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1.1 为了确保****工程的高效优质实施,并提升项目应对各类突发状况及紧急事件的能力,以防止可能对国家及民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害,我们依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了一系列应急预案。
1.2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秉承'预防优先,防治并举'的策略,坚守'以人为本,极力防止人员伤亡'的核心理念,确保职责分明、流程简练、职责划分适当、应急响应迅速,旨在有效应对各类潜在危机和突发状况。
1.3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遵循'预防优先、常备不懈、统一指挥与高效协同'的原则,强调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确保其可行性,以此不断强化项目的应急响应能力提升机制。
1.4 为强化对突发性事件(事故)应急响应的高效领导,指挥部特设立应急预案管理小组,负责统筹指挥重大及特大突发性事件(事故)的救援与抢险行动。各经理部需相应建立组织机构,以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迅速响应、有序组织,实现救援成效显著。
1.5 在遵循****有限公司相关文件指导的同时,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2.1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装备:劳动者在生产作业中佩戴的,旨在预防或减轻事故风险与职业健康危害的随身穿戴物品。
2.2防护设施
公共防护设备,旨在预防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风险及职业健康威胁。
2.3高处作业
所有可能发生在2米及以上(含2米)高处,存在坠落风险的作业活动。
2.4悬空作业
进行的高处作业,当缺乏稳定立足点或处于无立足点的环境。
2.5“三相五线”
施工区域的电气系统配置需包括三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以及必不可少的安全保护零线。
2.6 “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配置须严格遵循‘一机一闸一保护’原则,即每台设备均需配备独立的开关、漏电保护装置及配电箱,旨在有效防止因人为疏忽引发的触电安全事故。
3. 安全及环保应急处置方案 3.1 事故应急总预案
3.1.1总则
3.1.1.1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及交通部与陕西省关于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遵照****有限公司的管理指示,并充分考虑****管段特有的地理位置和工程实际情况,特此制定本应急预案。
3.1.1.2指导思想
遵循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秉持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责任感,坚决树立安全责任至上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强调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兼顾应急救援,我们致力于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力求责任明确、流程简练、职责划分合理、响应迅速,以便有效应对各类潜在危机和突发状况,防止事态升级,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民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3.1.1.3预案对象
本预案主要关注于****管段内生产与生活区域可能遭遇的重大、特别重大突发性事件(事故),包括但不限于雪灾、火灾、中毒以及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同类严重事故。
3.1.1.4适用范围
本预案的适用范围涵盖我部门在****管段内进行的所有施工活动及其相关的生活区域。
3.1.2组织保障
3.1.2.1组织机构
为强化对突发性事件(事故)应急响应的高效领导与管理,指挥部特设立应急救援核心小组,负责统筹指挥重大及特大突发性事件(事故)的救援与抢险行动。各相关部门需相应建立应急组织,以保证应对行动的快速响应、有序组织和显著成效。
救援、抢险队:第一项目经理部200人,第二项目经理部300人,第三项目经理部200人,机电项目经理部150人,交安项目经理部100人,房建项目经理部100人
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办公室,该办公室设在安全与质量管理部门,联系方式为:****
3应急救援前线指挥组
组长:
副组长:事故单位经理
组员:
4应急救援技术组
组长:
组员:
5应急救援物资组
组长:
组员:
6应急救援后勤组
组长:
成员构成:主要包括事故单位的党工委书记、办公室主任以及专业医疗人员
3.1.2.2职责
榆神高速公路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在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组织对突发险情和紧急状况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日常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监督任务,并在救援抢险过程中协调信息的传递工作。
前线应急指挥小组:统筹调度并领导现场各救援单位的紧急救援行动。
4. 技术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策划并执行抢险救援过程中的技术策略,以确保其科学性、高效性和及时性。
应急救援物资保障小组:负责紧急情况下物资的供应链管理,确保现场能迅速获取各类必要物资,同时确保物资的品质与充足供应。
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团队:主要承担员工及伤员转移等后勤支持任务。
3.1.3应急预案处置原则
3.1.3.1以防为主原则
预防至关重要,应对雪灾、寒潮、火灾、中毒及施工安全风险,需尽早筹备,实施严谨的组织架构与严格的管理措施。着重强化预测与预控能力,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状态,确保随时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3.1.3.2以人为本原则
在应对强大自然灾害时,务必遵循科学原则,同时强化人员保护措施。在灾害频发季节来临前,所有位于施工平台、现浇支架、架桥设备及运梁车辆等高风险区域的人员需全部撤离。选拔的巡查人员需严谨筛选,确保配备救生衣等必要防护装备,且团队至少两人以上,并始终保持通讯畅通无阻。
当面临火灾或施工过程中发现严重安全隐患时,应迅速组织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实施紧急撤离,并实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同时组织高效有序的抢险救灾行动。
对于突发的中毒事件,应迅速安排伤者前往附近医疗机构接受救治,并对相关食品实施封存,同时全力配合调查工作。
3.1.3.3快速有效原则
响应紧急情况需迅速且高效,实施应对措施与即时上报至关重要,以争分夺秒进行救援和处置。人员、物资及财力资源须立即投入到事发现场,任何耽搁均被严格禁止,不得以任何借口延误行动。
3.1.3.4统一协调、互相配合原则
经理部在应急救援工作中须严格遵循指挥部、****有限公司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统筹调度,坚持以全局视角协同合作,共同构建预防、抵抗与应急抢险的联动机制,从而提升抢险与救援行动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3.1.4防范措施
3.1.4.1防火措施
强化员工消防安全培训,提升安全认知素养。
2严禁私自搭设电线、使用电器设备。
严谨执行对线路设施及配电房的定期检修,以维持其优良的工作状态。
4易燃易爆场所,加强看守,严禁火源。
在生活区及易燃物资存放区域,必需配备灭火器、砂料以及设立相应的消防水池,确保消防安全设施完备。
3.1.4.2防中毒措施
强化对厨师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与思想品德教育,提升其思想政治素养。
2采购蔬菜、食品必须新鲜卫生。
3操作间要保持清洁卫生。
4非操作人员严禁进入厨房。
5加强对厨房的管理和日常检查工作。
3.1.4.3 项目实施中的关键安全操作点防范策略
1作业平台和钻机必须确保其安全稳定。
执行跨公路交叉施工须严格遵循以下步骤:首先,编制详尽的施工与交通疏导方案,并按照规定程序获得监理机构、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及业主的批准后方可执行。施工期间需实施全封闭管理,强化安全防护措施。
作业流程:支架现浇梁施工关键点 - 支架检算与地基处理:严格把控,确保其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达标 - 100%试压验证:执行全面,以符合设计负载的工程标准
4.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 安装防护栏杆和安全网。 - 对高处作业人员实施体格检查,排除高血压及心脏疾病患者参与。 - 明确禁止高血压患者和心脏病人从事高空作业。 - 禁止从高处抛掷工具和材料。
以下是五项关键吊运与运输作业要求: 1. 起吊设备需通过验收并确保其性能优良,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务必严谨执行。 2. 所有作业人员需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3.1.5应急处置
3.1.5.1应急救援工作流程
3.1.5.2中毒事故应急处置
发生中毒事故后,首要任务是,初始观察者须立即进行紧急呼救,并通报给管理人员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报后,领导小组成员需火速奔赴事发现场,实时了解疫情动态,同时组织施救并维持现场秩序。
迅速联络地方卫生防疫机构及拨打120急救热线,详细阐述中毒受害者的症状、病程持续时间、涉及人数以及具体位置,同时在主要路口指引救护车驶往事故现场。
立即向监理单位及公司报告事件的初始原因、涉及范围以及预期后果。
确保事故现场的完整性,采用无污染的塑料袋等容器收集事故现场中与中毒食品相关的化验样本,包括食堂留存的食物及呕吐物,以便送交卫生防疫机构进行检测。
在当事人紧急送医救治后,指挥部领导小组迅速部署善后团队,负责与伤者家属的妥善沟通与后续处理工作,并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和报告。
3.1.5.3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在遭遇火灾突发事件后,首当其冲的发现者需迅速拨打119进行报警,并同步向管理层或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汇报情况。
一、应急响应与行动 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迅速奔赴现场,在确保所有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义务消防员和员工采取如下措施: 1. 立即切断电源,实施初期火灾控制。 2. 对伤亡人员进行及时抢救,并隔离火灾风险区域及重要物资。 3. 根据燃烧物特性,灵活选用适宜的灭火手段,如水、灭火器或消防沙,遵循"先控制、后灭火;以人为本,优先抢救;先重点、后一般"的战术原则进行灭火。 4. 如有人员伤亡,务必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求助。
火灾发生后,一旦专业消防队伍抵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现场指挥应迅速向消防队领导简要汇报火情详情。全力配合消防人员的灭火行动,遵循消防专业队的指令,全体协同,共同努力,以实现有效灭火。
4现场保护
在火灾突发及扑灭后,领导小组需指派人员负责现场保护,维持秩序,并配合后续的事故原因及责任调查。同时,应迅速开展善后处理,包括及时清理残骸,对火灾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置,并采取有效手段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火灾对环境的影响。
3.1.5.4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当识别到脚手架、施工平台或塔吊存在潜在倾覆风险,或者实际发生倾覆情况时,务必立即通知现场所有人员采取紧急隐蔽和撤离措施。
项目经理或作业队长应立即接收到现场人员的通知,并由其向指挥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情况。
接到险情(事故)通报后,各单位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迅速响应,奔赴事故现场,主导紧急救援行动。在确认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应立即将伤者情况通过120急救电话转介至急救中心,并同步上报指挥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指挥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迅速针对现场态势拟定应急抢险措施,坚持以安全为首要目标,调动并部署抢险设备与人员奔赴现场实施抢救工作。
在应对不同险情或事故等级的过程中,务必确保在实施抢险的同时,按照规定时限向现场监理、公司以及地方安全相关管理部门通报情况。
3.1.5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3.1.5.1经理部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职务 |
姓名 |
手机 |
|
|
|
|
|
|
|
|
|
职务 |
姓名 |
手机 |
|
|
|
|
|
|
|
|
|
|
|
|
|
|
|
3.1.5.2应急救援外部联络
1****安全监督管理局电话:
2****交通管理局电话:
3****环保局电话:
4****安全监督管理局电话:
5****交通管理局电话:
6****环保局电话:
7****人民医院电话:
3.2.1编制架桥机作业应急预案目的
应急预案的制定旨在:一是确保应急人员的定期培训与演练得以有效实施,促使各类应急资源保持充分且高效的准备状态;二是引导应急响应行动按照预设流程有序展开,防止因指挥混乱或现场管理不当导致救援时机延误,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是促进应急行动的迅速、有序和高效执行。
3.2.2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
3.2.2.1国家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1986)
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999):规范指南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第七章:依据国务院令第373号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8《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3.2.2.2地方政府法规和业主相关文件
1《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
2《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3.2.2.3相关经验及技术力量
1从事架桥作业所积累的施工经验。
2现有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
3.2.3范围和适用性
1本应急救援预案适用于陕西榆神项目的架桥作业紧急安全情况。2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架桥作业,同时也适用于本工程周边地区参与应急救援的政府机构。另外,本预案也适应于紧急时提供援助的其它部门、工区和设备供应商。
3.2.4工程风险策划
3.2.4.1工程风险分析
鉴于工程规模庞大,机械设备需求显著,人员与设备安全被视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关注点。
在紧迫的工期与繁重的任务背景下,临时用电安全被视为本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首要关注点。
3. 不可预见的突发气象异常,如雷暴雨、暴风雪等极端天气事件。
3.2.4.2危险源分析及对策
架桥作业危险因素识别、防范对策和责任分解
作业活动 |
序号 |
危险源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风险评估 |
|||
L |
E |
|
|||||
|
装梁 |
|
提梁机有缺陷 |
起重伤害 |
3 |
5 |
10 |
2 |
提梁机操作人员技术较差 |
起重伤害 |
1 |
5 |
40 |
||
3 |
提梁机操作人员违章作业 |
起重伤害 |
1 |
5 |
60 |
||
4 |
提梁机钢丝绳有缺陷 |
起重伤害 |
1 |
5 |
100 |
||
5 |
提梁机起升不同步 |
起重伤害 |
3 |
5 |
5 |
||
6 |
施工人员业务不熟 |
起重伤害 |
6 |
5 |
1 |
||
7 |
电缆线绝缘损坏 |
火灾,触电 |
3 |
5 |
5 |
||
8 |
提梁机走行线轨距超标 |
啃轨或跳道 |
3 |
5 |
5 |
||
9 |
提梁机桁车走行轨不平顺 |
啃轨或跳道 |
3 |
5 |
10 |
||
10 |
提梁机大车走行制动不灵 |
机械伤害 |
3 |
5 |
5 |
D
15
75
3
75
75
15
作业活动 |
序号 |
危险源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风险评估 |
风险等级 |
控制措施 |
责任部门 |
||||
L |
E |
|
D |
||||||||
|
|
11 |
提梁机起升电机制动不灵 |
起重伤害 |
3 |
5 |
40 |
600 |
高 |
班前检查及专项检查 |
设备部 |
12 |
提梁机桁车走行制动不灵 |
起重伤害 |
3 |
5 |
5 |
75 |
低 |
班前检查及专项检查 |
设备部 |
||
13 |
施工人员安装吊具时吊具下落 |
吊具落下伤人 |
6 |
5 |
1 |
30 |
低 |
施工人员加强配合 |
安环部 |
||
14 |
施工人员拆卸吊具时吊具下落 |
吊具落下伤人 |
6 |
5 |
1 |
30 |
低 |
施工人员加强配合 |
安环部 |
||
15 |
提梁机大车走行时走行轮压伤走行电缆 |
触电 |
1 |
5 |
10 |
50 |
低 |
设置专人看护电缆线 |
调度室 |
||
16 |
提梁机大车走行时走行电缆挂上异物 |
触电 |
3 |
5 |
1 |
15 |
低 |
设置专人看护电缆线 |
调度室 |
||
17 |
看护电缆人员坐在走行支腿上 |
机械伤害 |
3 |
5 |
1 |
15 |
低 |
严格规章制度 |
安环部 |
||
18 |
落梁时指挥失误 |
起重伤害 |
3 |
5 |
5 |
75 |
低 |
严格按照起苏法执行 |
安环部 |
危险因素识别与防范策略详解及其责任分配明细表
作业活动 |
序号 |
危险源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风险评估 |
风险等级 |
控制措施 |
责任部门 |
||||
L |
E |
C |
D |
||||||||
二 |
运梁 |
19 |
路况不好 |
梁体倾覆 |
0.2 |
5 |
100 |
100 |
低 |
现场调查,发现有影响的及时修筑 |
调度室 |
20 |
运梁通道有障碍的机具及设备 |
撞坏机具及设备 |
3 |
5 |
5 |
75 |
低 |
运梁监护人员精神集中,发现有障碍的机具及设备,提前停车。 |
安环部 |
||
21 |
操作司机误操作 |
撞坏防撞墙、撞坏机具 |
3 |
5 |
40 |
600 |
高 |
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及操作技能培训 |
|
||
22 |
运梁车制动失灵 |
撞上架桥机 |
0.2 |
5 |
100 |
100 |
低 |
对位速度要求慢,在运梁车两端及操作室安急停开关。 |
设备部 |
||
23 |
运梁车方向不良 |
简机撞坏具及防撞墙 |
1 |
5 |
40 |
200 |
中 |
梁车严禁运梁车 |
设备部 |
||
作业活动 |
序号 |
危险源 |
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 |
风险评估 |
风险等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