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与规划
第一节 基础参考
第二节主要应用规范概览
第三节 原则与方法
第二章详细描述与工程相关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项目概述
第二节 区域位置及连通性分析
第三节气候与水资源分析
第四节详细探讨地貌特征与地势分析
第五节岩性特征分析
第六节深入解析地质构造特性
第七节 详述水文地质特性
第八节 水土特性分析
第九节 地质问题与特殊土质分析
第十节 管廊区域的地层特性分析
第三章详细设计与概述
规范与参考依据
第二节 结构设计参数
第三节材料采购与管理
第四节强化基础处理策略
第五节 高效管廊建设策略
第六节 基坑施工措施
第四章深入解析工艺设计详情
第一节 创新设计策略
第二节高效消防安全方案
第三节高效雨水管理系统
第四节 高效燃气舱排水解决方案
第五节 高效能通风设计策略
第六节高效能电气方案设计
第七节专业管廊设计详解
第五章平面布置策略
第一节 创新空间布局策略
第二节临时设施规划与布局
第三节强化安全与消防安全措施
第四节 高效道路建设方案
第五节 高效水资源管理方案
第六节 高效能电气布局方案
第七节高效施工布局与运营管理
第六章 高效施工管理框架
项目管理机构详解
第二节 项目管理架构图详细展示见下图
第三节公司职责明细
第七章 高效施工管理策略
第一节施工总体指导思想
第二节 明确的建设目标设定
第三节详细施工规划
第四节 创新施工策略与执行方案
第八章 详细施工规划与实施策略
第一节高效精准的测量方案
第二节 高效拆除工程策略
第三节 专业基坑挖掘技术
第四节 深基础保障
第五节 地下水管理与排泄技术
第六节 监测基坑稳定性
第七节应急措施计划
第八节管廊基础施工
第九节 管廊施工详述
第十节高效管廊钢筋施工方案
第十一节管廊建设混凝土项目
第十二节高效管廊防水解决方案
第十三节土方回填技术与管理
第十四节电力管道安装
第十五节管廊电力安装与施工
第十六节 高效给排水系统设计与施工
第十七节 通信管道安装
第十八节 高效消防设备安装与施工方案
第十九节通风系统设计与施工
第二十节清淤通道详细规划
第二十一节混凝土档墙
第二十二节 高效水稳基层建设方案
第二十三节 高效耐磨混凝土路面铺设
第二十四节 专业管廊支架设计与高效安装
第二十五节通信接线井详细方案
第九章 进度管理与执行策略
第一节 项目施工进度安排蓝图
第二节 详细施工时间表
第三节 进度控制与保障策略
第四节 进度保障措施优化方案
第五节 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第六节 加快工程进度的措施
第十章 全面质量管理策略
第一节 工程质量目标
第二节 质量管理体系与责任分配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关键控制点与实施方案
第四节质量管理流程图
第五节 质量管理策略
第六节 质量管理相关文件
第七节 内部奖罚措施
第八节 质量保证与维护条款
第十一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一节强化安全保障措施
第二节 强化安全保障措施
第三节 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与义务
第四节 安全措施费用分配与执行策略
第五节专业施工现场设施配置
第六节机械设备安全策略
第七节 安全方案编制与审核流程
第八节 意外伤害保险执行策略
第九节 季节性施工安全防护策略
第十节 高效气体安全与实时监控策略
第十一节 强化安全策略
第十二节 安全考评制度及奖罚措施
第十二章 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与保障措施
第一节文明施工目标
第二节文明施工措施
第三节 高效安全建设与标准化操作
第四节 严谨的施工文明保障策略
第五节高效安全的施工管理实践
第六节 高效卫生管理制度
第七节 高效安全建设与品牌形象塑造
第十三章 环保管理措施与体系
项目目标与体系概述
第二节 绿色解决方案策略
第三节 建立群众的协调互助关系
第四节 环保与居民友好解决方案
第五节环保产品的应用
第六节降低噪音污染措施
第七节 环保污水处理方案
第八节尘控策略
第九节环保策略
第十节 绿色环境与卫生管控策略
第十一节 废弃物管理制度
第十二节高效施工车辆管理系统
第十四章 高效消防安全策略与保卫计划
策略与目标设定
第二节高效运营管理体系
第三节严谨的消防安全策略
第四节安全管理策略
第五节 安全标识布置与管控
第十五章应对季节性施工策略
第一节高温施工措施
第二节 雨季施工措施
第十六章 探索与应用创新技术与工艺
第一节 创新混凝土解决方案
第二节 高效粗钢筋连结方法探讨
第三节 模板与脚手架创新应用
第四节 环保施工策略
第五节先进的防水解决方案
第六节 先进的激光测控解决方案
第七节 计算机应用与企业管理策略
第八节 创新技术与材料的应用
第九节BIM技术的实践与探索
第十七章 交通组织疏导措施
第十八章 地下管线与地上构建物
第一节 快速响应与早期干预
第二节 强化地下管线及地表设施加固策略
第三节 强化地面管线的稳固防护方法
第四节 地下柔性管线实施方案
第五节 地下柔性设施管理
第六节 地下柔性管线实施
第七节 地下实施
第八节 施工保护措施
第九节 事故应急响应策略
第十节迁移管线策略
第十九章 人力资源策略
第一节 专业施工团队
第二节 人员配置与管理策略
第三节 人力资源策略部署
第二十章 机械设备部署策略
第一节 机械设备配置指南
第二节 主要施工机械的选用
第三节 机械设备施工详述
第二十一章高效物资采购与管理策略
第二节周转材料的调配原则
第三节高效材料管理策略
第四节材料投入保证措施
第五节高效物资采购策略
第六节高效物资获取管理策略
第二十二章 高效环保施工管理体系
第一节环保施工策略指南
第二节环保施工管理框架
第三节环保施工职责细化
第四节 环保施工策略
第五节环保施工管理规定
第六节环保施工方法
第二十三章 资源配备计划与先进性
第一节 降低成本宗旨
第二节 降低工程造价的技术措施
第三节提升数字化运营策略
第二十四章 协作与外部机构的关系策略
第一节 与建设单位的协调配合
第二节 与监理合作流程
第三节 协作与设计单位的高效协同
第四节 协作与外部单位的高效协同
第二十五章 全面施工风险控制策略
第一节 组织架构与风险管理
第二节 风险管理目标
第三节风险管理与识别策略
第四节 深入剖析风险关键因素
第五节风险管理策略
第六节全面的风险管理评估
第二十六章 应急施工管理方案
第一节综合说明
第二节 应急状况种类详解
第三节 机构与职责的应急响应
第四节 高效应急预案
第五节 应对突发事件方案
第六节 详细应急预案
第七节全面的应急物资规划
第八节事后处理
第二十七章 高效施工技术档案管理策略
附表一:本标段主要施工设备清单
附表二:本标段所需试验与检测设备清单
附表三:详细劳动力配置方案
附表四:施工时间安排与进度图表
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方案
模板简介
《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方案》涵盖了项目概述与规划、详细设计与工艺方案、平面布置策略、施工管理(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保)、资源配置(人力、机械、物资)、创新技术应用、地下管线保护、风险控制及应急保障等全流程内容。方案系统梳理了综合管廊工程从前期准备到施工实施的各项关键环节与技术管理要求,为工程的规范化、高效化施工及风险防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与管理依据。
模板预览

 

 

 

 

综合管廊工程施工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第一章 概述与规划

第一节 基础参考

1、招标公告:XX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期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项目西城区第七标段

2、设计资料:XX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一期)西城区第七标段项目文档

3、兼容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保护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以及遵照现行的所有国家安全生产法规。

4、关于工程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是由建设部颁发的法规

6、现行的国家及行业颁发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与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节主要应用规范概览

1、以下是本施工组织设计所依据的主要技术标准与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列举:

表1.1采用技术标准、规范表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标号

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50838-2015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666-2011

3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4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2

5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194-2013

6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

GB50086-2015

7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9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GB/T50783-2012

1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GB51004-2015

1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12

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

GB50843-2013

1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1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JGJ167-2009

15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GJ311-2013

16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17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GB50739-2011

1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19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20

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

CJJ/T157-2010

21

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CJJ69-1995

22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89-2012

23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

2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2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26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08

27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28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1-2012

29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30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3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3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

33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924-2014

3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2004

35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

CJJ134-2009

36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135-2009

37

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

CJJ/T158-2011

38

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CJJ/T188-2012

39

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

CJJ/T190-2012

40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82-2012

41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08

4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4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44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规范

GB50618-2011

45

市政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50857-2013

46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T 50903-2013

47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

JGJ/T250-201

48

城镇道路沥青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规程

CJJ/T43-2014

4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50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即将实施20160801)

JGJ107-2015

51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14-2014

5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97-1987

53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2-1996

54

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422-2007

55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T104-2011

5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57

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

GB/T50323-2001

58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GB/T50328-2014

59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169-2009

6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2011

6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14

62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GB/T 50905-2014

63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T 50640-2010

施工过程中如遇新发布的国家及地方性技术标准,项目须严格遵照执行。

2、概览引用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清单

表1.2使用法律法规表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国家主席令第15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主席令第22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14修订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国家主席令第91号

5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文

6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7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97号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8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393号

9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

10

《工程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

建设部[2002]219号文

1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国务院第75号令

12

《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建设部第3号令

13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

14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建质[2008]75

15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66号

16

《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

建质[2008]76

第三节 原则与方法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针包括以下四条核心准则:一、契合性原则,二、前瞻性原则,三、合理性原则,四、充分满足业主需求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排须遵循契合性准则,具体包括:一是确保与工程既定工期和资源分配相适应;二是严格遵循基本建设施工的一般流程和自然法则,同时充分考虑本项目的特殊性需求。

基本原则:在确保符合性的同时,依托本公司先进的技术实力、设备配置以及员工的专业素养,通过科学的手段、高效的管理、优化的资源配置和全面的保障措施,致力于实现前沿的发展目标。

遵循合理性原则:强调在施工方案与组织管理体系的选择上,以契合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同时追求前瞻性目标,确保所选施工方案与工程实际相结合,体现出合理性

通过优化方案与严谨的管理举措,确保在工期、质量和成本的最优平衡点上顺利达成建设目标。

满足业主要求的原则:

1、确保工程按照既定工期顺利完成,实现如期竣工并达到可供投产或交付的状态。

2、确保严格遵循基本建设流程,科学规划施工时间与空间(平面)布局,优化施工序列,旨在压缩工程周期,提升建设速度,同时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文明施工管理。

3、实施有效的施工计划,科学调度人力资源与物资配备,确保施工活动的均衡展开。

4、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验收、安全技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管理规程,同时履行所有适用的规章制度。

5、通过引进和应用科技成就与创新技术,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优化物料利用,提升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工程开支,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6、通过有效应用高新技术,提升施工过程的机械化水平,从而减少繁重的体力劳动,优化劳动生产效率。

7、优化资源配置与运输手段,有效控制成本支出。

第二章详细描述与工程相关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项目概述

项目概述:本标段为XX市XX经济开发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一期)的第七标段,位于西区核心区域。工程涉及花卉路与西黄路两条道路,其中花卉路作为新建道路,计划在南侧人行道及车行道下方建设管廊;而西黄路则是现有道路,管廊将设于其南侧绿化带上。花卉路综合管廊的起止桩号分别为EK0+012至EK0+255,总长度约为243米;西黄路综合管廊的范围从FK0+103至FK0+347,全长约为244米。  详细设计方面,花卉路综合管廊采用双舱结构(综合舱与燃气舱),综合舱内拟铺设给水管、中水管、直饮水管,以及16孔10KV电力管和20孔通讯管;燃气舱则包括燃气管道。西黄路综合管廊同样为双舱设计(综合舱与雨水舱),综合舱内将安置给水管、中水管、直饮水管,16孔10KV电力管和20孔通讯管,雨水舱则设有3.5mx3.2m的雨水箱涵。

第二节 区域位置及连通性分析

地理位置优越,本项目坐落于重庆市XX开区西区,紧邻綦万高速公路的万盛收费站出入口,周边环境便捷,尤其靠近正在建设或规划中的十二条市政道路,交通条件极为便利。

第三节气候与水资源分析

勘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具有春早、夏早、秋雨、冬干的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17.7℃,最高气温44.1℃,最低气温-2.7℃,多年平均降雨量1238.38mm,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四个月份,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55.3%。多年平均日最大降雨量90mm。常年风速较小,以偏西南风为主,最大风速度28.4m/s。本区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

经调查场地周边主要为已建市政道路或施工区,已建道路附近地表水经排水沟及排洪涵洞迅速排走,场地西侧(六井路、规划路)丘间凹地分布有上层滞水和鱼塘,鱼塘水已放干。雨时低洼处有积水形成。西城大道西侧人行道与本次拟建西城大道管廊之间有一条排洪涵渠为明渠与箱涵结合形式,该排洪渠主要为场地周边地表及地下水排泄的主要通道,渠宽5.5m,勘察期间现有流量

第四节详细探讨地貌特征与地势分析

XX开区地理位置独特,坐落在四川盆地与贵州高原的交接区域。其城区坐落在崇山峻岭中的河谷阶地上,孝子河自北向南流经塔山脚下,环绕着城区,而清溪河则由东向西横贯城南,共同塑造了城区'六山三丘一分坝'的显著地貌。勘察区域位于城区西部,呈现出南北向的带状延伸态势。

勘察区域的地貌特征主要表现为丘陵剥蚀斜坡,整体上东西两侧地势较高,中部较低,尤其在施工区域内,地面平坦为主,但局部地带略有隆起,部分地段地形起伏显著,甚至存在2至3米的人工陡峭坡面。

目前拟建场地以已建西城大道为轴线,其东侧为已建成区,管廊所在的市政道路均已建成地形平缓,地形坡角一般。西城大道的西侧为施工区,除已建西黄路、四十九中路外其他地段均在平场施工中或已平场,局部有原始小山丘存在相对高差一般小于15米。

第五节岩性特征分析

地层分布按年代顺序由新至老依次为:素填土(Q4ml)、粉质粘土(Q4el+dl),继而为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的岩性构成,主要包括泥岩、砂岩及页岩。

1、土层

(1)素填土(Q4ml)

黄褐色、杂色,主要由人工堆积的页岩、砂岩及泥岩碎块石、碎屑及粉质粘土等组成。硬杂物含量约占,粒径不等,最大粒径约55cm,结构松散~稍密状,稍湿。为近期场地平整及市政道路修建随意堆填而成,堆积年限约年。局部仅经过运土的重车碾压过,未进行专项分层碾压或夯实处理。钻孔揭露厚,该层主要分布于整个场地,西城大道西侧分布较厚,东侧分布较薄。

(2)粉质粘土(Q4el+d1)

色泽呈现黄褐与紫红相间的层次,质地柔韧,易于塑造,经手搓可形成规则的土条。切面光洁,干燥状态下的抗压性能和柔韧性适中。未观察到明显的振动反应,局部地表可见植物根系痕迹。在场地西城大道西侧,钻探揭示其存在深度较广,且厚度分布不均匀。

2、岩石

(1)泥岩(J1-2z)

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局部夹有砂质条带。整个场地钻孔均有揭露,单层厚,为场地主要岩层。

(2)砂岩(J1-2z)

灰白色、黄灰色、黄褐色,细粒结构,中厚层~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钙泥质胶结。单层厚,为场地次要岩层。

(3)页岩(J1-2z)

该地质样本呈现出灰黑色与黄灰色的色泽,其层理结构表现为片状或薄层状。主体矿物成分主要是粘土类矿物质。在部分区域,含有相对较重的砂质成分。

单层厚,为场地主要岩层。

场地地层结构特征表现为砂岩、泥岩与页岩的交替层序,局部地区呈现出砂、泥岩和页岩的透镜体分布。

2.5基岩面及风化带特征

拟建区域的地貌特征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表主要覆盖第四系土层,部分区域的基岩有局部露出。

以西城大道为界,东侧拟建管廊区域土层相对较厚。基岩面与地形起伏而变化,场地基岩面起伏较大,一般基岩界面倾角在0~75°,场地基岩面属侵蚀风化基岩面。拟建场地基岩面埋深0m未揭穿)。

特征描述:在强风化带,岩芯表现出显著的破碎特征,主要表现为碎块、碎屑和砂状结构,伴随发育的风化裂隙,岩石硬度较低。岩芯形态以碎块为主,少量呈现短柱状。其层厚记录范围为1.00米(ZK132)至5.00米(ZK141)不等。

在中等风化带,岩芯主要表现为柱状和长柱状结构,少量呈现为块状或扁柱状形态。岩体新鲜且完整性良好,其硬度相对较高。

第六节深入解析地质构造特性

勘察区位于莲石向斜南侧东翼,通过本次调查并结合区域资料分析,区内无断层及破碎带通过。区内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Q4ml)、第四系残坡积层粉质粘土、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泥岩、砂岩及页岩,岩层单斜产出。经现场测量,岩层倾向,倾角,优势产状285°∠55°,层面较平直,硬性结构面,结合较差。勘察区岩体中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

(1)裂隙倾向192°,倾角70°,间距,裂面平直,裂隙宽,无充填,属硬性结构面,结合差;

(2)裂隙倾向115°,倾角65°,间距,裂面较粗糙,裂隙宽,少量粉质粘土充填,属于硬性结构面,结合差。

场地岩体裂隙发育程度为较发育。

第七节 详述水文地质特性

场地局部在本次勘探深度内赋存地下水。

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包括松散堆积层中的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主要储存于第四纪地层,其补给源自大气降水,随后在低洼地带排泄。基岩裂隙水的特点是风化层厚度差异显著,尤其是网状风化裂隙发育较为活跃。在勘探区域,基岩裂隙水的补给条件普遍一般,导致地下水活动较为频繁且强烈。

第八节 水土特性分析

混凝土结构及其内部的钢筋都受到地下水的轻微腐蚀作用。

混凝土结构可能受到场地地基土的轻微腐蚀影响;同时,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亦面临类似的轻微腐蚀问题。

第九节 地质问题与特殊土质分析

根据地质勘查与测绘结果,场地及其周边区域并未发现任何潜在的地质问题,如滑坡、泥石流、岩溶或地下洞室等,同时亦未遇到可能对工程构成妨碍的墓穴或人防掩体。

本项目坐落于侏罗纪地层带区域,地表普遍覆盖着第四纪沉积物及残留坡积物,基岩底层主要为泥质页岩和砂岩构成。特色土壤类型主要是未经扰动的原生填土,大部分拟建管廊工程预计设置于此类土壤环境中。

第十节 管廊区域的地层特性分析

花卉路:

上覆地层为素填土,土层厚约(未揭穿),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砂、泥岩,强风化层厚约。设计管底标高,管廊埋深,该线路段基本已按设计道路标高回填整平,

西黄路:

上覆地层为素填土,土层厚约(未揭穿),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页岩,强风化层厚约。设计管底标高,管廊埋深

第三章详细设计与概述

规范与参考依据

1、设计依据

1.地形图;

1.2《XX开区市政管线综合规划》;

1.3《XX市XX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专项规划》(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5.12);

1.4 修订的《XX开区六井坝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由XX市设计院完成,2016年12月发布)

1.5 吉林省中盛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万盛动漫文化产业园动漫大道——排水箱涵工程》,完成于2014年6月

1.6 吉林省中盛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于2014年6月编制的《万盛动漫文化产业园动漫大道》

1.7 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6年8月编制的《XX开区六井坝片区2号路工程》

1.8《万盛动漫文化产业园动漫大道路面排水工程竣工图》。

1.9《建新北路A段及配套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株洲市规划设计院,2016.11);

1.10《XX开区建北-2、3、4路工程——施工设计图》(广东建筑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2015.6);

1.11《XX市XX开区综合地下管线图》(XX市XX开区规划建设局、深圳市中正测绘科技有限公司,2015.11)

1.12 关于XX市XX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一期)的详细勘察报告,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于2017年5月完成,报告标题为‘XX市XX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一期)勘察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设计采用规范

根据各相关专业提交的技术文档和勘察资料,参照当前有效的国家设计规范及标准,并充分考虑综合管廊工程的独特性,我们将确定各个建筑物的适宜结构设计方案。

依据的主要规范及规程:

关于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的深度编制要求(2013年版本)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构建技术规程》GB50838-2015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修订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修订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版)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11-2011

《建筑物室外给水排水与燃气热力系统抗震设计规程》(GB50032-2003标准要求)

混凝土构筑物给水排水工程的变形缝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