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资料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资料
安12
安全保证计划
企业名称LOGO
主编:
版本号:第一版
修改状态:第0次修改
日期: 年) 月 日
公司名称**
项目部________________
02安全保证计划批准页安全保证计划审批表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日期:
项目部审核 |
审核意见:项目部:该安全保证计划按照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规范进行编制,请予审批。年月日项目经理:2018年月日 |
公司审核确认 |
公司生产负责人:审核意见:公司有关科(部)室:年月日 |
备注 |
|
03项目管理部承诺
在公司安全方针与环境方针的严谨指引下,本项目部郑重履行对业主和社会的承诺。
在项目的生产与建设施工阶段,我们依据辨识出的各类危险源及固有的粉尘、污水、噪声等环境因素,始终坚持'安全至上,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生产活动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环境保护措施。致力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和防止潜在的环境负面影响。
坚持以预防为主,强化宣传教育,实施全面策划,科学制定防范策略,优化工艺流程。确保安全资源的有效配置,达成安全管理目标,从而为企业创造最优经济效益。
确保全面遵循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程与标准。
项目经理:****
年月日
1.1工程概况表
工程名称 |
建筑兄弟平台 |
工程地址 |
|
||||||||||||
邮政编码 |
|
所属区、县 |
闵行区 |
所属街道 |
|
||||||||||
建设单位 |
|
负责人 |
|
电话 |
|
||||||||||
设计单位 |
|
负责人 |
|
资质等级 |
甲级 |
电话 |
|
||||||||
监理单位 |
|
负责人 |
|
资质等级 |
甲级 |
电话 |
|
||||||||
总承包单位 |
|
负责人 |
|
资质等级 |
特级 |
电话 |
|
||||||||
施工单位 |
|
负责人 |
|
资质等级 |
|
电话 |
|
||||||||
施工单位 |
负责人 |
|
资质等级 |
|
电话 |
|
|||||||||
施工单位 |
负责人 |
|
资质等级 |
|
电话 |
|
|||||||||
施工单位 |
|
负责人 |
|
资质等级 |
|
电话 |
|
||||||||
建筑面积或工作量(万元) |
|
层次 |
地上 |
|
结构 |
框架、剪力墙 |
|||||||||
地下 |
|
||||||||||||||
工程总造价开工日期 |
万元 |
||||||||||||||
年月日 |
计划竣工日期 |
年月日 |
|||||||||||||
安全管理目标 |
|
||||||||||||||
受监登记日期 |
|
受监安监站 |
上海市闵行区 |
电话 |
|
||||||||||
1.2工程概况简述
****************************************************
1.3 本项目《安保计划》明确了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与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基本规定,旨在确保项目团队全面遵循'安全至上,预防为要'的原则,严格履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客户与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目标在于有效管控和削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及环境负面影响,积极推动持续改进环境管理和安全绩效提升。
1.4本《安保计划》适用于项目部的下述活动:
(1)构建并不断优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与环境管理系统,旨在有效管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过程中对员工及利益相关者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及环境负面影响。
(2)评估施工场地环境及实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自我审查
(3)目标:申请认可的审核机构对本组织及施工场地的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评估。
2.1概述
本安保方案的制定依据源自上海市标准安保条款。安保计划书中的相关条文,源于对本工程项目特定要求的引用,其在发布时的官方版本均为有效。在工程安保体系运行周期内,部分条款可能经定期安全审查后进行适时更新。
2.2本安保计划书引用标准:
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实施指南》(GB/T 28001-2011)
3.本公司整合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
4.本公司将遵循详尽的作业指南、精心编排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相关的专项实施方案。
2.3 我公司的整合管理体系涵盖了施工现场环境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这些体系皆在公司的全面监控与指导下,接受适时的帮助、监督、检查和审核。
2.4 公司名称负责本项目的全面实施。所有涵盖在合同范畴内的分包商将被整合进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体系,接受统一的协调与管理。各分包单位需在各自的合同作业区域内建立并运行严谨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3.1.1 本公司致力于与【项目名称】合作,构建并执行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系。该体系依托于策划(P)、实施(D)、检查(C)与持续改进(A)的动态循环运行机制,旨在有效管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对安全与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和环境要素。通过体系的实施,我们旨在确保项目稳定达到预设的安全性能标准,并积极推动持续优化,以达成最终的持续改进目标。
3.1.2 关系剖析:安全保证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协同作用
在运营过程中兼顾环境活动,本安全保证体系的核心策略着重于安全管理。特别针对由环境因素引发的风险,本安全预案详尽阐述了对相关不利环境因素的有效管控措施。
3.2.1安全、环境目标
3.2.1.1 目标设定:确立安全与环境管理目标,并对全体员工及分包单位开展动员活动,旨在确保所有人员深入理解和执行相关措施。
3.2.1.2 项目经理某某人负责组织项目部各岗位及部门,实施安全管理目标的设定、公布、考核与适时更新。
3.2.1.3公司安全、环境管理方针目标
1.安全、环境管理方针:
坚持以质为本,客户优先,实施科学管理,追求高效节能。严谨监控施工流程,致力于减少潜在风险与环境挑战,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不断优化企业业绩表现。
2.安全管理目标:
坚持安全至上,推行预防策略,致力于提升和优化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是防止重大的安全事故,有效降低员工及利益相关者所面临的健康安全风险,力求将一般事故的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
3.2.1.3.本项目致力于实现如下安全与环境保护目标:
1.安全管理目标:
(1)目标设定为将轻度伤害事故的发生率严控在1%以下,同时确保无任何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2)确保预防并避免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包括火灾、设备故障、管道损坏以及食物中毒事件,同时实现对所有重大传染病传播风险的零容忍。
(3)未记录任何重大业主、社会相关方或员工的投诉;所有普通投诉均得到了100%的妥善处理。
(4)安保体系外审认证通过。
(5)上海市安全质量标准化,优良工地。
(6)上海市文明工地。
2.环境管理目标:
(1)未发生重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并且对所有相关方的投诉处理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确保了问题的妥善解决。
(2)粉尘污染物控制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3)关于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限值》的相关标准规定
(4)固体废弃物处置符合城市管理要求。
3.2.1.4 项目部严格遵循公司整合管理体系文件关于目标管理的规定,针对本项目的规模与特性,将3.2.1的目标及其相应的职责细化并分配至各个岗位,由项目经理实施每月绩效评估。
3.2.1.5 在设定项目目标的过程中,项目部全面考量了下列要素:
1.识别、评价项目自身的危险源及其不利环境因素并公布处理结果
2.识别并列举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其他相关要求
3.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
4.项目部的经济责任制考核要求,着重于经营与管理层面的规定(详情参见公司相关规定)
5.顾客及监理等各方的需求与反馈(参阅相关记录)
3.2.2.1 项目目标:旨在通过辨识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源与关键环境风险,进而确立目标与管理策略,从而有效预防事故并管控环境污染。
3.2.2.2职责:
1.项目经理某某人引领项目部全体管理团队,对各业务领域进行深入剖析,以识别潜在的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
2.某某安全员负责梳理并确定关键危险区域,对重大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进行系统性排列与控制。
3.2.2.3程序
1.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辩识:
项目经理协调各管理层人员(含分包方),针对本工程的特性与环境,对施工过程中全面开展风险源识别及关键环境因素评估。
(1)日常运营、定期举行以及突发状况下的活动
(2)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的活动;
(3)施工现场所有的物料、设施、设备;
(4)危险源与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需综合考量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存在时态分过去、现在、将来三种。
2)依据存在状态分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
3)本工程根据项目性质细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电力设施安装、基坑开挖与支护作业、悬挑脚手架的搭建与拆除、模板支架的构建与撤除、重型机械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涵盖相关机具设备)、结构主体施工以及装饰性工程施工作业。
2.风险评价、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和控制:
(1)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针对工程特性,详细辨识并评估了施工全阶段的潜在危险源及关键环境因素,具体见《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策划清单》、《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策划表》、《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以及《重大环境因素评价与控制清单》和《环境因素评价表》。
(2)本项目团队持续依据整合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审核、上级的监督检查以及自我评估的反馈,对危险源与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评估与控制策略进行定期更新和完善。
3.为了达成安全目标,本项目部依据评估结果及法律法规、相关标准与规定,针对需管控的危险源和环境风险因素,精心策划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并已转化为书面文件。这些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实施方案以及严谨的安全管理措施。
4.当项目部遇到下列所述的任一情况时,将适时更新《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策划清单》以及《重大环境因素评价与控制清单》。
A.法律、法规有变化涉及时。B.设备、设施新增或改造时。C.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时。D.施工方案改变时和相关方要求时。E.自然灾害等无法预计事故发生时。
针对重要部位的管控及环境因素的重大调整,应当相应地更新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操作手册,确保有效的管控措施得以执行。
相关记录:
1.策划表:危险源辨识、评估与管控策略
2.辨识与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管理策划明细表(附表)
3.策划清单: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估与管控策略
4.环境因素评价表。(附表)
5.环境因素的重要评估与管控明细表(安2—2)
6.附录:风险评价标准。
3.2.3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强制性规定
3.2.3.1 本节旨在明确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相关要求的识别、获取及其管理流程。
3.2.3.2职责:
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系统地搜集并辨识适用于本项目的各项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某某人需承担识别并整理相关法律法规的任务,清单需详细列出,同时确保登记与妥善保管。
3.2.3.3程序
1.收集范围:
(1)国家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
(2)国务院发出的有关安全生产规定。
(3)建设部颁布的有关安全的规定及标准。
(4)上海市有关的安全规定和要求及通知。
2.获取途径:
(1)上级来文。
(2)标准出版机构。
(3)专业杂志发布的信息。
(4)其他有关的政府主管部门。
3.获取方法:
(1)积极通过电话、信函、传真及网络等多种沟通渠道,实时关注并掌握最新的安全法律法规动态。
(2)购买及订阅有关安全专业杂志、报刊。
3.2.3.4 识别与评估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强制性规定
1.在收集并掌握相关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后,项目经理协调组织项目团队执行任务。
2.专业团队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与规范进行系统性的识别与评估。
3.安全管理员依据评估结果,整理并罗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清单。
4.安全员依据公司文件管理规定,对识别的文件实施受控标识处理。
5.项目部遵循公司命名的文件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程序》,通过传阅、组织专题学习以及复印件分发的方式,确保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必要要求得以有效传达至相关人员及利益相关者。
3.2.3.5 参考引用的法律条款、标准规定及其它相关要求:
1.法律法规
(1)职业健康安全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7)《上海市消防条例》
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9)《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2)环境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标准规范:
(1)《2004年建筑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2)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的行业规范:JGJ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行业标准JGJ120-2012
(4)现行的《特低电压(ELV)限值》(GB/T 3805-2008)规定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行业标准JGJ46-2005
(6)关于《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国家标准:GB13955-2005
(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国家标准GB3787-2017
(8)《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关于机械设备操作与维护的标准指南
(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行业标准JGJ80-2016
(10)关于建筑施工领域的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我们遵循的标准是国家行业标准JGJ128-20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1)关于建筑施工领域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我们遵循的权威行业标准是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2)关于塔式起重机的安全规范:依据国家标准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13)国家标准:《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26557-2011
(14)关于《安全帽》的国家标准:GB2811-2007
(15)国家标准:《安全网》(GB5725-2009)
(16)GB2893-2008国家标准:《安全色》详述
(17)关于《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的国家标准GB2894-2008
(18)《施工现场临时性建(构)筑物技术规范》
(19)建设工程扬尘污染防治规范
(2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50411-2007):关于建筑工程节能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规范
(21)住宅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3.其他管理文件:
(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2)关于印发《上海市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沪建建管(2009)64号
(3)关于开展2007年度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工作的通知(沪建安质监[2007]第138号)
(4)关于进一步深化建设工程节约型工地创建工作的通知(沪建安质[2007]第113号)
(5)关于印发《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的通知建质[2008]75号
(6)《上海市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文件资料大全》
(7)精选编纂的上海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法律规章汇编
(8)《上海市建筑市场管理条例》(由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制定)
(9)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编撰的《安全文明优质施工指南》
(10)管理体系程序汇编
(11)管理手册
(12)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
(13)其他详见文件清单
相关记录:
1.法规文件清单(安2—3):
2.1、文件2、法规文件3、规程、规范4、其他文件
3.安全记录清单(安2—4)
4.安全策划记录(安2—5)
5.工程项目部安全管理目标(安2—6)
6.安全协议书、合同(安2—7)
3.2.4.1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体系的有效运作,项目部在工程启动之初即对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进行了详尽的策划(相关策划记录可查),项目工程师某某负责编撰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该方案经上级机构审慎审批后获得通过。目前,已基本解决了以下问题。
1.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联的规定明确且适宜。
2.确保全面遵循既定的规范和标准,针对涉及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的作业活动,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安全操作流程、各工种的操作规程以及所有规章制度,均需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文件。
3.现场环境管理和安全保准方案中的不符之处已得到有效整改。
4.项目部有能力满足有关要求。
5.查询有关文件的途径清楚。
3.2.4.2 安全生产保障计划将对如下情形进行定期评审,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修订,同时提交上级机关备案。
1.施工阶段转换时。
2.识别并揭示于施工动态中的关键风险源及不利环境因素。
3.内、外审或自我评价发现的体系缺陷。
3.2.4.3 安保计划的修订工作由原制定人员承担,经过项目部的严谨审阅后,递交给公司进行审批,最终经总工程师的核准,方能确立其正式有效的版本。
3.2.4.4 安全保障体系详细规划文档
1.安全保证体系结构:
(1)纲领性的安全保证体系手册,即安全计划,对初级阶段程序起到核心指导作用。
(2)第二层次程序的实施受到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文件的指导和实质性支持。
(3)作业指导书、管理规程及安全档案,作为第三层次程序的有效支撑和验证依据。
2.管理规定:
公司、项目管理部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规定。
3.3.1.1总则
项目管理部负责构建并严格执行安全保证体系手册,明确了组织机构及其各部门在体系中的职责分工,以此确保安全保证体系的顺畅运行,达成安全管理目标及履行承诺。
1.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结构图
安全管理网络图
序号 |
安全保证体系要素 |
项目经理 |
项目工程师 |
项目部管理人员 |
||||
施工员 |
技术员 |
材设员 |
安全员 |
综合员 |
||||
3,2.1 |
安全目标 |
★ |
|
|
|
|
|
|
3,2.2 |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策划 |
★ |
|
|
|
|
|
|
3,2.3 |
法律法规 |
|
|
|
|
|
|
|
3,2.4 |
保证计划 |
|
★ |
|
|
|
|
|
3,3,1 |
组织结构与职责权限 |
★ |
|
|
|
|
|
|
3,3,2 |
安全教育和培训 |
|
|
|
|
|
|
|
3,3,3 |
文件控制 |
|
|
|
|
|
|
|
3,3,4 |
物资采购和进场验收 |
|
|
|
|
|
|
|
3,3,5 |
分包控制 |
|
|
|
|
|
|
|
3,3,6 |
施工过程控制 |
★ |
|
|
|
|
|
|
3,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