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博览会建设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1.1-1合同相关文件
序号 |
合同名称 |
编号 |
1 |
XX省第四届(XX)园林博览会建设项目设计施工(EPC)总承包项目招标文件。 |
|
法规依据主要包括国家层面以及XX省、XX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发布的适用于市政工程、公路基础设施及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条例、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等详细规定。
表1.2-1 主要法律法规
序号 |
法律法规名称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9 |
《物权法》 |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
1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法》 |
14 |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
15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16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17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
1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
19 |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
20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办法》 |
表1.3-1 主要设计规范、规程、标准
序号 |
标准名称 |
标准号 |
1 |
工程测量规范 |
GB50026-2007 |
2 |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
CJJ169-2011 |
3 |
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
JTGD40-2011 |
4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
GB50220-2011 |
5 |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
JTG B02-2013 |
6 |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GB50014-2006 |
7 |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69-2002 |
8 |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
G50332-2002 |
9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GB50007-2002 |
10 |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
GB5768.1~3-2009 |
11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CJJ1-2008 |
12 |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CJJ2-2008 |
13 |
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
CJJ36-2016 |
14 |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局部订) |
CJJ37-2012 |
15 |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
CJJ45-2015 |
16 |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CJJ82-2012 |
17 |
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
CJJ89-2012 |
18 |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
CJJ152-2010 |
19 |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
CJJ169-2012 |
20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268-2008 |
21 |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建设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
建城[2013]73号 |
22 |
河道生态建设技术规范 |
DB33/1038/2007 |
23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 |
24 |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
LY/T 1755-2008 |
25 |
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导则 |
林湿[2010]7号 |
26 |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
GB/T 11822-2008 |
27 |
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
GB/T18894-2002 |
28 |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
29 |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
30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1996 |
31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1996 |
32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 |
33 |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JGJ33-2012 |
34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JGJ46-2005 |
35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JGJ59-2011 |
36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
JGJ146-2013 |
37 |
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
JGJ276-2012 |
38 |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
GB50720-2011 |
39 |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
GB50054-2011 |
40 |
通讯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
GB50217-2007 |
41 |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
YD5102-2010 |
42 |
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
GB/T50563-2010 |
43 |
风景园林制图标准 |
GB/T67-2015 |
44 |
园林行业职业技能标准 |
GB/T237-2016 |
45 |
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
CJJ/T 287-2018 |
46 |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CJJ82-2012 |
47 |
埋地塑料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
CJJ 101-2016 |
48 |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CJJ 28-2014 |
1.4其它
1、项目概述:XX省第四届园林博览会的主体园区——园博园的园林景观工程总平面设计图
2、XX省第四届园林博览会设计任务书
3、本公司《程序文件》及《管理手册》。
4、工程施工合同及招标投标文件。
5、工程有效的地质、水文勘查报告等文件。
6、工程有效施工图纸。
表2.1-1工程基本信息表
项目 |
内容 |
建设单位 |
|
设计单位 |
|
监理单位 |
|
工程地点 |
X双市中心城区西北部复兴区辖区内规划的西湖公园区域,具体位于309国道以南、邯武快速路以北、南水北调以东、西环路以西。 |
XX省第四届(XX)园林博览会建设项目设计施工(EPC)总承包项目位于,XX市中心城区西北部复兴区辖区内规划的西湖公园区域,具体位于309国道以南、邯武快速路以北、南水北调以东、西环路以西。现状场地处于齐村水库区域,属沁河流域,地势总体平缓,有少量乡村建设用地,周边土地尚未开发,有部分湿生植物,现状区位优势明显,水文条件优越,是XX主城区西部重要的生态涵养区。
园区主体结构占地总计140公顷,包括以下区域: - 主要场馆与绿色生态园建筑总面积为7.8万平方米; - 城市展览区覆盖13.66万平方米; - 主题花园展示区占地21.25万平方米; - 停车设施占用面积为20.04万平方米; - 绿化地带广阔,面积达65.29万平方米; - 广场区域占地10.41万平方米; - 道路网络共铺设5.43万平方米; - 水域面积约为50.44万平方米; - 园林生产示范区规模宏大,总面积为74.68万平方米。
图2.2-1总体规划鸟瞰图
图2.2-2施工区域分界图
项目边界界定于双以齐村大坝,西区为我施工范围,总面积约为184万平方米,涵盖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区块:北入口区域、逐梦园、醉香园、结草园、诗词园、母子园、农展园、芳草寻鹤景点、汉墓遗址保护区、请渠如许景观、矿坑花园、南入口区域、涧沟陈列馆、钢结构农趣区、钢结构小桥、河道整治工程以及齐村大坝周边区域。建设内容包括绿化景观、道路铺设、场地装饰、小型构筑物、土方作业、电气设施、景观水域、建筑构建以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如图2.2-3所示,园区景观设施的分布涵盖了河流、中水、内部水体及涵管等四类水流元素,具体细节在图3.1-4中得以呈现。
图2.2-4水系总平面图
2.3.1地理位置
位于XX四个省会城市的距离均在200公里左右,与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距离均在500公里以内。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为中国三大经济圈所环绕,东进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接,南下可与珠三角经济圈联系,北拓与环渤海经济圈近邻。
2.3.2地势、地形
地势特征表现为东西向的梯级下降,地貌的丰富多样性与显著的垂直落差相互映衬。沿京广铁路划分,西部地带涵盖中、低山丘陵地带,而东部则过渡至华北平原。最高峰海拔1898.7米,最低点仅32.7米,其间相对高度差达到1866米,整体的坡度下降幅度为11.8%。整个城市地理划分为五个明显的梯级区域:西北部的中山区、西部的低山区域、中部的低山丘陵地带、中部的盆地地带,以及东部的洪积冲积平原区,展现出由西向东渐次降低的地势格局。
XX市位于华北陆台与渤海凹陷的交界地带,具体坐落于太行山隆起的核心背斜轴线上。地层沿背斜轴线自东向西依次展现出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新元古代以及第四纪的地层序列。城市区划上,京广铁路界定了一条分界线,西部主要由新元古代晚期至中生代的第三纪地层构成,而东部则被第四纪地层所覆盖。 太行山前断裂带中的X双断裂贯穿本区域,其走向大致北东,倾向东北方向,倾斜角度陡峭,总长度约180公里,这条断裂是区分太行山隆起与华北盆地XX凹陷的关键断裂。鉴于本研究区域与该断裂带的距离较远,地质活动对本地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XX市地理位置独特,坐落在太行山东麓的丘陵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具体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西部边缘。项目基地设在XX市复兴区,西以西环路为界,南邻联防路,北接人民路,地处该区域的核心位置。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冲洪积扇平原地带,其地势特征显著,地表地形波动较大,平均地面标高大约为……
81.50 建筑物高度达到约90.90米,相对高度差约为9.40米。
2.3.3水文特征
本区属于滏阳河水系支流输元河,输元河全长16.5公里,其流域面积为82平方公里,河底土质,上游为砾姜土,中下游为沙土或粘土,下游在京广铁路东侧。改道后的输元河折东偏北,于丛中村南穿过京广铁路大桥、107国道大桥、邯洺路大桥,在十五里铺至苏里村西北入滏阳河东北流经西XX,丛中村南,十里铺至苏里村西北入滏阳河。本场区地下水主要受沁河及大气降雨补给。
2.3.4气象条件
项目所在地复兴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以其四季分明而著称。春季气候特征表现为多风且相对干燥,夏季则炎热潮湿,降雨充沛;秋季天气晴朗,凉爽宜人;冬季则寒冷且干燥。根据1956年至2000年的长期气象记录,该地区的多年平均气温为13.8摄氏度,最冷月份的平均温度为零下2.6摄氏度。
(一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7.4℃(七月),极端最高气温42.1℃,极端最低气温-19.0℃。年多年平均降水量629.1mm,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日最大降水量518.5mm(1963年8月4日),年最大降水量1575.3mm(1963年),年最小降水量220.0mm(1986年);多年平均蒸发量1900mm;最大积雪厚度460mm。年平均风速2.7m/s,年主导风向为南风,风向频率20.1%;次主导风向北风,风向频率15.5%;冬季盛行北风,风向频率17%;夏季盛行南风,风向频率25.2%。无霜期190天左右。
2.3.5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2016年修订版本,本区域所遵循的抗震设防烈度定为7度,设计基准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对应地震设计分类为第二组。
2.4.1周边环境
项目地址位于复兴区,处于X市双市中心城区的西北区域,精确坐标与309国道交汇。鉴于项目涉及丰富的场馆建设和景观绿化,施工内容复杂,对资源配置和组织管理具有极高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特点包括密集的管网设施,以及活跃的水文环境,加之周边人口密度较高,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2.4.2交通运输
地理位置优越,本项目位于XX市区,周边道路交通网络发达,周边主要的国家级和省级干线公路包括:京港澳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公路、XX市绕城高速公路、XX市北环快速路、西环快速路,以及309国道和邯武快捷通道,构成便捷的交通动脉。
2.4.3建筑材料
XX市地域内的岩石矿藏资源极其丰富,主要包括石灰岩、石英砂岩和花岗片麻岩等优质筑路原料。这些天然石材在XX、XX和武安等地的开采源广泛且种类繁多,不仅规格全面,而且储量充沛,能够满足大规模筑路工程的需求。
具备充足的开采条件和运输条件。
土方填料来源与运输条件:鉴于项目主要为绿化及微地形工程,且施工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便于土方获取。本工程所需土方将优先考虑来源于周边各乡镇,运输条件优越,运输距离控制在15公里以内,确保效率与便利性。
在XX市区,分布着若干家供应充足的石灰销售点,其所提供的石灰品质优良,能够充分满足各种使用需求。
建材市场概述:XX市区内分布着众多水泥供应商,他们提供的货源充足,且产品质量稳定。
XX市及XX市拥有丰富的砂砾资源,能满足相关需求。
工程需要;
用于道路建设的优质沥青将选用满足XX市、石家庄市交通技术标准的石油沥青,采购来源明确。
建筑材料:确保选用符合工程标准的优质钢材和木材,依据市场价格,由XX市和石家庄市供应商进行采购。
绿化植物:本项目位于XX市区,其绿化需求涵盖多个苗木、花草种植基地。我们着重对XX市周边地区进行详尽的实地考察,以选择优质高效的植物品种。
小型构筑物:选用符合工程标准的景观亭与小品建筑。
2.4.4水电通信
项目区域内经济较为发达,线路途径城镇地区,通信、互联网络覆盖完整,具备信息化办公条件。用水考虑接驳市政自来水管道,结合水车运输供应。施工、生活用电考虑就近T接供电线路,另配置数台柴油发电机备用。
2.4.5其他
本项目的顺利实施获得了沿线地方政府及广大民众的积极支持,从而营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
表2.5-1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工程量 |
备注 |
1 |
北入口区域 |
万m |
10.045 |
|
2 |
主题园区域 |
万m |
11.398 |
|
3 |
农展园区域图 |
万m |
4.664 |
|
表2.5-1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工程量 |
备注 |
4 |
芳草寻鹤 |
万㎡ |
64.992 |
|
5 |
汉墓遗址区域 |
万m |
31.141 |
|
6 |
请渠如许 |
万 |
17.52 |
|
7 |
矿坑花园 |
万m |
3.815 |
|
8 |
南入口区域 |
万m |
5.925 |
|
9 |
涧沟陈列馆 |
万m |
1.694 |
|
10 |
钢城农趣 |
万 |
6.518 |
|
11 |
钢结构小桥 |
架 |
2 |
|
经过深入剖析,本工程项目具有如下显著特征:紧迫的工期约束、庞大的规模、复杂的周边环境,对工程质量设定的高标准,同时伴随着显著的安全防护挑战、繁复的沟通与协调任务以及组织施工的难题。其中,施工过程中的清渠区域清理和征地拆迁工作尤为关键,直接影响着项目的顺利进行。鉴于其对工期、品质的深远影响,以及施工工艺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特别是社会关注度高的特性,这些构成了项目的核心重点和关键难点,需在资源分配、技术支持以及多方协同方面加大投入和力度。
表2.6-1工程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序号 |
难点、重点 |
原因分析 |
采取对策 |
|
施工组织 |
项目工程项目繁多,各类管道、路基、路面、绿化、铺装、景观、小品构筑物、房建工程穿插组织复杂。 |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工程量,合理划分施工段落,保证各工序有序进行,合理穿插配合,减少窝工。2、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合理布局工区、作业队划分。依托工区、作业队划分专业化施工技术特点,有利于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控制。 3、调配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并针对工程量、工程特点等,配备足够的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 |
1 |
征地拆迁 |
沿线村庄两处,人口较为密集,征地拆迁涉及较多农田、存在三电迁改问题,征地拆迁量较大。 |
合理的征拆、迁移既是保证当地正常生产的基础,也是为施工创造好的施工环境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多方面、多部门相互协调,制定合理的征拆、迁移方案,力争做到对生产的影响最低,同时为顺利、按时和有序的施工创造有利的局面。 |
2 |
施工扰民和民扰 |
本工程区域相邻齐村、涧沟村,施工期间的施工噪声、粉尘等对附近居民的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