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参考与设计准则
1.1基础法规与参考文件
1.2原则与构建指南
2概述与项目描述
2.1线路描述与基本情况
2.2关键技术规范
2.3、环境因素分析
2.4工程量与详细内容
3公司架构与项目实施策略
3.1、组织架构与管理团队
3.2、详细施工计划
4施工组织策略
4.1项目时间管理策略
4.3组织架构与人员职责
5高效管理的大型临时工程项目
5.1场地布置原则
5.2标准化设置
5.3高效水电设施部署
5.4建设项目实施中的驻地管理
6施工方案
6.1预先施工策划
8.2强化安全保障策略
8.4环保与安全管理措施
9应急响应计划
9.1紧急响应与预备措施
快速道路工程整体承包方案
模板简介
快速道路工程整体承包方案涵盖了基础参考与设计准则、项目概述与描述、公司架构与项目实施策略、施工组织策略、大型临时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方案(含安全环保措施)及应急响应计划等多个核心方面。方案从基础法规、线路情况、工程量等前期准备,到组织架构、施工计划、时间管理、场地布置等实施环节,再到安全保障、环保管理及紧急响应等保障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本方案为快速道路工程整体承包的高效、安全、规范实施提供了全面指导,具有重要的实用支撑价值。
模板预览

 

 

 

 

快速道路工程整体承包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1基础参考与设计准则

1.1基础法规与参考文件

(1)研究报告:二环南路智慧快速路工程的选址与规划论证

(2)社会风险评估报告:二环南路智慧快速路工程项目分析

(3)二环南路智慧快速路工程项目申请报告

(4)初步勘测资料

(5)物探及测量资料

(6)《二环南路智慧快速路工程设计项目》招标文件及招标答疑

(7)《二环南路智慧快速路工程设计项目中标通知书》

(8)《绍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方案》

(9)《绍兴市区快速路网规划》 (2016-2035)

(10)关于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最新修订规划:《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

(11)《绍兴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12)《绍兴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010-2030年)

(13)《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JTG/T3650-2020(自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

(14)《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标准)

(15)《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1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17)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施工规范,进行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作业。

(18)依据GB/T19001-2008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2008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1.2原则与构建指南

(1)确保严格履行合同约定,全面遵照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指导、指令与规定。

(2)确保严格遵循合同约定的设计规则、施工规程及质量评估与验收标准。

(3)秉持技术创新的前瞻性、科学实施的合理性、经济适用的成本效益、安全稳定的可靠性,并与实事求是的原则紧密结合。

(4)始终坚持在施工过程中贯彻全员、全方位、全阶段的严格监控体系,结合动静态管理策略,推动科学化的项目管控。

(5)通过精细化项目管理,优化劳务配置、设备调度、物资采购、技术支持、资金运用、策略规划、信息管理以及时间与空间资源配置,旨在达成经济效益提升、工程进度把控、品质保障以及社会价值的全面实现。

1.3

本工程项目起自二环西路二期工程的连接点,止于二环东路的交汇处,路线总长度约为6.24公里。主线自规划常禧路以东开始,采用高架桥穿越规划坡塘路、解放南路及中兴南路,随后通过地下隧道贯穿会稽路与阳明北路节点,最终以地面快速路的形式向东延伸并接入顺二环东路。

2概述与项目描述

2.1线路描述与基本情况

2.1.1工程范围

本项目的地理位置东起常禧路规划区,西止于二环东路,线路总长度约为6.2公里。

图2.1-1工程范围示意图

2.1.2、建设形式

本项目采用“高架+地面+地道”组合形式。

该路段的设计理念选用高架快速路模式,自起点延伸至中兴南路,随后,高架桥优雅地穿越中兴南路交叉口后实现平地衔接,这段总计长度约为2.59公里。

在项目范围内,从中兴南路延伸至设计终点,拟采用地面快速路的交通组织方案,线路全长大约为3.65公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会稽路路口的主线将通过一个总计长度约为1.32公里的深埋隧道进行下穿,而阳明北路路口则采用较短的隧道设计,其长度大约为0.44公里,同样采取下穿方式实施。

2.1.3、车道规模

主线设计依据地理界限划分,分为东西两部分:西段自会稽路起,基础路段配置为双向六车道;东段(即会稽路至阳明路区间)则在考虑交织路段需求后,局部路段增设辅助车道提升至双向六车道标准。

地面辅道采用双向4车道规模。

图2.1-2工程范围示意图

2.1.4、出入口布置

本方案遵循'适度供应、分散流量、组合设置'的策略,旨在依托路网的集散交通体系,均衡各组团的需求并提升快速路网的整体效能。在设计中,我们充分考量了快速路沿线道路的等级结构、全互通立交的布局以及匝道出入口的适当间距安排。

主线沿途规划配置总计6座出入口设施(包含2组平行匝道和4个地面通道),各出入口间的平均间距大约为1.1公里。并且,在解放南路东侧预先设计了一处互连立交节点。

在解放南路东西两侧规划部署各一对平行匝道,中兴南路高架主线的主线部分保持双向六车道通行。在隧道开口区域前,我们将设立一个地面出入口;经过会稽路东侧学校区域后,增设一对出入口;阳明北路两侧则配置两对出入口。长远规划中,预留了一座T型互通立交于解放南路,但近期仅实施平行匝道,待解放南路高架桥建设项目完成后,将同步实施立交匝道的建设。

图2.1-3出入口布置图

该提案的核心匝道设计旨在服务于解放南路、会稽路及阳明北路三条主要道路,功能配置完备;同时,会稽路东侧的出口车流量对外国语学院的影响微乎其微。主线出入口的服务区域详情如下所示:

表2.1-4主线主入口服务区域一览表

序号

相交道路

道路等级

服务功能

1

解放南路(南北向)

快速路

服务鉴湖、越城城南片区到发,衔接绍诸高速

2

会稽路

主干路

服务鉴湖、越城城南片区到发

 

(南北向)

 

 

3

阳明北路(南北向)

主干路

服务外国语学院、会稽山景区;服务阳明北路沿线;衔接绍诸高速

全线共设置3个公交首末站和4对公交站。

以下是公交线路的分布情况:  - 规划坡塘路西南侧设有一个首末站,目前为现有站点; - 经二路东南侧同样设立了一个首末站,同样基于现状; - 浦江路西南侧也设有首末站,保持现状。  此外,我们还计划在坡塘路东侧新建一个公交站,位于该路段; - 会稽路东侧设有一对公交站,同样是现有的设施; - 浦江路西侧及阳明北路两侧各有一对公交站,除坡塘路东侧新建站外,其余站点均保持现状运营。

图2.1-5公交站布置示意图

2.1.6、

受地面快速路布局影响,部分道路及交叉口的南北通行受到影响。依据公交站点规划,曹江路沿线配置了一对公交站台,两侧存在人员往来的通勤需求;浣江路南侧为公园,北侧为居民区,两侧的连贯性需求显著。鉴于此,本设计规划设立两座人行地下通道,分别设于曹江路东侧和浣江路西侧。过街设施的净宽度设定为5米。

图2.1-6过街设施布置示意图

本项目主线设计为双向四车道,地面快速路路段特别配置了宽度达2米的连续式紧急停车带,以确保行车安全与应急需求的顺畅应对。

依据《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21-2015),本项目规划包含两座隧道:一是会稽路隧道的暗埋部分长度约为880米,属于中等规模隧道;二是阳明北路隧道的暗埋段长度约为110米,被定义为短隧道。

以会稽路隧道为例,其暗埋段长度为880米,大约40秒即可通行,由于通过时间短,事故风险较低,且能有效缓解压抑感,因此仅配置了港湾式紧急停车带。对于阳明北路,既未设置连续式停车带,也未设置港湾式停车带,而会稽路地道则特地设置了港湾式紧急停车设施。

图2.1-7紧急停车带置示意图

2.2关键技术规范

1、道路等级

主线设计:城市快速路快捷通道;地面辅道设施:城市主干道路交通网络

2、设计速度

主线设计速度:V=80公里/小时,地面辅道限速:V=50公里/小时

平行匝道及立交匝道:V=40km/h

3、设计年限

交通量预测分析:20年;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15年;

4、荷载标准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城-A级

计算路面结构的承载力:单轴双轮组荷载标准值为100KN(BZZ-100)

5、净空高度

快速路、主干路:

次干路、支路:

互通立交层间净空

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预留地面机动车道罩面高度0.2m。

6、车道宽度

1)快速路主线

混行车道:一条车道宽度

小型车道:一条车道宽度3.50m;

地道部分配置港湾式紧急停靠区域,地面上则设置了连续型紧急停车带。至于路缘带宽度,为0.5米。

2)地面辅道

车道配置详情:标准混行车道设计宽度为3.75米,而中小型车道的单向通行宽度则设定为3.5米。

3)交叉口道路

进口道单向车道宽度:标准尺寸为3.25米,如遇条件限制,可调整至3.0米。

出口车道设计:标准宽度为3.5米,如遇条件限制,可调整至3.25米。

公交停靠车道:一条车道宽度

路缘带设置规格:主线段为0.25米至0.5米,特别说明,交叉口进口道将不配备路缘带。

4)设计要求:上下匝道以及立交匝道的单向车道宽度均为3.5米;同时,路缘带的宽度设置为0.25米。

7、纵坡要求

主线快速路的纵坡限制应不超过4%(特殊困难路段不得超过5%),立交匝道的纵坡设定不得高于5%,而平行匝道的纵坡则需控制在6%以内。对于非机动车道以及相交道路的纵坡,我们将遵循相关规范进行选取和设计。

8、快速路主线及匝道出入口最小间距

2.2-1节:快速路主线出入口最小间距明细表(单位:米)

主线设计速度(km/h)

出入口间距(m)

出—出

出一入

入—入

入—出

80

610

210

610

1020

对于其他不同出入口匝道组合的间距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相邻的匝道口之间拓宽,设置连续的辅助车道。

9、加减速车道长度

通常情况下,加速车道选用平行设计;而对于减速车道,其基础原则倾向于采用直线路线。然而,鉴于其可能具备的车辆缓冲功能,我们建议在本工程项目中,减速车道同样推荐采用平行设计。

1)平行/立交匝道

通常情况下,平行匝道的设计采用单条入口和双条出口的主线布局。对于出入口匝道的变速车道,其最小长度标准规定如下:加速车道(单车道)的构成包括渐变段50米及随后的加速车道长度160米。

设计特征:渐进式减速带段长度为100米,随后是110米的减速车道总长度。

2)地面出入口

地面出入口宜采用“单进单出”主线;

设计特征:渐变段长度为50米,随后接续的加速车道总长度为160米。

设计特征:渐变段长度为50米,随后接续的减速车道总长度为80米。

10、紧急停车带

连续式紧急停车带:2m

港湾式紧急停车带:3m

11、抗震设防标准

本设计考虑的抗震设防标准为7度,对应的最大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加速度峰值为0.1g。

2.3、环境因素分析

绍兴市地理位置独特,坐落于浙西、浙东与浙北三大地貌区域的交融地带,其地势特征显著。地貌景观呈现南高北低的梯度,展现出群山环抱、盆地镶嵌与平原集中并存的风貌,地形结构形似汉字‘山’,被概括为‘四山三盆二江一平原’的地理布局。地域划分上,土地利用大致为‘六山一水三分田’的比例,整体地势自西南斜向东北递减。最高峰东白山,位于诸暨境内,海拔1194.6米,而最低点则在诸暨的湖田地区,仅有3.1米,其间丘陵和平台地带多集中在海拔500米以下。北部的平原地表虽相对单一,但地下地质结构复杂,包含淤泥、软土和硬土等层次,为地表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地质支撑条件。

1)区域地质条件

地质上,境内以纵贯市域的江山—绍兴深断裂(柯桥区平水镇至诸暨市璜山一线)为界,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属扬子准地台、华南褶皱系这两个一级构造单元,分属江南(西北区)和华南(东南区)两个地层区。由于历史上经历了大量的地质活动,留下了丰富而比较齐全的地质结构。境内的西北区自中元古界至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发育较齐全,有大量沉积层出现;东南区以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为主,火成岩发育,地层缺失较多。

2)气候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温多雨,四季分明。据绍兴市气象局资料,历年(1961-1992年)平均气温16.4℃,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份,极端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在一月到二月份,平均在3-4℃左右,极端最低气温-10.1℃,年降雨量1450.4mm,日最大降水量345.2mm,最大积雪深度24cm,年蒸发量为800-1000mm,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期245天左右。春末夏初多梅雨,七一九月多热雷、台风暴雨。历年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2.1m/s,风向WWS,夏季主导风向为WS,冬季主导风向为WN。

路线所在区为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湿温多雨,四季分明。据绍兴市气象局资料,历年(1961~1992年)平均气温16.4C,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份,极端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在一月到二月份,平均在左右,极端最低气温-10.1℃,年降雨量1450.4mm,日最大降水量345.2mm,最大积雪深度24cm,年蒸发量为,相对湿度80%左右,无霜期245天左右。春未夏初多霉雨,七-九月多热雷、台风暴雨。风向WWS,夏季主导风向为WS,冬季主导风向为水文条件

3)水文条件

绍兴地区以其繁密的水道和众多的湖泊闻名遐迩,被誉为‘水乡泽国’。这里的地理特色显著,其水域系统包括源自钱塘江的曹娥江、浦阳江以及鉴湖水系;而浙东运河则犹如一条纽带,东西贯穿于北部平原,与南北走向的河流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北部地区高度密集的河网格局。

绍兴市南门水文站记录数据显示,其历史极值包括最高洪水位5.10米,以及最低水位1.73米。对于越城区而言,五十年罕见洪峰对应的黄海海拔高度为5.14米,而百年一遇洪水的阈值则为5.29米。

4)地形地貌

该场地位于杭州湾南岸的萧绍滨海平原区域,地势平缓,海拔高度介于4.67至5.98米之间。区域内水网密集,湖泊点缀其间,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约15%,具有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施工过程中,二环南路周边分布着众多管线,因此建议施工单位在着手施工前与相关部门沟通,明确管线的具体布局,以预防可能的意外情况发生。

5)工程地质条件

(1)区域地质

项目工作区域的地层特征主要表现为第四纪冲积湖、海相以及湖沼沉积物,叠加有侏罗纪上统安山岩和白垩纪下统凝灰岩。这两个时期地层与第四纪地层之间存在不连续接触,且项目区域内基岩并未露出,整体被深厚的第四纪地层所覆盖。

a.第四系

工作区分布的第四系土层的沉积年代及成因主要为全新统、上更新统及中更新统冲湖积、海积、冲积、洪积,岩性为淤泥质土、粉土、粉质黏土、中砂、圆砾、黏性土等,,厚度较大,一般可达

b.白垩系下统

项目工作区域揭示的地质资料主要包括侏罗系上统的大爽组(J3d),其岩性特征为灰色安山岩,具有斑状构造;以及白垩系下统的朝川组(K1c),主要岩性为紫红色凝灰,表现为块质构造。

(2)地质构造

工作区位于江山—绍兴深断裂的划分线上,地理上分为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分别隶属于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这一级构造单元,而工作区域归属于扬子准地台范畴。

在神功旋回期的工作区,正处于优地槽的演进阶段,该时期发育了细致的碧岩—石英角斑岩构造体系。神功运动展现了显著的造山活动,导致了深厚的优地槽沉积层经历了大规模的褶皱隆升。晋宁运动则标志着一次至关重要的褶皱造山事件,使得该区域经历了一轮褶皱回返,地壳趋于全面固化。进入加里东期,工作区再次下沉,接受了地台覆盖层的堆积,直至志留纪晚期才逐渐上升至陆地表面。

晋宁期回返基底褶皱归属于扬子准地台构造体系,其特征表现为北东向的宽缓型褶皱构造。至加里东时期,大规模的北东向宽缓地台盖层褶皱得以形成,受到印支运动的显著增强,进而导致了江山一诸暨地区复式向斜的密集线型褶皱构造。进入陆缘活动阶段后,盖层褶皱的形态变得复杂多样,以紧密型褶皱为主,并伴随有倒转褶皱现象,如绍兴横溪杨源周边区域的褶皱特征即显现出这种紧密性。

自晋宁及加里东运动以来,该区域见证了多次构造变迁,断裂构造尤为显著。临近工作区的深层断裂包括江山-绍兴深断裂、昌化-普陀大断裂以及常山-漓渚大断裂。根据钻探资料的揭示,测区的第四纪地层厚度丰富,基岩普遍埋藏深度超过40米,表明区域构造对工程实施的影响相对有限。

在项目路线所涵盖的区域内,尚未观察到构造破裂带以及明显的后期构造活动现象。

(3)工程地质分区

地表覆盖着一层湖沼相的粉质黏土,其下则是中等厚度的淤泥质土。地层进一步深入,包含冲湖积、海积黏性土以及由冲洪作用形成的砾砂、圆砾和黏性土等。基底岩层埋藏深度显著,主要由侏罗系上统的安山岩和白垩系下统的凝灰岩构成。

(4)桥址区地基土的构成与工程地质特征

以下是根据成因类型和物理性质划分的五大地基土工程地质层及其主要特征概述:

①1:杂填土

构成该地表的是松散且湿润的混合物,主要包括黏性土和碎石,部分区域还散布着硕大的石块。

②1:粉质粘土

色泽呈现灰黑色,材质为软塑,局部伴有粉土层,其中富含丰富的有机质团块。切面展现出微弱的光泽效应,无明显摇震反应,其干燥状态下的强度及柔韧性评价为中等水平。

③:淤泥质粘土

该地层主要表现为灰色的流塑状态,局部含有淤泥及淤泥质粉质黏土。其切面展现出轻微的光泽,无明显摇振反应,其干燥状态下具有中等的强度和韧性。

④1:圆砾

岩石特征表现为灰色调,密度适中,局部区域呈现出中等密集的砾砂或角砾结构。母岩主要由中度至轻微风化的硬质岩石构成,矿物组成以石英为主导,其次为长石,颗粒形态多呈现为亚圆形,级配普通,填充性一般,且颗粒分选性欠佳。

⑤b-1:全风化凝灰岩

色泽呈现出紫红、灰紫及灰绿的丰富层次,岩质较为驳杂,主要由风化状态下的土壤构成,部分强风化岩石已基本转化为粉末,虽有残留,但仍能辨识出原始岩层结构。岩体在接触水分时表现出显著的崩解性。

⑤b-2:强风化凝灰岩

该岩石表现为紫红色和灰色,其结构为凝灰质,具备块状构造特征,裂隙发育明显。岩芯状态为碎块状,易于手工剥离,遇水则易软化,风化侵蚀作用显著,局部区域风化程度强烈,甚至接近全风化土壤状态,各部位风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在Z11号勘探过程中,该层的部分区域呈现出短柱状特征。

⑤b-3:中风化凝灰岩

主体立交桥采用紫红色基调,其周边侧桥梁则以灰色和灰绿色为主,构造特征为凝灰质的块状结构,节理裂隙发育显著。岩芯形态多样,大部分呈现短柱状或长柱状,局部上部呈现出碎块状,整体岩石完整性良好。

6)场区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地下水的分布特性、埋藏环境和水介质特性,勘察区域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即第四系松散岩类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在孔隙水类别中,进一步细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两种水体形态。

(1)松散岩类孔隙水

a.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介质多为表层杂填土及浅部饱和黏性土等,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多以蒸发或补给地表水的方式排泄,因其渗透性差,入渗量微弱,富水性差,水量较贫乏,潜水土质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勘察期间测得河水水位3.90m(黄海高程),测得潜水位埋深一般为,国家高程3.99~4.58m,水位年变化幅度小于1.5m。

场地环境属于II类,根据河水水质检测结果,地表水(即河水)及浅层孔隙潜水的化学特性分别为重碳酸钙镁钠型、重碳酸钙型、同类型重碳酸钙、重碳酸氯化钠钙型、重碳酸氯化钙钠型,以及又一重碳酸钙型淡水。总体评估显示,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以及钢筋混凝土内部的钢筋产生微弱腐蚀作用,而浅部孔隙潜水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同样轻微。在全浸水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腐蚀性为微弱级别。而在干湿交替的条件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钢筋的腐蚀则表现为较低程度的腐蚀性。

b.孔隙承压水

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主要储存在下部圆砾岩层内,这一含水层的特点是富含粉质粘粒,结构相对致密,渗透性能普通。它位于基本不透水地层的夹层中,缺乏稳定的地下水补给来源,径流条件受限,尽管具有一定的承压性,但水量有限。其承压水位国家基准面大约在海拔-3.50米,且在非人类活动影响下,年内水位变化幅度小于1米。

钻孔灌注桩施工在面临孔隙承压水的影响时,通过实施优质的泥浆护壁成孔技术,本地区的地下水对桩基施工所产生的干扰相对较小。

(2)基岩裂隙水

底部风化基岩裂隙中的基岩裂隙水分布,其水源主要来源于上部松散岩类的孔隙水补给,受风化节理发育程度的显著影响,总体水量较为匮乏。

(3)浅部地基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依据绍兴市勘察设计协会颁发的编号为2003年02号文件,评估指出,本场地浅层地基土壤对混凝土结构及内部的钢筋具有轻微腐蚀效应。

7)地震

依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拟建工程地理位置的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基本烈度为6度地区。场地特性表现为20米范围内主要由软土构成。根据邻近场地的资料分析,场地的等效剪切波波速低于130.0米/秒,覆盖层厚度大致在该范围,场地类别被评估为III类。设计中考虑的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定为0.45秒。

在本项目区域,地表浅层区域内存在饱和粉土层,鉴于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故无需进行土壤液化评估。

2.4工程量与详细内容

1、高架段全长其中桩基1206根,承台82个,墩柱164根,盖梁82个。老桥改造及拆建共9座,其中老桥加宽及桥面改造5座,老桥拆除及新建4座,分别为龙尾巴娄桥、坡塘江桥、东江桥、东光桥、新河桥、禹陵河桥、庙下河桥、阳明北路桥、新建平水西江桥。

2、二环南路会稽路交叉口和二环南路阳明路交叉口采用下穿地道立交通行,双孔双向四车道。下穿会稽路地道全长,其中暗埋段长度880m,西端敞开段长度为,东端敞开段长度235m(K4+068.86~K4+303.86)。

3、下穿阳明北路地道全长,其中暗埋段长度110m(桩号范围:,西端敞开段长度180m(桩号范围:K5+128.86K5+308.86),东端敞开段长度150m(桩号范围:

4、地面快速路高架尾会稽路下穿地道口全长、两端地道之间全长825m(K4+303.86~5128.86)、新平水西江桥~标尾376.14m

二环南路智慧快速路工程数量表

序号

施工项目

单位

施工里程

数量

备注

 

高架段

K0-043-K2+551.07

2594.07

 

1

桩基

 

1205

 

2

承台

 

167

 

3

墩柱

 

249

 

4

盖梁

 

167

 

5

小箱梁

 

608

 

6

钢箱梁

 

7866.9

 

下穿地道

 

1755

 

1

下穿会稽路地道

K2+988.86-K3+188.86

200

敞口段

2

K3+188.86-K4+068.86

880

暗埋段

3

K4+068.86-K4+303.86

235

敞口段

4

下穿阳明北路地道

K5+128.86-K5+308.86

180

敞口段

5

K5+308.86-K5+418.86

110

暗埋段

6

K5+418.86-K5+568.86

150

敞口段

地面快速路

 

1638.936

 

1

高架尾~会稽路下穿地道口

K2+551.07-K2+988.86

437.796

 

2

两端地道之间

K4+303.86-5128.86

825

 

3

新平水西江桥~标尾

K5+821.23-K6+197.37

376.14

 

地面桥

 

9

 

3公司架构与项目实施策略

3.1、组织架构与管理团队

一旦我方联合体中标,将以迅捷的速度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设立'二环南路智慧快速路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全面承担该标段的施工管理工作。

项目组织架构包括:1位项目经理、1位项目书记、1位项目总工程师和1位项目安全总监。配备2位项目副经理。项目部内部设有如下部门:工程技术部、质量环保部、安全管理部、计划合同部、财务管理部、物资设备部、BIM管理部、综合办公室以及专门的协调办公室。

项目配置如下: - 路基施工任务由1个专业团队负责 - 桥梁建设由2个施工队伍承建 - 隧道工程则由2个专门团队实施 - 路面铺设工作由1个施工队承担 - 房建工程项目由1支施工队伍执行 - 交通安全设施安装由1个专业团队负责 - 绿化工程由1个施工队伍进行 - 机电安装任务由1个专门团队负责 - 给排水系统安装工作由1个施工队伍实施 - 综合管线施工由2个团队共同完成 - 另外还有2个综合性质的施工队伍协同作业

参见组织机构配置示意图:为承揽本项目阶段,我们设立的相应机构详情。

图3.1-1承包本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

3.2、详细施工计划

3.2.1、项目管理目标

序号 项目 说明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根基在于质量,它象征着一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指标。

遵循"以质为本,用户至上"的管理原则,我司联合体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与高效率并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遵循综合管理体系标准,严谨执行全面质量管理措施。

1  质量目标

严格遵循国家及各省份的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品质达标

确保符合国家验收规范的严格标准,同时满足绍兴市的特定规定。

质量设计标准:严格遵循国家的技术规范、标准及相关操作规程,确保实现项目设定的要求。

求的设计深度;

施工质量要求:合格。

本公司始终恪守'以业主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致力于在确保合同约定的工期内达成目标。

求的情况下,确保工程优质按期完工。

项目周期规划:预期总工时为718个日历日,包括设计阶段的时间在内。

计划开工日期:2020年9月17日

计划竣工日期:2022年9月5日

确保全面消除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类安全隐患,致力于优化安全管理水平

良工程”、“安全工程”双目标。

安全生产

4

坚决遵循国家及绍兴市的严格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深入细致的执行与贯彻。

追求的目标是确立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及项目达标为核心的安全生产标准体系。

致力于推进标段内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