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园林绿化、路灯、交通标志采购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目 录
第1章 编制说明
1.1编制原则
1.2编制依据
第2章 工程目标
第3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
3.1工程概况
3.2工程特点
第4章 施工部署
4.1部署原则
4.2组织机构
4.3施工阶段划分
4.4施工准备
第5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平面管理
5.1施工总平面布置
5.2施工平面管理
第6章 资源配备计划
第7章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7.1施工进度计划表
7.2施工进度计划控制目标
7.3保障措施
第8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与措施
8.1电气及给排水工程
8.2景观绿化工程
8.3硬质景观部分
8.4交通标志施工部分
8.5路灯工程施工方法
第9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9.1冬季施工准备
9.2冬雨季施工主要的技术措施
9.3冬季施工的安全和防火
第10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10.1质量管理体系
10.2质量保证措施
10.3质量保证关键环节控制
10.4样板施工
第11章 工程安全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11.1安全目标
11.2安全管理体系
11.3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11.4现场安全施工管理制度
11.5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第XX章 降低成本措施
XX.1降低成本措施
XX.2科学的用工体制
XX.3先进的管理理念
XX.4降低质量损失成本
第13章 项目紧急情况处理预案
13.1适用范围
13.2组织机构
13.3职责
13.4应急准备(预防措施)
13.5应急响应措施
13.6重大节假日(活动)应急准备与响应
13.7紧急事故上报
第14章 园林绿化工程保修及售后服务措施
14.1责任主体和服务对象
14.2服务项目
14.3回访
14.4保修期工作总结报告
14.5检查办法
第15章 苗木管护方案
第六十六章: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文明施工详尽实施策略与操作规程
16.1防止扰民和民扰措施
16.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6.3.环境管理体系与保护措施
16.4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
16.5消防保卫综合治理措施
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植物进场计划表
附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
第1章、编制说明
1.1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基于招标人提供的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答疑资料及现场勘查结果,依据现行国家标准与规范,并综合考虑了我司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针对本项目的特定条件与需求,经过多轮深入研讨、方案比选,我们提炼出我方如若中标,将实施的总体施工规划蓝图。
本方案主要从“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劳动力安排及主要机械设备配备计划”、“文明安全施工措施”、等几大方面提出构想,宗旨是能为招标人更好地服务。如我公司中标,将在施工中进一步深化完善。为实现本工程“优质、快速、安全、低耗”的施工目标,我们将“用我们的智慧和行动,实现对用户的承诺”。
我公司现已筹备完毕所需的技术与资源,中标后将立即奔赴施工现场,迅速启动建设工作。
1.2编制依据
招标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招标详细说明、补充招标通知、答疑记录、施工现场考察详情,以及招标人提供的完整施工蓝图及相关文献资料等
遵守并引用国家及行业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主要法律法规表 表1.2-1
序号 |
类别 |
法规名称 |
编号 |
序号 |
类别 |
法规名称 |
编号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
2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
3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
4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
5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
6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
7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
8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
9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
10 |
国家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
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表1.2-2
序号 |
类别 |
规程、规范名称 |
编号 |
1 |
国标 |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CBJ-201-83 |
2 |
国标 |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CB-50202-2002 |
3 |
地标 |
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检查评定和验收标准 |
DB29-81-2004 |
4 |
行业 |
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CJJ/T82-99 |
5 |
行业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JGJ11-95 |
6 |
行业 |
公园设计规范 |
CJJ48-92 |
序号 |
类别 |
规程、规范名称 |
编号 |
7 |
行业 |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
CJJ/T85-2002 |
8 |
行业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
CJJ37-90 |
9 |
国标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
GB50300-2001 |
10 |
国标 |
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9-2002 |
11 |
国标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303-2002 |
关于企业遵循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关文件
按照GB/T19001-2002等同采用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我公司已编撰完成了《质量保证手册》。
1.2.4企业IS014001环境体系标准文件
根据环境管理标准我公司编制《环境管理手册》。
关于企业遵循的OHSAS 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文件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ISOH)2001标准及我国1999年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试行体系规范,并参考2001年的指导方针,我公司编撰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手册》。
第2章、工程目标
我司积极竞投XX西支干道四期(11号、16号道路)景观工程项目,若有幸中标,我公司将充分运用自身优势及成熟的园林绿化施工技术,通过科学的作业流程安排,严谨施工,并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凭借卓越的项目管理、优质的工程质量、文明施工标准、严密的安全保障以及高效的工作效率,以及周到的服务,致力于达成以下目标。
2.1工程质量目标:确保为“合格”工程。
乔木与灌木的成活率应当确保不低于100%。
种植地应保持整洁,无任何杂草丛生及花卉枯黄现象,各类花卉呈现出旺盛的生长态势,且成活率需达到或超过100%标准。
草坪需呈现整洁状态,不包含任何杂草及枯黄植株,且种植覆盖率须达到满分100%。
2.1.4绿地整洁表面平整;
植物材料的整修修剪工作应严格遵循设计规格与标准。
绿地配套设施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当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相关规定。
2.2工期目标:为 日历天
目标一:确保施工安全无虞,我们将实施严格措施,零容忍重伤与死亡事故,力求将轻伤率控制在1%以下。同时,坚决防止重大设备损害、火灾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目标:实现市‘文明施工工地’的达标标准,终极目标符合建设单位的期望与规定。
1. 严格遵循环保标准:确保排放达到规定指标; 2. 夜间施工照明管理得当,避免光污染; 3. 固体废弃物处理合规且有效; 4. 主动实施节能措施,降低能耗; 5. 环境目标五:声环境达标,严禁施工现场扬尘; 6. 运输过程严谨,防止遗撒物产生; 7. 生产与生活废水管理高效,杜绝有害建材的使用。
第3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3.1工程概况
本项目系泸州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实施的'XX西支干道四期(11号、16号道路)景观工程项目'景观绿化施工部分,施工涵盖土方开挖与平整、硬质景观设计、绿化栽植、景观营造、水域景观、照明设施(包括光彩工程和路灯)以及标识标线的设置。
3.2工程特点
3.2.1土质状况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质量对植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通常,多数树木种类倾向于选择pH值低于8,电导率不超过1.5 Siemens/meter,且含盐量不宜超过0.1%的土壤环境。在进行植树作业前,必须对施工区域的土壤进行详尽的实地考察并进行多点样本检测,确保适宜的土壤条件。
3.2.2环境条件
植物对环境的敏感度很高,对大气中的各种污染源有些不能生存,有些却能够吸收并净化大气质量。对现场空气指数进行测定,特别是含量,视具体情况采取转移或绿化品种的调整。
3.2.3绿化构思
绿化二次深化设计:设计师以语言、文字与图纸的形式,将建设单位的设计理念转化为明确的视觉表达。它反映了设计师与建设单位在主观意向、客观需求、实用性考量、经济效益以及艺术审美上的深度契合,象征着设计师的专业素养。本设计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安全与舒适性,全面服务于主体工程的总体目标。
第4章、施工部署
4.1部署原则
施工部署:纲领性指南 - 遵循总工期设定与现场环境及工程特性 - 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科学规划作业区域和进度安排 - 在人力资源、机械设备、材料和技术层面提供坚实保障 - 旨在集中力量,优化布局,确保质量达标,按时达成施工目标
项目施工管理策略涵盖如下方面:组织架构的构建、施工设备配置、关键实施方案的选定、施工步骤的编排与阶段划分、工期的严谨管控以及明确的管理目标设定。
4.2组织机构
我司对本工程项目给予高度关注,旨在确保工程品质达标并如期完成,从而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为此,我们精心挑选项目经理部成员,集结了一支理论功底扎实且具备丰富施工经验的园林工程专业团队,他们将全面参与项目的策划与施工管理工作。
项目组织架构:项目经理一职委任具备资深实践经验和管理才能的二级项目经理资格的专业人士,而技术负责人则由公司技术部总监担纲。项目部内部设有严谨的部门划分,包括技术质控部、工程部、材料设备部、经营部、安保部、财务部以及综合办公室。所有部门和专业管理人员均需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并持证上岗,在项目经理的统帅下,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详情如下表所示。
现场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项目团队构建:集结具有专业技术实力的绿化、土建、道路及水电施工分队,秉持'明确分工、责任落实'的工作方针,由项目经理部依据进度计划统筹调度并协同作业,确保高效、安全、优质且快速地履行所交付的施工使命。
4.3施工阶段划分
以下是工程实施的阶段划分: 1. 土方平衡与地下管线铺设阶段 2. 景观构造、土壤预备及苗木挑选阶段 3. 包括园路建设、植物种植、景观装饰、水电系统联动试运行、初期苗木养护、全面检查、调整以及持续养护等环节。
本项目施工策略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严谨顺序,确保地下隐蔽工程经监理验收并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进行地表设施的施工。
4.4施工准备
4.4.1搞好调查
环境与气候参数调研:指派专业人员查询水文气象部门的资料,详细记录工地的温度变化、降雨量、风向风速、地下水位动态、无霜期以及湿度等关键因素,以便科学预估并优化施工进度安排。
土壤质量评估与取样分析:对施工区域实施详尽勘查,采集土壤样本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包括pH值、氮(N)、磷(P)、钾(K)以及矿物质含量的检测,同时评估土壤间隙度和渗透率,这些数据为精准施用肥料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植物生长环境的适宜性。
水资源评估:对预期施工期间可能依赖的水源进行采集并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其供水量充足且水质符合工程建设项目的需求,以保障植物种植环境的适宜条件。
调查项目包括:对各类种植材料的引种与驯化状况、详细的种植技术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涵盖绿化施工辅助材料的相关实验数据及其在不同季节的应用参数分析。
周边社会环境分析:详尽考察施工区域的民间风俗、社会风尚及人际关系,以预防并减缓可能产生的地域冲突。
进场前的现场核查: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务必对实际状况进行详细交接,包括检验平面与竖向控制标的位置准确性,以及标高数据是否与设计规格相符。
4.4.3技术准备
实施专业团队对设计图纸的集体研讨与详细研读,旨在预先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设计图纸相关问题。
组织一支专业的园林与建筑团队,对现有图纸进行详尽的深化设计工作。
为了满足工程要求,我们计划对现场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实施加密保护,以此为基础确保景观定位的精确性,同时为直埋电缆和管线的铺设提供安全保障。
4.4.4绿化种植材料的准备
绿化施工的核心环节在于苗木的选择,作为生机盎然的生物体,其个体特性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即使在同一品种和规格的植物群体中,土壤质地、光照等生长环境因素也会显著影响其形态变化。尽管设计图纸标注了关键参数如树高、胸径和冠幅,然而一棵树的实际品质还取决于枝下高度、分支层次、叶片密度以及绿叶层的深度等多维度指标。因此,苗木被划分为甲、乙、丙等不同等级,准备过程中需严格挑选符合建设单位特定需求的优质苗种。
1、详细考察苗木、草坪草种、土壤、保水剂、有机肥料、土壤改良剂、生长调节剂、生根粉、杀虫、灭菌、除草药剂等材料来源和进货渠道。
实施严格的材料质量检验,包括苗木、草皮草种等,确保其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从而保证工程品质与标准。在苗木(草皮)的起苗、包装、运输和卸载等全过程中,精细协调操作技术控制,以确保材料的及时且精准供应。
4.4.5人员准备
项目经理亲临施工现场,率先组织部分施工队伍,旨在预先筹备,为后续人员进场营造便利条件。他主导了必要的设施搭建工作,以便于集中人力,高效开展各个分项工程的攻坚行动。同时,他确保了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就绪。
4.4.5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既定程序,我们对所有施工机械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待命状态。同时,我们已精心规划了机械设备的进场方案,以充分契合工程的需求。
第5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平面管理
鉴于本项目的工程规模庞大且施工期限紧迫,为确保高效利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降低料具在施工现场内的重复搬运,实现机械设备的最大效能,并营造良好的现场施工环境,项目现场须实施科学合理的总体平面布局。其基本原则包括:确保道路畅通,预留消防通道;材料获取便捷;生活区、工作区及加工区应分区明确,便于管理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管理与总平面布局的核心策略着重于电力供应保障、安全防护设施完善、消防安全考虑周全以及交通流线设计的顺畅。务必确保现场的给排水设施及时维护,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清理,以降低环境污染。同时,必须遵循文明施工规范,优化场地容貌。此外,我们将严谨实施用水用电管理制度,致力于实现节约资源的目标,包括节水节电在内。
项目经理部主导施工平面管理工作,确保各类施工所需材料、机械设备按施工进度计划适时进场,并严格遵循总平面布置规定进行有序入库及定位放置。
在实施施工过程中,务必遵循整体进度计划,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严禁无故变更,以确保院内交通的基本流畅性。
设备的停放应当严格遵循平面布置图所示的指定位置,确保整齐有序,严禁随意占用空间。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标识的水准点与轴线控制点,以及对埋地管线实施有效保护并确保其辨识度。
实施严谨的水电管理制度,致力于水资源与电力的合理利用,坚决防止任何形式的浪费。
以下是本公司依据实地考察及现场具体情况,提出的施工平面布局方案。
5.1施工总平面布置
5.1.1现场临建布置
根据招标人提供的绿化工程总图及招标文件,我司将依据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进行策划。鉴于工程同步进行土建与园林作业,我司计划部分租赁周边民用建筑,设立办公室、会议室、食堂及员工宿舍。同时,我们将在建设单位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已建成的道路设施作为材料存放区和苗木临时储存及转运场地。
5.1.2临水、临电布置
按照业主的指定位置,临水、临电设施将进行合规性的安装和搭建,确保符合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规定。
5.2施工平面管理
鉴于本项目的土建与园林绿化作业相互交错,工程规模庞大,施工现场人员众多,且园林绿化施工中地下挖掘项目频繁,导致二次搬运需求高,因此,除了要求施工总平面布局具备合理性,还必须实施严谨而科学的项目管理策略。
2.3 现场施工管理架构:组建施工总平面管理团队,确立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项目经理主导施工平面管理工作,工长与材料部门协同实施,实施分区域、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同时,确保现场临时设施与道路设置配套排水沟,并始终保持其畅通无阻。
5.2.4现场主要入处设出入制度,场容管理条例,工程简介、安全管理制度等。
设备与材料管理:遵循施工进度计划,设备与材料将分期分批引入施工现场。所有进场物资须严格依据平面布置图的规定位置整齐堆放,并实施明确标识,严禁随意挪置。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标识的水准点与轴线控制点,对埋地电缆和架空电线实施有效保护,确保其免受损害或迁移。
各施工团队须严格遵循统一的平面布局管理,确保施工过程高效有序。
强化现场安全保障,确保物料与资源的严密保护,并维持施工流程的有序进行。
确保施工现场在工程完毕后实现整洁无遗留,有效控制材料消耗,并实施定期核查制度。
确保施工现场的废弃物得到迅速清理并集中整理,实施专人负责制,统一进行搬运,以此维持作业区域的清洁与有序。
严格遵循我司制定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细则》,实施定期考核与评优活动。
第6章、资源配备计划
6.1劳动力安排计划
劳动力配置策略着重于绿化、道路铺装、景观、给排水及电气等工程领域,高峰期施工人员数量预计可达140人左右。具体人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时调整,详细情况请参阅附表三。
设备与树木的进场施工详细规划(参见附件一与附件二)
依据招标文件、合同规定以及施工实际情况,我们将适时并分期分批调拨或租赁所需设备,安排专业的团队和技术队伍进行安装与调试,确保设备可供现场即时启用。
第7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障措施
7.1施工进度计划表
(见附表四)
7.2施工进度计划控制目标
作为施工活动的核心文档,施工进度计划的编撰精良与合理性对全程施工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时,务必秉持科学与合理的规划,实现有序的统筹调度,确保各道工序均能在预定的时间节点内顺利完成。
为了达成既定目标,项目管理采用四阶段分解策略,确保工程进度的有序进行。除了常规的每周协同工作会议,每日下午四点固定举行各工种的日程评审与计划协调会议,旨在及时处理当日执行中的冲突与难题,并预先规划第二天的任务,以此确保周计划的顺利完成。周计划的达成进一步推动月度计划的实施,而月度计划的实现则支撑着整体战略目标的达成。
7.2.1计划编制形式
为了确保施工进度的有序安排及详尽呈现工程计划布局,我们依托公司多年的施工总承包经验,构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多层级计划管理体系。
7.2.1.1总体控制计划
以下是各专业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设定的目标,供招标人、设计单位及相关承包商参考。我们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各专业的工程进度实施全面监控与动态管理,特别借助梦龙网络计划软件编制详细的总进度表,以便于识别关键节点和工序衔接,详情请查阅施工进度计划部分。
7.2.2.2周、日计划
作业计划采用文本描述与横道图展现,由计划管理人员在例会期间分发,并进行详尽的审阅、评估与后续规划。日计划与周计划的有效执行保障了月度计划的顺利进行,进而支撑阶段性的整体规划。这些规划通过严谨的手段,如将阶段目标分解至每日和每周的任务,确保了对总体控制计划的精准把控。所有计划管理工作均借助计算机进行动态且严格的管理,以确保无误地达成预设的进度目标,达成有效进度控制的目的。
7.2.2施工配套保证计划
作为专业工程计划与总控制计划实施的核心要素,该计划涵盖了工程参与的所有环节,其主要构成内容有:
7.2.2.1方案计划
本计划设定的硬性规定是关于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的最晚提交时限。"方案先行,样板引领"作为确保工期与品质的关键策略,我们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方案和示范样本,确立合理的作业流程、高效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控制标准。项目启动后,我们将陆续制定各专业详尽的实施计划,使之与工程进度紧密衔接。
设备、材料及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时间表
本计划明确了各分项工程所需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最晚到货时间节点,特别针对特殊加工制品与设备,充分考量了其加工及供应周期的安排。
为了确保室外工程项目能尽早完成,已设定相应的临建设施退出或拆除的最晚时限。在项目进场后,须制定出详尽且切实可行的退场与拆除规划,以此优化现场场地环境。
7.2.2.3质量检验验收计划
确保后续分部工程的顺利衔接,亟待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及时验收。鉴于本项目的紧迫工期,验收工作须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这项关键性的验收计划,需招标方、设计单位与质量监管机构的紧密协作与有力支持。
7.3保障措施
7.3.1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一流的施工策划与实施、卓越的管理与协调、精湛的技术与工艺、先进的设备与优质材料,以及高素质的劳动力,共同构筑起一流的项目管控。以此确保工程过程的精品化,最终达成工程的高品质标准,全方位满足招标方的各项期待。
7.3.2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
确保施工管理的主导地位和施工生产的有效管控,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计划保障体系。本项目将依据日、周、月及总控制计划的序列,设计出详尽的进度计划、进场安排、技术支持计划、商务支持计划、物资配送计划、质量监控与控制方案、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后续保障系列规划。这将促使进度计划管理实现层级分明、涵盖广泛且贯穿始终的运作模式。
7.3.3人、材、物的保障
本项目将组建一支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及各专业技能人才构成的项目经理团队,旨在高效满足工程需求,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我们的优势包括:一方面,总部的强大支持确保了项目实施与管理的高效服务与严格把控;另一方面,依托于各类专业公司的雄厚实力,我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施工保障能力。此外,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能够灵活整合和调动社会优质资源。
我们的企业信用优良,财务稳健,且拥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和丰富的项目策划、管理经验,包括组织、协调、实施与控制。在工程项目中,我们将严格执行专款专用的原则。多年以来,我们构建的项目管理体系深得招标方和用户的广泛赞誉。
我们的资源库雄厚,配备着种类繁多、技术前沿的各类施工机械设备与精密测量试验设备,确保能够满足大型且复杂的工程项目需求。同时,我们拥有大量符合工程规格的各类苗木,充分保障了项目的植物绿化供应。
7.3.4施工质量保证。
实施定制化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实施方案:依据既定的规划,我们将精细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的施工方案,旨在确保管理层与作业层对施工技术、质量标准有深入理解和掌握。这样,工程能够有序地按期并保证质量地推进完成。
采用科学的流水施工策略,我们实施节拍均衡的流水作业流程,其核心在于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通过调控各工序在流水段的持续时间,确保节奏均衡。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将依据施工阶段特性(包括工程量和施工季节)灵活调整,如适当增加资源投入并强化协调,以确保流水作业的节拍均衡得以实现。
制定例会规程,确保各项计划的执行落地
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是实施有效的计划管理。我们即将实施以下会议体系: - 每日早晨8点,将举行部门经理级别以上的高层会议,旨在协调内部行政事务。 - 下午4点,我们将召集各工种技术主管参与的生产例会,对当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公布次日工作计划。 这些会议旨在剖析工程进度动态,促进信息流通,调解各方合作关系,并针对施工中实际问题制定应对策略。通过这样的例会机制,确保施工信息沟通渠道畅通,问题能迅速得到解决。 我们实行四级计划管控:从每日计划确保每周目标,进而推动每月的整体规划,最终保证总进度计划的顺利执行。
7.3.6根据不同阶段加强现场平面布置管理
项目部依据施工阶段特性和需求,精心策划现场平面布局,包括循环道路、各施工阶段机械设备及材料堆存区域的规划。这些布局与物资采购、设备订货及资源配置等辅助计划协同运作,从宏观层面调控施工现场。在施工高峰期,有序的现场管理是确保施工进程顺畅、工期达成的关键要素之一。
7.3.7加强对设计的协调
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顺利实施,向来是我们公司的首要关注点。为此,我们一贯严谨对待,决定委任公司设计部门的资深设计师担纲此任务。
项目部致力于深化与招标方及设计团队的协同合作,秉持主动服务的理念,以工程的整体利益为导向。我们积极支持招标工作的开展,妥善处理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力求构筑稳固、和谐且高效的工作关系。同时,我们着力构建与招标人、设计单位以及各类独立承包商间的共赢伙伴关系,营造出有利于工程顺利推进的良好氛围和基础条件。
7.3.9.2施工现场平面管理
1)管理原则
旨在确保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阶段管理的有效执行,同时聚焦关键阶段的施工要点,以推动进度计划的顺利进行。在工程启动前,我们将编制详尽的机械与工具使用、撤离规划,以及主材和周转材料的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方案。针对这些计划,我们将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严格执行并实施公正的奖惩制度,推行科学的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2)平面管理体系
技术负责人承担总平面的全面管理职责,致力于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他将依据工程进展和施工需求,适时调整和协调总平面的使用,并委派工程部负责日常运营管理事务。
7.3.9.3管理计划的制订
科学的施工平面管理核心在于精细的规划与详尽的行动计划,这建立在工程进度网络计划的基础之上,包括主材、机械设备和劳动力的进场与撤场、水平运输等环节的统筹安排。其目标是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并实现平面空间的充分利用。为此,我们将制定切实可行的平面管理执行方案,并将之输入计算机系统,进行动态的高效管理。
按照工程进度动态调整的实施策略,逐阶段发布平面管理行动计划,涉及时间表、责任人、执行规范与奖惩细则。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我们将定期举行生产调度会议,经过全面协商后,适时发布计划变更通知。工程部负责组织阶段性的例行核查,以确保管理计划的有效执行。
第8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与措施
本工程的实施方案依据实际状况,划分为硬质景观、景观电气与给排水、以及景观绿化与标识标线四个核心板块。针对每个部分,我们将详尽制定施工策略、执行方法及其保障措施。
8.1电气及给排水工程
一、电气工程
本工程的电气系统主要是景观的光彩工程。
(一)、施工注意事项:
电力主干线选用YJV和VW电缆实施室外地面隐蔽铺设。灯具分支线路采用塑料铜芯电线配以PVC管道与主线相连,其中2.5平方毫米规格的电线专用于接地保护。所有管道接口的毛刺需精细打磨至平滑。照明回路采用三相电源,灯具的安装遵循每两盏灯均匀连接至L1、L2、L3三个相位的原则,以确保负载分配的均衡性。
当电源管线采用地下铺设于人行道或草坪时,其埋深应不小于0.5米。穿越公路时,主电缆和干线须配备直径至少为3个规格的预镀锌钢套管,其埋深需超过0.7米。钢套管壁厚度需大于2毫米,并确保电缆穿入后,两端用沥青麻丝进行密封,以防水分渗入。在电缆接入接线箱的过程中,钢套管与井底的最小距离应为0.1米。在穿线管内,严禁存在接头。此外,灯具连接处电线接头必须被完全隐藏于灯具内部,电缆保护管内的弯曲部分需平滑,弯曲半径应大于管径的10倍,以确保管道的顺畅运行和电缆的保护。
灯具及管线布局可根据实际施工场地进行相应调整。要求灯具金属外壳牢固地连接至专用接地线,对于场地内的塑料装饰物,如需照明,应从临近的电源接口接入。
配电箱的安装高度应确保底部距离地面不少于1.8米,且配备锁定的箱门。箱体需确保与接地保护线紧密连接。配电箱的尺寸将依据设计原理图中的元件配置进行定制。至于建筑物内部的灯具、开关及插座的选择,将由甲方自行决定。线路的规格和型号应严格遵循系统图的铺设规定。
所有灯具的导体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欧姆,同时,电线、电缆间的绝缘电阻以及它们相对于地的绝缘电阻均须超过0.5欧姆。
6、图中未尽事宜详见现行国家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第二版》相关内容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303-2002执行。
(二)、管内配线工程
1、工艺流程
选择导线→穿带线→扫管→带护口→放线及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管内穿线→导线连接→接头包扎→线路检查绝缘摇测
2、主要施工要点
A.选择导线
依据设计图纸所示的规格与要求,准确选定电线的型号、参数及相应的数量。
绝绝缘导线,其穿在管内的额定电压标准应不低于450伏特。
c、导线的分色:穿入管内的干线可不分色。为了保证安全和施工方便,在线管出口处至配电箱、盘总开关的一段干线回路及各用电支路应按色标要求分色,相为黄色,
相为绿色,
相为红色,N(中性线)为淡蓝色,PE(保护线)为绿/黄双色。
B.穿带线
a、带线用的铁丝,头部弯成不封口的圆圈,以防止在管内遇到管接头时被卡住,将带线穿入管路内,在管路的两端留有20cm的余量。
在管路铺设过程中,当遇到管路长度较长或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