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智慧养老信息化投标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该园区的一卡通系统集成了一系列先进功能,包括无线定位、主动安全防护报警、跌倒紧急响应以及电子围栏监控。
当园区一卡通处于由路由节点构建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它通过2.4GHz频段与路由节点交换位置相关数据。路由节点经由网关节点和MESH节点,将与一卡通的相对位置信息整合到核心数据网络中,并将这些信息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随后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精确定位该一卡通的位置。
园区采用的M1型RFID标识卡,支持多功能应用,包括小额消费支付、门禁控制以及身份认证管理的拓展功能。
1)无线定位
室内房间级别的精准定位得以通过无线定位功能实现,同时,它为主动报警、摔倒警报以及电子围界功能的数据驱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主动报警
在遇到佩戴者突发不适等紧急状况时,园区一卡通正面配备的红色紧急按键可由个人主动激活。报警信号立即通过高效的骨干网络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后会即时通知相关人员,并在相关显示设备上显示出警信息。紧急状态解除后,管理员需持续长按按键直至红灯熄灭以撤销报警,否则系统将自动以每10秒重复发送一次报警信息,直至操作取消。
3)摔倒报警
一旦佩戴者遭遇意外跌倒且在15秒内无任何位置变动,报警细节会即时经由核心网络传输至服务器。随后,服务器负责传递警报信息,并在相关显示器上实时呈现该警报内容。
4)电子围界
一旦佩戴者超出电子围界的界限,系统会立即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通知,并同步在相关显示装置上显示出警讯详情。
参数名称 |
参数指标 |
实物图 |
设备名称 |
园区一卡通 |
|
设备编号 |
Mordo A20801 |
|
供电方式 |
锂电池400mAh |
|
待机功耗工作频率无线协议通信距离 |
≤180uA2.4GHzSWDCP自主通信协议空旷环境50m |
|
传输速率 |
250Kbps |
|
工作环境 |
-15C~55C;15%RH~90%RH |
为了提升佩戴的便捷性,本产品特别设计了配套的卡套和挂绳,允许用户在其中录入个人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照片以及相关病历等,一并加以添加。
在设备初次启用或经过长时间存储后,务必先对设备进行充分充电,建议采用设备原装充电器进行充电,而非通过USB线连接至电脑进行充电。
为了确保摔倒检测的准确性,建议您将设备通过挂绳垂挂在胸前,红色按键朝向身体前方,确保挂绳孔朝上。请遵循此佩戴方式,其他佩戴方法可能会影响检测功能的精确性。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主动报警功能通过按下红色按键启动。请在非必要时避免误触该按键,以免触发不必要的警报。
下层无线传感网络,依赖于由路由节点和网关节点构建的基础设施,而上层则依托于WiFi MESH路由器构成的无线核心通信网络。
涵盖范围广泛的小额日常消费支付,包括但不限于电话费、有线电视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用、停车费的缴纳,以及在快餐店、图书馆、超市、自动售货机等场所的便捷交易。
门禁控制系统采用时段与权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精细化管理门体和进出人员,设定相应的关联规则与有效的刷卡时间区间,从而确保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人员能合法进入指定区域。
身份验证体系涵盖范围广泛,包括车辆进出权限管理、会员俱乐部成员身份管理以及电梯通行权限通过刷卡控制等环节。
该设备配备有区域无线定位、GPS/LBS双模定位技术,支持一键主动求救以及跌倒紧急报警等多种实用功能。
当老人定位器处于由路由节点构建的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它通过2.4GHz频段与路由节点交换位置相关数据。随后,路由节点经由网关节点和骨干通信网络,将获取到的定位器位置信息传输至服务器。服务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对该定位器的精确定位。
室外环境下,老人定位器凭借GPS技术实现精准定位,其与通信运营商的GPRS网络以及服务器间的通信与数据交换,主要依赖于ISM频段进行操作。
M1型RFID标签的拓展配置支持了丰富的功能,其中包括小额消费支付、门禁管理和身份验证管理等应用场景。
1)无线定位
无线定位功能可实现室内房间级的准确定位。
2)GPS定位
GPS定位技术在户外环境下具备15米半径的精确定位能力,为主动报警系统的实时位置追踪以及电子围栏功能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
3)主动报警
在紧急情况下,如佩戴者身体出现不适,可立即激活老人定位器的SOS功能。报警信号会即时传输至服务器,随后,服务器将警报信息传达给相关人员,并同步在相关显示设备上显示出来。
4)摔倒报警
在佩戴者遭遇意外跌倒且15秒内无动作反应时,报警事件会立即通过高效骨干网络传输至服务器。随后,服务器会触发警报并同步显示于相关接收设备上。对于紧急情况的解除,管理员需通过持续按下按键直至红灯熄灭来取消报警。若未进行此操作,系统将自动以每10秒一次的频率重复发送报警信息。
5)电子围界
一旦佩戴者超出电子围界的界限,系统会立即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通知,并同步在相关显示装置上显示出警讯详情。
参数名称 参数指标 实物图
设备名称 老人定位器
设备编号 MordoB22101A
供电方式 锂电池
待机功耗
工作频率 2.4GHz、ISM
无线协议 Zigbee、 GPRS
工作环境
1)老人定位器为方便佩戴,标配有挂绳。
在设备初次启用或经过长时间存储后,务必先对设备进行充分充电,建议采用设备原装充电器进行充电,而非通过USB线连接至电脑进行充电。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主动报警功能通过按下SOS键启动。请注意,仅在必要时执行此操作,以防误触发。
下层无线传感网络,构建于必需的路由节点和网关节点之上,同时依赖于上层无线骨干通信网络,该网络主要由WiFi MESH路由器构成。
需要移动运营商提供的GSM网络支持。
涵盖范围广泛的小额日常消费支付,包括但不限于电话费、有线电视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用、停车费的缴纳,以及在快餐店、图书馆、超市、自动售货机等场所的便捷交易。
门禁控制系统采用时段与权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精细化管理门体和进出人员,设定相应的关联规则与有效的刷卡时间区间,从而确保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人员能合法进入指定区域。
身份验证体系涵盖范围广泛,包括车辆进出权限管理、会员俱乐部成员身份管理以及电梯通行权限通过刷卡控制等环节。
随意贴按钮具有一键报警功能。随意贴按钮实现一键报警,并及时向室内网关上报。室内网关则将随意贴按钮的报警信息及时向服务器上报,非报警状态下定时向服务器上报随意贴按钮的状态。
一键报警按钮操作响应分为'报警'与'正常'两种模式,其状态变化会立即触发对室内网关的实时状态上报。在状态稳定时,每五分钟执行一次周期性状态信息上传。
室内网关实时依据随意贴按钮的反馈,定时将状态数据每五分钟上传至服务器。紧急情况下,一键报警信号立即将其状态推送到服务器。一个室内网关支持绑定多个随意贴按钮,实现高效的信息交互。
参数名称 参数指标 实物图
设备名称 随意贴按钮
设备编号 MordoA21301
供电方式 纽扣电池CR2032
待机功耗 、峰值
工作频率 433MHz
通信距离 空旷100m
数据传输速率范围为12千比特每秒至150千比特每秒。
工作环境
紧急报警功能的便捷贴按钮支持灵活安置,适用于各类关键区域,其安装高度需不低于0.5米。
在设备操作过程中,如需启动一键报警功能,请务必按下红色按键。然而,除非必要,否则请勿无意识地进行此操作。
当设备处于室内网关信号覆盖范围内,轻触按键后,指示灯闪烁,表明设备已进入报警模式。在报警状态下,持续按压按键(建议持续约1秒),指示灯将熄灭,设备则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请注意,每次操作前后需确保有至少1秒的间隔,以区分报警与取消报警操作。
为了构建完整的网络架构,底层需依赖由室内网关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而上层则倚仗WiFi MESH路由器组建的无线核心通信网络的支持。
当佩戴者有需求时,只需轻触腕带呼叫器中央按钮,即时触发向室内网关发送求援信息。此信息随后会被室内网关高效转发至服务器,进而促使服务器传达给预先设置的照护人员。
优质硅胶内严密封装了腕带呼叫器的工作电路,确保其具备防水、防尘以及防摔的防护性能。其卓越的舒适设计使得它能够全天候佩戴,提供无间断的便捷体验。
腕带呼叫器在日常运作中采取断电模式,以此最大程度地延长电池的持久使用时间。
参数名称 |
参数指标实物图 |
设备名称 |
腕带呼叫器 |
设备编号 |
MordoA21901 |
供电方式待机功耗工作频率 |
纽扣电池CR2032峰值≤40mA433MHz |
通信距离 |
空旷100m |
传输速率 |
12Kbps--150Kbps |
工作环境 |
-15C~55℃; 15%RH~90%RH |
通过腕带操作,按压位于腕带呼叫器中央的按钮。当绿色与红色指示灯同步闪烁时,求救信号已成功传输至室内网关,此时可释放按键。若仅红色灯未亮,可能原因为设备处于无线信号室外覆盖区域边缘或配置存在失误。
若绿灯与红灯皆未亮起,可能的原因是电池电量耗尽或者设备出现了故障。
为了构建完整的网络架构,底层需依赖由室内网关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而上层则倚仗WiFi MESH路由器组建的无线核心通信网络的支持。
门磁感应终端的功能之一是监测房门状态。它能有效执行状态检测,并在状态变动时迅速将数据传输至室内网关。室内网关进一步实时将门磁感应终端的动态状态更新上报给服务器。而在无状态变化时,室内网关会按照预设时间周期性地向服务器报告房门的稳定状态。
门磁感应终端依据房门实时状态,划分为'开启'与'关闭'两种工作模式。每当状态发生变动,终端会立即向室内网关发送状态更新;而在状态稳定时,每五分钟执行一次常规状态汇报。
服务器接收到来自室内网关的实时更新,其中包含门磁感应终端的状态信息。一旦房门状态发生变化,立即上报至服务器;而在常规情况下,室内网关每五分钟周期性地传送一次终端状态数据。
室内网关支持同时连接多个门磁感应终端。
参数名称 |
参数指标 |
实物图 |
设备名称 |
门磁感应终端 |
|
设备编号 |
MordoA21401 |
|
供电方式 |
纽扣电池CR2032 |
|
待机功耗 |
≤5uA、峰值≤30mA |
|
工作频率 |
433MHz |
|
通信距离传输速率 |
空旷100m12Kbps--150Kbps |
|
工作环境 |
-15C~55C; 15%RH~90%RH |
|
门磁感应终端的装置由两组件构成,分别对应安置于待监控房门的缝隙两侧,确保在门扉关闭时,组件紧密相邻,而门扉开启时则分离。设备的安装高度要求不低于0.5米,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为了构建完整的网络架构,底层需依赖由室内网关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而上层则倚仗WiFi MESH路由器组建的无线核心通信网络的支持。
尿湿监测设备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尿布或床垫是否已湿透,从而提示更换。当尿湿感应终端侦测到此类状况,会即时向室内网关发送警报信号。随后,室内网关将尿湿感应终端的报警详情实时传输至服务器。而在无报警期间,网关会定期将终端的工作状态更新至服务器。
尿湿感应终端依据尿片或床垫的湿润状况,自动划分为'报警'与'正常'两种工作模式。每当状态转换时,系统立即向室内网关实时传输新的状态报告;而在状态稳定期间,则每五分钟执行一次周期性状态更新。
室内网关依据尿湿感应终端的实时状态,定时向服务器推送更新。尿湿警报信号立即将其传输至服务器,而其他情况下,每隔五分钟,网关将同步一次尿湿状态信息。一个室内网关支持连接并管理多个尿湿感应终端。
参数名称 |
参数指标 |
实物图 |
设备名称 |
尿湿感应终端 |
|
设备编号 |
MordoA21801(片式)MordoA21802(床垫式) |
|
供电方式 |
CR2032 |
|
待机功耗 |
≤5uA、峰值≤30mA |
|
工作频率 |
433MHz |
|
通信距离 |
空旷100m |
|
传输速率工作环境 |
12Kbps--150Kbps-15℃~55℃;15%RH~90%RH |
尿片式尿湿感应终端:
启动流程:请持续按压侧面按钮,直至指示灯亮起后释放,此时设备已完成开机操作。
设备启动完毕后,指示灯呈现出快速闪烁模式(每秒三次),此阶段正在进行自动校准过程。一旦校准程序顺利完成,指示灯将转为缓慢闪烁(每秒一次).
确保尿湿感应终端的探测面垂直对准尿片的外部边缘,将其安置于待检测区域,并利用双面胶实施稳固固定。
4)轻按终端侧面的按键,终端开始工作。
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操作流程如下:首先,移除终端上的胶带,然后谨慎地取下终端,接着轻触侧面按钮,以解除报警状态。
操作流程:当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持续按压侧面按钮直至指示灯熄灭,然后释放按键完成关机操作。
床垫式尿湿感应终端:
在床面上铺设尿湿感应垫,将其横向安置于人体的臀部区域。
设备控制:通过调整开关的位置,实现设备的启停操作(请注意,若需重启,务必在关闭后等待约1分钟再行开启)
信号传输状态指示:指示灯的闪烁象征着数据正在发送,表明设备运行正常。
为了构建完整的网络架构,底层需依赖由室内网关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而上层则倚仗WiFi MESH路由器组建的无线核心通信网络的支持。
智能感应垫具有离床感知和离床报警功能。
人体离床感应由智能感应垫执行并实时向室内网关节点传输数据。室内网关依据预先设定的离床识别规则,确认离床事件后,迅速将信息转发至服务器。
1)离床感知
智能感应垫利用压力感应结构检测是否有人压在上面,相应的分为“有人”和“无人”两种状态。状态发生变化时立刻向室内网关上传一次状态信息,状态不变时周期5min上传一次状态信息。
2)离床报警
室内网关依据智能感应垫实时传回的状态数据,结合预先设定的离床识别规则和报警时间范围,执行离床事件的判断。离床警报仅在特定时间段内发送至服务器,其余情况下,智能感应垫状态每五分钟周期性更新并上报。单个室内网关可支持连接多个智能感应垫,允许对每个垫子独立配置离床警报设置。
参数名称 |
参数指标 |
实物图 |
设备名称 |
智能感应垫 |
|
设备编号 |
MordoA21001 |
|
供电方式 |
CR2032 |
|
待机功耗 |
≤5uA |
|
工作频率 |
433MHz |
|
通信距离 |
空旷150m |
|
传输速率工作环境 |
12Kbps--150Kbps-15C~55℃; 15%RH~90%RH |
智能感应垫被巧妙地安置在床面,横向置于人体的臀部区域。
设备控制:通过调整开关的位置,实现设备的开启与关闭操作(请注意,若需重启,请先关闭开关,待约1分钟后方可重新开启)
信号传输状态指示:指示灯的闪烁象征着数据正在发送,表明设备运行正常。
为了构建完整的网络架构,底层需依赖由室内网关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而上层则倚仗WiFi MESH路由器组建的无线核心通信网络的支持。
旨在提升慢性疾病患者及记忆力受限者用药管理效能的智能药箱,具备以下核心功能: 1. 多样化的提醒设计,确保用药定时且精确; 2. 人性化取药操作,致力于保障用户的用药安全、准确与便利; 3. 云端服务支持,实时记录并可视化展示患者的用药历程。
1)多样化的提醒方式
当智能药箱启动并进入工作状态,遇到预设的服药时间点,它会通过语音提示与同步灯光闪烁的方式,以确保用户获取用药提醒。若用户长时间未取药,系统将自动发送短信至用户或其监护人。如持续未响应,药箱将通过云端服务进一步拨打用户或监护人的电话,再次督促服药。
我们致力于提供安全、精确且操作简便的人性化取药服务,确保用户的用药体验无忧。
用户需预先将未来一周的用药需求置入药盒,采用药杯形式。一旦智能药盒启动并到达预设服药时间,轻触药盒顶部的取药按钮,药杯便会通过精密的机械传输系统自动滑出。若未启用提前服药功能,除指定时间外,无论是否按键,药杯均不会溢出,从而有效防止过量或重复用药。此外,药盒具备提前服药选项,开启后,用户在预设服药时间前一小时内依然可经由轻按取药键获取药物。
用户服药信息在云服务平台上得以精确记录并直观呈现
当智能药箱启动并抵达用药时刻,用户通过按取药键获取药物,此时药箱利用内置的通信模块(GPRS)与云端服务器的云服务平台建立连接。用户的用药数据(包括用药时间、服药状态等)随之被上传。用户或其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浏览器登录云服务平台,查阅详尽的用药历史记录。
参数名称 |
参数指标 |
实物图 |
设备名称 |
智能药箱 |
|
设备编号 |
MordoA21101 |
|
供电方式 |
2节5号锂电池 |
|
待机功耗 |
≤250uA |
|
网络制式 |
GPRS/GSM |
|
体积 |
200mm(直径)*220mm(高度) |
|
工作环境 |
-15℃-55℃;15%RH~90%RH |
预先将未来一周所需服用的药物分装至相应的药盒内,确保药品分类有序。
2)将药杯按服食顺序依次放入药箱中。
在屏幕上显示的是相关设置的详细信息,这些设置通过键盘进行配置操作。
●设置当前时间
设定用药提醒时间:包括每日服药次数及各次的具体用药时间点
●设置总剂量
在完成所有设置后,移除键盘,智能药箱将遵循预设的参数自动运行。
在预设的服药时间点,药箱将通过同步的语音提示与灯光闪烁功能,有效地对用户进行用药提醒。
当用户操作取药键后,药箱会随之滑出指定的药杯,此时,语音提示音将同步停止,伴随的是灯光效应的消失。
7)当药杯完整的移出药箱后,用户即可从药杯取药进行服食。到下一次服药时间时,则重复的步骤。
需要运营商提供的GSM网络支持。
数据汇聚网络依据地域范围可分为区域内网络与区域外网络。
区域内的网络架构分为两个层次:底层为无线传感网,由网关节点与室内网关构建多个子网,主要职责是采集硬件终端传感器的数据以及定位等关键信息。路由节点通过多跳网络通信,将收集到的信息经网关节点传递至核心通信网。另一方面,室内网关直接与核心通信网进行信息交互。上层则由MESH节点和IP交换机构成骨干通信网,接收来自网关节点和室内网关的信息后,通过Wi-Fi MESH网络和IP交换机将这些数据传输至服务器进行进一步处理。
借助通信运营商提供的GPRS网络技术,我们得以实现区域外广泛的联网数据传输覆盖。
网络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1)性能参数
参数名称设备名称设备编号供电方式整机功耗 |
参数指标路由节点Mordo A10202AC 220V<10W |
实物图 |
工作频率无线协议 |
2.4GHzSWDCP自主通信协议 |
|
传输速率工作环境 |
250Kbps-15C~55℃;15%RH~90%RH |
2)安装形式与要求
室内路由节点的安装方式包括外挂式和内置式,而室外则仅支持外挂安装。对于室内设备,其安装高度需确保在天花板下300至400毫米范围内;室外设备的安装高度则需高于地面3500毫米,并配备防雨水侵袭的防护设施。
安装方式分为壁式外挂与壁式内置两种: - 壁式外挂安装:通过螺钉或3M粘贴技术,将路由节点稳固地安装于墙面,安装时需确保安装位置附近具备220VAC的双孔电源插座。 - 壁式内置安装:路由节点被嵌入墙体内的86型暗盒内,安装前提前预留86暗盒,并在相应位置配置220VAC电源线。
3)布点基本原则
·在需要园区一卡通设备接入的区域布设;
确保在不超过25平方米的任何房间内,每间均配备一个装置,安装位置选在接近门口的内部区域,便于一开门即可直视。
每个房间(约70平方米)将确保配备两个安装设施,其中一位置于门内视线可达的入口附近,另一装置则设置在离门口稍远的地方。
在房间布局时,应确保门外楼道内设置与室内路由节点相对应的设备,且楼道内节点与门内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得超过7米。
设备的接入要求:可视范围内不得超过10米,非直接视野区域则限制在5米之内。
室内布点设计需确保相邻路由节点间的可视距离不超过15米,非直接视线范围内的距离限制为不超过7米;至于室外布点,视觉可达范围限定在40米之内。
1)性能参数
2)安装形式与要求
安装选项:室内网关节点支持外挂与内置配置,而室外则仅限于外挂安装方式。对于室内设备,其安装高度需保持在300至400毫米的天花板下方;室外设备则要求安装高度不低于3500毫米,并配备防雨水侵袭的防护设施。
安装方式分为壁式外挂和壁式内置两种。壁挂安装通过螺钉或3M粘贴方式,将网关设备稳固在墙面,安装时需确保安装位置附近具备220VAC的双孔电源插座。而壁式内置安装则涉及将网关设备嵌入墙体内的155/60规格暗盒,安装前需预先在相应位置预留155/60暗盒,并连接220VAC电源线。
3)布点基本原则
●在需要路由节点接入的区域布设;
在室内环境中,要求与最近的路由节点视线可达范围不超过15米。
在户外环境中,要求与最近的路由节点的目视通信范围不得超过40米。
为了确保所有路由节点能够有效地连接至最近的网关节点,我们采用了策略,限制任何一次信号传递(接力)不得超过四次,从而顺利实现节点间的通信路径优化。
1)性能参数
参数名称 |
参数指标实物图 |
设备名称设备编号供电方式额定功率 |
室内网关MordoA10302DC5.0V<10W |
工作频率通信距离传输速率工作环境 |
433MHz & 2.4GHz空旷100m下行12Kbps--150kbps上行≤54Mbps-15C~55℃;15%RH~90%RH |
2)安装形式与要求
室内网关的安装类型主要包括外置悬挂和内置嵌入两种方式,其安装高度建议保持在300mm至400mm的范围内,安装位置需紧邻天花板。
安装方式分为壁式外挂和壁式内置两种。壁式外挂安装是通过螺钉或3M粘合剂将室内网关稳固地安装于墙面,前提条件是在指定位置配备有220VAC的双孔电源插座。而对于壁式内置安装,室内网关则嵌入墙体内的155/60暗盒,安装前需预先在相应位置预留155/60暗盒,并确保有220VAC的电源线路接入。
3)布点基本原则
在各个区域安装支持433M通信协议的智能感应垫、随意贴按钮、门磁感应器及尿湿感应器等终端设备。
确保在25平方米及以下的室内空间,每间隔2至3间配置一个安装点,位置设于房门出口对应的楼道区域。
每个约70平方米的房间均需配备一个安装设施,其位置选择在房门内侧附近,确保开门即可见或位于房门外显眼区域。
室内网关所连接的433M终端设备总数应限制在40个以内。
设备的接入要求:可视距离限于20米之内,非视距则不得超出10米。
1)性能参数
参数名称 |
参数指标 |
实物图 |
设备名称 |
MESH节点 |
|
设备编号供电方式 |
Mordo B10502AC 220V |
|
整机功耗 |
<10W |
|
工作频率无线协议传输速率工作环境 |
2.4GHzIEEE802.11b/g/n协议300Mbps0C~40℃;10%RH~90%RH |
2)安装形式与要求
WiFiMESH路由器的室内安装可以采用外挂安装和内置安装两种方式,室外安装只能采用外挂安装。室内安装高度要求距离天花板300mm-400mm,室外安装高度要求距离地面3500mm以上,同时具有防雨淋保护措施。
以下是两种安装方式的描述: 1. **壁挂式安装**:路由器通过螺钉或3M粘贴技术固定于墙面,安装时需确保安装位置附近具备220VAC的双孔电源插座,并配备有线网络接口。 2. **壁内置置安装**:路由器设计为嵌入墙体内的86型暗盒,安装前提前预留86暗盒空间。在此安装方式下,要求提供支持POE供电的有线网络接口。
3)布点基本原则
在相应的区域部署网关节点、室内网关及信号发射器接入设备。
这类装置普遍设置于楼道内部,每个楼层至少配置一个。
设备的接入范围限于视线内20米之内,非视线距离则不超过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