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建设施工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1、主要规范和规程
(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
(2)《城市排水工程规范》(GB50318-2017)
(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4)关于2001年修订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5)关于城市道路养护的技术标准:《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04);
(9)《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
(10)《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F20-2015);
(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13)《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 (JGJ/T8-2007);
(14)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16)《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10);
(17)《透水性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2012);
(18)《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 (CJJ/T135-2009
):
(19)《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 (CJJ/T188-2012);
(20)《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21)《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GB/T50214-2013);
(22)《钢管脚手架扣件》 (GB15831-2006);
(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2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
(25)《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39-2010);
(2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17);
(27)《广东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DB44T581-2009);
(28)关于《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 16311-2009)的技术规范
(29)《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
(30)GB12523-2011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31)《声环境质量标准》
(32)关于城市区域环境振动的技术规范:GB10070-1988《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3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34)《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2、工程法律性文件
(1)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德兴北路(自莲花大道经园北路至其交汇点)一期工程项目
(2)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合同:德兴北路(自园北路至莲花大道)工程项目(一期)
3、工程设计文件
方案设计:一期德兴北路(自莲花大道至园北路)工程项目
1、遵循招标文件的既定准则,积极履行各项条款要求,严格遵守合同约定,确保标准化操作与格式一致性。
2、在执行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时,坚持以设计文件、相关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为指导依据。严谨地制定并实施施工技术措施,确保所有操作均符合设计规格、现行规定和验收准则。通过有效的施工组织,务求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3、遵循实事求是的准则,我单位在编制施工方案时,充分挖掘并运用自身的施工优势,注重科学的组织调度与合理的资源配置,实行均衡生产策略,目标是以高效、优质和经济的方式完成本合同段的建设任务,确保施工组织的严谨与合理性。
4、遵循项目管理的严谨原则,我们致力于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团队的深度协同,整合人力资源、机械设备、物资配置、工作策略、资金投入及信息流,旨在优化工程质量与成本效益的双重目标。
5.1、秉持契约精神与诚信原则,严格遵守ISO 900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及由此制定的相关文件。我们致力于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坚持以信誉为本,恪守承诺,确保满足业主设定的严苛质量目标。
项目地理位置:工程起始于XX市番禺区南部的莲花大道(规划中的快速路),终点位于北部的园北路(规划次干道),构成番禺区德兴北路(从园北路至莲花大道)项目范围。此路段全长0.942公里,标准段设计道路红线宽度为44米,部分区域拓宽至47.5米及52米,路面材质选用沥青,道路等级定位为城市主干道,设计双向六车道,设定最高行驶速度为60公里每小时。作为番禺区工业经济总部园区的重要配套设施,该项目紧密服务于园区周边交通网络建设。
图1.2.1-1项目建设施工区段航拍图
第一期实施K0+472.467K0+942.917段所有工程以及段雨污水主管工程。工程主要建设内容: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等工程项目施工。
1.2-1主要技术标:德兴北路(莲花大道至园北路)一期工程项目的技术规格概览
准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规范值 |
设计值 |
|
1 |
道路级别 |
|
|
城市主干道 |
|
2 |
设计速度 |
Km/h |
60,50.40 |
60 |
|
3 |
路面设计荷载 |
|
|
BZZ-100 |
|
4 |
路面横坡 |
% |
1,52.0 |
2 |
|
5 |
停车视距 |
m |
70 |
60 |
|
6 |
地震动峰值 |
g |
|
0.10 |
|
7 |
|
道路宽度 |
m |
|
30 |
8 |
|
道路长度 |
m |
|
470.45 |
9 |
平曲线 |
不设直高最小半径 |
m |
600 |
600 |
10 |
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 |
m |
300 |
600 |
|
11 |
圆曲线最小长度 |
m |
50 |
216.698 |
|
12 |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
m |
50 |
50 |
|
13 |
竖曲 |
凹型竖曲线一般最 |
m |
1500 |
|
|
线 |
小半径 |
|
|
|
14 |
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
m |
1800 |
15500 |
|
15 |
最大纵坡推荐值 |
% |
5 |
0.45 |
|
16 |
最小坡长 |
m |
150 |
175 |
|
17 |
竖曲线最小长度 |
|
120 |
123.297 |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设计车速:60km/h;
路基基础规格:标准宽度为44米,部分拓宽区域的规格分别为47.5米和52米。
车道数:双向6车道;
路面使用年限:15年;
行车净空:4.5m;
抗震性能设定:遵循7度抗震设防标准,选用的设计基准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坐标系统:采用XX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XX城建高程系统。
1.2.1-2 工程概述:德兴北路(自园北路延伸至莲花大道)一期施工总览图
表1.2.1.1-1 平交口设置一览表
序号 |
桩号 |
被交道路 |
交叉形式 |
被交道路等级 |
备注 |
1 |
K0+472.467 |
兴园路 |
十字交叉 |
支路 |
|
2 |
K0+727.566 |
规划横二路 |
十字交叉 |
支路 |
|
3 |
K0+901.426 |
规划横一路 |
T字交叉 |
支路 |
|
本项目设计涵盖了总计1个变坡点的配置,线路最低纵向坡度为0.345%。
纵坡最大限值为1.65%,并采用不小于15500米的凸形竖曲线设计,确保竖曲线的最小长度要求。
123.297m。
表1.2.1.1-2 路基压实度(重型)
填挖类型 |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
压实度(%) |
|
填方 |
上路床 |
0~30 |
≥95 |
下路床 |
30~80 |
≥93 |
|
上路堤 |
80~150 |
≥93 |
下路堤 |
150以下 |
≥92 |
|
零填及路堑路床 |
0~30 |
≥95 |
注:填方高度小于80cm路段,原地面以下范围内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
()、路基
(1)一般路基
路基填方边坡坡度根据路基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工程地质条件,并经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勘察后确定。填方路基边坡高度均在8m以内,边坡坡度采用,并采用喷播植草护坡。
(2)不良地质及特殊路基处理
在地基处理策略中,换填垫层法是一项关键措施,其核心步骤包括对基础底面下指定区域内的软弱土壤实施人工或机械手段的移除,随后用诸如砂石或具有良好透水性的材料替换,确保每层都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夯实(或振动压实)。这种方法的优势显著,包括操作直观、效率高且不易遗留隐患,不受施工进度约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其处理深度有限,一般不宜超过2.5米,否则将增加显著的经济成本。鉴于本工程项目范围内存在软土层的情况,计划采取地表软土挖掘,代之以适合的路基土进行换填,施工过程中将采用机械振动分层碾压技术来确保工程质量。
1.2.1.1-3 路基地基承载力的处理标准要求
项目 |
车行道 |
人行道 |
地基承载力要求f0(kPa) |
≥120 |
≥110 |
①桩号路段,路基采用翻挖分层回填碾压处理,深度为2m。
②桩号路段,路基采用换填1.5m三类土碾压处理。
③桩号路段,路基采用翻挖分层回填碾压处理,深度为3m。
④采用满足路基填料标准的砂性土壤进行换填作业。路基的压实度需严格遵循设计规格。实施分层压实法,每层填料厚度限定在30厘米以下。处理完成的路基地基承载力须满足如下的规定要求。
(3)路基防护
1)路基防护原则
①在边坡设计中,强调对基础资料的详尽调查,依据地质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工点设计,并对设计高度实施有效管控。我们积极探讨工程类比法在面对各种地质、地形条件时在边坡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②选择防护形式时,应优先考虑自然坡面挖掘、生态护坡以及人工砌筑等策略;在设计防护措施时,务必确保其与周遭生态环境相融合,以绿色植被保护为主要手段,优先采用本土植物资源。在铺砌设计上,应注重展现地方特色,力求与大自然和谐共生。
③在确保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前提下,路堤防护设计充分兼顾环保与景观目标,秉持植物防护为主体、工程防护为补充的策略。
2)路基防护方案
①喷播植草护坡:当边坡高度时,采用喷播植草防护。
②三维网植草护坡:当边坡高度时,采用喷播植草防护。
③防护措施:针对浸水路段,采取浆砌片石进行堤防保护。
()、路面
1)机动车道:
上面层:4cmAC-13C改性沥青砼
粘 层:PC-3乳化沥青粘层
中面层:6cmAC-20C改性沥青砼
粘 层:PC-3乳化沥青粘层
下面层:8cmAC-25C沥青
基层上方防护层:采用1厘米厚的SBS改性热沥青底涂层,其上均匀撒布瓜米石作为下封层处理。
基 层:36cm5.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底基层:18cm4.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垫层:15cm级配碎石
主路路面总厚度87cm。设计要求土基回弹模量值不低于50
MPa。
2)人行道:
人行道铺设材料为20厘米乘以10厘米的透水砖,其面层厚度为5厘米。
找平层:3cm厚透水性水泥砂浆找平层
基 层:20cm厚透水性水泥稳定碎
总厚度28cm。设计要求土基回弹模量值不低于30MPa。
路面应确保抗滑构造深度(TD)不低于0.55毫米,选用的骨料需具备优异的坚韧耐磨性能,以满足对石料磨光值的严格标准要求。
表1.2.1.1-4路面抗压模量
结构层材料名称 |
20℃平均抗压模量(MPa) |
15℃劈裂强度(MPa) |
AC-13C改性沥青砼 |
1400 |
1.4 |
AC-20C改性沥青砼 |
1200 |
1.0 |
AC-25C沥青砼 |
1000 |
0.8 |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
1500 |
0.5 |
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
1400 |
0.4 |
级配碎石 |
300 |
/ |
路基 |
Eo≥50 |
1.2.1.1 图像示例:德兴北路(自园北路至莲花大道)一期道路工程项目概述
1.2.1.1工程概述:德兴北路(自园北路至莲花大道)一期道路工程项目平面图(二)
4 |
二、特珠路基处理 |
m2 |
5926.0 |
|
5 |
2.1、挖软土 |
m3 |
9006.6 |
|
6 |
2.2、换填三类土 |
9006.6 |
|
|
7 |
2.3、换填碎石 |
3002.2 |
|
|
8 |
2.4、土石方翻挖晾晒 |
51834.4 |
|
|
9 |
2.5、土工格栅 |
m2 |
23100.5 |
|
10 |
三、边坡防护 |
m2/m3 |
25976.3/63179.8 |
|
11 |
3.1、喷播植草 |
m2 |
2058.70 |
|
12 |
3.2、三维网植草 |
929.10 |
|
|
13 |
四、路面 |
|
|
|
14 |
4.1、机动车道 |
|
|
|
15 |
4,1.1、4cmAC-13C改性沥 |
m2 |
17354.18 |
|
|
青砼 |
|
|
|
16 |
4,1.2、6cmAC-20C改性沥青砼 |
17354.18 |
|
|
17 |
4,1.3、乳化沥青粘层油(PC-3) |
34708.4 |
|
|
18 |
4,1.4、8cmAC-25C沥青砼 |
17354.2 |
|
|
19 |
4,1.5、1cm厚SBS改性热沥青 |
17354.2 |
|
|
20 |
4,1.6、撒布瓜米石 |
17354.2 |
|
|
21 |
4,1.7、36cm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
17701.3 |
|
|
22 |
4,1.8、18cm4%水泥稳定石屑 |
18055.3 |
|
|
23 |
4,1.9、15cm级配碎石 |
18055.3 |
|
|
24 |
4.2、人行道 |
|
|
|
25 |
4,2.1、5cm厚人行道透水砖 |
m2 |
3684.2 |
|
26 |
4,2.2、5cm厚人行道盲道 |
283.5 |
|
|
|
砖 |
|
|
|
27 |
4,2.3、3cm透水性水泥砂浆找平层 |
3967.7 |
|
|
28 |
4,2.4、20cm厚透水水泥稳定碎石 |
3967.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