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XX某开发区道路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1.1.1项目概述
1.2.1项目施工环境概述
1.3.1关键施工环节挑战及应对策略
1.4.1组织架构类型
1.5.1指挥系统
1.6.1生产及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创优达标监控系统
1.7.1高效协同机制
1.8.1项目管理与技术团队配置
1.9.1平面布局与临时设施设计
1.10.1 生活与办公区域临时设施
1.11.1 高效能的水电气供应策略
1.12.1 物料存放区、仓储区域、生产设施与预制场布局
1.13.1 设备与工器具配置
1.14.1 围蔽措施、绿色植被与场地硬化
1.15.1 条件对施工方案与方法的影响分析
1.16.1整体施工策略与高效工作流程
1.17.1 项目分解与工序协调
1.18.1 创新工艺与技术应用
1.19.1 机械设备与工具需求
1.20.1 精细管理下的工程实施策略和技术要点
第五节详细施工时间表
1.21.1项目施工时间安排及其法律依据
1.22.1 严格管控关键项目的时间期限
道路桥梁工程实施方案
模板简介
《道路桥梁工程实施方案》涵盖了XX某开发区道路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的全流程内容,包括项目及施工环境概述、关键施工环节挑战及应对策略、组织架构与团队配置、平面布局与临时设施设计、整体施工策略与流程、创新工艺应用、精细管理要点及详细施工时间表等方面,系统梳理了施工各环节的管控逻辑与实施路径,为该标段工程的有序推进、质量安全保障及高效落地提供了全面的方案支撑。
模板预览

 

 

 

 

道路桥梁工程实施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第一章XX某开发区道路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工程概述

1.1.1项目概述

1.1.1工程项目名称、位置、规模、工期

当前招标项目:**西路土建工程项目第三标段,位于XX**开发区

地理位置概述:**西路地处XX**开发区南部,坐落在**三角洲冲积平原的广袤沙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一面紧邻海岸线,而三面则环绕着蕉门水道、下横沥水道与洪奇水道,构成了丰富的水系景观。

南路作为**开发区的核心交通动脉,不仅服务于本区域的工业园区,而且通过与S111公路(番中公路)及南部快速干道相接,构建了一个广泛的交通联系网络,实现了区内与区域内外的高效连通。

工程建设规模:

(一)道路工程

** 西路主线全长19.924km,共分成四个施工标段,本标段里程为,道路路幅宽42米(远期60米),为城市主干道,路段长4400m。

在主线位置K10+260处(对应九涌半),存在一条与沥心沙立交相连的支线,该支线是通过拓宽沥三大道实现的,线路全长1498米,车道宽度达到26米。

(二)桥涵工程

本标段主线涵盖四座桥梁,跨越涌流,每座桥的宽度均为34米,皆通过扩展原有旧桥(即左半部分)实现拓宽设计。

九涌桥(K9+503.00)、十涌桥(K10+723.50)、十一涌桥(K11+952.00)三座桥均长105.58m,均为;十二涌桥(K13+041.50)全长80.58,为跨。

联络支线有一座跨涌桥,位于K1+581.58,桥宽26米,全长44.54米,为跨,也是利用旧桥扩宽(位于左半幅)。

本标段有8道涵洞,均为钢筋混凝土箱涵。

(三)排水工程

当前工程基本情况为便捷路,其现有排水设施尚未配备。本项目拟实施雨污分流制的排水系统设计。

近期道路沿线的绿化带及人行道下方规划设有雨水及污水管道系统。

雨水干管沿道路两侧铺设,雨水管道系统充分利用地形坡度,分散就近自流排入河涌,,雨水管道管径,起点井埋深不小于1.6米,接户井为D500,i=0.002;

污水干管沿道路西南侧(道路右侧)单侧铺设,收集道路沿线两侧污水,污水管道管径,坡度,起点井埋深不小于1.8米,接户井为D500,i=0.001,过河管采用倒虹管,采用顶管施工。

项目施工周期:根据业主的既定计划,本工程项目预计于二月十八日启动,预设的总工期为八个月(合共240个自然日),敬请遵循此时间安排。

工程质量标准:本工程目标定位为XX市优质示范工程项目,力求卓越品质。

1.1.2结构形式、特点、施工要求、工程数量及材料数量

1.1.2.1结构形式、特点

(一)道路工程

1、道路标准横断图

西路主线的设计宽度为42米,其标准横断面布局为:两侧各配置5.0米的人行道及绿化区域(总计10.0米),中间设有12.0米的机动车行车道,紧接着是8.0米的中央绿化带,再接着是12.0米的机动车行车道,最后两侧各恢复5.0米的人行道和绿化,详细构造已在附图中展示。

沥心沙联络支线的道路设计宽度为26米,其典型的横断面布局为:两侧各配备5.0米的人行道及绿化带,中间为16米的机动车道,再两侧则恢复5.0米的人行道与绿化区域,详细构造请参照附图。

2、软基处理

为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工程完工后的沉降及均匀性要求,本项目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包括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排水固结的堆载预压工艺,以及高压旋喷桩与水泥搅拌桩的复合加固手段,针对淤泥软弱路基进行强化处理。

西路主线右侧新建路段的路基采用先进的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进行有效处理。

西路主线左侧车道及沥心沙联络支线将全面采用旧道路拓宽工程中的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技术进行路基加固处理。

地基处理策略在桥头过渡段及箱涵构筑物区域采用水泥搅拌桩技术,针对高压电线带来的施工限制,实施了高压喷射注浆(旋喷桩)的方法应对。

为了确保新旧路基交接区域的稳定性,防止因沉降差异导致路堤出现不均勻沉降和裂缝,我们在原填方边坡的横向位置实施了土工格栅加固措施。同时,对路堤边坡实施台阶挖掘,将土工格栅精确安置于台阶之上,以实现有效的应力分散和结构支撑。

3、路基填筑与压实要求

在完成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后,紧接着进行路堤填筑工作。填筑材料选用填砂或者填土,执行的具体策略如下:

(1)路基填料施工细节如下:在路槽底部以下50厘米深度,采用粘性土作为封顶层填充。边坡防护采用三层编织袋装填,最外侧的编织袋装填耕植土,中间两袋则填充粘性土。其余空间将填入砂石材料。

(2)在原有道路左侧(沿行驶方向),拓宽区域采用填料处理:边坡防护采用三层次结构,最外侧编织袋填充耕植土,中间两袋填充粘性土壤。若拓宽宽度超过5米,将使用砂作为填充物,并确保在路槽底部以下50厘米深度处施以粘性土封闭层,作为底层填充。

(3)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机动车道填方路槽以下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5%,路槽以下大于80cm压实度不小于93%,挖方路段路槽底压实度不小于95%,人行道压实度不小于90%,填方路基分层填筑压实,分层厚度为30cm(松铺厚度)。

4、路基防护

普通路段的路堤边坡坡度设定为1:1.5,对于路基边坡防护,我们采取了土工格栅的反包措施,配合编织袋装填具有粘性的土壤,并混入草种,实施生态护坡策略。

在完成水塘、鱼塘及藕田段的清淤工作后,需对这些区域实施以下改造:首先,铺设一层经长丝机织工艺制成的土工布。针对鱼塘部分,设置了稳固的挡墙,其建筑材料选用M7.5水泥砂浆,采用30号块石砌筑,且在挡墙间均匀分布泄水孔,间距设定为每两米一个。挡墙顶部的边坡防护则采用植物覆盖,即实施植草坡面防护。在外围,我们将构筑砌筑拦水草袋围堰,待清淤结束后填充,若淤泥厚度超过一米,将在围堰下方投放片石,厚度控制在0.5米。

4、路面结构

(1)旧路面加铺沥青砼结构

** 西路左半幅路是在旧路基础上扩建,只要原有路面设计标高能满足,就在旧砼路面上加铺沥青砼。加铺方式如下表(H为铺厚度,单位:CM):

加铺方式

方式AH=9

方式B9≤H<16

方式C16≤H<21

方式D21≤H<35

方式E35≤H<66

方式FH≥66

上面层

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I

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I

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I

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I

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I

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I

中面层

5cm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I

5~12cm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OI

5cm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I

5cm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I

5cm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I

5cm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0I

下面层

 

 

7~12cm沥青碎石

 

7cm粗粒式改性沥青砼AC-25I

7cm粗粒式改性沥青砼AC-25I

 

 

 

AM-30

 

 

 

下封层

 

 

 

 

热洒改性AH-70沥青+S14

热洒改性AH-70沥青+S14

 

 

 

12

 

 

平层

 

 

 

~21cmC35水泥混凝土

 

 

基层

 

 

 

 

19~35cm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35cm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底基层

 

 

 

 

0~15水泥级配稳定碎石

20cm4%水泥稳定石屑

如遇局部需加铺厚度低于9厘米的情况,须先进行旧路面的清除,后续按照新路面的设计构造进行施工。

(2)新建路面结构层

西路的新修路面结构采用创新的层次组合设计:

车行道:从上到下结构为4.0cmAC-13I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5.0cmAC-20I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添加2%增强聚酯纤维)+7.0cmAC-25I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机械喷涂中凝液体石油沥青AL(M)-1透层油升/米+36cm6%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层+15cm4%水泥稳定石屑底基层+15cm级配碎石垫层(潮湿地段用);

构造层次如下: 1. 表面铺设5.0厘米厚的人行道砖; 2. 紧接其下为2.0厘米厚的1:3水泥砂浆层; 3. 基础层采用15厘米厚的6%水泥稳定石屑; 4. 在湿度较高的区域,增设15厘米的级配碎石垫层作为防护措施。

(二)桥涵工程

本施工标段有5座桥梁和8座涵洞。

1、桥梁工程

西路主线桥包含四座双幅分离式桥梁,每座桥的半幅设计如下:人行道栏杆宽度为0.25米,紧接着是4.75米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占据12.0米空间,最后配备有0.5米的防撞栏设施。

界河桥(沥心沙联络支线)设计为整体式,桥梁宽度总计26.0米,其结构分布为:0.25米的人行道栏杆,两侧各4.75米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以及两个8.0米的机动车道,最后两侧再各4.75米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以及0.25米的人行道栏杆。

上部结构:

新建的西路四座主线桥右半幅单跨桥梁结构由8片中央板和2片侧边板构成,选用25米跨度的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宽幅空心板设计。在桥墩区域,桥面连续施工技术被应用;而在桥台部分,采用了GQF-C80(NR)型号的单组式伸缩缝。相比之下,左半幅桥梁维持原有桥体,进行加宽处理,其跨径保持在8米,与旧桥一致,上部结构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现浇实心板,桥墩同样采用桥面连续,桥台则设置了简易接缝。

沥心沙立交联络支线界河桥实施了旧桥拓宽工程,其单跨桥梁右侧由六片中板和两片边板构成,而左侧的拓宽部分仅增设了一块边板。该桥梁为13米跨的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设计,其中中板的宽度为1.28米,边板底宽达到1.3米,高度则为0.55米。在桥台部位,我们采用了SSFB80型号的仿毛勒桥梁伸缩缝的下部构造方案。

25m桥墩采用柱式墩,墩柱直径为1.2m。盖粱为双悬臂矩形钢筋混凝土盖粱,高1.3米,宽1.6米。13m和8m跨桥墩采用柱式墩,墩柱直径为1.0m,盖梁为双悬臂矩形钢筋混凝土梁。

桥梁构造各异:25米跨度的桥台选用肋板式设计,而沥心沙立交联络支线界河桥以及8米跨度的桥台则倾向于座板式构建。承台的基础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其高度固定为1.5米。

基础构造如下: - 25米跨度的桥墩采用单排配置,由三根直径为1.5米的钻孔灌注桩支撑。 - 对于13米和8米跨度的桥墩,基础形式各异,可能是单排独立桩,或者配置两根直径为1.2米的钻孔灌注桩。

桥台基础采用肋板式和座板式设计,其双排钻孔灌注桩直径均为1.2米。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桩基础分为摩擦桩与嵌岩桩两种类型。对于嵌岩桩,其要求桩基需深入至弱风化花岗岩或微风化含砾粉岩至少1.5米以上,且确保桩底下方具有不少于5米的稳固基岩。摩擦桩则需控制桩底沉渣厚度不超过10厘米,以保证结构稳定性。

桥面系:

桥梁行车道铺设采用双层设计:底层为5厘米厚的中粒型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I),上层则为4厘米厚的细粒型沥青混凝土(AC-13I)。在施工过程中,预先施加了AH-70结合油以增强粘结效果。

桥面铺设10厘米厚的C40钢筋混凝土现浇层。机动车道与人行系统的分界处设置了桥面泄水孔的收水口,采用直径为100毫米的PVC管道。泄水管巧妙地穿越人行道,实现桥面雨水经泄水孔顺畅排入河流中。

2、涵洞工程

本标段涉及四座位于西路主线的钢筋混凝土箱涵,具体位置如下:K9+951.72处箱涵、11+367.35处箱涵、K12+528.91处箱涵以及K13+474.13处箱涵。

沥心沙立交联络道支线有四道钢筋砼箱涵,分别为0+77.00处箱涵、1+265.80处箱涵、C0+237.75处箱涵、D0+125.50 处箱涵。

箱涵的翼板构造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箱体内每间隔4至6米设有一道沉降缝,缝宽保持在2厘米,内部填充防水性弹性材料。箱涵的基础构造包括30厘米厚的砂砾层和10厘米厚的C10级混凝土垫层。采用砂性土进行箱涵的填充,规定其回填内摩擦角须大于35度。地基加固采用500型搅拌桩技术,面对高压电线的影响,施工过程中采取高压喷射注浆(旋喷桩)进行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达到或超过130千帕的标准。

(三)排水工程

本项目涉及的排水设施主要包括**西路与沥心沙联络支线的排水管道及其相关的配套构造物。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污水管分别布置在道路两侧人行道下。雨水管管径为,污水管道管径为1100,管道埋深在污水管道每隔120米设一接户井,接户井连接管采用D500,i=0.001;雨水管道每隔120米设一接户井,接户井连接管采用D500,i=0.002,雨水井每隔120米设一沉砂井。

本项目涉及的过河输水管道采用倒虹管结构,其管径规格多样,包括直径为500毫米(D500)、700毫米(D700)及1100毫米(D1100),施工技术主要选用顶管法实施。

1、排水管管材

(1)管径采用U-PVC双壁排水波纹管;

(2)管径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

(3)管径采用RPRM玻璃钢夹砂管;

(4)本项目采用的倒虹管配置为机制II级高强度钢筋混凝土输水管。

2、管材连接形式

(1)UPVC波纹管的连接方式采用弹性密封圈以及粘接剂进行密封。

(2)HDPE管道采用承插式设计,配备双0型橡胶密封圈实现连接。

(3)夹砂玻璃钢管采用嵌入式双0型橡胶圈的承插接合方式。

(4)F形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楔形橡胶圈进行紧密衔接,其连接方式选用标准的倒虹管设计.

3、管道基础

在确保地基承载力不低于100千帕的情况下,排水管道的施工将与道路软基处理同步进行。所选用的基础类型为砂垫层。

4、检查井、沉砂井

井盖选择采用具有防盗功能的球墨铸铁井盖,雨水检查井及沉砂井的设计遵循马路甲式的标准。其中,沉砂井的沉砂深度设定为500毫米。

1.1.2.2施工要求

1、软基处理

(1)施工技术:采用单管旋喷工艺进行高压旋喷桩施工,桩体排列为矩形,桩径规格为50厘米,桩间距离设定为2.3米。注浆作业需保证压力不低于20兆帕,选用42.5型号水泥,水泥掺入量为每立方米160公斤。旋喷桩的实际长度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确定。若持力层(如粘土层或中砂层)深度不超过18米,桩尖需穿透淤泥层和粉细砂层,至少深入到持力层50厘米以上的区域进行施工。

(2)施工工艺:搅拌桩采用三搅三喷喷浆法,其水灰比设定为0.5,水泥最低掺入量为每米60千克。搅拌提升过程需严格控制,确保垂直精度不超过1.5%的允许偏差。搅拌桩施工要求贯穿软土层,并需深入至砂层或粘土层至少0.5米以上的深度。若软土层底面埋深超过18米,则桩长统一控制在18米。桩径尺寸需维持在设计值的±4%以内,确保施工精度。

(3)排水板:塑料排水板采用原生材料聚乙烯或聚丙烯料,抗拉强度不小于130N/cm,其排水能力不低于;滤套纵向干态抗拉强度不小于25N/cm,横向湿态抗拉强度不小于20N/cm,渗透系数不小于;芯板与滤套采用热粘结合;按正三角形布置打设塑料插板,插板间距1.1~1.2米。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施工时,塑料插板不能穿透淤泥、淤泥质粘土层,切勿进入砂层,至少与砂层顶面保持不小于1.5米的距离,上端高出排水砂垫层20cm;而在堆载预压法施工时,塑料插板要求尽量穿透淤泥、淤泥质粘土层,进入砂层,最大长度控制在25米。

2、路基工程

施工策略采用吹填砂的方式进行,路基填筑作业在实施前需对基底进行适当处理并确保其压实度不低于85%。施工过程中,对路基的沉降状况实施持续监测。只有当普通路段每日平均沉降速率不超过10毫米,而桥头区域不超过5毫米时,方可继续进行路基填筑。唯有在路基连续两个月的实际沉降速率稳定在每月3毫米以下,才具备进行路面施工的条件。

3、路面工程

所有材料应确保符合规定标准。在实施路面基层摊铺作业前,必须先铺设试验路段并严格遵循相关要求。碾压过程中的遍数与速度需严格依据规范执行。完成基层摊铺后,必须获得监理工程师的书面批准,方可进行下一阶段施工。

4、桥梁工程

在施工过程中,摩擦桩的桩基础执行严格的清孔规程,确保桩底沉渣厚度不超过10厘米。

确保嵌岩桩桩底的沉渣层厚度不超过5厘米,对桩身混凝土则实施超声波透射法的严格检验。

在实施桥台建设之初,须先对软土地基进行妥善处理,通过填土并确保其压实度达到高于桩顶标高100厘米的标准。在填土状态稳固之后,方可开展桩基础工程。

在预应力施加前,预制空心板混凝土须确保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及以上,且必须经过不少于5天的养护期方可进行后续操作。

5、排水工程

排水管道管径采用HDPE管,要求管材环刚度不小于,弯曲受拉极限强度不小于80Mpa;,采用玻璃钢夹砂管,刚度等级为8000Pa,压力等级为0.25MPa,胶圈接口。路基预压结束后,方可开挖管沟进行排水施工。从管中心到管顶上10cm范围内采用中粗砂回填,应对称回填。

1.1.2.3主要工程数量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1

挖土方(淤泥)

 

38494

2

填土方

 

189384.64

3

路基填砂及垫层

 

361533.64

4

水泥搅拌桩(50cm)

m

176996.50

5

高压旋喷桩(50cm)

m

16690.70

6

真空预压塑料排水板

m

1626707.00

7

真空预压

 

90311.20

8

塑料排水板

m

1636261.00

9

4%水泥石屑下基层(15~20cm及以下)

 

204698

10

6%水泥级配碎石上基层(35cm及以下)

 

129915.7

11

6%水泥石屑基层(15~20cm厚)

 

12567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

 

24798.79

13

人行道砖铺设

 

54948.80

14

50*60*20侧缘石

m

7905

15

100*30*15侧缘石

m

12730

16

100*22*15平石

m

12437.80

17

100*25*12平石

m

20575.00

18

土工格栅

 

713566.5

19

钢塑土工格栅

 

39486.00

20

碎石垫层

 

14129.80

21

浆砌片石挡墙

 

455

22

钢筋砼挡墙

 

1506

23

25号砼钻孔桩(D=120cm)

m

5826.54

24

25号砼钻孔桩(D=150cm)

m

1388.99

25

25号砼承台

m

1064.5

26

30号砼墩台

 

1045.41

27

30号砼盖梁

 

741.28

28

50号砼预制空心板梁

 

3420.38

29

40号现浇砼实心板梁

 

811.88

30

40号现浇层

 

8348.9

31

圆板式橡胶支座

1656

32

30号箱涵

 

653.42

33

UPVC排水管D300~400

m

2089

34

HDPE排水管D500~600

m

6420

35

玻璃钢夹砂排水管(RPRM)D800~1800

m

13332

36

马路甲式污水检查井

192

37

马路甲式检查井(雨水)

415

38

马路甲式沉砂井(雨水)

90

39

雨水进水井

431

40

混凝土管道顶进(DN500~1100)

m

306

41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

各4

42

公交车停靠站

8

43

路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