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疗服务保障与合作服务方案建议书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称 |
资格证书名称 |
学历 |
专业 |
联系方式 |
1 |
|
|
|
|
|
|
|
|
2 |
|
|
|
|
|
|
|
|
3 |
|
|
|
|
|
|
|
|
4 |
|
|
|
|
|
|
|
|
5 |
|
|
|
|
|
|
|
|
6 |
|
|
|
|
|
|
|
|
7 |
|
|
|
|
|
|
|
|
8 |
|
|
|
|
|
|
|
|
9 |
|
|
|
|
|
|
|
|
姓名 |
|
性别 |
|
年龄 |
|
|
职务 |
|
学历 |
|
专业 |
|
|
职称 |
|
职称证书编号 |
|
|||
资格证书 |
|
资格证书编号 |
|
|||
注:
1、附件包括:承诺书(自行设计格式),技术支撑服务团队成员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学历证明。
2、附件包括:技术支撑服务团队拟派遣至本地的高级职称(或厂商认证的高级证书)持有者及中级职称(或厂商认证的中级证书)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2018年11月至202X年1月期间企业为其提供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学历证书副本,以及相关职称资格证书等证明材料。
提供的技术支撑服务团队能力、驻地服务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能力、服务响应周期、资源调度能力等方案(申请人可自行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格式自拟。
成员角色 |
职能说明 |
项目经理 |
1、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对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对项目交付成果负责;2、项目经理是项目对外联系的统一接口人,对项目的范围、进度、质量、成本及客户满意度等绩效指标负责;3、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相应手段和方法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以确保项目顺利交付 |
施工经理 |
1、按照项目要求,编写项目实施初步方案,提交项目经理和技术经理审核;2、依据项目实施方案,负责组织施工资源对项目解决方案进行整体施工,直至项目完成验收并移交;依据交付质量标准进行硬件安装、软件部署、联调等工 |
|
作,确保施工质量;3、按照制定的项目计划,组织施工资源有序开展工作,确保项目进度;4、根据项目交付流程及相关约定,及时汇总提交项目文档等阶段性交付件; |
技术经理 |
1、协助项目经理进行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对涉及技术相关的项目范围、项目质量及客户满意度等关键绩效指标负责;2、进行项目技术风险识别、管控,主导项目技术方案的制定,并负责技术方案评审以及必要的方案验证工作3、负责客户技术需求谈判、技术问题澄清及解决方案的联调支持,牵头处理交付过程中产生的重大技术问题;4、负责项目中版本管理、配置规范管理; |
客户经理 |
1、协助项目经理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对项目风险管理、项目沟通管理及项目干系人管理提供支持;2、负责项目中客户需求沟通和管理;3、协调交付资源支持项目工作开展; |
交付工程师 |
1、依据系统集成总体设计,负责系统集成详细设计。进行系统集成交付及验证。 |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沟通与全面掌控进度与质量,我们构建了项目执行的组织体系,以下是关键组织角色的主要职责说明:
项目管理架构:宏观掌控项目进程、质量、技术、资源与风险,项目领导组担当重大问题的协调重任。其核心职责包括引领项目团队与执行团队推动项目的实施与完成,确保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调度,从而保障项目管理的有效运行和交付效率的显著提升。具体职责概要如下:
1、授权项目经理有效地调动组织资源,以执行项目管理相关任务。
2、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项目交付工作的平稳推进。
3、统筹配置并整合交付资源,积极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4、确保项目交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升项目交付的效率
项目交付的执行团队由项目执行小组担纲,他们专责履行对客户的服务承诺,其核心职能包括以下几点:
1、实施全程管理,致力于在交付阶段保证项目的高质量与高效率完成。
2、按照项目交付方案,有效配置并利用资源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3、致力于向客户提供无缝衔接的优质交付服务与卓越的用户体验,持续维护并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2.2.1.1.项目实施方法论
通过对项目全程实施科学管理,GSMC技术有限公司凭借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技术和工具,致力于满足并超越项目相关方的期望,通过积累大型IT项目的实践经验,提炼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策略。
项目管理的核心活动涵盖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项目启动初期,我们会制定详尽的阶段执行规划与策略;随着项目的推进,逐步实施阶段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综合运用项目监控、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以及沟通管理等手段。这些方法旨在优化范围、时间、成本与质量的平衡,有效降低潜在风险,克服实施过程中的障碍,确保最终顺利交付项目成果。
2.2.1.2.项目实施原则
2.2.1.2.1.平衡原则
项目管理的基本准则遵循着三角平衡原理,其三边代表进度、成本与质量。这三者相互制约,构成项目的动态三角。对任何一个要素的调整,都将牵动其余两者的变化。尽管所有因素皆至关紧要,但通常某一因素在特定情境下具有决定性影响力。例如,若项目的时间表已锁定且紧迫,那么进度的刚性将间接影响成本与产品质量。可能表现为成本增加,如人员调度成本、激励策略费用等。
理解并掌握这一动态平衡后,我们需在三个关键要素间进行精细权衡与调整。明确有所作为与有所克制的原则,确保所有项目相关方明了每个决策的折中考量。特别是,我们需要传达给参与者,任何项目的实施都需兼顾,非功能的增益并非总是最优选择。一旦确定某个因素,应详尽阐述其对其他方面的潜在影响以及相应的妥协策略,以此与各方沟通,力求获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从而为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共识基础。
2.2.1.2.2.项目经理积极贯彻执行项目原则
项目经理在项目成功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通常,选拔交付经理倾向于技术背景人才,然而,技术水平卓越者并不必然胜任此职。因此,企业在选拔项目经理时,应实施严格的评估,优先考虑那些具备适宜素质的人选。同时,强化对项目经理的专业培训也是提升项目管理效能的关键环节。
项目经理应持续深化项目管理及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管理技能。在国内,交付经理往往兼具技术职责,因此他们(她)还需增强问题诊断与解决的能力,以及在分析与设计领域的专业素养。此外,深入理解业务知识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判断产出的正确与否,增强决策信心,并优化与用户的沟通。具备以上条件的项目经理,若能有效调动各方资源推动项目进展,项目的成功率将显著提高。然而,如果项目经理虽满足这些要求,但因激励机制等因素未能积极主导项目推进,项目成功的概率将大打折扣。
项目经理的才能及其对项目坚持不懈的推动,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2.2.1.2.3.用户的参与原则
项目成功的关键不可或缺的是用户的积极参与,其带来的益处包括:
1、提高效率
2、减少返工
3、降低风险
4、消除矛盾
用户参与贯穿项目全周期: - 实施阶段:明确目标受众,确保理解用户期望,建立高效沟通渠道,追求双方共赢的解决方案。 - 需求分析阶段:鼓励用户深度参与,以揭示真实需求,区分核心用户,防止无效的反复。变更管理中,应对需求变更进行风险评估,防止如计划延误、系统不稳定等负面影响,坚持平衡原则,过度拒绝变更可能导致用户不满。
在项目的运行与维护阶段,提升用户沟通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项目经理,持续深化对沟通艺术的理解,并积极参与相关课程培训,以不断提升其沟通能力。
2.2.1.2.4.计划和控制原则
无前瞻规划难以评估成效,因此缺乏计划意味着无法实施有效管控。制定计划乃项目管理基石,非选项,实为必要条件。拥有计划后,关键在于持续监控项目实际进程与预设目标的契合度,一旦发现偏离,需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有效的控制机制包含四项核心操作活动:
1、计划执行情况
2、观察实际执行情况
3、比较实际和计划执行情况
4、进行必要的调整
本项目的要求中,质量控制同样重要,须配备有效的机制对执行进度与交付成果进行同步核查。
2.2.1.2.5.遵循质量管理体系原则
为了确保平台的优质性,质量保障措施需贯穿于实施全程。当前,我们可参考国际标准如ISO 9001、ISO/IEC 15505及ISO 20000,推动项目团队内部的过程优化。尽管不必严格遵循所有标准,但可以选择性地采纳,以此作为行为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过程改进首先需确立明确的规则,通过培训普及至每位团队成员,然后按照规则执行并进行定期检查,根据执行反馈持续优化规程,形成一个闭环,从而不断提升项目执行效率和质量交付能力。建议项目组设立专门的过程改进小组,以逐步推进这一进程。值得注意的是,高效团队与低效团队在生产力上存在显著差距,因此构建高效团队对于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2.2.1.3.项目过程管理
项目生命周期及实际特性为导向,本项目可划分为五个关键阶段:启动阶段、规划阶段、执行阶段、验收阶段以及运维阶段。各个阶段的里程碑明细如以下表格所示。
项目阶段 |
里程碑活动 |
|
|
开始 |
结束 |
项目启动 |
项目信息汇总 |
召开项目启动会 |
项目规划 |
需求调研及评审 |
项目实施方案评审 |
项目实施 |
设备到货接收 |
系统业务培训 |
项目验收 |
验收材料汇编 |
召开项目验收会议 |
项目运维 |
项目通过初验 |
运维服务到期 |
在项目初期阶段,首要任务是收集并整理项目信息,通过项目启动会议明确项目目标、责任分工与角色界定。在规划阶段,我们致力于需求调研与分析,以此为基础构建项目实施方案和管理策略,形成详尽的交付蓝图,为后续执行奠定基石。 项目实施阶段正式启动,核心内容涉及硬件安装、软件调试、功能验证和测试,一系列系统集成工作有序展开。 项目验收环节聚焦于完成预定范围内的关键任务,依据验收方案、计划和标准严格进行,项目业主、监理和运维单位共同参与这一过程。 验收完毕后,项目步入运维阶段,严格按照本期运维服务级别协议(SLA)和运维工作规划,全面开展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以下就项目各阶段详细实施内容进行说明。
2.2.1.3.1.项目启动阶段
1、项目信息汇总
牵头人 |
项目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项目团队 |
主要内容 |
1)收集项目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如下内容:a)项目招标文件b)项目合同c)项目设计文件 |
|
d)项目服务承诺及相关约定e)调研并收集客户现网情况(硬件组网、业务系统分布)2)分析项目信息,明确项目交付工作范围及内容3)规划项目里程碑计划4)初步规划项目分工界面 |
备注 |
|
2、召开项目启动会
牵头人 |
项目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项目团队、技术经理、施工经理 |
主要内容 |
1)组织客户方项目团队召开项目启动会(外部),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a)明确项目背景及项目目标b)明确项目组成员分工及职责c)明确项目分工界面d)明确项目里程碑计划及配套资源需求 |
|
e)初步明确项目风险及应对办法2)项目干系人识别3)双方(多方)就分工界面予以确认并签字 |
备注 |
|
2.2.1.3.2.项目规划阶段
1、需求调研及评审
牵头人 |
项目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项目经理、技术经理、施工经理、技术支持 |
主要内容 |
1)项目需求调研、收集等2)开展评估工作,确定可部署版本3)对项目需求进行评审4)明确项目范围 |
备注 |
|
2、项目现场查看
牵头人 |
施工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技术经理、项目经理 |
主要内容 |
1)开展项目现场查勘,确认现场环境2)根据查勘结果输出项目工勘报告 |
备注 |
|
3、项目现场环境准备
牵头人 |
施工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项目经理、技术经理 |
主要内容 |
跟踪、确认、协调以保证机房现场环境具备项目实施条件 |
备注 |
|
4、指定项目管理计划
牵头人 |
项目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技术经理、施工经理 |
主要内容 |
1)规划项目整体管理2)规划项目范围管理3)规划项目进度管理4)规划项目人力资源管理5)规划项目沟通管理 |
|
6)规划项目干系人管理 |
备注 |
|
5、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牵头人 |
技术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施工经理、项目经理、技术支持及研发 |
主要内容 |
1)规划设备安装及综合布线方案2)规划网络组网及安全方案3)规划服务器及存储分配方案4)规划第三方产品集成方案5)规划项目验收方案6)测试方案(含测试用例设计)7)验收方案(含测试用例设计) |
交付件 |
《项目实施方案》 |
备注 |
|
6、项目方案内部评审
牵头人 |
项目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技术经理、施工经理、PMO |
主要内容 |
1)对项目管理计划进行内部评审2)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内部评审3)根据评审意见进行计划修订及更新 |
备注 |
|
7、项目方案评审
牵头人 |
技术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项目团队、技术经理、施工经理 |
主要内容 |
1)对项目计划书及实施方案进行综合评审2)根据评审意见对方案修订及更新 |
备注 |
|
2.2.1.3.3.项目实施阶段
1、设备到货验收
牵头人 |
施工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项目经理 |
主要内容 |
接收到货物料并根据到货清单全面核对配合客户及监理单位按照质检要求进行到货验收 |
|
对到货物料进行妥善存放及保管 |
交付件 |
《到货设备验收单》 |
备注 |
|
2、硬件安装施工
牵头人 |
施工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项目经理 |
主要内容 |
依据项目实施方案开展布线、硬件安装工作定期开展施工质量检查 |
备注 |
|
3、软件安装调测
牵头人 |
施工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技术经理、项目经理 |
主要内容 |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开展安装及部署对部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缺陷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新 |
备注 |
|
4、系统测试
牵头人 |
施工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技术经理、项目经理 |
主要内容 |
根据单元测试方案实施系统单元测试根据集成测试方案实施系统集成测试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缺陷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新 |
备注 |
测试方案及测试报告需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在系统集成测试启动前完成汇总并完成评审 |
2.2.1.3.4.项目验收阶段
1、验收材料汇编
牵头人 |
项目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项目团队、项目监理单位、技术经理、施工经理 |
主要内容 |
(1)根据项目管理规范汇编项目验收所需文件(2)根据项目业主、监理单位要求汇编项目验收所需文件 |
交付件 |
项目验收文件 |
备注 |
项目验收文件依照项目业主(甲方)沟通结果确认并提供 |
2、项目验收测试
牵头人 |
项目经理 |
主要参与者 |
项目团队、项目监理单位、技术经理、施工经理 |
主要内容 |
(1)协调项目业主、监理单位及其他项目干系人对系统进行全面验收测试(2)对验收过程中项目业主、监理单位及其他参与验收单位所提出的问题予以解释说明并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缺陷予以修复(3)形成验收测试结论(4)明确项目遗留问题 |
备注 |
|
3、项目验收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