《油松毛虫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DB11/T831-2011)

《行道树修剪》DB11/T839—2011

技术规程:《丰花月季和大花月季栽培施工管理技术规程》

《草坪节水灌溉技术规定》DB11/T349—2006

《春尺蠖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DB11/T702-2010

技术规程:《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DB11/T632-2009

《古树名木评价标准》DB11/T478-2007

《古树名木日常施工管理标准》:DB11/T767-2010

《花卉栽培基质》DB11/T770-2010

《露地花卉布置技术规程》DB11/T726-2010

规程详解:《美国白蛾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B11/T703-2010)

关于《木本观赏植物栽植与管理》

关于建筑基坑支护的技术规范:DB11/489-200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DBJ01-80-2003

《干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11/T696-2009

《透水砖路面施工与验收规程》DB11/T686-2009

《城市雕塑工程建设质量技术规范》DB11/T688-2009

《膜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11/T743-2010

《透水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DB11/T775-2010

《自流平地面施工技术规程》DB11/T511-2007

《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砖。doc》DB11/T152-2003

《高密度聚乙烯室外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BJ01-94-2005

《干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DBJ/T01-73-2003

关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的DB11/383-2006标准操作指南

《建设工程临建房屋应用技术标准》DB11693-2009

关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DB11945-2012)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程》DB11/T363-2006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2009

关于《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程》的规范要求:DB11/T363-2006

关于《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手册》的公告:京建发【2010】第443号

《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2019版)》的通知》京建发(2019)13号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建法[2019]9号

(一)编制说明

我们已详尽研读并深入分析了2021年度留白增绿柳芳公园绿化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及相关资料,对施工细节有了深刻理解和掌握。为此,我们精心组织专业团队编制了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旦我司有幸中标,我们将遵循项目特性与施工环境,全面优化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与物资调度,积极协同外部合作方,强化现场专业工种间协作,迅速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挑战,充分发挥人、财、物整体优化配置的优势。我们的项目经理及核心管理团队将以卓越的思想素养和对工程质量的至上承诺为引领,坚持以项目管理为核心,构建既能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能推动企业长期发展的运营体系,确保业主满意度的实现。

以下是关于本项目的全面施工组织设计,详尽阐述了施工方案与技术策略、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安全与绿色施工保障措施、工程进度规划与执行策略、劳动力配置计划、紧急事件应对预案以及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旨在突出我单位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实力,让业主深入了解我司承建该项目的能力,增强对我方的信任。此设计旨在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文件,以保证工程的优质高效、安全文明施工,确保顺利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投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交给业主,如我单位有幸中标,我们将根据需求对其进行深化和完善,以满足现场施工的实际需求。同时,我们还将适时制定更为详尽和具体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南,以指导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我们承诺全面遵循招标文件中关于工程品质、进度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规定,严谨实施施工计划和技术实施方案。我们将与各方团队紧密协同,优化地方关系,致力于创建优良的施工环境,确保任务的高效完成,最终向业主呈递一份优质且超出期望价值的建设项目成果。

我们确信,将能在确保安全与文明施工的前提下,高效优质地完成本工程项目。

我司承诺:

1、我司全面契合招标文件中关于工程质量管理(包括施工质量、进度控制及安全文明施工的各个环节)与协调管理的规定,承诺实施相应的施工计划与技术举措。在建设单位及监理机构的指导下,我们将与设计方紧密协作,共同致力于该工程的优质建设。

2、我司在深入研读并剖析建设单位提供的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及所有相关技术资料后,对潜在施工影响因素、工程总承包特性与难点,以及我公司的实力优势有了全面理解。凭借这些,我们对公司能够高效、高质量地履行总承包管理职责,确保满足招标文件的所有要求,向建设方提交满意的工程解决方案充满信心。

3、本技术标的特点在于展现创新且严谨的施工策略,组织架构周密有序,施工管控精细到位,总责任明确并得到有效执行。我们致力于凭借尖端施工技艺、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以及卓越的施工速度和无可挑剔的工程质量,确保本工程能够高质量、高速度地达成预期目标。

4、若我司有幸中标,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施工前期筹备与现场生产设施的整体规划。凭借公司的管理实力,构建健全的项目管理架构,实施严谨的职责分工体系,实行在建设及监理单位指导监督下的全面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机械设备、物料、技术手段以及施工策略,并有效运用信息资源,致力于达成预定的工期、品质和社会信誉目标。

5、我司完全契合招标文件中关于质量控制和技术实施的要求,承诺严格遵循招标文件所附的施工技术规程及地方建设管理部门的质量管理规定,特别强调将全面遵照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以确保本项目的工程验收一次性通过,顺利交付给业主使用。

6、我公司承诺确保本项目的工程质量,将实施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施工过程中的验收规定,始终坚持合规施工,拒用任何非达标材料。同时,我们热忱接受各级政府质量监管机构自项目启动至竣工验收阶段的全程监督。

7、在筹备本工程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公司同步制定严谨的施工组织设计,并着重编排了详尽的安全生产保障方案。我们确保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得到明确落实,特别强调项目经理作为项目安全工作的首要责任人。同时,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事务。

8、若我司有幸中标,将以建设单位及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严谨开展全程施工,并主动接受业主与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进度、品质与安全的监督。此外,我们郑重承诺,选定的项目总监及专业技术人员在未经建设单位许可的情况下,其岗位将保持稳定,不进行人员调动或撤离。

9、在当前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纂基于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工程资料。若我司有幸中标,将以此为基础,结合补充资料及详细设计施工图纸,进行充实与优化,目标是创建一份具备技术创新、安全适宜、经济实用且操作简便的施工组织设计。该设计将经过公司内部严格审核,并报请建设单位及监理机构审批后方予以实施。

10、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详尽规划了工程的执行策略。它涵盖了施工组织机构的构建、劳动力调度、材料与机械设备配置、施工现场全面布局管理、施工进度的精准控制、各项准备工作细致安排、主要施工技术和方法的选用、工程质量保障与控制策略、安全生产承诺措施、文明施工与环保举措、成本节约策略以及应对季节性施工的针对性措施。旨在确保工程在高质量、低消耗、安全、文明、高效率的前提下,顺利完成所有施工任务,堪称一项重要的经济和技术文件。

11、在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时,我们坚持以卓越品质为导向,致力于为业主创造价值,提升企业口碑。我们全面考虑施工部署的技术策略制定与实施、施工方法的选择与设备材料的配置,依托我公司多年累积的园林工程实践经验,务求各项举措明确详实,方法切实可行,目标明确,旨在打造一流的工程项目。

(二)编制原则

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旨在满足业主对工程的各项期望,包括但不限于:确保按时完成施工工期,采用有效的施工方法,配置适宜的设备与劳动力,同时兼顾工程质量、安全标准、文明施工实践以及环境保护要求。

2、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精神,其中设定的工期、施工策略以及选用的设备等关键要素,将成为中标后实际执行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和遵循的依据。

3、施工组织应严格遵循业主的指示、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及相关国家现行设计与施工规范,包括验收标准等。在施工全过程中,务必实施科学的项目管理,精心策划并严谨操作,以确保工程的安全、高效和按期完工。

4、基于详尽的现场勘查和对当地气候环境的深入理解,综合考虑我公司的实际施工能力、过往类似工程的丰富经验和技术成果,包括施工方法与工艺创新,以及我们强大的施工团队和设备配置,本公司严谨地编撰本施工组织设计。

5、致力于达成安全与质量双重承诺:依据招标文件规定及设计文件,并参照相关规范,我们将紧密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条件,精心制定技术领先、切实可行且经济效益显著的施工方案。同时,将选用性能卓越且配套完善的施工设备,以此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无忧,质量上乘。

6、保证工程进度节点:积极响应招标文件规定,凭借我公司的专业技术水平、丰富的施工管理和完备的设备配套实力,我们将进行科学的施工进度规划,确保计划既合理又高效。施工区域划分将实现协调与统一,推动均衡作业,以此确保本工程项目顺利完成总体施工期限。

7、致力于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坚决维护生态环境与文物保护,致力于打造文明施工典范。

8、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实施环保策略,极力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合理利用场地资源,并注重与当地政府及社区建立和谐的沟通机制,以防止干扰民生和引发纠纷,力求将本项目打造成为文明施工的楷模。

9、确保施工工艺严格遵循设计规范,且实现工艺的完美执行。

10、加强施工管理,降低工程造价。

11、坚持以提供优质工程服务于甲方作为首要方针。

12、致力于过程精品的打造,旨在达成优质工程的既定目标。本工程施工的核心使命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巩固和提升我公司的项目承包施工管理体系;二是借此实践培养和锤炼一批高素质、富有潜力的管理人才以及能应对艰巨任务的施工团队;三是积累并提炼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我们始终恪守公司的质量理念,通过严谨的管理制度、专业的工作态度,以及卓越的产品与服务,履行对甲方的承诺,确保交付高品质的工程项目。

13、确保精准领悟设计需求,详尽研读图纸和施工标准,积极引进并有效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将优质的施工实践与创新工艺及科学管理紧密结合,相互融合,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不足,这是实现一流品质和工期的关键要素。

14、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秉持严谨与科学的管理策略,实施阶段性的施工进度管控。以此为基础,本项目确立了详细的施工技术规划,包括质量管理体制、施工技术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针对各分项工程,我们设定了明确的质量目标和技术标准,通过精密的组织管理和优化的施工方案,强化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同时合理控制工程成本。积极引进和应用创新的技术、工艺、材料和方法,以确保施工质量的卓越和工期的按时完成。

15、秉持"预防优先、防治并举、综合管理"的理念,力求将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损害降至最低限度。

第二节准备工作详述

一、施工准备

施工组织的战略构架分为三个关键阶段:事前筹备、事中管控与后续维保。这三个步骤确保项目的有序实施。尤其在施工项目启动之初,事前筹备的充分性对项目的顺利展开起着决定性作用。

1、技术准备

1.1、1. 精通并深入研究施工图纸,主持召集相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以全面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核查各张图纸之间是否存在潜在冲突,并针对图纸中的不明确点,以书面形式向设计单位提出疑问。最后,协调安排设计交底的时间安排。

1.2、在原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我们深化细化并优化设计,严谨制定详尽的作业进度计划,力求措施的精确实施与详尽描述,确保对昂贵材料的用量进行精准计量。

1.3、构建技术团队:依据工程图纸与施工期限,配置相适应的项目管理团队,明确项目经理、技术主管的角色,并确保五大员及各类专业技术工种的人员齐备。同时,我们将设计详尽的技术岗位职责体系,以及技术、质量、安全和管理体系,确立严格的技术责任制和实施质量检验规程。

2、施工现场准备

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现场实际情况,我们将优化配置临时设施,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进行科学布局,旨在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既降低了初期投入,又确保了功能需求的满足,同时完全符合文明施工标准的要求。

3、物资、机具准备

3.1、依据设计图纸,详细列出各项关键装饰材料的所需规格与预计使用时间节点,同时规划材料采购及加工明细,确保在指定位置和规定方式进行储存或堆叠。我们将按需分批次进场,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二次搬运的繁琐性。

3.2、绿化机具

按照装饰工程的需求和时限规定,需详细列出机械设备清单,包括设备的数量、规格以及预计的进场日期。所有进场设备须确保完整且配套,同时配备专业的操作和维修团队进行维护管理。

3.3、劳动力组织

(1)项目团队构建策略:优先选拔杰出项目经理并组建高效项目管理团队。确保队伍的专业素质,有序安排施工人员分期入场,同时实施严格的思想安全教育。强化技术交接,管理人员需深度参与设计、质检、监理的交底,并主导对施工队伍进行详细的设计交底,涵盖项目质量、安全施工与文明施工等方面,全体成员需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

(2)组织相关人员系统研读相关文件,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向业主汇报。

(3)积极参加业主组织的技术交底。

(4)部署专业团队入驻作业现场,实施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及设备调试活动。

(5)设计并实施详尽的职务说明书,系统构建全面的规章制度体系,确保各级岗位实行明确的责任制,通过逐级签署目标责任书来强化责任落实。

2、物资准备

施工顺利性的物质保障主要由苗木、材料、构配件、制品以及机械设备构成。这些关键物资的筹备工作需在工程启动前严格完成,依据各类物资的需求量规划,逐一确认供应来源,组织运输并确保库存充足,以满足连续施工的不间断需求。物资管理工作具体涵盖:绿化苗木和建筑材料的预备、构配件与制品的加工前置、以及建筑安装设备的配备准备。

(1)一、绿化苗木的筹备 首先,对施工预算进行详细分析,依据施工进度计划,我们将按照材料的名称、规格、预计使用时间和储备定额进行综合整理,制定出精确的材料需求量计划。这一计划为后续的物料采购、仓储空间规划、场地布局以及运输调度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建筑材料的准备 我们充分利用公司的苗圃资源和广泛的苗木供应网络,在工程开始前预先选定主要苗木,进行标记并确保建设单位的认可。在种植作业前12小时,所有苗木将从苗圃中出库准备。

(2)在开始运输种植土壤至现场前,首先确保从适宜的地点采集并进行严格的品质检测,以满足相关标准。所需材料如营养土、碎石、陶粒及土工布等需提前筹备充足货源,并合理规划进场时间节点。

(3)施工设备的筹备与配置:依据选定的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设备配备表,包括所需各类施工机械的型号、数量、进场时间节点。同时,明确设备供应途径,并规划施工结束后机械的存放位置及存储方式。

(4)仪器设备的校验与配置 确保所有测量仪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测和校准,任何未经此程序的设备均不得投入使用。对于已超出使用有效期限的仪器,应及时进行校准,仅当其性能指标满足标准要求时方可继续使用。鉴于工程作业区域广阔,我们计划配备先进的全站仪和精确的经纬仪,以满足大范围测量需求。

仪、水平仪、长卷尺等仪器、器具。按照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组织物资按计划的时间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或堆放。材料到工地后,按照要求,进行验证、贮存、防护和标识,并做好各类台账记录。

3、施工现场概述:作为施工活动的核心区域,施工现场的高效有序是实现优质、快速和资源节约目标的关键。准备工作旨在优化施工环境并确保物资供应,以支持绿化工程的顺利进行。具体准备工作内容详述如下: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绿化工程施工图纸及预设的固定坐标控制网和基准水准点,实施严格的施工测量工作。在施工现场布设稳固的坐标桩、水准标尺,并建立完善的工程测量控制体系。

(2)确保"四通一清"设施完善,严谨部署消火栓设置 - 水源畅通:作为生产与生活必需,我们将配置专用水车应对无自来水的状况,同时挖掘临时排水设施,防止雨水积聚。废水经过集水井沉淀后,将洁净地导入滴水湖,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定,维护环境整洁。 - 电力供应:电力被视为首要动力,我们将预先根据施工计划安装发电机,确保不间断供电。 - 道路畅通无阻:施工现场的道路是物流的核心,我们将依据总平面图规划出永久性和临时道路,构建完善的运输网络,优化材料和设备的进出条件。 - 施工便利道路:将建设稳固的三合土或道渣路面,厚度200毫米,宽度4米,长度按施工需求设定,同时设置纠察人员,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

确保通讯流畅:施工现场应配备完备的通信设备,以保障施工期间的即时通讯及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为了确保工作联系的顺畅,项目部为每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配备了专用手机,并将这些联系方式整合成详细的通讯录。此通讯录将被正式公布给建设单位和监理机构,以便实时沟通和协作。对于绿地建设和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场地平整,两者的要求和程序具有一定差异性。

(3)建造临时设施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的规划,构建一系列临时设施,旨在为正式启动工程时提供完备的生产区、办公室、生活区、住宿区以及存储空间等临时性建筑。

(4)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依据施工机具需求计划,有序安排设备进场,根据施工总平面布局,确保施工机具定位于指定位置或仓库。对于固定设备,需实施就位安装、搭建防护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调试。所有施工机具在工程启动前均需经过详尽的检验与试运行操作。

(5)组织并依据施工进度计划有条不紊地安排园林小品的成品与半成品进场,同时确保其整齐堆放,并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

(6)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

依据建筑材料的需求量配置,严谨制定建筑材料试验申请时间表,涵盖如下检验项目:钢材的力学性能与化学成分分析,混凝土或砂浆的配合比及强度测试,以及对水泥原材料的二次验证等。

(7)做好雨季施工安排

确保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既定安排,实施雨季施工期间的临时设施配置与技术手段的完备措施。

(8)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专用施工排水系统,包括挖掘排水沟以及配套的沉淀设施。施工废水及混凝土搅拌产生的冲洗泥浆会被导入排水沟,经过沉淀池的高效处理,澄清的水随后排入排水网络。

(9)设置消防、保安设施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及施工总平面图的布局,构建完善的消防与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对消防与保安措施进行周密的规划和部署。

4、劳动组织准备

5、我们将针对本工程的独特性质,精心筹备劳动组织工作,以保障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1)建立项目部的领导班子

针对本项目的工程特性、规模及复杂度,我们计划组建一支由资深项目经理、施工人员、工程师及质检员等构成的高效领导团队。该团队成员均曾参与过大型公园和公共绿地的建设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具备创业精神,致力于实现高效率运作。

(2)建立精干的施工队伍

在组建施工团队时,需细致考量各专业与工种间的协同配合,确保技工与普工的比例科学合理,以适应流水线作业的组织模式。应明确设立专业施工班组或混合施工班组,始终坚持优化配置与精简高效的原则。同时,须制定详尽的工程劳动力需求计划。

(3)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在项目部管理机构组建完成后,依据既定的开工日期与劳动力需求规划,我们将有序地组织劳动力入场。与此同时,将着重开展安全、防火以及文明施工等相关教育培训,同时妥善安排员工的生活设施和福利保障。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工地的全面管理制度构建和完善对于施工流程的顺畅实施具有决定性影响。违背既定规则将带来严重后果,而缺乏规范则更具风险。因此,严格遵循《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规定,工地须建立并完善以下关键管理制度: 1. 质量检验与验收规程 2. 工程技术文档管理系统 3. 建筑材料(构件、配件、制品)验收规定 4. 施工图纸学习与集体审议程序 5. 技术交底执行制度 6. 职工出勤考核体系 7. 工地与班组经济核算机制 8. 材料入库出库管理制度 9. 安全操作规程 10. 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准则

二、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形式

1、直线制

组织架构采用直线型模式,其特点是呈现出明显的层级结构,其中所有职务纵向排列,形成单一且直接的管理链,项目经理的角色即为垂直领导的执行者。

优势分析: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势主要包括:结构简洁,权力集中的特性使得指挥体系单一;层级清晰,隶属关系明确,每个角色的职责划分明确。决策流程因此快速高效。然而,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由于缺乏职能部门,项目经理需具备全面的业务知识,扮演全能式角色,这可能限制了参谋与助手的配备。此外,它妨碍了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对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构成挑战。

2、职能制

职能型组织架构的特点在于,通过在管理层级间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这些部门依据其职能特性对下级执行人员进行专业化的业务指导。在这种结构中,上级领导并不直接操控下级,而是通过指挥相关职能部门来实施管理。各职能部门在得到上级授权的前提下,针对自身的业务领域,向下属执行者下达指令和指导。

优势: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势在于其对专业管理的侧重,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在项目管理中的效能。由于管理者专注于单一职责,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并优化工作质量。然而,这种架构在管理层次与部门划分上可能存在不足,导致多头指挥的问题,使得下级人员可能面临来自多个方面的指令,可能导致职责划分不明确。

3、直线职能制

直线职能制乃源于直线制与职能制的双重优势,其组织架构特色主要体现在:与职能制相似,设立纵向的职能部门,它们作为各层级领导的咨询机构,专注于在特定业务范围内实施管理,然而并不直接指挥下属,与下一层级的职能单位形成业务指导联结。任何来自职能部门的指令,必须经过与其级别相当的领导的审批后方可执行。同时,各管理层级沿袭直线制原则,建立明确的垂直指挥链。

组织特性概述:直线职能制结构兼备了直线制的一体化指挥优势及职能制的精细化管理分工特性。其核心亮点在于集中的领导力和明确的职责划分,有利于提升管理效能。然而,此类结构中各部门间的横向沟通较为有限,信息流通路径较长,可能导致职能部门与决策层间潜在的冲突点。

4、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我们公司对工程质量、安全及进度进行全面且严谨的监督与管理。为此,我们构建了结构完整的管理体系,项目管理机构按照工程特性划分为三个层次分明的层级。

4.1、指挥决策层工程领导小组

作为项目施工的宏观决策与保障核心,工程领导小组在公司全境内统筹调度人员、机械设备、物料与资金等关键资源。其职责在于确保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协调一致,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支持。项目在质量和安全方面,公司特派驻专门的质量工程师和安全工程师各一员,实施严格的垂直监督与监控,确保标准执行与安全无忧。

4.2、项目管理层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包括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的监督与协调。他需有效调度各专业施工团队的工序衔接,确保顺畅的进度安排以及场地、交叉作业之间的无缝配合。目标是确保工程按预定的质量和工期标准顺利交付并投入使用。

4.3、施工作业层直接参与施工的作业班组

挑选具备丰富同类项目施工经验和多项优质工程完成记录的专业团队,以确保履行公司工期承诺,施工策略采用分阶段进行的方式。

5、施工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5.1、目标管理

为了实现工程的优质、高效、安全与良好的经济效益总体目标,项目执行过程中采取了目标管理循环模式,具体步骤为:首先设定目标(目标设定)- 紧接着实施所设定的目标- 然后进行目标的检查与评估(目标检查与反馈)- 对目标执行结果进行处理或调整(目标处理)- 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的目标,如此PDCA循环往复,驱动目标持续提升。

5.2、计划管理

(1)详细的工程进度规划及各阶段分月分句作业方案

(2)人力资源规划:详尽设计专业工程所需员工的数量及人员的进出场时间安排

(3)物料采购与供应策略:依据项目的进展与工程规模,明确各类材料的需求及其相应的进场时间节点。

(4)技术组织实施方案:详尽规划各关键工序的技术组织措施,积极引进和推广创新技术与新型材料,优化施工工艺并改良操作流程,以此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同时改进机械设备管理,推动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升。

(5)降低成本计划。

(6)资金管理策略:确保资金运用的合理性与效益,严格遵循专款专用原则,科学制定资金使用方案。

5.3、技术管理

(1)技术责任制

确保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范畴明确,每位均需履行专责并承担相应的职务,责任权利划分清晰。

(2)施工技术管理制

为了实现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组织,确保各项技术活动有序、目标明确且计划周全,我们推行了施工图自我学习与会审机制、技术变更设计核准程序以及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5.4、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作为施工管理的核心要素,旨在确保工程品质并达成预定的质量目标。为此,本项目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策略,并辅以工程质量预控方法,严格把控工作环节的质量、工序质量,同时强调人员素质的提升。

5.5、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

(1)依据总平面图及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我们将策划并制定高标准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方案,并同步建立严谨的现场管理规范。

(2)实施现场标识规范化,构建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名称简介公示牌、主要管理人员职务公示牌、安全生产宣传与无事故竞赛标识牌以及安全标志牌等在内的'五牌一图'体系。

(3)安全(防火)措施标准化。

(4)实施机电设备施工机具的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

(5)关于现场半成品与设备的储存与保管规范

(6)施工现场实施"日清、日落清、逐级清理"的标准流程。

(7)标准规范:安全技术资料与工程技术资料的编制、记录以及签证的管理制度

5.6、材料管理

(1)依据工程进度安排,负责逐季度、每月乃至具体至周的材料需求计划报表的前瞻性编制工作。

(2)统筹规划材料采购与供应流程,包括采购决策、订单安排、物流配送以及到货后的检验入库与存储管理。

(3)建立材料的领发料制度。

(4)建立材料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5)制定详尽的原材料、制成品与半成品以及设备的质量验收标准流程。

(6)建立材料的检验和测试制度。

三、施工部署

1、项目负责人部管理组织及班子配备

1.1、依托多年的施工实践经验,融合现代建筑技术的创新应用,本项目被公司视为新技术推广的示范工程,同时被列入公司的核心技术攻坚重点计划。

1.2、项目负责人,由我公司精心选拔自项目团队,现已整装待发,随时准备进驻并投入到本项目中。项目管理部门依据项目的阶段性推进,科学配置人力资源,确保进度的有序进行。公司将实施详尽的重点项目组织与协调策略,激励管理团队的活力,提升项目部执行效率,从而保障项目目标的顺利达成。

1.3、项目管理体系中,我们配置了关键职务的五位成员:施工管理员、专业技术员、安全管理专员、物资管理员及质量检验员。我司庄严保证,项目负责人的核心团队成员将全程参与,本项目的到岗率达到百分之百。

1.4、为了契合项目的特性并作为公司新技术应用与科技攻坚的焦点项目,我们在选拔项目负责人和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时,特别倾向于选择具备此类施工项目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

2、绿化施工技术准备

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需严谨且深入实施,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其准备范围涵盖各个施工阶段的特定需求。

2.1、在项目的初始评估阶段,务必收集详尽的区域气象气候数据及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信息,针对可能对工程实施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的因素,我们将实施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其不利影响。

2.2、确保所有专业团队深入研究图纸,进行自我审查,全面理解并领悟施工图纸的详细内容和设计理念。土建与安装专业间进行协同检查,发现潜在问题时,及时与建设方、设计方进行沟通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