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投标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我们的XXX有限公司秉持的养老服务运营理念,旨在构建一个整合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有偿服务以及志愿者公益奉献的多元体系,并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无缝对接。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特色鲜明、涵盖广泛、层次分明、多方协同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通过持续的优化和努力,我们期望将其提炼为可复制、可持续并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经验,逐步推广至全市范围。 因此,我们设定的X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在未来两年至三年内,通过民政部门对社会组织的评级考核,力争达到4A级(含)以上的社会组织等级。我们的愿景是将X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塑造成为XXX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卓越示范中心,引领并树立行业的前沿标杆与典范。
其中X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符合XX市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标准,前期规划共三层,总面积。一层为健康服务中心,设呼叫中心、全科医务室、健康管理中心、服务中心、中医理疗康复室、老年超市等;二层为日间照料中心,设康复健身活动室、多功能厅、棋牌室、书报室、电子阅览室以及简易茶水间、加热间等;三层为短期托养中心,设公共洗浴间、短期托养床位(约XX张)和值班室等。在前期拟总投入为200-300万人民币。
1.工程简介
依托社区,构建以信息化、智能化呼叫救助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该体系以整合通讯网络、智能呼叫、互联网等科技手段为手段,以'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为关键环节,服务内容涵盖紧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关怀及增值服务。其目标是通过智慧养老效劳中心,实现社会服务资源的高效整合,打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无边界'的养老环境。
2.建立目标
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信息化构建:旨在为老龄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与安全保障。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和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平台,通过一键呼叫终端,为长者提供包括紧急援助、生活照护、家政服务和精神关怀在内的多元服务。该平台还整合社区周边资源,形成养老服务商家的加盟合作网络。家属和老人可通过养老服务平台APP查阅个人信息、健康档案、健康报告以及实时位置,既便于老人自我管理,也为子女远程关心提供了便利渠道,增进亲子间的沟通。此外,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全区老年人的基本状况和特殊群体信息,科学划分服务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养老方案和应急预案。
1.行业现状
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到达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到2021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到达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1年老年群体将到达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到达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之后我国老年人群体将长期保持在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3上下。
面对老龄化社会的严峻挑战,养老业承载着日益增长的社会责任。然而,我国的养老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业链的构建和完善以及产品类型标准体系仍待完备;养老金的收支失衡与发放难题困扰着行业;养老服务的长期滞后阻碍了其整体进步。以具体数据为例,2021年我国的养老床位存量为551.4万张,到2022年已增至669.8万张,对比‘十二五’规划设定的目标来看,养老床位的需求缺口依然高达三百余万张以上。
面对日益严峻的养老挑战,自2021年起,国家政策持续向养老产业注入支持。国务院于同年9月发布了《关于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倡导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强调了养老服务的加速发展。紧接着,12月份,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的试点通知发布,其核心内容涵盖了体制机制的完善、发展模式的创新以及拓宽民间资本的参与途径,以驱动行业的整体进步。一系列政策措施接踵而至,如鼓励民间资本投身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方案、国家开发银行关于开发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规定,以及旨在推动金融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2021年金融支持政策指引。这些举措无疑为养老产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助力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全球养老模式探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的比较 当前,全球主要的养老形式分为三种:居家养老(又称传统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在中国,居家养老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96%,相比之下,社区养老(1%)和机构养老(3%)的比例相对较小。各类养老模式各具特点: - 居家养老成本较低,但设施不足,缺乏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服务网点。 - 机构养老设施完善,安全性高,然而费用较高,且个人自由度与隐私保护面临挑战。 - 社区养老得益于政府支持,成本较低且灵活性强,但服务覆盖范围有限,服务质量尚待提升。 根据各地发布的养老规划,未来居家养老的比例预计将下降,机构养老维持在3%不变,而社区养老将从现有的1%增长至7%,成为政策关注的焦点。预计社区养老的服务对象和内容短板将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显著改善。
2.X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模式
本市推出的居家养老效劳目前有十大特色,每个老人都可以按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形式。
一是政府购置效劳
采用财政补贴的方式,为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群提供必要的服务支持。
二是日间照料效劳
通过社区(村)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为在家居住且白天缺乏照护的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日间照料服务。截至报告期,我市已经建立起395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以及405个社区(村)级日间照料服务站点。对于这395个中心,市财政根据规模和标准提供了不等的建设资金支持,每个中心一次性获得30万至50万元的补贴,2021年这一项财政资助总额达到了4480万元。另一方面,405个服务站则受益于福利彩票公益金的扶持,每个站点获得一次性3万元的补贴。这样的布局确保了全市每个街道和乡镇都拥有至少一处老年日间照料设施。
三是老年助餐效劳
积极推进社区老年食堂建立。
四是托老效劳
概述我们构建养老机构的经历,研究为子女暂时离家、需日常或全时段照护的老年人提供的护理服务模式探讨。
·五是市场有偿效劳
针对经济条件优越、有家政服务需求的长者,其所在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或家政服务机构会优先考虑并安排附近的服务人员,提供相应的服务。服务定价通常略低于市场标准,这一举措既满足了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求,又为社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实现了双赢。
●六是互助效劳
通过挖掘部分独居老人拥有空闲住宅的资源,倡导低龄健康老年人与空巢或独居长者结伴,或者鼓励邻居之间组建互助团队,他们相互支持,形成‘白昼提供照护,夜晚提供陪伴’的生活模式。此举旨在社区(村庄)内推动老年人之间的互助服务实践。
●七是协议效劳
社区积极动员驻地企事业单位,与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签订定制化的服务协议,明确了责任人、时间安排以及服务内容。诸如河西区、红桥区在内的多个行政区,为本地区的空巢老人和困难老人安装了爱心门铃,并与楼栋管理人员或邻居建立了互助合作关系,实施'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援助模式。借助爱心门铃,老人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便捷地寻求帮助并解决问题。
八是养老机构延伸效劳
支持养老机构发挥专长,针对居家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推行定制化的上门服务,提倡创新服务模式。这些服务特别聚焦于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如劲松养老院(和平区)和望园养老院(南开区)等民营机构,实施了一系列护理与康复等上门服务项目。在2021年,我市将此举措纳入核心民心工程,起始阶段选定四家养老机构进行试点。随着项目的扩展,这一年该项目被提升至全市关注的重点,旨在让更多老年人体验到专业化的养老机构服务。财政方面,2021年为这些试点机构提供了总计40万元的一次性设备购置资金支持。
九是呼叫效劳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呼叫服务体系,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的便捷服务。尤其在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及西青区等地,他们因地制宜地实施了呼叫服务平台,实现了对老年人呼叫需求的有效响应。
·十是志愿者效劳
社区对于生活上存在行动不便及生活困扰的长者,推行了针对个体差异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团队按需提供定期或不定期的家庭访视,服务内容涵盖协助清扫卫生、洗衣、烹饪、购物以及陪伴交谈等日常生活照料。据统计,目前全市已集结了超过1800支专业志愿者队伍,且有40万名注册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致力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政府领导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逐步构建起一个由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其中,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社会力量兴办的多元合作模式日益显现,服务主体丰富多样,服务内容全面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初步形成了适应性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1.电梯设施
鉴于X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三层结构,原设计阶段并未包含电梯需求。然而,作为专注于老年人服务的中心,我们服务的核心群体是行动较为不便的长者,因此,增设电梯以便利他们的日常出行显得尤为关键。鉴于初始规划中未预留电梯井,我方在项目实施阶段的首要装修工程将是为该服务中心增设一台外置电梯。在此过程中,我们确保所选择的电梯严格遵循以下标准:
1.电梯门洞的净宽度不宜小于900mm,选层按钮和呼叫按钮高度宜为0..10m,电梯入口处宜设提示盲道。
电梯轿厢门的最小开口尺寸应不小于800毫米,同时,轿厢内部周遭需配备完备的安全扶手装置,并配置监控与对讲系统,确保乘客安全与便利。
建议设定电梯运行速度上限不超过1.5米每秒,同时电梯门应配置缓速关闭程序或者增设感应设备,以确保安全与便捷。
预计费用在30万人民币。
2.地面防滑设计
鉴于X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新建工程,内部墙面与地面设施尚待完善,我方施工团队将在接收场地后,着重对局部墙面、顶棚及地面进行翻新装修和涂层处理。为确保长者行动安全及舒适性,我们将对养老中心所有地面实施防滑设计,以降低滑倒导致的碰撞、划伤或扭伤风险。我们承诺所有选用的建材均严格遵循国家室内建筑的环保标准。 此外,装修完毕后,我们将秉承XXX的独特设计理念,采用温馨的色调装点养老服务中心内外环境,营造出宾至如归的氛围。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入住者在XXX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体验到家一般的温馨,这正是我们提供高品质居家养老服务的显著特征。
3.一层装修
初期规划的首层功能定位为综合健康服务中心,包含如下设施:呼叫中心、全科医务室、健康管理中心、服务窗口、中医理疗与康复区以及专为老年人设立的超市。
序号 |
类别 |
数量 |
备注 |
1 |
心理沟通角 |
1间 |
20平米以上,解决孤独老人心理障碍 |
2 |
呼叫中心 |
1间 |
15平米以上,护士值班场所 |
3 |
全科医务室 |
1间 |
20平米以上,全科医生值班场所 |
4 |
健康管理中心 |
1间 |
20平米以上,健康管理咨询办公室 |
5 |
服务中心 |
1间 |
20平米以上,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 |
6 |
中医理疗康复室 |
1间 |
20平米以上,中医针灸理疗办公室 |
7 |
老年超市 |
1间 |
50平米以上,服务中心内部超市 |
8 |
血压心率仪 |
1台 |
|
9 |
血糖检测仪 |
1台 |
|
10 |
身高体重秤 |
1台 |
|
11 |
诊断床 |
1套 |
|
12 |
听诊器 |
若干 |
|
13 |
体温计 |
若干 |
|
14 |
心电图机 |
1台 |
|
15 |
观片灯 |
2台 |
|
16 |
出诊箱 |
2套 |
|
17 |
治疗推车 |
1台 |
|
18 |
急救箱 |
2套 |
|
19 |
供养设备 |
一套 |
|
20 |
电冰箱 |
1台 |
|
21 |
脉枕 |
若干 |
|
22 |
针灸器具 |
若干 |
|
23 |
火罐 |
若干 |
|
24 |
消毒灭菌设施 |
1套 |
|
25 |
药品柜 |
4只 |
|
26 |
档案柜 |
10 |
|
27 |
电脑及打印设备 |
若干 |
|
28 |
电话等通讯设备 |
若干 |
|
29 |
健康教育影响设备 |
1套 |
|
30 |
办公桌椅 |
若干 |
|
31 |
大厅联排椅 |
若干 |
|
32 |
大厅液晶电视 |
1台 |
|
33 |
vrv分体式中央空调 |
1套 |
|
34 |
大厅客服台 |
1个 |
|
35 |
电开水器 |
1台 |
提供开水 |
36 |
办公文具 |
若干 |
|
4.二层装修
第二层专设日间照料中心,内含康复健身活动区、多功能活动室、娱乐棋牌室,旨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设有供阅读的书报室、配备电子资源的电子阅览室,以及便利的简易茶水间与加热设施。
序号 |
类别 |
数量 |
备注 |
1 |
康复健身活动室 |
1间 |
50平米以上 |
2 |
多功能厅 |
1间 |
30平米以上,会议和教育用房 |
3 |
棋牌室 |
大厅 |
50平米以上,棋牌娱乐用地 |
4 |
书报室 |
1间 |
20平米以上 |
5 |
电子阅览室 |
1间 |
20平米以上 |
6 |
茶水间(含加热间) |
1间 |
30平米以上,提供加热、普通茶饮快餐 |
7 |
洗衣间 |
1间 |
|
8 |
漫步机 |
1台 |
|
9 |
骑马机 |
1台 |
|
10 |
扭腰机 |
1台 |
|
11 |
背部按摩机 |
若干 |
|
12 |
压腿机 |
1台 |
|
13 |
多媒体教育设备 |
1套 |
|
14 |
电开水器 |
1台 |
|
15 |
会议桌椅 |
若干 |
|
16 |
娱乐棋牌桌椅 |
若干 |
|
17 |
书架 |
若干 |
|
18 |
报刊架 |
若干 |
|
19 |
办公阅读桌椅 |
若干 |
|
20 |
阅读电脑 |
若干 |
|
21 |
网络通信设施 |
一套 |
|
22 |
各种棋牌 |
若干 |
|
23 |
大厅休闲椅子 |
若干 |
|
24 |
大厅液晶电视 |
1台 |
|
25 |
vrv分体式中央空调 |
若干 |
|
26 |
客服台 |
1个 |
|
27 |
厨房设施 |
1套 |
|
28 |
微波炉 |
1台 |
|
29 |
电话等通讯设备 |
若干 |
|
30 |
办公文具 |
若干 |
|
5.三层装修
第三层专设为短期寄养服务中心,配置公共浴室、总计约XX张的临时住宿床位以及值班室等必要设施。
序号 |
类别 |
数量 |
备注 |
1 |
值班室 |
1间 |
20平米以上 |
2 |
公共洗浴间 |
2间 |
每间20平米以上 |
3 |
老年公寓房 |
4间 |
托养床位36张以上(根据人员数量) |
4 |
更衣室 |
2间 |
每间10平米以上(服务管理人员换 |
|
|
|
衣间) |
5 |
档案柜 |
若干 |
|
6 |
电脑及打印设备 |
若干 |
|
7 |
电话等通讯设备 |
若干 |
|
8 |
呼叫系统 |
1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