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的生活保障与护理计划
1、个人卫生护理方法
2、简化卧床患者着装程序
3、病人床单更换程序
4、护理卧床患者饮食方法
5、专业提供床旁洗发服务
6、床旁卫生照料
7、新型环保给排水系统方案
8、翻身技巧指南
9、不同卧姿护理方法
10、安全高效的病人转移操作指南
11、专业背部舒缓与按摩技巧
12、煎煮与服用中药的方法
二、环保与卫生保障计划
1、基础卫生操作流程
2、高效物理消毒措施
3、区域隔离策略
三、定制化洗涤解决方案
四、优质护理服务提案
五、全面的心理援助策略
1、项目范围
2、专业词汇与概念解析
3、基础准则
4、专业服务与人员配置保障
5、专业心理援助流程
6、专业的情绪管理与心理咨询策略
7、项目成果评价
8、服务完成阶段
9、客户满意度追踪
10、高效文件管理系统
六、创新的文化娱乐项目提案
1、服务要求
2、优质文化娱乐解决方案
3、舒适休息空间与规范化管理规定
4、娱乐室设施与管理规定
5、全面解读图书学习空间
6、康复室设施与管理规定
7、活动室设施与管理规定
8、老年人文化娱乐服务规范
9、创新的文化娱乐解决方案
10、评价与持续改进
七、全面的安全保障策略
1、食品安全应急响应计划
2、患者发生坠床的应急预案
3、患者发生摔伤的应急预案
4、防火措施
5、应急电力中断计划
6、紧急供水方案
7、应急响应措施-泛水方案
8、处理患者离家情况
9、紧急应对患者自杀措施
10、应对陪护失误的计划
11、出现特殊情况(如癫痫等)时,对老年人进行行为约束保障其人身安全承诺书
八、医疗保健服务方案
1、肝炎研究与防控
2、细菌与阿米巴病研究
3、流感概述
4、全面的慢性疾病管理计划
5、急救管理方案
6、专业康复计划
7、医院转介管理制度详述
10、关于遵循临床医疗标准的医疗行为声明
养老院长者护理解决方案
模板简介
养老院长者护理解决方案涵盖了全面的生活保障与护理、环保卫生保障、定制化洗涤、优质护理服务、心理援助、文化娱乐、安全保障及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内容。方案围绕长者日常生活中的个人卫生护理、卧床患者着装与饮食照料、床旁服务等细节流程,结合基础卫生操作、高效物理消毒、区域隔离等环保卫生管理措施,配套定制化洗涤解决方案,并针对专业心理援助(含情绪管理与心理咨询)、创新文化娱乐项目(含活动设计与空间管理)、全面安全保障(含食品安全、坠床摔伤、防火等应急预案)及医疗保健服务(含慢性疾病管理、急救、医院转介)等关键领域进行了系统设计。该方案旨在为养老院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长者护理指引,助力提升长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服务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模板预览

 

 

 

 

养老院长者护理解决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一、全面的生活保障与护理计划

1、个人卫生护理方法

(一)漱口法

1.目的

(1)确保口腔卫生与湿润,以预防口腔感染及其可能的并发症。

(2)旨在消除口腔异味,提升患者口腔清新度,营造舒适的口腔环境,从而刺激食欲的增长。

2.以下是常见的漱口溶液:等渗盐水、比例为1:4的朵贝尔溶液,以及温开水。

3.适用对象:主要包括长期处于卧床状态或手术康复期的患者,以及床旁佩戴禁食标识的人员。

4.用物:漱口液、治疗巾、弯盆、毛巾。

5.操作步骤

(1)解释→置病人头侧位→弯盘放下颌部→检查口腔→漱次→用毛巾清洗面部。

(2)实施步骤:一、床铺整理,二、卫生用具清洗,三、归还原位。

(二)洗脸法

1.1. 目的:针对身体虚弱、长期卧床且上肢功能受限的患者,提供洗脸的辅助服务。 2. 所需物品:准备一盆温度适宜(47-50摄氏度)的温水,以及大小各一的毛巾,以及适量的香皂。 3. 操作流程:

(1)将物品置于盆椅上,首先解开衣物的第一颗扣子,随后轻柔地在颈部敷上毛巾。

面部清洁步骤如下: 1. 眼部护理 2. 额头区域清洁 3. 全脸均匀打湿 4. 清洁鼻子下方 5. 进行下巴及颈部护理 6. 注意耳朵周围 7. 最后,颈部前后部位亦需擦拭干净 建议重复上述过程,确保全面洁净。

(2)实施步骤:一、床铺整理,二、卫生用具清洗,三、归还原位。

(三)床上梳头

1.目标:梳理头发的过程能够有效按摩头皮,进而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清除头皮上的污垢、鳞屑及脱落的头皮细胞。

发,使病员舒适、美观。

2.用物:梳一把、毛巾一条。

3.操作步骤:

(1)头下垫毛巾→松发→梳理头发→由下

(2)调整睡姿:在床尾轻拍枕垫,确保其恢复至适宜的支撑状态,供您舒适倚靠。

(3)整理:清理用物,物归原处。

(四)剪指(趾)甲

1.旨在维护环境卫生,提升视觉效果,预防皮肤划伤,并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

2.用物:指甲剪(钳)一把、弯盆一个、治疗巾一条。

3.操作步骤:

(1)操作过程中,应用抗菌垫进行防护,随后选用专业治疗巾,配合弯盆进行适宜角度的准备,最后进行细致的指(趾)甲修复工作。

(2)整理:清理用物,物归原处。

2、简化卧床患者着装程序

1.目的:帮助不能自理病者穿衣。

2.用物:衣服一套、中单一张(备用)

3.操作步骤:

(1)1. 脱衣物顺序应遵循:先卸除近侧,继而脱去对侧。对于伤者,需先处理健侧,再处理受伤部位。2. 穿衣顺序则相反:先着装对侧,随后穿上近侧。在穿戴过程中,伤者应先穿上患肢,再覆盖健肢。3. 重要注意事项:

(1)确保病人不会过度裸露,操作时应交替脱下和穿上洁净衣物,并覆盖被子遮蔽暴露的身躯,以防止病人着凉。

(2)在更换衣物时,对于昏迷患者应由护士进行监督操作,以确保在转换体位过程中免于潜在风险。

(3)在更换衣物的过程中,务必保持轻柔,避免采用拖、拉或推动的动作,以防止可能对病人肌肤造成不必要的摩擦。请采取托举的方式谨慎进行。

(4)在更换衣物的过程中,务必关注病人的皮肤状况,一旦发现红肿或皮肤破损,应立即向当班护士报告。

(5)当患者佩戴各类管道时,务必与护理人员共同进行衣物更换,以防止管道滑脱或引发感染。

(6)完成换装后,病人需依次整理床铺,铺设整洁的被褥,然后将使用过的衣物投放至指定的污衣袋,确保床铺环境的清爽与卫生。

3、病人床单更换程序

(一)旨在维持床单的清洁与卫生,从而确保病人的舒适度。

(二)所需物品包括:清洁床单、中单、被套及枕套,视情况还需准备替换衣物和床铺清扫工具。

(三)操作步骤:

1.准备所需物品并移至病床一侧,依次排列洁净床单于床边椅上,同时撤去床头柜,视情况调整门窗的开关状态。

2.在尊重病人的状况下,询问其是否需要如厕,并在必要时提供便器支持(如病情不允许,请征询护士的意见);随后,调整床头和床尾支架至适宜位置。

3.协助患者松开床尾被单,指导其侧身躺于床的一侧,并确保患者可以稳固地扶住床缘以防止意外滑落。操作者背对患者,同时运用一臂托举病人的头部,另一手将枕头移至对侧以提供适宜的支撑。

4.逐层解开临近的床单,将中单整齐地裹住病人的躯体下方,随后清理并擦拭掉胶单与中单上的污物,再将大单覆盖在病人周身,并清扫床垫残留的碎屑。

5.首先,确保大单的横向、纵向以及床的中心线均处于整齐状态。然后,依次展开大单的一半,平铺在病人的身体下方,将靠近头部和尾部的部分折叠成斜角并置于床垫底下。接下来,平整胶单,覆盖在中单之上,将中单的一半放置于病人身下,另一半则与胶单一同塞入床垫下。随后,协助病人转向侧卧,并确保他们可以稳定地扶住床沿。护理人员转移到对侧,将中单卷至床尾,同时清理胶单,将其覆盖在病人身上。最后,将使用过的脏大单卷起,存放于床尾的治疗车下层或床脚架上。

6.依次清理床面残留物,然后按顺序铺设清洁的大单、防滑胶单和中单,逐一平整铺放,确保病人能舒适地躺平。

7.操作流程如下:首先,解开被套的污渍端(或侧面系带),然后将洁净的被套平整铺于盖被表面。接下来,将棉胎折叠整齐并放入原有污被套中,确保上端两侧对齐,接着从上至下整理棉胎,再确保下端两侧对准,随后系紧带子。最后,将脏被套移至治疗车(或床尾支架)上,将棉被边缘内折至与床沿平齐。

8.优雅地支撑病人的头部,同时灵巧地取走枕头,于床尾进行枕套的更换,然后以同样的手法轻柔地将枕头复位在病人的头下。

9.负责协助患者调整至适宜的体位,归置床边桌椅,整理床头柜,并开启门窗,将脏寝具送至清洁区域投入污衣袋中。

(四)注意点:

1.危重病人应有护士一同完成,轻病人有异常变化及时报告护士。2。要学会帮助病人转身,让病人扶稳床沿,防止坠床。3。防止各种管道脱落。

4.冬天防止病人受凉,注意保暖。

5.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如骨科手术后或康复中的,通常需要两名人员协同操作,或者在护士的专业指导下进行。

4、护理卧床患者饮食方法

(一)所需物品:预备的膳食或温开水、配套的餐巾、卫生纸、专用小勺及吸管。

(二)1. 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应采取半坐卧位,头部倾向近侧。2. 如无法实施半坐卧,需适当提高头部,脸部偏向一侧(靠近身体)。3. 在颈部下方放置餐巾或毛巾,以确保床单清洁无污染,保护枕套的卫生。

(三)喂食方法及注意事项:

1.在投喂前,请务必使用手背测试食物温度,确保其适中,既不过热导致烫伤,也不过冷引发患者的胃肠不适。

2.在投喂过程中,请确保缓慢进行,逐勺轻柔地送入口腔,每次喂食后务必清洁病人口唇周围的区域。

3.在实施膳食护理时,如患者出现呛咳症状,应立即暂停,随后协助患者采取坐姿或半坐位,并轻拍其背部以帮助排出异物。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务必安排护士在场提供专业支持和喂食服务。

4.完成喂食后,应用消毒的治疗巾或毛巾仔细擦拭病人口唇周围的残留,协助病人调整至适宜的体位。接着,整理床铺,确保病床区域的整洁与卫生。同时别忘了清洗并归置使用的食具,将其放回原位。

5.对于需监测摄入与排出状况的患者,应告知当班护士准确记录给予的食物或液体量。而对于处于昏迷或神志模糊状态的病人,护工不得进行喂食操作。

(四)饮食的种类:

1.基本饮食

(1)一日三餐,针对病情轻微且无消化系统疾病的个体,推荐常规饮食。

(2)针对消化不良、低热及老年或婴幼儿患者,推荐每日膳食量为3-4次,侧重于软质食品的供应。

(3)针对发热、体弱、消化道不适以及口腔疾病等情况,推荐每日摄取半流质饮食四至五次。

(4)针对病情严重、发热、吞咽障碍、口腔术后或急性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推荐每日膳食为流质,分5-6次摄入,每次量控制在200毫升。

2.治疗饮食

(1)针对高热量需求人群,如热能消耗大的个体、烧伤病患、哺乳期妇女以及患有肝炎或胆道疾病的患者,餐饮建议在三餐基础上额外提供牛奶、豆浆、鸡蛋、藕粉及蛋糕等营养补充品。

(2)针对特定病情,如结核病、严重贫血、烧伤、肾病综合症、大手术后期以及癌症晚期,推荐摄取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肉类(如牛肉、猪肉)、鱼类、禽蛋、乳制品和豆类。

(3)对于患有肝胆疾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肥胖症以及腹泻的患者,应避免摄取肥肉、蛋黄及猪油,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不适合此类体质。

(4)对于患有心脏病、肾脏疾病(急性或慢性肾炎)、肝硬化伴有腹水以及重度高血压但水肿症状较轻微的患者,每日摄入食盐量应严格控制在2克以下。

3.试验饮食

(1)诊断胃肠出血的手段之一是通过大便潜血试验,此检查要求试验前3天遵循特定饮食规定。患者需避免摄入肉类、肝类、以及任何血制品,同时限制绿色蔬菜的大量摄取。适宜的食物包括豆制品、菜花和马铃薯等清淡选项。

(2)胆囊造影饮食检查前半小时至一小时进食煎鸡蛋40克(3)忌碘饮食甲亢病员在检查或治疗前一个月,忌食有海带、紫菜、包心菜等含碘量高的食物,禁用碘酒作局部消毒。

(五)病员饮食前、中、后的注意事项

1.进食前

(1)筹备环节:在进餐前,务必确保病室的清洁卫生,清除所有污染物,暂停非必要的治疗和检查,营造宁静且整洁的环境,并预先备妥洁净的餐具。

(2)预先安排:根据卧床病人的需求提供便器,并在使用后撤回。同时,我们将协助患者进行洗手,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或病人,我们将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坐起或使用床边小桌。

(3)员工应确保着装整洁,佩戴口罩,并在操作前彻底洗手。依据餐饮单的指示准备膳食,明确理解当天的饮食限制(如禁食或定量)以及特殊进食规定,以预防可能的误操作。

2.进食时

(1)迅速而准确地将热食与佳肴分配至每一位病患手中。

(2)应经常巡视,观察病员进食情况。

(3)积极促进患者饮食,实时征询患者的意见,并及时与营养科沟通协调。

(4)在确保患者病情许可的前提下,家属所赠予的食物需经过护士的专业检查后方可供其食用。

(5)对重危病员

1)应耐心喂食,速度要适中,温度要适宜。

2)对进流质的病员,可用小壶吸。

3)对于能够吞咽但易产生呛咳反应的患者,我们建议适当抬高头部,倾向一侧,执行谨慎的喂食操作,以防止食物误入气管引发窒息风险。

(6)对于因昏迷或其他原因无法自主经口摄取营养的患者,实施鼻饲喂养方法得以保障其营养需求。

3.进食后

完成进餐后,我们需协助危重症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实施口腔护理措施,并整理床铺单元,视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

5、专业提供床旁洗发服务

(一)目的

旨在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有效清除污垢及剥落的鳞屑,同时防止和消除头虱虮害,从而确保头发的洁净、整洁与舒爽。

(二)用物

以下是所需物品清单: 1. 洗发器一台 2. 小型清洁用品清单:一张 3. 大小毛巾各一条 4. 防护用品:眼罩或纱布 5. 辅助工具:别针 6. 医疗级辅助:棉球两个 7. 器具准备:弯盆一个,量杯或口盅一个 8. 水资源分配:两个水桶(一桶盛装40-50摄氏度温水,另一桶用于存放污水) 9. 日常洗护用品:洗发水 10. 头部护理工具:梳子 11. 可能需要:橡皮圈(视情况准备) 12. 完成清洗后:电吹风(如需使用)

(三)操作步骤:

1.在床边准备所需物品,首先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随后依据其需求提供便器,并将床旁椅适当移开,同时考虑季节因素调节窗户开关。

2.操作步骤如下:首先,解开病人的衣领,然后将其翻转向内折叠,接着,取一条适宜的毛巾环绕于病人的颈部,并确保其稳固,最后,利用别针进行适当的固定。

3.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协助患者侧卧,然后将枕头移至对侧,将洗头器妥当地放置于病人的颈部,确保其颈部枕在设备的凹陷部位,头部嵌入相应的槽内。这样的安排旨在提供最大程度的舒适度。同时,应调节洗头器的出水位置,使其微微倾斜,以便水流直接顺畅地流入预先准备的盛水桶中。

4.在枕头上铺设大毛巾,随后覆盖垫小胶单,接着用棉球填充双耳,最后用纱布轻轻遮盖住眼睛。

5.以下是详细的洗发步骤: 1. 先卸下发夹,将头发轻轻松开。 2. 用温水湿润秀发,随后涂抹适量洗发水,进行适度揉搓。 3. 紧接着,用热水反复冲洗,确保头发清洁无残留。 4. 清洁完毕后,用干净的毛巾吸去发梢多余的水分。 5. 解除颈部的毛巾包裹,移除耳部的棉球和纱布。 6. 最后,使用病患专用毛巾细心擦拭面部,保持面部干燥。

6.协助患者移除洗头器后,确保其舒适地躺在床铺中央。随后,我们将逐一调整枕头、更换胶单并放置大毛巾。

首先,用包头毛巾轻轻揉搓湿发,随后以大毛巾彻底吸干水分,接着用梳子细致梳理,使发丝舒展以便快速干燥。

在适当的情况下,可利用电吹风对头发进行烘干,随后待其自然干燥后再进行梳理或编辫操作。

7.整理用物、整理床单位。

(四)注意事项

1.需持续监控病患病情动态,定期询问其身体状况是否舒适,一旦察觉任何不适,应立即暂停并及时向护士报告。

2.注意室温和水温,及时擦干头发,防止病人受凉。3。防止水流入眼及耳内,避免沾湿衣服和床铺,一旦沾湿应及时更换。4.若病情较重,不能单独执行,应协助护士完成该项工作。

6、床旁卫生照料

(一)目的

1.保证皮肤的清洁,使病员舒适。

2.旨在提升血液循环效率,强化皮肤的排毒功能,并防止可能随之发生的皮肤感染等相关并发症。

(二)用物

配置清单如下: - 护理车装载50%浓度的酒精 - 包含松节油、石蜡油 - 配备肥皂和洗涤器具,如盆、棉枝、弯盘和胶盆 - 日常用品包括梳子和指甲钳 - 携带一条治疗巾 - 提供两个水桶:一个用于盛放热水(温度控制在47-50℃),另一个用于收集污水 - 备有一条大毛巾 - 清洁衣物及被服应随时准备 - 必要的卫生设施,如便盆和便盆布 - 提供可供病人使用的脸盆 - 安置屏风以保证私密性

(三)操作步骤

1.将用物带至床边,并放在便于操作之处。

2.为病人提供详尽的指导,包括确保门窗关闭,设置适当的屏风,帮助患者脱下裤子,并置放便盆。

3.将面盆放于床旁椅上,装上2/3满水。

4.擦洗顺序:解开衣领垫上大毛巾于棉被头

(1)逐部位卸除面部装饰,包括眼部、额头、鼻部、脸颊、双耳以及颌下区域的衣物。

(2)在翻转过程中,务必确保胸腹部(包括左侧、中部和右侧经过腋窝及中线区域,以及皮肤褶皱部位)的清洁。同时,细致地清洗双手,特别是指缝部分,应使用毛巾进行擦拭,并及时更换清水。

(3)首先从颈后开始按摩,随后沿脊椎方向至背部,涵盖左侧、中央和右侧,穿过腋中线,接着专注于按摩各骨突部位,最后完成按摩后穿上衣物。

(4)进行腿部(包括前侧、后侧和内侧)的清洁与水分更换

(5)双脚(泡洗与泡手同)

(6)1. 为病人更换盆器、补充水分并擦拭私密部位; 2. 着手协助穿戴裤子,确保病人舒适; 3. 进行指甲修剪,梳理头发,并整理床铺至适宜状态; 4. 提供适量水分,清洗毛巾与面盆,特别注意使用肥皂进行清洁。

7.清理用物

8.桌椅还原位,打开门窗。

(四)注意点:

1.水温度要适宜。

2.避免暴露病人过久。

3.皮肤皱折处需抹干净。

4.当病人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时,务必及时向护士报告。

5.更衣按更衣方法。

6.女病人先冲洗内阴。

7.在擦拭过程中,请适度控制力度,建议执行以下步骤:首先用肥皂涂抹,接着清水冲洗两次,确保特别肮脏的区域已彻底清洁。

8.抹身过程沾湿被服要及时更换。

7、新型环保给排水系统方案

(一)目的:帮助病人排便。

(二)所需物品包括:便盆、便盆布以及尿壶,同时备有胶单中单以作应急之需。

(三)操作步骤:

1.在病人的右侧,我们铺设胶单与中单,确保其覆盖于身体下方。

2.执行医疗程序时,先协助病人将上衣翻转至背部,随后谨慎地脱下其裤子,并确保双足蜷曲就位。

3.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右手托起病人的臀部,随后平稳地放置便盆于其下方,确保便盆开口朝下并精确对准。

4.为患者外阴区域覆盖尿布或安置尿壶接取尿液,以防止尿液意外玷污床单。

5.在如厕后,对患者的外阴和肛门进行细致的清洁,视情况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的清洗护理。

(四)注意点:

1.在放置便盆时,务必确保病人的臀部适度抬起,切勿强制压入,以防止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便盆盛接好,以免污染床单。

3.不能使用损坏的便器。

4.任何情况下,一旦中单、衣物或寝具遭受大小便污染,应立即进行更换。

5.在应对严寒气候时,建议预先用适量热水加热便盆,以确保使用的舒适性。

6.在执行夜间病患如厕照护时,务必保持轻柔,以防止打扰到其他病友的休息。

7.卫生设施应独立使用,每次使用后务必进行消毒,以防止细菌交叉传播。

8.一旦观察到患者背部或臀部皮肤出现破损情况,应及时向护士报告。

9.危重病人、肥胖病人请护士协助护理。

10.任何时间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或排泄物异常,应及时上报。

8、翻身技巧指南

(一)目的:

1.致力于提升卧床病人的舒适度,通过专业手段协助其实现体位转换。

2.减轻局部受压,预防褥疮。

3.减少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

4.适应治疗及护理需要。

(二)操作步骤:

1.将枕头移向一侧或竖起。

2.把病人头摆向一侧

3.执行轻柔的转移操作,旨在将患者的上身、臀部及下肢逐一偏向一侧。

4.将病人双手放于胸前,以免受压。

5.在转身的过程中,施力于肩部和臀部以实现平稳过渡至左侧或右侧。

6.双腿稍弯曲,双手放舒适。

7.根据病情需要放靠背园枕和小气垫等。

8.给病人盖好被子。

(三)注意点

1.重病人翻身要有护士指导。

2.在翻转体位过程中,如病人感到任何不适,应及时向护士报告。

3.翻身动作要轻,避免拖、拉、推。

4.在翻转患者时,特别关注涉及管道的情况,确保管道不会被意外拉脱、扭曲或受到压力影响。

5.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堕床。

9、不同卧姿护理方法

(一)仰卧位

患者应采取仰卧位,头部下方配备一个枕头,双臂放置于身体两侧,双腿自然伸展。本方法适用于接受过硬膜外麻醉或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

在处理休克病人时,除了常规采用仰卧姿势外,还可适当调整体位,将头部、胸部抬高约10至30度,同时腿部抬高,以提升呼吸效率并促进下肢静脉回流,这种特别设计的卧姿被称为休克卧位。

(二)去枕仰卧位

实施操作:首先将枕头横置床头,然后让病患采取去枕仰卧姿势。此方法适用于处于昏迷状态或全身麻醉未完全清醒的病人,以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及减少肺部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接受蛛网膜下腔麻醉并已完成脊髓腔穿刺的患者,建议平躺且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六小时去枕状态,目的是预防因脑压降低引发的头痛问题。

(三)屈膝仰卧法

受检者应采取仰卧姿势,膝关节屈曲并适度向外展开,以便放松腹部肌肉,双臂自然放置于躯体两侧。这种方法常见于腹部体检或对女性病患进行导尿操作时应用。

(四)侧卧法

患者身体采取侧卧姿势,双臂屈曲,一臂置于枕头旁边,另一臂置于胸前,下肢略微伸直,上肢则呈弯曲状态。对于昏迷、术后恢复或瘫痪的病人,我们建议在双腿间、胸前及背部安置柔软的枕头作为支撑。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轮换侧卧与仰卧,以预防压疮的发生。此外,该姿势也适用于进行肠道灌洗和肛门检查等医疗操作。

(五)半坐卧位

起身时,首先调整床头支架至40-50度角,随后抬起膝下支架,确保身体处于适宜的倾斜角度,防止滑落。在无需支架辅助时,可准备一床棉被折叠成矩形,放置于病患背部下方,并在膝部下方添加一个枕头作为支撑。

此卧位用于呼吸困难的病员,可借重力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同时使静脉回流量减少,从而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改善呼吸困难;用于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员,有利于腹腔渗出物流入盆腔,使感染局限化,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肿;用于腹部手术后病员,可减轻伤口缝合处的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用于头、颈部、手术后病员,可减少局部出血;用于恢复期病员以逐渐锻炼体力。

(六)端坐法

配置有便携式床头小桌,其上安置软枕,以便病患能够俯身倚靠。通过调节床头支架高度,使患者能够舒适地向后倚靠,同时适度提升膝下支架,有助于改善呼吸困难。此设置适用于心力衰竭、心包积液量大以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患者,旨在提供必要的休息支持。

(七)头低脚高位

病患需将枕头横置床头,以保护头部,同时在床尾脚处放置一块15-30厘米厚的木块或砖块作为支撑。此方法适用于胎膜早破的产妇,旨在缓解腹部压力,降低羊水流出的冲击力,并预防脐带脱垂。此外,它也被用于部分病患的身体位置引流,有助于痰液顺畅排出。

(八)头高足低位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采取仰卧姿势,并在床头和脚部放置厚度为15-30厘米的木块或砖块作为支撑。这种体位在对颈椎骨折患者实施颅骨牵引时,能够提供适当的反向牵引力;同时,它也有助于防止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力,是颅脑手术后患者常用的康复体位。

(九)截石位

受检者采取仰卧姿势,脚部平置于支架上,双膝分开,臀部紧贴检查台边缘,双手置胸部或身体两侧。这种体位适用于肛门、会阴及阴道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同样适用于膀胱镜检查的操作需求。

(十)膝胸卧位

操作姿势如下:受检者需采取俯卧姿态,双腿微分,大腿与床面呈直角,臀部抬起,腹部悬空。头部和胸部可适度贴近床面,头偏向一侧,双臂屈肘置于头部两侧。此姿势适用于肛门、直肠和乙状结肠的检查与治疗,同时也适用于纠正体位不正的情况。

(十一)俯卧位

病员应采取俯卧姿势,头部转向一侧,双臂自然弯曲并放置于头部两侧,双脚伸直,腹部下方及足部各配备一软枕以提供舒适性,同时确保不会妨碍呼吸。此体位常适用于腰背部检查以及术后恢复期,例如脊椎手术或涉及背、腰、臂部伤口的患者,他们可能无法平躺或侧卧。

10、安全高效的病人转移操作指南

(一)平车运送法

1.目的:运送不能起床的病员。

2.配置物品:配备有覆盖着布单和橡胶保护垫的平车,其中包括预备的垫子和枕头(可选用棉被或已套好毛毯)

3.操作方法:

(1)挪动转移技术:适用于病情允许且患者能适度配合的情况。首先,需移除床边的家具,如桌子和椅子,并解开覆盖的被子。随后,将棉被平整地铺设于推车上,确保推车与床面紧密贴合。护士在一旁提供支持,协助患者按顺序移动上身、臀部和下肢至推车(返回床铺时,先协助下肢,后处理上半身),直至患者舒适地躺下。最后,用棉被包裹患者,先覆盖脚部,然后覆盖两侧,仅露出头部部分。

(2)适用于病情允许且体重相对较轻的情况下的单人搬运方法。

首先,将预先覆盖有棉被的平车推至床尾,调整角度使其与床尾形成钝角。然后,解开覆盖物,邀请患者配合。搬运人员需分别托住患者的肩部和臀部,患者的一臂从搬运者腋下穿过,另一臂则从对侧肩部绕过,双手在颈部后方相握。在轻柔的动作中,搬运者协助患者平稳地安置于车上,确保棉被妥帖覆盖。

(二)轮椅运送法

1.目的:运送不能行走的病员。

2.用物:轮椅、需要时备外衣。

3.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1. 将轮椅定位在床边,确保椅背与床尾平行,并调整方向面对床头。 2. 协助病患逐步坐起,然后协助其穿好衣物。 3. 紧接着,帮助病患穿鞋并安全下地。 4. 当病患准备登上轮椅时,护理人员应站立于轮椅后方,稳固轮椅,防止其向前滑动,同时提醒病患紧握扶手,尽可能向后坐稳。

在推行轮椅过程中,务必确保病员不可前倾或自行离座,以防意外跌倒。下坡行驶应保持低速,并着重关注病员的保暖,同时不忘留意其面色变化。

当协助病患从轮椅转移至床铺时,其步骤与轮椅上的操作类似。完成转移后,应扶持患者安稳地躺卧休息。

(三)二人、三人搬运法

针对行动不便且体态较重的患者,搬运过程应采用双人协同方法。首先,解开覆盖的被褥,让病人上肢交叉置于胸前。在操作中,甲护理人员需支持病人的颈部和腰部,而乙则负责臀部和腿部。接着,两人同步抬起患者,确保患者身体适度倾向搬运者,平稳地转移至平车上。最后,确保患者得到妥善的棉被覆盖。

(四)四人搬运法

用于危重或颈椎、腰椎骨折病员。

在床边操作中,首先移除床旁的桌椅,然后铺设棉被覆盖的平车紧邻床位。确保在病员腰部和手臂下方放置稳固的帆布兜或中单。甲位于头部,支撑病员的头部和肩部,乙则在脚端托住小腿。丙和丁分别站立于病床和平车两侧,他们共同牢固握住帆布兜或中单的四个角。四人协同一致,轻柔地抬起病员,平稳地安置于平车中央。最后,仔细覆盖好全部棉被,确保舒适与安全。

在推行过程中,请确保速度适宜。上坡或下坡时,应让病员头部位于推车较高的一端。进入房间前,请务必预先开启门扉,切勿利用推车撞击门扇,以防对病员造成不必要的振动,并防止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

(五)注意事项

1.在转移病员的过程中,务必确保其保暖并执行轻柔平稳的操作,切勿触碰受伤部位。

2.在转移骨折患者时,务必确保车辆上配备木板,并预先对骨折部位实施妥善固定。对于需要运送的输液患者,若车内未配置输液架,应由专人手持输液瓶,稳固穿刺点,以防止输液管道内积聚空气、针头出现血凝或脱落现象。

3.4. 在轮椅运送病患过程中,务必关注其面色。特别强调,下坡行驶时,应由护工位于前方以确保安全,防止因路面湿滑导致病人发生意外跌倒。同时,需注重预防褥疮的发生。

(一)产生褥疮的原因

褥疮系由身体特定区域长时间承受压力,导致血液循环受限,无法为皮肤及皮下组织提供必需的营养供应,从而引发局部组织功能障碍,最终形成溃疡和组织坏死的现象。

(二)褥疮发生原因

1.长期卧床的病患,由于体位长时间不变,易导致局部组织承受过度压力,进而引发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起组织营养状况恶化。这种情况普遍见于昏迷、瘫痪、老龄、体质虚弱、营养匮乏以及水肿的患者群体。

2.长期遭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因素的影响(诸如大小便失禁、寝具平整度欠佳,以及床面碎屑积累), 皮肤的防护机能因而减弱。

3.在应用石膏带与夹板的过程中,若衬垫安置不当或紧度调整不适宜,往往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形成问题。

4.涉及的身体状况包括:年迈体衰、体质虚弱、营养匮乏、长期发热以及恶病质等情况导致的全身性营养不足。

(三)褥疮的易发部位

易发于承受压力较大且缺乏脂肪垫保护,且无肌肉覆盖或肌层薄弱的骨骼突出部位,例如枕骨隆突、枕骨粗隆、耳廓、肩胛区、肘关节、脊椎棘突、髋臼、骶尾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髁以及足跟部等。此外,在俯卧状态下,也可能出现在髂前上棘、肋缘突起部位及膝关节区域。

(四)疮的预防

预防疮的发生关键在于消除其诱发因素。为此,强调需频繁实施翻身、清洗、按摩、整理和个人卫生,且在班次交接时务必严谨详尽地交接护理程序。

1.优化体位变换策略:对于卧床病患,应积极促进并提供必要的协助,定期调整卧姿,以轮换减轻骨骼受压区域的压力。翻转体位的频率应依据病患状况和局部压力情况灵活调整,通常建议每两到三小时翻转一次,最长时间不超过四小时,如有必要,可每小时进行一次。同时,实施床头翻身记录制度,协助过程中务必避免使用拖、拉或推的动作,以防止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在实施护理操作时,首先确保病患体位适宜。针对骨突和支撑身体的关键空隙,可采用柔软枕或海绵垫进行填充,必要时可添加海绵床垫或水垫,以分散体重负载,实现压力分布的均匀化。这种设计有助于降低隆突区域皮肤承受的压强。然而,即使是轻微的压力长时间作用也可能引发组织损伤,因此,定期变换病患体位至关重要。此外,针对骨隆和易受压部位,可考虑使用橡胶气圈、棉圈或海绵垫提供额外支撑,但气圈需充气至1/2至2/3容量,避免过度,且气圈应包裹在平整无皱的布套内,气门朝向双脚。对于水肿和肥胖患者,橡胶气圈不建议使用,以防局部压力过大影响血液循环和皮肤散热。可以定制柔软且尺寸合适的棉圈,让受压部位保持悬空状态,并时刻监控其位置,一旦湿润应及时更换。在必要时,还需借助护架提升床单,防止局部形成压力点。

3.在使用过程中,务必确保便盆完好无损,操作时应轻柔,如需协助,可在便盆周边配备柔软的纸张或布料垫,以保护肌肤免受可能的擦伤。

4.优化局部血流管理:针对易患压疮的患者,务必定期实施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关注受压区域。建议每段时间采用50%酒精进行背部按摩以及压力点的舒缓处理。同时,频繁地实施温水全身擦拭,包括背部,或者运用湿润热敷毛巾进行局部刺激,以激活血液循环,提升局部的养分供应状况。

11、专业背部舒缓与按摩技巧

(一)目的:预防褥疮发生

(二)1. 确保操作者的准备工作如下:首先,着装整洁,其次,执行手部卫生程序,包括洗手并佩戴口罩,随后,对相关操作进行详尽说明,同时询问参与者是否已完成个人卫生事项(如厕)。

2.3. 安置物品:包括50%浓度的酒精、爽身粉、大毛巾、翻身枕、小棉圈、腰盆、屏风以及便盆,确保病人的舒适性。

(三)翻身拍背按摩

1.备物至床前,移开床旁桌、椅、置屏风。

2.预先准备:向病人阐明并予以适当的协助,使其采取侧卧姿势(面向操作者)

3.实施背部轻拍:以手呈弯曲状,自底部向上沿着脊椎两侧进行有节奏的拍打。

4.背部按摩操作步骤如下:先将50%浓度的酒精均匀涂抹,然后进行按摩,每次持续3至5分钟,重复进行多轮。

5.按摩顺序:全背

(1)运用大鱼际和小鱼际肌肉,自臀部上方沿脊椎向上按摩,直至触及肩部,并顺势延展至腰部。

(2)进行骶尾部、脊柱以及第七颈椎区域的双拇指按摩操作。

侧卧姿势调整如下:安置翻身枕于背部,上侧肢体保持弯曲,膝部垫以枕头以提供支撑;下侧腿微曲,外踝处垫以柔软的棉圈。同时,上侧上肢应屈肘并置于腹部,下侧上肢则需屈肘,手掌轻放于枕头上,肘部同样辅以棉圈保护。

6.检查受压部位皮肤:关注全身骨骼突出区域及耳部(确保不压迫于枕头上,并定时实施翻身措施)。

7.整理:病人体位舒适,保暖措施得当。

(1)病房设施整理要求:床单铺设平整,无任何碎屑,桌椅务必归还原位。

(2)用物: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3)中药煎蒸法及吸法

(4)护士将根据病人的状况,指导并监督其洗头过程,确保安全执行。至于热水袋和冰袋的应用方法,同样需在护士的专业指导下实施。

(一)热水袋使用法

1.所需物品:配备有套的热水袋、装有热水的量杯以及温度计

2.方法:

(1)测试水温应保持在60至70摄氏度,适用于昏迷、局部感知障碍者、老年人、麻醉未苏醒者以及婴幼儿,特别提醒,对于水温低于50℃的情况需特别谨慎。

(2)操作步骤如下: 1. 平置热水袋,移除塞子。 2. 用左手握住热水袋口边缘,徐徐注入热水,边注边提升,以防止溢出,热水填充量控制在袋体的1/2至2/3之间。 3. 慢慢放平热水袋,排出内部空气。 4. 紧固塞子,确保无水渗漏,随后擦干表面,再轻轻倒提热水袋并挤压检查。 5. 如有必要,请务必擦干外部水分,然后将其装入配套套袋中,确保开口处的带子牢固系好。 6. 最后,由护士将热水袋安置在所需的位置。

(3)使用完毕后,务必彻底倾倒水分,随后晾置于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确保旋紧塞子后再储存,以防两层橡胶相互黏连。

3.注意事项

(1)在为婴幼儿、长者、意识不清或肢体障碍患者使用热水袋保暖时,务必确保水温不超过50摄氏度。应额外包裹一层大毛巾,或者置于两层毛毯之间,以防止热水袋直接接触肌肤,从而避免烫伤风险。

(2)在使用热水袋的过程中,务必执行严格的交接班程序,并定期进行巡查,检查是否有漏液现象以及皮肤状况。一旦发现皮肤烫伤迹象,应立即将其撤离并及时报告护士进行处理。

(3)如需继续使用要及时更换热水;

(4)提供手术患者舒适的环境:在病人返回病床之际,及时撤除并管理热水袋

(二)1. 冰袋及其应用准备:包括冰袋、配套装置、冰块、容器、锤子以及帆布袋

2.用法:

(1)首先,将冰块安置于帆布袋内,随后使用锤子细致地敲击以分割为适中的小块,再将这些碎冰投入盆中,紧接着用清水冲洗以消除棱角。

在确保冰袋安全并尽量减少对患者可能的不适的情况下,应将冰袋填充至适量,排出内部空气后密封袋口并拭干。随后,采取倒置方式检查是否有渗漏,确认无误后将其妥善包裹于专用套中,由护士放置于指定位置。

(2)完成制作后,应用纯净冰水冲洗并确保充分晾干,随后涂抹一层滑石粉,以防止表面粘连,待准备就绪。

(3)3.注意事项:

冰块在融化后,可根据需求重新安置。适用于高温病患,可用于前额、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部位敷贴。务必定期检查有无渗漏现象,一旦发现湿润衣物,应立即更换。

12、煎煮与服用中药的方法

鉴于内服药物的多样性和各自独特的药效,相应的用药和护理措施随之变得复杂。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用药方法有深入的了解,以便有效地实现药物疗效。

中药煎煮推荐使用砂锅或瓷锅,以保证最佳效果。发汗类药物应采用旺火迅速煎煮,以便迅速提取有效成分;滋补类药物则需以文火慢炖,以充分释放其药效。薄荷等挥发性药材应在煎煮后期加入,以防香气流失。对于如龙骨、磁石之类的质地坚硬药材,必须提前长时间煎煮,以确保其疗效完全释放。

服用发汗药物应趁热,服后需保持卧床保温状态,以促进适度排汗,避免过度出汗。在必要时,可在服药后适量饮用热粥以增强药效。务必留意上述要点。

在为呕吐患者提供药物治疗时,建议采取分次服用的方式,以防止频繁引发呕吐现象。

在服用泻下药物后,可能会出现轻微腹痛的情况,此时应及时向患者做好安抚。对于药物的后续使用,如需继续,务必征询医生的意见。

通常建议在空腹状态下服用驱虫药,具体的服用频率需遵循医生的指示。

补养煎剂宜空腹乘热服用,使易于运化得益。

安神镇静药则睡前二小时服较好。

二、环保与卫生保障计划

医疗垃圾(黄色垃圾袋)

1.废弃的破损温度计、医疗针头以及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和卫生用品。

2.废弃的污染纱布、绷带、脱脂棉以及棉签等医疗敷料。

3.检验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粪便及呕吐物等,以及实验过程中消耗的化验器材、试剂和培养基等相关废弃物。

4.研究样本:来源于试验动物的尸体、组织器官及排泄物的病理标本

5.病区卫生清洁用擦布、拖布等。

(二)医疗垃圾的分类

1.感染性废物(黄色垃圾袋)

(1)医疗废物主要包括:来源于病人接触的感染性污染物,如沾染血液、体液或排泄物的物品,例如棉签、引流条及各类敷料;此外,还包括一次性卫生消耗品(如注射器、输液管、个人生活用具如口杯、面盆和餐食容器),废弃的医疗设备与器械,以及不再使用的床上用品等。

(2)处理和管理由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培养基、标本以及病原体菌种和毒种保存液的相关配置

(4)废弃的血液,血清;

(5)一次性使用的医疗消耗品及医疗器械使用后的处理

2.损伤性废物(黄色垃圾袋+锐器盒)

(1)医用的针头、缝合针;

(2)涵盖的医用锐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解剖刀、手术刀以及手术锯等器械。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等。

(三)生活垃圾(黑色垃圾袋)

废物主要包括:剩余食物残渣、果皮果核、废弃罐头容器、空饮料瓶、用过的卫生纸以及各类包装材料。此外,还需处理可能被普通病人排泄物(如粪便、尿液)污染的污染物。

(四)放射性废物(标记为红色的垃圾袋),包括T3及T4同位素废弃物

1、基础卫生操作流程

1.通过彻底清理物品表面的污垢,能够有效抑制细菌滋生。

2.消毒的主要目标是消除各类物品上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对受污染的器械和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

3.目标是彻底消除物品上所有微生物,其中包括潜在的芽孢形式。

4.一、隔离措施旨在将传染病患者或携带病原体者在疾病传播期间安置于特定的传染病医院或隔离区域,与健康人群隔绝,从而暂时防止其与大众接触,有效遏制病原体的进一步扩散。

2、高效物理消毒措施

1.燃烧法

作为一种快速而彻底的消毒手段,然而,其对物品的损伤程度较高,通常采用的是点燃95%浓度的酒精进行处理。

2.煮沸法

该方法简便且成本效益高,通常通过煮沸处理5至10分钟能有效消除细菌繁殖体。然而,若要消灭芽孢,可能需要延长至1至3小时的高温消毒时间。

3.高压蒸汽灭菌法。

4.光照消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