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本施工组织设计基于招标人提供的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答疑资料及现场勘查成果,遵循现行国家标准与规范,综合考虑了我司多年的施工实践经验,并针对本项目的特定条件和需求。经过多轮深入研讨、方案对比,我们提炼出如下的中标施工总体策划构思。
本提案旨在从工程评估、施工平面布局设计、施工策略、进度与设备配置、项目管理团队以及其它关键环节进行阐述,目标在于为招标方提供卓越的服务。若我司有幸中标,施工过程中将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深度优化和完善。为了达成本项目的高质量、高效、安全、节能施工目标,我们承诺将以智慧和实际行动,履行对用户的诺言。
我公司现已完成必要的技术筹备与资源布局,一旦中标,将立即奔赴施工现场,迅速启动工程实施阶段。
项次 |
内容 |
|
丽水摄影文化中心项目施工招标文件 |
2 |
丽水摄影文化中心项目施工施工图 |
3 |
丽水摄影文化中心项目施工工程量清单 |
4 |
丽水摄影文化中心项目施工地质勘察报告 |
5 |
其他相关材料 |
一、招标文件概述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1 |
项目名称 |
丽水摄影文化中心项目施工 |
2 |
招标人 |
丽水市水利发展有限公司 |
3 |
项目地点 |
本项目位于项目位于丽水市中心医院南侧地块 |
4 |
项目概况 |
本项目投资概算30968.1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6192.38万元,建设规模:项目总建筑面积34305.8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5455.8平方 |
|
|
米,地下建筑面积18850.0平方米,深基坑开挖超过8米,建筑单跨超过42米。 |
5 |
招标范围 |
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室外配套部分工程等内容(具体以招标人委托第三方审核确认或经财政审核确认的工程量清单为准),不包括:变配电工程。。 |
6 |
质量要求 |
确保钱江杯优质工程。 |
7 |
计划工期 |
730天日历天 |
二、工程基本情况
丽水摄影文化中心项目位于丽水市莲都区的万象山区块,地理位置优越,东邻括苍路,西毗万象山,南侧紧邻万象摄影坊,且与市中心医院相距不远。项目规划占地总面积15,78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35,095.30平方米(地面建筑部分15,119.80平方米,地下部分19,975.50平方米,计容积为15,119.80平方米)。该建筑结构为地上3层、地下2层,具体分布如下: - 地上一层至三层:主要配置有展览展示空间、观众服务区域、摄影器材体验及销售区域、办公管理和辅助设施; - 地下一层至二层:主要用于停车场及各类设备设施的存放; 配套工程包括但不限于供水排水系统、电力供应、供暖通风设施、消防安全设施、道路交通设施以及周边环境绿化景观设计。
设计室内黄海高程为56.00m,地下室层高9.30m,地下室设计底板标高46.70m,考虑地下室底板厚400mm垫层厚100mm,坑底坑底标高46.20m(-9.80)。
三、丽水摄影文化中心项目施工-工程概况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1 |
建筑分类 |
多层展览建筑 |
2 |
建筑结构类型 |
框架结构 |
3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34305.8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15455.8平方米。
地下建筑面积18850.0平方米。
4 建筑占地面积:6313.86平方米
建筑规模 建筑层数:地上3层,地下2层
建筑高度:20.75m
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上二级
5
建筑分类与设防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6度
屋面、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
四、基坑工程概况
序号 |
项目 |
内容 |
1 |
基坑周围环境 |
1、基坑北面:北侧距离用地红线为9.1m-26.8m,场地内拟建场区道路,宽度4.0m,道路外1m为场地边坡支护坡脚线位置。2、基坑南面:南侧距离用地红线约5.1m-9.3m,场地内拟建场区道路宽度4.0m,经业主协商确定,道路外1m为场地边坡支护坡脚线位置。3、基坑西侧:距离用地红线38.4,场地内拟建场区道路,宽度4.0m,地下室距离道路边线距离8.2m,道路外1m为场地边坡支护坡脚线位置。4、基坑东侧:距离用地红线6.1m,红线外为括苍路。 |
场地全貌 |
||
|
|
|
2 |
基坑围护特点 |
1、基坑平面形状呈口字形,东西向长度约160m,南北向长度约61m,基坑开挖面积约9369平米,围护范围为整个地下室外围一圈长度。2、地下为二层地下室,开挖深度8.85-16.3m,综合评定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设计等级乙级。3、地形地貌条件:场地内未发现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
3 |
基坑边坡防护 |
C25钢筋砼板墙+锚杆+放坡支护+排水 |
一、特点、难点及特殊工艺要求一:
一、深基坑开挖与防护
1、特点、难点分析
本项目涉及的地下结构分为两层,开挖深度范围为8.85米至16.3米。鉴于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要求,对于开挖深度超过5米的深基坑施工,必须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过专家的专业评审与论证后方可执行。因此,本工程地下基坑开挖作业同样需遵循这一程序,确保方案严谨并得到专业认可。
2、特殊工艺要求
1)AB段采用M75浆砌块放坡+客上喷播+排水综合处理。
2)C段采用M7.5桨砌块放坡+客土喷播十排水综合处理。
3)第CD段采取M7.5石砌体网格梁结构,辅以锚杆加固,同时兼顾绿化与排水系统的综合性处理措施。
4)DE段的地面处理选用M7.5级的浆砌块石,配合1:1.25的坡度设计,并结合客土喷播及有效的排水系统进行综合性整治。
二、二:基础施工(包括预应力锚杆)的特点、难点与特殊工艺要求
特点、难点分析
1)本项目的基础构造主要包括下柱墩基础与筏板基础,鉴于其广泛的基底面积,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划分施工区域,实现各个区域间的有序流水作业,以确保施工进程的顺利推进,这是工程实施中的核心与挑战点。
2)地下结构抗浮等级甲级的工程中,预应力岩石锚杆被选为稳固永久抗浮设施。施工要求规定,锚杆需穿透至少4米的层中风化岩层,其设计将基于试锚试验的结果进行优化。施工策略的关键在于针对复杂地质环境的差异化组织,这既构成了工程特性,也带来了施工挑战。
2、特殊工艺要求
1)概述:本工程项目包含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将严格管控水泥与水的比例,并着重控制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会出现温度裂纹。
2)预应力锚杆施工:应在基坑底先行施工6根试验锚杆,试验锚杆应做破坏性试验,加载量 。
三、探讨高支模架体搭设的特点、难点及特殊工艺需求
特点、难点
本工程项目包含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主要分布在一层与二层,层高分别为5.9米和局部区域6.6米,这些区域被界定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确保施工期间人员安全以及结构稳定性,是本工程的关键特性与施工挑战之一。
2、特殊工艺要求
在处理模板拆除时,需充分考虑上层支撑架的负载效应。在支撑架的拆卸过程中,应采取逐步撤除并保留适当临时支撑(或者增设回转顶撑)的方式,确保上下楼层支撑架的立柱保持严格垂直,从而确保负载能平稳且安全地向下转移。
四、探讨人行拱桥建筑单跨长度超过42米的特点、挑战及特殊工艺需求
1、特点、难点
本项目包含施工难度较高的42米以上跨度桁架人行拱桥建设,其施工特性显著地体现在桁架结构的集成、焊接、吊装工艺以及楼面承重板混凝土浇筑上。鉴于超长跨度,施工面临诸多挑战,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成为工程的关键特性与核心难点。
2、特殊工艺要求
1)T形焊接是直锚筋与锚板之间的标准连接方式。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20mm的锚筋,推荐采用压力埋弧焊技术;而对于直径大于20mm的锚筋,则建议采取穿孔塞焊工艺。
2)在应用HRB400级锚筋与钢板进行压力埋弧焊工艺时,优选ER50-X焊条作为焊接材料。而当采用穿孔塞焊技术时,建议选用ER50或ER55-X型号的焊条进行焊接。
五、五、异形结构施工的独特特点、挑战及特殊工艺需求分析
特点、难点分析
本工程项目包含多处复杂弧形构造及圆形支柱的施工,其施工交接点的精细管理构成了一项挑战。着重于弧形结构节点的质量控制以及提升整体形体美学,是本工程的关键特性与技术难点。
2、特殊工艺要求
2.1、弧形节点的CAD放样模拟:通过精确计算与周边轴线的距离偏差,此步骤旨在优化现场施工的测量放线,从而提升节点定位的精准度,减少实际误差的发生。
2.2、钢筋处理:在钢筋加工阶段,将采用广联达及BIM技术进行部分节点钢筋施工样本的校验,并与现场实际测量尺寸进行对比分析。经优化调整后,再次进行样本核查,确保施工节点钢筋连接的精确无误。
2.3、模板安装步骤:首先进行缩小比例的详细测量并绘制示例,接着按照放样结果调整布局,随后将测量尺寸放大并与实际场地基准线校核,经微调后进行模板的设计与部件整合。
2.4、在实施弧形节点混凝土灌注时,务必关注振动频率的控制,以防止节点出现疏漏振荡现象。
六、第六部分:幕墙工程的特性分析、施工难点及特殊工艺规定
1、特点、难点分析
本工程项目特色显著,主要包括穿孔铝板幕墙与玻璃幕墙的安装。其中,关键挑战在于保障幕墙预埋铁件的精准性,以及对异形连接节点的幕墙边缘处理和不同材质间节点的衔接技术。这些施工难点构成了工程的核心技术要求。
2、特殊工艺要求
21、安装要求:穿孔铝单板幕墙在安装过程中需确保表面平整度与垂直度,特别是在转角部位,应选用预先加工完成的穿孔铝单板,并确保拼接紧密无间。
22、幕墙测量与定位:依据幕墙设计图纸的分格示例和土建单位提供的标高参考点、进出入口线以及轴线数据,运用精确的测量设备如重锤、钢丝线和测量仪器,结合水平仪,在主体结构上精确测定幕墙的平面布局、竖向框架、横向梁及其分隔线,以及转角基准。同时,通过经纬仪进行校准和二次测量,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七、第七部分:防水工程施工的特点、难点及特殊工艺需求分析
特点、难点分析
本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地下结构深入两层,地下及屋面防水标准均为一级,施工过程中对防水节点的对接与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目标是确保整个工程完工后,无论是地下室还是屋面均能免于渗漏问题。这构成了工程的关键挑战之一。
2、特殊工艺要求
21、地下室防水处理要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防水层的施工缝、穿墙管道预埋孔洞、结构转角、凹槽以及后浇带等地下室建筑中的关键薄弱环节,必须严格遵循《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的相关规定进行施工。
22、屋面防水施工须遵循设计图纸的指示和步骤。在实施防层时,需注重细节部位的精细处理,然后从屋面最低点向上逐步铺设。对于檐沟和天沟区域,应沿其方向进行施工,确保搭接缝隙与水流方向一致。涂料应沿屋脊水平均匀涂抹,且上、下层防层需错开涂刷,确保工艺严谨。
五、现场踏勘报告
清除停车场车辆 对周围居民进行告知 对周围树木进行迁移
主要入口做好标牌 安排专人交通导行 基坑开挖做好扬尘措施
做好沉降观测
做好排水措施
进行维护、保护措施
项目环境特性:鉴于施工现场紧邻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并邻近丽水市中心医院医疗区域,因此,对于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设定尤为严格。在施工进程中,必须着重管控噪音和尘埃排放,以确保不对周边生活区及城市环境美观产生负面影响。
总平面管理工作遵循严格的审批实施程序:在公司提出规划后,需经过监理及业主的确认批准后方可执行。此举旨在确保阶段性的施工重点得以充分关注,以推动工程进度计划的顺利进行,实现对总平面的科学与文明管控。
1、项目部严格遵循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核准的各阶段施工总平面图,严谨配置临时设施与施工机械设备。
2、项目部在施工进程中,依据各阶段任务需求,全面统辖并调度施工场地的布置与管理工作。
3、在主要入口处,严格按照规定悬挂一系列标识:包括规章制度公示、安全警示标志、文明施工守则及项目简介,确保一致性与规范性。
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遵照国家颁发的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及丽水市的相关规定,项目部严谨制定各项管理规定,确保施工过程秩序井然,运行顺畅。
1、施工公司需依据业主要求及监理工程师的批准总体布局规划,对施工场地实施有序布置与有效管理。
2、右侧门框处配置'八牌一图'标识。入口处配备洗车槽、标准洗车设施及沉淀池,离场车辆务必经高压水枪彻底清洗后方可驶出。
3、专业保安人员,由正规保安公司派遣,将承担施工工地以及发包人和监理工程师现场办公区域的安保职责,以确保全面安全无虞。
4、场地平整、施工临时道路始终保持坚实且畅通无阻,是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要求。
5、在项目入口处设立详尽的工程标识牌,明确标注工程名称、承建企业(建设公司)、监理机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施工许可证编号,同时列示项目经理和主要技术负责人的信息。
洗车池
员工通道
扬尘噪音检测仪
一、施工平面布置图
基础、地下施工阶段平面布置
设计说明:1.阶段为基础及地下施工阶段,施工临时送路一为C20混凝土路面,厚20cm宽5V(出入口处道路宽8米),临时道路的布置尽量和水久道路重合,后期可作为水久道路的基层使用。2、基础、地下施工阶段对周围建筑物及基坑周边设置沉降观测点,施工期间每天对监测点测量不小于4小时进行依次监测3、根据施工部署本阶段共设置:60米塔2台,吊车2台。共设置1个出入1口人门,出入1口处设置洗车槽1个,出入施工车辆必须冲洗、4、材料堆场安排:阶段临时设置2个材料堆场、2个材料临时加⊥区。5、扬尘招施:主要施工区域设置
|
|
|
|
|
|
雾炮机4台,场地道路设置2辆水车不间断酒水。 |
|
|
标ǎn区 |
5点 |
|
|
|
|
|
T |
|
E |
|
丽水摄影文化中心项日施工基础、地下施工阶段场地布置 |
+ |
|
|
|
|
|
设计说明:
1、木阶段为地上主体施工阶段,施
工临时道路--为C20混凝土路面,厚
20cm宽5V(出入口处宽8米),封闭
成环临时道路的布置尽和永久道
路合,后期可作为水久道路的基
层使用。
2、主体施工阶段对地下室外墙防水
预留出搭接范围,方便后期上体施
工阶段与室外土方回填平行施工:
2、地上主体施工阶段对地下室及主
楼周进行外墙防水及上方回填作
业
3、根据施工部署本阶段共设置:60
米塔吊2台,吊车2台。共设置1个山
入口大门,出入口处设置洗车档1个,
出入施工车辆必须冲洗:
4、材料堆场安排:本阶段临时设置1
个材料堆场、1个材料临时加工区
5、扬尘措施:主要施工区域设置雾
炮机4台,场地道路设置2辆洒水车
不间断酒水。
丽水摄影文化中心项目的主体施工阶段,施工现场的场地布局正在进行精心规划。
装修、室外施工平面布置
设计说明:1、木阶段为装修、室外施工阶段,施工临时道路一为C20混凝土路面,厚20cm宽5M,封闭成环形临时道路的布置尽量和永久道路重合,后期可作为永久道路的基层使用。2、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对室外管道接口位置进行标记,方便后期室外安装工程进行接口接入。3、根据施工部署木阶段共设置:施工电梯2台,吊车2台(配合施品装作业)。共设置1个出入口人门,出入口处设置洗车槽1个,出入施工车辆必须冲洗。1、材料堆场安排:本阶段临时设置1个材料堆场、1个材料临时加区5、扬尘措施:主要施工区域设置雾炮机4台,场地道路设置2辆洒水车不同断洒水
丽水摄影文化中心的施工与装修阶段,场地布置将着重于室外施工环节的有序进行。
施工效果图
用途 |
面积(平方米) |
位置 |
需用时间 |
项目部综合办公室 |
650 |
场外租赁 |
施工全过程 |
生活区 |
400 |
场外租赁 |
施工全过程 |
会议室 |
200 |
场外租赁 |
施工全过程 |
资料室 |
80 |
施工现场 |
施工全过程 |
食堂 |
200 |
施工现场 |
施工全过程 |
警卫室 |
10 |
施工现场 |
施工全过程 |
标养室 |
100 |
施工现场 |
施工全过程 |
养护室、实验室 |
100 |
施工现场 |
施工全过程 |
防疫室 |
50 |
场外租赁 |
施工全过程 |
材料室 |
60 |
施工现场 |
施工全过程 |
材料堆放场地 |
1200 |
施工现场 |
施工全过程 |
钢筋模板加工场地 |
1200 |
施工现场 |
施工全过程 |
样板展示区 |
80 |
施工现场 |
施工全过程 |
一、围挡要求
根据浙江省级标准化工地的规定,项目施工现场应严格实施围挡设置,其具体施工安全围挡要求如下:
高度不小于2.5m的封闭连续围挡;
2、围挡应坚固、稳定、整洁、美观。
3、安装具备PM2.5及PM10等颗粒物浓度监测功能的设备。
4、配备喷淋系统。
5、设置围挡灯。
6、其余按标化工地标准设置。二、
本工程围挡施工
1、照明亮化
1)在施工界线围挡的顶端,必须安装照明设备。针对占用道路的施工项目,围挡应配备交通警示灯、道路指引标识以及反光警示标志,以此确保道路交通安全。
2)针对施工区域的实际环境,我们将实施相应的防雷策略:照明设备需安装防电击装置。
3)围挡顶部应安装灯具,砌筑式围挡每4.5米间距设置照明灯,每9米配置警示灯;对于装配式围挡,其照明设施设置在3米间隔,而警示灯则设置在6米间距,以确保两者互不重叠。
4)所选灯具需具备户外安装环境的适用性,其防护等级应达到或超过IP65标准;同时,围挡周边的照明亮度需确保不低于51 lux,且灯具的功率不得低于30瓦特。
5)灯具的规格与亮度应具备灵活性,以便适应具体环境需求。我们鼓励采用节能型照明设备。
2、扬尘治理责任公示牌
施工现场须配置扬尘防治责任公示标识,明确公示主要工程项目详情。公示内容应包括如下信息:工程名称与地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监管机构的名称及其联系方式;同时,对于线性工程,还应适度增设公示牌以便信息公开。
3、排水设施
围挡的设计须确保不妨碍城市的正常排水功能,如确需设置,应在围挡底部每间隔5至10米增设泄水孔,以便引导积水流向工地内的排水设施。
4、降尘喷淋设施
围挡顶部须按规范安装防尘喷淋装置于砌筑式或装配式围挡上;喷淋头的布置间距应不超过1.5米,并确保喷淋设备的安装高度不超过围挡顶部0.3米,喷出的水雾需有效地覆盖施工区域。
一、土方开挖施工阶段划分、施工流向安排
二、基础、地下施工阶段划分、施工流向安排
三、地上主体施工阶段划分、施工流向安排
施工流程概述:首先从施工一区开始,逐步过渡至施工二区(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一区和二区的地下结构完成后,接下来将进行施工三区的土方挖掘与基础结构建设)
四、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划分、施工流向安排
施工流程概述:先进行施工一区1段及施工二区1段的作业,继而转移至施工一区2段和施工二区2段的施工。值得注意的是,此阶段同步开展室外工程项目。
一、基坑工程施工工艺
序号 |
名称 |
施工方案 |
1 |
土方开挖 |
基坑垂直方向应由上到下、由里到外分台阶分层开挖,每层厚度1.0m,超挖深度不大于0.50m,便于挂网施工;水平方向应分段开挖,分段施工,段长15-20m,施工机械间相互影响时可隔段施工;当上一层喷锚护壁施工结束后,才能进入下一层土方开挖,开挖深度接近坑底时,预留20cm厚进行人工清挖,以避免基底受扰动。 |
2 |
坑壁修整 |
测量、放样→控制埋设→放坡→复测→修整。在坑壁放坡修整过程中,从上到下尽量做到坡面平整,以利于下道喷锚工序作业。 |
3 |
喷锚挂网施工 |
喷射第一层混凝土→锚杆施工→灌注水泥浆→绑扎钢筋网→喷射第二层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检查、补强→验收。注意事项:孔深允许偏差±50mm,孔径允许偏差±5mm,孔距允许偏差±100mm,成孔倾角偏差±2%。 |
4 |
施工顺序 |
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1.0m;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h;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水泥浆、水泥砂浆应拌合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合的水泥浆、水泥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
二、基础工程施工工艺
1、柱下独立基础
序号 |
名称 |
施工方案 |
1 |
工艺流程 |
清理→混凝土垫层→钢筋绑扎→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支模板→清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混凝土找平→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 |
2 |
钢筋绑扎 |
垫层浇灌完成后,混凝土达到1.2MPa后,表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柱插筋弯钩部分必须与底板筋成45°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距底板5cm处绑扎第一个箍筋,距基础顶5cm处绑扎最后一道箍筋,作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两道定位筋在基础混凝土浇完后,必须进行更换。钢筋绑扎好后底面及侧面搁置保护层塑料垫块,厚度为设计保护层厚度, |
|
|
垫块间距不得大于100mm(视设计钢筋直径确定),以防出现露筋的质量通病。 |
3 |
模板 |
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小钢模或木模,利用架子管或木方加固。锥形基础坡度<30°时,采用斜模板支护,利用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紧,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透气及振捣孔,坡度≤30°时,利用钢丝网(间距30cm)防止混凝土下坠,上口设井字木控制钢筋位置。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搭设脚手架,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
4 |
凝土浇筑 |
混凝土应分层连续进行,问歇时间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一般不超过2h为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先浇一层5~10cm厚混凝土固定钢筋。台阶型基础每一台阶高度整体浇捣,每浇完一台阶停顿0.5h待其下沉,再浇上一层。分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长度。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的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