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管理解决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一、范围
本规范明确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详细内容与规定,包括组织架构、专业人员配置、服务项目清单、服务操作流程,以及服务实施管理和持续优化的各个环节要求。
二、基本原则
1.秉承人文关怀理念,通过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兼顾老年人的特性和需求,我们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方案。
2.确保公平公正对待所有老年人,杜绝因个体状况差异导致的服务歧视现象。
3.确保安全与便利:致力于保障老年人与服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提倡提供优质、贴近的就地服务。
三、服务内容和要求
(1)基本内容
——个人卫生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
(2)服务要求
确保个人卫生事项得到妥善协助,包括洁面、整理仪容,着装适宜,手指(脚趾)修剪整洁,无任何不良气味。
2饮食、如厕等应协助到位。
确保定期更换并晾晒床上用品,以维持床铺的整洁与平整。
4用于生活护理的个人用具应保持清洁。
(1)协助订餐服务
1.为满足长者的需求,我们提供餐饮预定服务,并安排专人将膳食递送至老人的居所。
2.照料中心按照与服务对象的协议,将定制的餐饮递送至指定的就餐位置。
3.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详实记录食品的配比信息,并确保食品安全责任的履行。
4.确保餐饮器具的清洁卫生,坚持每餐对餐具进行严格消毒。
5.送餐饮食过程应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6.助餐服务风险控制
6.1.组织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需对老年人实施吞咽功能评估,并据此创建服务档案。涉及的参考资料包括《吞咽功能分级与适宜餐食类型》与《不同吞咽功能适宜食物表》。
6.2.组织助餐服务时,须严格依据《助餐服务安全风险管理控制表》应对突发状况,并确保对应急事件处理过程进行详实记录。
6.3.根据老年人的慢性疾病状况,助餐服务组织与人员定制相应的膳食方案,具体内容见《助餐服务膳食类型》。
6.4.组织助餐服务需对服务人员实施专业培训,确保他们能熟练应对诸如噎食、呛咳、中毒、低血糖及烫伤等老年人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
1我公司配有专门的车辆及送餐人员,送餐人员要有健康证,有专业送餐箱,那么助餐服务的送餐小哥也应具备这些条件,还要做得更好。《规范》拟规定,送餐人员要有健康证或卫生许可证,且经职前培训合格方能上岗。最好统一着装,佩戴印有姓名和工号的胸牌。此外,送餐机构还要对送餐人员定期开展职业培训。除了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还要懂送餐礼仪和沟通技巧。
2.针对服务对象的特定需求,首要的关键在于辨识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与频繁发生的病症,以及掌握应对突发健康危机的基本处置技能。鉴于许多需要膳食上门支持的长者往往伴随一定的健康状况,因此在遇到如晕厥、哮喘等紧急情况时,具备即时的现场处理能力至关重要。
3.在为老年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时,送餐员需履行以下职责与注意事项: - 在递送餐品时,提醒老人关注菜品特点,如可能存在的鱼刺、骨头以及食物的温度以防烫伤。 - 对于老人提出的要求,如协助摆放食品,尤其是涉及个人卫生的,送餐员应主动帮助,例如协助老人洗手。 - 特别注意,对于热食应放置在安全位置,以避免意外烫伤。 - 对于视力不佳或高龄的老人,需明确指示饭菜汤的摆放位置,确保他们能够方便取用且不会造成困扰。
4.拟规定热食送餐不能超过3小时
5.《规范》对配送流程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其中包括确保食品封装的严谨性。具体要求包括:所有外卖必须附带完整的封口标签,标注的内容需包含食品生产单位、加工日期与时间,热链食品需注明保质期及其适宜的保存条件,冷链食品同样需标明保质期和储存指南。为了照顾到不同群体的需求,标签的字体和字号设计应易于老年人辨识。此外,送餐单的详细程度不可忽视,应清晰列出接收者的姓名、地址,以及所配送的食物种类、送餐员的姓名,以及提供方便顾客反馈的投诉热线信息。
6.志愿者服务团队
6.1.响应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统一管理要求,确保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效且优质的日常服务。
6.2.积极参与服务站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技能。
6.3.致力于履行承诺服务,严格遵守各项服务规章制度,对问题做到及时响应与有效处理。
6.4.在收到服务请求后,我们迅速响应并满足服务对象的各类需求。同时,我们积极搜集并整理服务对象的反馈意见,以便持续优化与提升服务质量。
6.5.在服务过程中,志愿者应严格遵守禁酒规定,始终将个人安全置于首位,坚决防止任何潜在风险,确保无意外事件发生。
6.6.确保以尊重和友好的态度为老年用户提供服务,严格避免与他们产生任何言语冲突,并坚决防止任何形式的盗窃行为。
为确保老年人的健康基础,膳食与进餐服务应着重提供适宜且营养均衡的食物,以迎合他们的食欲并满足其营养需求。具体饮食服务标准包括:
1.依据老年人的口腔功能、咽喉处理能力和日常饮食偏好,确定适宜的食物形态,包括流质、半流质、软食或普通膳食。
2.按照医疗指示,为满足老年人疾病治疗的需求,精心挑选适宜的食物种类。
3.老人饮食基本要求:
①荤素搭配,食物多样化,营养素齐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适量优质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钙、铁的食物,控制胆固醇、脂肪(特别是动物性脂肪);
②食物易于消化,得益于精细的加工处理,推荐优先采用蒸、煮、炖的烹饪手段,尽量减少煎、炸、炒的运用。
③推荐膳食以清淡为主,限制钠和糖分摄入:鉴于老年人味觉敏感度减退,可适当运用醋、生姜、大蒜等天然香料提味,应谨慎使用食盐、白砂糖及酱油等高浓度调味料。
④推荐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以预防便秘。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欲。同时,对于老年人的饮食,应确保去骨、剔刺、切割适宜并烹饪至软烂,以保障食品安全与消化吸收。
4.在进餐前半小时,确保暂停室内的清洁活动,以便卧床老人能够妥善完成如厕排泄。同时,开启窗户进行通风,以维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与无异味,营造适宜的用餐环境。
5.确保餐饮区域的卫生标准:餐桌上整洁,餐具(包括碗筷)一尘不染,无任何水渍或污迹。对于老人,我们特别提供专用且单独清洁的餐具。
6.致力于营造条件,支持老年人自主进餐。对于卧床的长者,我们提供配套的床上进餐小桌;针对行动不便者,备有易于抓握的长柄或粗柄餐具。餐桌配置稳固的碗、盆固定装置。在进餐过程中,我们确保老人胸前配备围布,桌面铺设餐巾,旨在鼓励他们自行操作,充分享受餐饮时光,从而防止因功能闲置导致的退化现象。
7.在进餐过程中,我们提倡细嚼慢咽,确保不分散注意力,如不看电视,不与老人交谈,也不催促他们加速进食,以防止意外吞咽或噎食的风险。
8.提倡坐姿进餐与饮水,对于卧床的长者,应抬高床头并在侧向位置协助其进食,以此防止食物误入气管。
9.在进行食物投喂、饮水或实施鼻饲时,务必确保食物温度适中,始终坚持先测量温度再进行,以防止可能的烫伤风险。
10.确保遵循操作规程进行膳食投喂、水分提供以及鼻饲护理,谨防喂养过程中的意外发生。
11.提倡分餐制,坚持定时定量,严谨防止过度饮食。
12.食品应确保新鲜,提倡即食或冷藏储存,同时着重防止苍蝇和蟑螂的侵扰,务必避免食用已过期或变质的食品,以保障食品安全与卫生。
13.实施膳食健康知识普及项目,旨在引导老年人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并选择营养均衡的膳食方案。
在现代综合治疗体系中,饮食营养疗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医疗饮食指令的有效性,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并对应各类疾病的治疗目标,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膳食类别,包括基本膳食、治疗膳食、诊断与代谢膳食以及肠内营养膳食。这些膳食的食谱设计与调配需遵循标准规程,由专业的营养师定制治疗计划,并定期进行评估,以监控营养疗法的实际效果。
一、基本膳食
膳食的基础
(一)普食
1、膳食特性概述:本膳食的设计遵循健康饮食原则,每日提供三餐,分别为早餐、午餐和晚餐,餐与餐之间的间隔控制在4至6小时之间,确保餐饮结构的均衡与规律性。
2、适用对象:消化功能正常,体温正常的个体,康复期病患以及体检需求者。
3、膳食原则:
(1)确保每日膳食提供的营养素符合我国老年人推荐的摄入标准,其中包括蛋白质,建议摄入量为65-85克,总热量控制在1700-2200千卡路里。膳食调配的核心理念应围绕均衡营养展开。
(2)确保膳食丰富多元,每日供应食品种类不少于五类别,注重色、香、味、形的协调搭配,以提升用餐者的饮食兴致。
(3)建议减少摄入强烈辛辣和过于刺激的食物,以及油炸食品和难以消化的食品。
(二)软饭
1、特性概述:本饮食方案定位在半流质与普通膳食之间,强调每日膳食结构丰富,不仅包括三餐主食,还额外设定了两次点心时段。
2、适用范围:针对轻度发热、消化不良,以及痢疾、急性胃肠炎康复期的患者,特别适合于老年人或存在咀嚼困难的情况。
3、膳食原则:
(1)推荐每日的能量摄入量应维持在1700至2200千卡(kcal)之间。
(2)主食推荐选择粥、馒头、烂饭和面条等易于消化的精细食品。
(3)肉、鸡、菜等一切食物都应切小制软。
(4)倡导采用健康的烹调手段,尽量摒弃刺激性强的调味品。在蔬菜选择上,倾向于低粗纤维的品种。
(三)半流质
1、特性概述:本膳食旨在作为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普通饮食的衔接方案,推荐每日分设5-6餐次,确保每日常规摄入蛋白质50-60克,总热量控制在1500-1800千卡范围内。
2、适用范围:涵盖发热、消化系统疾病、术后恢复期以及咀嚼功能受限的患者。
3、膳食原则:
(1)采用无刺激的半固体食物,少食多餐。
(2)食品应加工成细切、软烂、易于咀嚼和吞咽的状态。主食推荐选用如粥、馒头、面条、馄饨或面包等。至于副食,可考虑鱼、虾、肉末、豆腐以及蔬菜泥等丰富的选择。
(3)应避免食用粗糙纤维、粗粮、辛辣调味品以及油炸食品,同时,请选择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材。
(4)1. 半流质饮食建议:食物以稀软为主,纤维含量较低,患者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食用如软烂肉类菜肴、嫩滑蔬菜及去皮易消化的水果; 2. 无渣半流质膳食规定:严格控制膳食纤维摄入,主要包含过滤过的蔬菜汤、水果汤以及果汁,其他纤维含量较高的蔬果需避免使用。
(四)流质
1、特性概述:本产品呈液态,热量较低且营养成分有限,适用于短期(1-2日)内的替代性膳食。若需持续采用流质饮食,推荐切换至肠内营养制剂(详情请参阅后续内容)
2、适用范围:包括急性感染、高热期、大手术康复期、急性消化道炎症、以及吞咽与咀嚼功能受限的患者,特别适用于重症病人的护理治疗。
3、膳食原则:
(1)每日的能量摄入建议为800至1000千卡,分5至6次供应,每次提供200至250毫升。对于特殊病患,具体的供应量应遵照临床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个别指导。
(2)所有食材须转化为液态或具备即时溶解特性,例如:米粥、蔬菜汁、莲藕粉、蒸蛋、果汁、面糊等。
(3)避免过咸或过甜。
(4)针对个体病情差异,流质饮食需做出相应调整:腹部手术后应避免摄入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口腔手术推荐采用稠密的流质,而咽喉部手术则适宜冷流质。在常规全流质膳食基础上,我们还提供特制的清流质、冷流质以及需避免甜味的流质选项。详情如下:
二、治疗膳食
(一)高蛋白膳食
1、推荐特点:确保每日膳食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每公斤体重摄取1.2至2克/天,同时蛋白质所占总能量比例应控制在15%至20%范围内。
2、适应范围:适用于因各种因素导致的营养匮乏,手术前后调养,贫血状况,以及结核病和低蛋白血症的治疗。
3、膳食原则:
(1)在确保充足热量供应的前提下,膳食应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每日推荐蛋白质总量范围为90-120克。优质蛋白质如蛋类、乳制品、鱼类、肉类及豆制品应占据总摄入量的1/2至2/3份额。
(2)对于食欲正常者,可适度在正餐中配搭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鱼类、肉类与乳制品。
(3)针对食欲不振的患者,推荐使用40%至90%的高蛋白配方产品,如酪蛋白、乳清蛋白或大豆分离蛋白等,旨在提升其蛋白质摄取量。
(二)低蛋白膳食
1、膳食管理策略强调个性化,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定制蛋白质摄入,通常设定每日蛋白质摄取量在20-40克范围内,着重控制总量的合理性。
2、适用范围:包括急性肾炎的治疗,以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肝昏迷前期的病情管理。
3、膳食原则:
(1)根据肝肾功能的评估结果,制定每日膳食中蛋白质的适宜摄入量。
(2)确保每日膳食热量的充足供应,我们倡导患者增加糖类摄入,如情况所需,可适当选用纯淀粉类和水果食品作为能量补充来源。
(3)对于肾功能受限的个体,建议在蛋白质摄入量的限定范围内优先选择高质蛋白来源,如鸡蛋、牛奶和瘦肉。同时,为了控制膳食负担,可适度将麦淀粉作为主食的一部分替代品。
(4)对于肝功能衰竭的患者,饮食推荐选择富含高支链氨基酸、低芳香族氨基酸的食品,优先考虑以大豆蛋白为主的膳食结构,同时应尽量避免摄入肉类蛋白质。
(5)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素应充分供给。
(三)低脂膳食
1、旨在通过调控每日膳食的脂肪摄入,优化脂肪代谢并缓解因吸收障碍导致的健康问题。针对个体差异,脂肪摄入的管理策略分为三个级别:普通限制、中等限制与严格限制,具体依据患者的病情定制。
2、适应范围:涵盖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胆囊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肥胖、高血脂症,以及由脂肪吸收障碍引发的其他病症,如腹泻等。
3、膳食原则:
(1)食物配制以清淡为原则。
(2)一般限制膳食脂肪总量,占只能量的25%以下,不超过50g。如: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中度限制脂肪总量,占总能量的20%以下,不超过30g。如胆囊炎的恢复期、脂肪吸收不良患者;严格限制脂肪总量,包括食物所含脂肪及烹调油,不超过15g。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患者。
(3)提倡适量使用烹饪油脂,主要采用蒸、煮、炖、烩等健康烹调手段。
(4)提倡选择低脂食材,如禁止摄入油炸食品、肥腻肉类、高汤与皮脂,限制全脂奶的使用,可优先选用脱脂奶、奶粉、蛋清、鱼类、禽类、豆类及其制品,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四)低盐膳食
1、特点:控制盐量,每日食盐量在3g以内。
2、适应范围:适用于心力衰竭、高血压、肾脏疾病、肝硬化并发腹水以及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液体积聚的患者。
3、膳食原则:
(1)每日饮食应严格控制钠摄入,建议食盐用量不超过3克,或酱油15毫升。具体剂量应根据个体病情调整,例如对于腹水明显的患者,每日钠摄入量应限定在1克;而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推荐的钠日摄入量为3克。
(2)在烹饪过程中,可巧妙运用糖醋、番茄汁或芝麻酱等调料提升菜品风味。同时,搭配膳食时务必注重菜肴的色、香、味的和谐统一,以激发用餐者的食欲。
(3)鉴于市面上的低钠盐和无盐酱油通常含有钾盐成分,因此对于高钾血症的患者来说,应谨慎选用。
(4)严格禁止食用任何形式的腌制食品,例如咸鸭蛋、皮蛋及各类酱菜,同时应避免使用含盐量不明确的食品和调料。
(五)少渣膳食
1、特点:限制膳食中的粗纤维,减少膳食纤维总量。
2、适应范围:涵盖急慢性肠炎恢复期、伤寒、肠部肿瘤、咽喉及消化系统手术、消化道出血以及食管静脉曲张等多种情况。
3、膳食原则:
(1)所有食材应切割至适宜的小块并烹调至软烂状态,蔬菜需剔除粗纤维,进一步加工成糊状,同时推荐采用低脂饮食方案。
(2)限制摄入包括粗粮、大块肉类、油炸食品、重口味调料、整颗豆类(如黄豆、花生)、硬质坚果以及高纤维蔬菜与水果(例如芹菜、豆芽、豆苗、韭菜和菠萝),以确保饮食均衡与健康。
(3)主食推荐:精选细粮制作的软糯米饭、馒头、面包、各类水饺与面条,以及丰富的粥品。荤菜方面,我们提供由鸡肉、鱼类、虾类及内脏精制而成的肉丸和肉末,以及蒸蛋、蛋花、嫩豆腐和各类奶制品。至于蔬菜,建议选择去皮去籽的西红柿、南瓜、冬瓜、胡萝卜和土豆等新鲜蔬菜。
(4)按照病情调整,提倡分次进食,选择低渣半流质或软性膳食。
(六)高纤维膳食
1、膳食纤维的摄入应得到强化,每日膳食纤维建议摄入量不少于25克。
2、适用范围:涵盖便秘、糖尿病、肥胖症、肛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期间。
3、膳食原则:
(1)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建议适量添加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例如糙米、麦麸、豆芽、芹菜和韭菜等,以丰富营养结构。
(2)提倡患者增加水分摄取,每日应确保饮用至少6至8杯清水,可以选择在空腹状态下饮用适量的淡盐水或温开水,以促进肠道的正常蠕动。
(3)少用精细食物,不用辛辣调料。
(4)当在日常饮食中难以实现膳食纤维的增补时,商业配方的膳食纤维产品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七)高能量膳食
1、特性概述:每日能量供应量应不低于每公斤体重35千卡,总热量超过2000千卡,充分满足营养不良及高代谢患者对能量的需求。
2、适应范围:针对体重不足、贫血、结核病、伤寒、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康复期患者。
3、膳食原则:
(1)遵循均衡膳食的指导原则,我们提倡患者适量增加食物摄入。旨在提供那些能有效刺激患者食欲的菜品选择。
(2)在常规餐饮之外,可选择搭配高能量代谢食品,或者通过增加加餐的方式提升能量供应量。
(3)针对胃纳不振的情况,我们推荐适量采用部分配方营养剂,以提升整体能量摄入并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
(八)低碘膳食
1、特点:每日碘摄入量不超过50ug。
2、适应范围:包括甲亢、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及高碘性甲状腺肿大等病症。
3、膳食原则:
(1)限制摄入富含碘的食物,例如海带、紫菜、海苔以及贝类海鲜。
(2)使用无碘盐及禁饮用高碘水。
(3)忌腌制品。
(九)高钾膳食
1、特点:本膳食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2、适应症:低钾血症。
3、膳食原则:
(1)确保每日膳食钾元素摄入量不低于3120毫克,以预防低血钾情况,钾的供给量需依据患者实际血钾检测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2)膳食建议如下:优先选取瘦肉、鱼类、虾类和豆制品(除非有低蛋白饮食要求),它们富含优质蛋白质;粗粮如全麦、糙米等是良好的选择,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不可或缺,可适量以富含钾元素的马铃薯和芋头替换部分主食;尽量饮用清汤如浓肉汤、菜汤,以及鲜榨果汁而非高糖饮料。
(十)低钾膳食
1、特点:限制含钾高的食物。
2、适应症:高钾血症。
3、膳食原则:
(1)钾的摄入量应在每日600-2000毫克范围内严格控制,需避免过量摄入果汁等高钾食品。在烹饪过程中,可采用多次用大量水冲洗的方式降低食物中的钾含量。同时,定期检测血液钾离子浓度,作为膳食调整的重要依据。
(2)提倡适量摄入低蛋白来源,如瘦肉、鱼类、海鲜和豆制品,同时限制高钾食物,优选钾含量低于250毫克/100克的食材。在烹饪过程中,可采用去皮、浸泡或水煮方法以有效降低食物中的钾含量。
(十一)素食
1、特点:禁用一切荤食。
2、适应症:佛教、重症高血压、高血脂等。
3、膳食原则:
(1)确保热能供应充足,优选植物性蛋白质和油脂,提倡增加水果、鲜蔬菜、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
(2)确保不使用动物源性食品及油脂,专用炊具执行烹饪操作。
(十二)糖尿病膳食
1、基本治疗策略强调营养膳食管理,作为糖尿病的核心手段,所有其他疗法皆建立在合理的饮食调控之上。
2、适应症:各种类型的糖尿病。
3、膳食原则:
(1)依据病患的临床状况、病理生理特征,以及劳动强度和活动量的差异,精确核算所需的热量摄入量,总体能量目标应设定在维持理想体重的最低限度内。
(2)推荐的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应占总热量的50%至60%,优先选择复合碳水化合物作为主要来源。
(3)脂肪占总能量代谢的20%-25%,不超过总能量的30%。胆固醇,忌肉汁、肉汤、动物内脏等食物,烹饪用油20-25g/d。
(4)蛋白质宜占总能量的10%-15%,成人按每日1g/kg,合并肾病应低蛋白(0.8-0.6g/kg;合并营养不良、脂肪肝及肥胖等疾病按1.2-1.5g/kg体重供给,优质蛋白质应不低于50%。(5)多供给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每日总摄入量应在20g以上,选择低GI食物。
(6)确保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均衡供应:优先提供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同时全面补充钙、硒、锌、铬等微量元素,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7)确保膳食规划科学:每日最低需设三餐饮食,时间及份量需规律。针对餐后血糖升高的情况,可调整为分设4顿或5顿,总摄入量维持恒定。
(十三)低嘌呤膳食
1、策略要点:控制每日嘌呤摄入量不超过150毫克,优化食物搭配,着重提升水分摄取,以减少源于食物的尿酸生成并促进其体外排泄。
2、适用范围:包括急性与慢性痛风的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管理,以及尿酸性结石的防治。
3、膳食原则:
(1)确保适度的能量摄取,以便维持理想的体重范围,通常每日建议热量摄入量为1500-1800千卡.
(2)蛋白质摄取建议:以理想体重每日为基础,每公斤1克。总体推荐摄入量为全日50-65克,优先选择以谷物和蔬菜为主要来源,如低嘌呤的白米、富强粉和各类蔬菜。优选优质蛋白,如核蛋白含量较低的奶制品(如牛奶、鸡蛋)、干酪等。同时,需适当控制肉类、鱼类、海鲜、禽类以及豆类的摄入量。
(3)脂肪摄入应适度控制,建议每日供应量为理想体重每公斤0.8克。
(4)维生素及无机盐:宜供给充足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痛风患者易患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食盐每日3-5g为宜。
(5)维持肾脏健康:在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推荐增加水分摄取。每日建议液体摄入量控制在2000-3000毫升,以促进尿酸的有效排泄。
(6)排除的食品类别包括:动物内脏(如脑、肝、肾)、凤尾鱼、沙丁鱼、鱿鱼以及富含嘌呤的肉类提取物,例如肉汁和鸡汁。
(十四)麦淀粉膳食
1、特性概述:本膳食选用麦淀粉或低蛋白为主要食材,旨在以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谷物,从而有效减少体内氮代谢废物的积聚,减轻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2、适应范围:涵盖肝功能严重减退与肝昏迷先兆期的治疗;急性肾炎的病症管理;以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各个阶段。
3、膳食原则:
(1)确保能量供应充足,若食物摄入不足以覆盖需求,可适当采用肠内营养补充剂或肠外营养途径来提供必要的能量支持。
(2)蛋白质摄取量应依据肾功能的损伤程度进行调整:轻度损伤者,推荐每日摄入量为0.7-1.0克/千克体重或40-60克/天;中重度损伤则调整至0.4-0.6克/千克体重或30-40克/天。对于儿童,最低标准为每日1克/千克体重。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摄入量的50%以上。
(3)钾与钠的摄取调整:需依据血清钾和血清钠的动态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4)钙、镁、磷:当病人出现低血钙、高血磷时,膳食中适当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注意限制磷的摄入量,每日600-800mg。合并高镁血症时,应限制镁的摄入量。
(5)水分管理:水的摄取应根据个人尿量以及伴随的呕吐、腹泻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在必要时实施适量管控。
(6)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
(7)建议限制或减少摄入的食品种类包括:杂豆、面筋、烤麸、坚果、腌渍食品以及具有辛辣刺激性的调料等。
三、肠内营养膳食(管饲膳食)
(一)匀浆膳(普通型、低糖型、高蛋白型)
1、特性概述:本产品系源于天然食材的精细加工融合,形成均匀的浆状物或特制的商品混合制剂。
2、适用对象:适用于胃肠道功能相对健全的个体,康复阶段的病患,以及在家庭环境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特别是针对饮食替代或营养需求补充的情况(无论是通过管饲还是口服途径)
3、膳食原则:
(1)常见的管饲途径包括:鼻胃管营养供给、鼻空肠管输注、胃造口导入饮食以及空肠造口提供营养支持。
(2)食物应呈流体状态,其粘稠度需适宜于管道输送,以便于实施管饲操作。
(3)确保管饲膳食的全面且均衡,其中包含的日间必需营养素应与每日推荐摄入量相符。
(4)确保液体摄入量适宜,如有需要,可在管饲膳食补充适量水分,以预防脱水现象。
(5)在管喂膳食的制备、输送、储存与饲喂的全过程中,必须严谨贯彻卫生标准,确保食品安全与卫生。对于常温下未在6-8小时内消耗完毕的部分,应予以废弃。
(6)管饲手段:包括分阶段注入法与持续低流量营养泵调控法。强调需依据患者病情动态调整营养液的浓度与滴注速率。
(二)配方系列:标准型、高蛋白型、低脂型及高纤维型
该制剂的主要构成特点是:选用酪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并辅以适量的脂肪和糊精进行调配。
1、适用对象:适用于消化道功能正常,但存在术后营养不良、烧伤、创伤、中风、重症肌无力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状况的患者。
2、膳食原则:同匀浆膳。
(三)低聚配方膳
1、特点:由蛋白质水解成的双肽、三肽和一些游离氨基酸作为氮的来源;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双糖和麦芽糊精提供;脂肪含量低,由中、长链脂肪酸组成;微量营养素符合每日推荐需要量,吸收较多聚配方好,口味差,宜采用管饲。
2、适用对象:适用于消化道功能障碍患者,包括炎症性肠炎、急慢性胰腺炎等各类消化系统疾病
瘘、短肠综合征等。
3、膳食原则:同匀浆膳
(四)特殊配方(专病配方)
1、特殊肠内配方的设计理念是依据个体的营养需求,针对不同疾病或器官功能受损患者的专业定制。
2、适用对象:涵盖糖尿病、肝肾功能减退、肺部疾病以及肿瘤等各类患者
(五)组件配方
1、特性:我们提供个性化的配方设计,可根据需求选择单一营养素或是复合营养素方案。
2、常用组件:碳水化合物:糊精;蛋白质:乳清蛋白粉;脂肪:MCT;维生素、微量元素;免疫营养制剂:谷氨酰胺、膳食纤维
3、助餐服务
(1)基本内容
——集中用餐;
——上门送餐。
(2)服务要求
1符合国家和本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
2尊重老年人的饮食生活习惯。
3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
4提前一周为用餐老人预订膳食。
5. 针对老年人的需求,助餐服务点应配备适合的无障碍设施。
确保送餐运输工具的清洁卫生,且每餐后务必对餐具进行严格消毒。
所有助餐服务站点及配送交通工具须配备一致的社区居家养老专用标志。
4、喂水
操作前准备
预备所需的物品包括水杯、温开水、吸管、汤匙以及毛巾。
操作步骤及要求
喂水应按以下步骤操作:
a)针对老年人的具体身体状况和体力状况,我们推荐采用适当的饮水姿势(坐姿或半卧式)。对于具备吸吮功能的长者,可以考虑使用吸管辅助饮水。
b)将少量水滴在掌侧腕部,测试水温,以感觉温热为宜。每次喂水宜取汤匙,确定咽下后,再喂下一汤匙;
c)用毛巾擦干老年人口角水痕,饮水后应保持原体位30分钟;
d)移除饮水用具,清洗并放回原处备用;
e)在饮水过程中,请务必记录适当的水量。若出现呛咳现象,应立即暂停供水,待情绪稳定后再继续喂水。如遇任何异常情况,请立即通报医疗人员。
5、喂饭
操作前准备、准备餐具、毛巾、杯子等物品。
以下是喂饭的操作流程与要求:
a)负责协助老年人进行餐前个人卫生,包括如厕与洗手,视情况提供必要的餐前药物服务,并确保佩戴义齿。
b)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选择进食体位:
操作流程:1. 安置于轮椅:协助长者安稳入座轮椅,确保在腰部系紧安全带,锁定轮椅以防滑动;2. 餐位准备:如需,升起轮椅上的餐饮托盘,或者推行轮椅至餐桌附近位置。
采用半卧式姿势:确保老年人稳固地坐在床边,于膝下安置软垫支撑,并在床面上配置餐桌。
c)在老年人颌下及胸前围垫上毛巾;
d)确保食物已达到适宜的温热状态,非过烫,每次喂食应取适量的1/3汤匙,采用细嚼慢咽的方式进行。在确认食物已被完全吞咽后,方可继续添加下一份1/3汤匙。
e)负责协助老年人进行个人卫生护理,包括洗手与漱口,并在适当的时候取下义齿。确保进餐后的静坐时间不少于20至30分钟。同时,整理床位环境并清潔餐具。
f)根据老年人病情需要记录饮食量。
注意事项
喂饭前应充分了解老年人日常进餐情况。
在准备食物时,首要步骤是移除骨头和鱼刺。在喂食过程中,应交替提供固态与液态食物。对于圆形、表面过于光滑或黏性强的食物,应当避免。针对存在吞咽困难的老年人,推荐将食物搅拌成糊状以确保安全食用。
在进餐过程中,应注意考察老年人的咀嚼与吞咽功能、摄取的食物量以及进餐的持续时间,一旦发现任何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向医疗护理人员报告。
6、卫生助洁服务
(1)基本内容
——居室整洁;
——物具清洁。
(2)服务要求
确保卧室、厨房、卫生间等生活区域的内部环境整洁,各类物品悉数保持清洁。
2保洁用具应及时清洗,保持清洁。
7、衣物洗涤服务
(1)基本内容
——集中送洗;
——上门洗涤。
(2)服务要求
在启动洗涤程序前,务必先行评估衣物的状态,并将相关信息告知老年人或家属。
推荐选择具备专业资质的洗衣服务机构或者设施完善的养老服务机构进行集中洗涤。
在执行衣物集中送洗与取回服务时,务必确保衣物标识分明,信息核对无误,并严格遵守送还时间规定。
衣物上门洗涤服务需实施分类处理,确保清洗彻底并晾干晾透。
5贵重衣物不在本洗涤服务范围之内。
1)清洁卫生护理
协助穿(脱)衣
操作前准备,准备衣服及相关物品。
操作步骤及要求
穿(脱)套头上衣
穿衣应按以下步骤操作:
a)分清上衣的前后面;
b)养老护理员熟练地从袖口伸出一只手,缓缓滑至衣物底部的开口,优雅地握住老年人的手腕,娴熟地将手臂导入衣袖,从而完成了对侧衣物的穿戴过程。
c)将头部套入衣领,拉平衣身部分;
d)在穿戴过程中,对于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应优先穿戴患侧,随后再处理健侧。
脱衣应按以下步骤操作:
a)执行步骤如下:先从背后轻柔地将老年人上衣的下摆提升至胸部位置,随后逐渐褪下衣身部分。
b)协助老人,一持其肩,一拽袖口,逐一解开衣袖,实现衣物的脱卸。
c)将衣服向上提至老年人头部脱下;
d)在处理老年人肢体功能障碍时,应遵循先脱除健侧肢体,继而脱除患侧的顺序。
穿(脱)开襟上衣
a)协助老年人穿戴衣物,首先确保患侧衣袖正确穿上并平整地置于其身体下方。随后,从对侧身下拉出健侧衣袖,逐一扣好相应的纽扣。
b)在协助脱衣过程中,首先解开上衣纽扣,依次脱下并折叠老年人右侧衣袖,将其置于身体下方,随后处理左侧衣袖。如遇肢体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应遵循先脱健侧,后脱患侧的顺序进行操作。
穿(脱)裤子
穿裤子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a)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养老护理员需辨别裤子前后。然后,将一只手臂伸入裤管口,直达裤腰的开口,温柔地握紧老年人的脚踝,逐一穿上一侧裤管,重复此动作完成另一侧裤管的穿戴。
b)执行步骤如下:先将双手置于裤腰位置,然后逐渐提升至大腿,最终确保达到老年人臀部的高度。
c)协助老年人分别采取左侧倾斜和右侧倾斜的躺姿,确保在每个姿势下,我们将右侧裤腰部分提升至腰部,并对左侧裤腰部分同样进行相应的调整。
d)系好裤带、裤扣。
脱裤子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a)为老年人松开裤带、裤扣;
b)协助老年人分别采取左侧躺姿,引导其右侧裤子下移覆盖臀部,随后调整为右侧躺姿,促使左侧裤子降至臀部下方。
c)养老护理员采取专业手法,先分别握住老年人两侧裤腰,逐渐向下移至大腿根部,随后抬起并脱下一侧裤腿,再重复此动作处理对侧裤腿。
注意事项
根据老年人的具体身体状况,我们提供适宜的穿(脱)衣协助服务,采用坐姿或卧姿操作,确保动作轻柔以避免造成肢体拉伤。在实施翻身过程中,务必注重安全,如有必要,请增设防护栏。任务完成后,我们将及时为老年人覆盖合适的被子,并整理相关用品。
2)洗头
操作前准备
请备齐以下生活必需品:毛巾、脸盆、水壶、简易洗头盆、适宜温度的热水、防水垫、洗发产品、梳子以及吹风机。
坐式洗头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a)在确保老年人坐姿稳固后,我们会在面前放置一把凳子并将脸盆安置其上。接下来,会为他们围上颈部和肩部的毛巾,然后引导他们适当向前倾身,使头部适宜地置于脸盆上方。此时,我们将提示他们低头并闭眼,同时嘱咐他们双手紧握脸盆边缘以保持平稳。
b)采用预先设定温度的手持水壶,逐步地为老年人的头皮进行湿润,随后均匀地施加洗发产品,继而运用手指腹的细腻动作反复按摩清洗头发。
c)确保以清水反复冲洗,不少于三次,以清除老年人头发上的泡沫,直至洁净无余。
d)完成对老人头发和面部的擦拭后,取下颈部和肩部的毛巾,如有需要,可调整吹风机至最低功率,随后吹干头发并细致梳理。
卧式洗头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a)执行程序如下:首先协助老人舒适地侧卧,随后移除枕头。在肩颈区域覆盖一条毛巾,接着放置一块防水垫于头部和颈部下方,并在其上叠加一条毛巾。然后,放置一个简易洗头盆于头部下方,同时提供棉球以塞住耳朵。在此过程中,请提醒老人闭目以确保舒适度。
b)采用预先设定温度的手持水壶,轻柔地将水分均匀洒在老人的发丝上,随后,细致地涂抹上洗发产品,继而运用手指腹进行反复的按摩揉搓。
c)确保至少冲洗三次头发,以彻底清除水壶喷出的泡沫,直至洁净无余。
d)进行面部和头发的擦拭,首先需移除简易洗头盆,随后用毛巾仔细地将水分吸干,接着取出预备的棉球。
e)根据个人需求,可适度调节吹风机至最低功率档位,以便有效吹干并整齐梳理秀发。
f)移除用物,整理床单位。
3)洗脸
操作前准备
为洗漱环节,请备齐脸盆、适宜温度的清水、洁面产品,以及大小适宜的毛巾。
操作步骤及要求
坐式洗脸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a)确保老年人平稳就座后,于其胸前围裹一条柔软的毛巾,并在身旁放置洗脸盆。
b)首先,用清水适度湿润老年人的面部,然后逐一涂抹适合的洁面产品,确保至少进行两次彻底的清洗,直至面部清洁无余,最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
卧式洗脸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a)协助老年人平卧躺好;
b)首先,在老年人胸前的被子和下巴间铺设大毛巾,然后取一条小毛巾,将其湿润后适度拧干。接下来,将小毛巾折叠成十字形,形成四层结构,利用其四个角逐一清洁双眼的眼内角和眼外角。
c)取适量洁面用品,首先用清洗过的半干小毛巾包裹于手心,逐一清洁额部、鼻部、鼻翼两侧、脸颊以及耳后和颈部。最后,再次用清水洗净毛巾,轻柔地擦干面部肌肤。
d)移除用物,整理床单位。
4)洗手
操作前准备
准备脸盆、温水、洁手用品、毛巾等物品。
操作步骤及要求
洗手应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a)以下是洗手步骤的详细描述:先让老年人将一只手臂浸入脸盆,湿润后取出,随后均匀地涂抹上洁手用品。接着,细致地揉搓掌心、手指、指缝、手背及手腕部位。最后,再次将手洗净,并确保彻底擦干。
b)相同方法洗净另一只手;
c)移除用物,整理床单位。
5)刷牙
操作前准备
请备齐牙膏、牙刷、水杯、清水、毛巾、防水垫以及护唇膏等相关个人洗漱用品。
操作步骤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