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维护工程承包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1.1.1 范本:《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1.1.2怀柔区安四路大修工程施工招标文件(专用本)
1.1.安四路大修工程施工图设计一—LS2006-14。
1.1.4 详细阐述国产与进口设备的性能指标以及各自的台班定额;详尽解读公路工程施工的定额标准。
1.1.5 参考的国家交通部与北京市发布的施工技术规范、工程质量验收及评估标准:
(1)、《公路工程名词术语》 JTJ002-87
(2)、《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00
(6)、《排水工程通用图集》91SB4-1
(7)、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
(8)、 《北京市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规程》DBJ01-47-2000
1.1.6 遵守并参考国家及北京市所发布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1.1.7 遵守并严格执行国家及北京市关于建设工程安全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1.1.8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1.1.9对招标项目的实地考察
1.2.1 务必达成招标文件中设定的安全与质量标准
根据招标文件的深入理解,依托设计图纸,我们将选用先进、合理且经济的施工策略,确保其符合施工标准和设计规格,同时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与质量达标。借助尖端工艺设备,集结专业技术团队,坚持以打造卓越工程为目标,致力于实现安全生产的全新突破。
1.2.2 务必达成招标文件中设定的工程进度期限
鉴于本单位具备的先进技术水平、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和完善的设备配套能力,我们精心规划的施工进度既科学又高效。
1.2.3坚持文明施工的原则
致力于在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以及临时占用场地的规模,务求减小施工对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干扰影响。
1.2.4合理进行施工安排
在编制投标策略时,我们严谨剖析本标段工程的特殊环境与特性。对可能影响施工进度与品质的各类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尤其在项目工期规划、人力资源及设备配置,以及施工技术选择上,均采取周全考量并预留适度的缓冲空间。
位于北京市北部的安四路,起始于朝阳区安定门,终点至延庆区四海镇,路线穿越昌平和怀柔两区。此次重大修缮项目的工程范围从桩号K60+470延伸至K76+722.55,全长16.253公里。沿途经过黄花镇、二道关、杏树台等多个村庄,规划为适应山岭重丘地形的三级公路。
建设单位:北京市路政局怀柔公路分局
设计单位:山西飞翔交监公路设计有限公司
1.4.1道路工程设计
1.4.1.1主要技术指标
(1)、公路等级: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
(2)、设计行车速度:30km/h;
(3)、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
(4)、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1.4.1.2平面设计
本次大修工程的平面设计方案保持原有的布局,项目全长包含198个弯道,总计平曲线长度为7603.671米,占道路总长度的46.78%。缓和曲线采用了回旋设计。线路中最大平曲线半径位于2706.41/1处,而最小平曲线半径则为15.88/1处。
1.4.1.3纵断设计
线路纵坡设计遵循原有的布局,关键控制点包括道路起止点的海拔、桥梁高度、旧路面标高以及沿线建筑物的海拔。纵断面设计力求与旧路纵坡相契合,通过在原路基础上增设结构层实现。全线路共配置了169个竖曲线,其中凸形曲线有90个,凹形曲线则为79个。最小凸曲线半径在250/3米处,最小凹曲线半径同样位于250/3米,线路的最大纵坡限制为9.7767%。
1.4.1.4横断面设计
路基设计遵循的标准横断面结构为:两侧路肩各占0.75米,中央路面宽度为6(7)米,同样在非符合标准的路段,路面线形将沿用原设计。路面采用双向1.5%的横向坡度,而路肩则采用2%的坡度设计。
1.4.1.5路面结构层设计情况
(1)主路结构: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PC-3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cmPC-3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以上结构适合无破损路段。
(2)路口接顺结构: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PC-3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3)道路起终点搭接结构: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PC-3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cmPC-3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ATB-25沥青稳定碎石 5cmPC-2型改性乳化沥青透层
二灰稳定碎石 15cm天然砂砾 40cm挖除旧路 60cm
1.4.1.6病害处理
(1)采用稠度适中的热沥青进行直贯式处理于横纵缝处。
(2)针对轻度龟裂及沉陷问题,我们建议实施如下步骤:首先,对路面进行5厘米深度的铣刨处理;其次,铺设5厘米厚的ATB-25沥青稳定碎石,确保其与原路面高度一致;最后,构建新的路面结构层,以提升道路稳定性。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
PC-3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cm
PC-3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ATB-25沥青稳定碎石 5cm
铣刨旧路面 5cm
(3)针对路面的严重沉陷、龟裂及松散等问题,施工方案如下:首先,对旧路面进行深度挖掘至60厘米,随后填充40厘米天然砂砾作为基层。接着,铺设15厘米的二灰稳定碎石,进一步增强稳定性。最后,增设5厘米的ATB沥青稳定碎石,确保新铺设层与原路面平齐,形成完整的修复结构。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
PC-3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5cm
PC-3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ATB-25沥青稳定碎石 5cm
PC-2型改性乳化沥青透层
二灰稳定碎石 15cm
天然砂砾 40cm
挖除旧路 60cm
1.4.1.7排水设计
本次道路大修工程中,对于两侧配备行道树的路段,若无旧排水边沟可用,将依据地形条件新建排水边沟。特别在穿越村庄的路段,我们将增设矩形边沟。对现有的道路两侧矩形边沟,计划改造为浅碟形的浆砌卵石边沟。边沟填方将采用从病害道路及旧路肩区域清除的碎石土。在利用原有的排水边沟部分,将采用M7.5浆砌片石对原边沟进行适当加高。路面提升后,相应地对现有涵洞等排水设施的帽石进行同步升高,确保其顶部高出路面30厘米,以保证良好的排水效果。
1.4.1.8小桥涵设计
(1)针对桥面铺装为沥青混凝土的桥梁,本项目计划进行沥青层的全面更换,首先实施4厘米深度的桥面铣刨作业,随后进行相应的构造设计与施工。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4cm
PC-3型改性乳化沥青粘层
1.4.1.9路肩设计
路肩设计将沿袭既定风格,原天然路肩需进行土壤加固,而硬化部分的路肩则选用卵石浆砌技术进行硬化处理。
1.4.1.10路面附属物设计
拆除道路两侧旧路缘石,重新设置规格为混凝土路面边缘石,路面提高后在原路缘石下填补C25豆石混凝土,使新建路缘石与路面平齐。
1.4.1.11道路工程主要工程量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数量 |
1 |
挖除旧路60cm |
|
2069.3 |
2 |
路面铣刨(50mm) |
㎡ |
10165 |
3 |
桥面铣刨(40mm) |
m |
945 |
4 |
灌缝处理 |
m |
4195.5 |
5 |
挖方 |
m |
3485 |
6 |
填方 |
m |
6379.2 |
7 |
M7.5浆砌卵石边沟 |
|
3159.1 |
8 |
混凝土盖板方沟 |
m |
1040 |
9 |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15cm) |
㎡ |
3448.8 |
10 |
PC-2型改性乳化沥青透层(0.8-1.0L/m2) |
2m |
13613.8 |
11 |
PC-3改性乳化沥青粘层(0.3-0.5L/m2) |
m2 |
206908.7 |
12 |
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cm) |
m |
104741.6 |
13 |
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
m |
103112.1 |
14 |
ABT-25沥青稳定碎石(5cm) |
㎡ |
13613.8 |
15 |
C30路面边缘石(10×15×49.5cm) |
m |
32005.1 |
16 |
M7.5浆砌卵石硬化路肩 |
|
2725.9 |
1.4.2安保工程设计
1.4.2.1交通标志
本次计划针对沿线交通标志存在的设计时效性偏短,部分标志在尺寸与内容上未能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我们将实施以下措施:首先,拆除所有不符合标准规定标识;其次,对现有标志进行规范化修订,以提升其合规性;最后,根据实际需求增设缺失的交通标志,以确保线路交通安全与顺畅。
1.4.2.2交通标线
(1)道路交通标线设计:普遍路段采用15厘米宽度的黄色虚线,标记材质为黄色热熔标线,旨在确保行车安全。对于视线受限的区域,如无法满足会车条件的路段以及穿越乡村、城镇的连接道路,我们将选用15厘米宽度的黄色实线,采用具有防眩效果的黄色震荡标线,以增强道路标识的醒目性。
(2)针对地势陡峭、弯道频繁的路段,我们建议实施轻质面层铺设,旨在促使车辆在此处谨慎减速行驶,每隔4米设有一处提示标识。
1.4.2.3安全防护
(1)实施对现有桥梁栏杆中严重磨损的钢筋混凝土柱式结构进行拆除,代之以新型的钢管方钢护栏建设。
(2)实施在险峻道路路段增设钢筋混凝土防护栏杆的工程,首先对现有防撞标准不足的两侧护栏进行拆除,继而替换以坚固的城墙垛风格钢筋混凝土护栏重建,确保道路安全屏障的提升。
(3)实施道路两侧挡土墙的修复与整合工程,旨在提升其一致性并提供稳固的防护功能。
1.4.2.4其他工程
(1)线形诱导标
本次设计旨在优化路段标识,将对现有不符合标准的线形诱导标进行拆除,并增设符合规范的线形诱导设施。新设诱导标将安置于曲线的外侧,选用稳固的单柱式支撑结构,以提升行车安全与导航指示效果。
(2)警示桩
在曲率较大的路段和涉水路面区域,警示桩的主要设置旨在提升驾驶者与乘客的警觉性,并具备视线引导功能。选用的构造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四筋桩,其外观特征为红白相间的涂装。常规间距设定为每四米一桩,对于特定路段,可根据需要调整为每两米一个警示桩,以增强警示效果。
(3)道口标桩
公路沿线较小交叉路口的两侧设置了醒目的道口标桩,旨在提升主线车辆的警惕性,预防可能出现的小路口突发状况,确保行车安全。
(4)百米桩、里程碑
实施对原有道路标志物,如百米桩和里程碑的拆除工作,然后按照规定标准安装新的百米桩和里程碑。
1.4.2.5安保工程主要工程量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数量 |
1 |
钢筋混泥土护栏 |
m |
1335 |
2 |
钢柱式护栏 |
m |
278 |
3 |
示警桩 |
根 |
168 |
4 |
单柱式交通标志 |
套 |
17 |
5 |
单悬臂式交通标志 |
套 |
25 |
6 |
双悬臂交通标志 |
套 |
13 |
7 |
线形诱导标(单柱双面) |
套 |
124 |
8 |
新加版面 |
套 |
11 |
9 |
公里碑 |
块 |
17 |
10 |
百米桩 |
块 |
146 |
11 |
热熔标线 |
㎡2 |
2989.7 |
12 |
附着式轮廓标 |
个 |
232 |
13 |
M7.5浆砌片石(修补挡土墙) |
|
269.6 |
14 |
道口路标 |
个 |
32 |
15 |
拆除浆砌片石防撞墙 |
个 |
1335 |
1.4.3绿化工程设计
1.4.3.1停车场
为便利沿线居民,本设计计划在适宜区域和道路两侧配置专用停车场。总计设定五个停车场,其地面铺设选用广场砖或河卵石,并搭配多样化的边缘挡墙设计,局部区域还进行了绿化点缀,提升环境美观性。
1.4.3.2景观
本次规划包含多个景点设置,其中包含一个观景台。我们针对沿线的路侧空地,融入地方风情与民俗元素进行景观设计,目标在于减轻驾驶者的视觉疲劳,并实现道路与周边环境的和谐融合。
1.4.3.3绿化
(1)实施道路两侧土路肩的植被绿化工程,旨在提升道路景观美学。
(2)针对沿途具备裸露岩体和挡墙特征的路段,我们提议实施绿化设计,特别选择在这些区域种植地锦等植物,旨在实现双重效益:既提升道路两旁的生态环境,又有效防护山体免受流水侵蚀和风化的影响。
(3)在适宜的村落路段,我们将实施花卉种植,并对道路两侧的现有花坛进行维护和提升,以此优化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4)沿道路两侧针对植被匮乏和短缺的区域,实施油松、白杨等树种的种植工程,旨在提升道路的视觉标识性,有效引导驾驶员的行车视线。
1.4.3.4道路整治工程
在穿越村庄的路段旁,我们计划增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浮雕墙饰,以此提升山区的人文艺术氛围。
1.4.3.4绿化工程主要工程量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数量 |
1 |
散播草种 |
|
15087 |
2 |
铺植草皮 |
㎡ |
1205 |
3 |
人工种植乔木 |
株 |
387 |
4 |
人工种植灌木 |
株 |
5284 |
5 |
人工种植攀缘植物 |
株 |
16840 |
6 |
停车场 |
个 |
5 |
7 |
景观 |
个 |
5 |
8 |
浮雕 |
2m |
100 |
9 |
7.5水泥砂浆修复花池 |
|
7.5 |
1.5.1工程特点
(1)、鉴于工程所在区域紧邻密集居民区,对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具有高度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尽管极力避免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干扰,但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民扰问题。
(2)、本次的大修工程主要分为新建与铣刨罩面两个关键环节,鉴于路面面层结构的多样性,施工组织需科学而严谨地规划。
(3)、本项目乃一项大型修缮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沿途树木和路灯杆的保护措施至关重要。
1.5.2工程重点
(1)、作为本工程项目的核心要素,我们着重于各个子项目的质量管控。坚持'百年大计,质量为先'的理念,这不仅是提升企业信誉与口碑,稳固市场地位并拓展市场份额的基石,更是我们全面实施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至关重要的步骤。
(2)、第二要点在于科学地规划和分配工程项目及关键形象区域,以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3)、第三要点在于实施文明施工与环保策略,以降低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干扰,同时积极争取沿线单位和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从而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1.5.3工程难点
鉴于项目位于人口密集、车流量频繁的区域,交通中断是不可接受的。同时,道路周边建筑物与道路间距狭窄,环境干扰因素显著。因此,在施工启动前,务必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策划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流程规划、交通疏导策略以及环保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1.6.1指导思想
(1)、施工总体策略的核心理念在于:突出关键环节,挖掘并利用自身优势,科学编排施工计划,致力于实现文明、优质、高效的大型设施改造工程的圆满竣工。
(2)、为了确保本项目的高效完成并如期交付,我司严格遵循业主的工程施工规定,充分考虑工程特性,精心构建了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项目经理团队。团队成员的岗位设置明确,职责界定清晰,并实施了责任连带制度。项目经理需全程监督,确保施工计划的全面执行,时间和空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为确保项目实施的精准把控,务必深入施工现场进行详尽考察,对设计图纸进行系统研读,并据此策划严谨的施工部署。严格遵循施工计划,秉持科学管理理念,强化施工组织的严密性,精心规划每个环节,切实执行各项技术实施方案,以达成整体施工目标的顺利实现。
(4)、在工程启动前,需完成各项施工筹备工作并得到相关部门的批准,特别强调关键区域应严格遵循施工规定。同时,着重进行各方协调与合作,以营造有利的施工环境。
(5)、致力于实施精细化文明施工,提升环保认知,严谨制定相关管理规定,推行封闭作业模式,确保围挡规范有序。在关键出入口及显著位置均配置统一的施工标识和完备的安全设备。
1.6.2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配备
(1)、为了确保本项目的高效优质并按时完成,我们公司特别委派了一支拥有深厚公路工程专业知识的团队,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担纲领导。
(2)、项目经理部下设四部一室,即工程计划部、技术质量部、物资设备部、经济合同部和综合办公室,技术质量部下设试验室及测量队。工程管理系统负责:施工管理、设备调配、材料采购、安全保卫、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廉政监督:技术质量系统负责:方案编制、技术指导、质量监控、试验检测、资料归档;经营管理系统负责:工程计量与支付、工程结算、成本控制与核算、财务管理。
(3)、我公司的项目经理和技术管理团队拥有深厚的施工与运营管理背景,全员具备专业资格证书,我们将高效协同,整合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物资配备、机械设备,确保施工任务的优质高效完成。
(4)、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见下图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5)、为了确保工程按预定进度顺利执行并达成预设的质量目标,项目管理团队配置了专业的施工作业队伍。
专业土方施工队伍:专司本工程项目路基土方的作业任务。
路面基层施工任务由四支专业作业队分别承担,他们专责本工程四个不同区域的基层建设工作。
工;
四个附属工程作业队:负责本标段路缘石、挡土墙等工程施工;一个沥青路面作业队:负责本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摊铺施工;两个安保工程作业队:负责安保工程施工;两个绿化工程作业队:负责安保工程施工;
1.6.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施工用水
本项目的水资源主要用于砂浆搅拌站的混合操作、砌体施工、道路建设以及应急消防。据用水量预估,砂浆搅拌站的临时供水线路将通过现场附近的民用水管接入,配备直径为75毫米的塑料主干管,其埋设深度需确保在地下不低于0.8米,以此引入施工区域及材料加工区,并配置相应的消火栓设施。
项目现场配置三台专用洒水车,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水源供应充足,同时实施道路洒水作业以实现有效的尘埃控制。
(2)、施工用电
工程施工的电力需求相对较小,主要包括砂浆搅拌站的运行、现场施工照明以及小型设备的供电。我们计划与当地的电力供应商沟通,通过沿道路设立的现有变压器进行接入。临时施工电缆将沿线路每隔50米采用杆架安装,并在每100米处设置下线开关箱。特别是在与导行路线交叉的位置,电线的高度将严格遵循安全规范。此外,我司已预备了一台150千瓦的低噪音环保发电机,以应对可能的用电高峰期,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临时道路
在安四路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利用周边路网资源,并针对交通不便的路段实施便道增设措施,以优化通行环境。
(4)、施工围挡
在途经村庄区域实施围蔽施工,围挡的高度统一设定为2米。围挡的具体位置依据隔离带的外侧缘石为准,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设立进出通道以及车辆导向开口。同时,在施工区域显眼位置需设立标准的施工标识牌和导行指示牌。
(5)、项目部办公及临时设施建设
项目经理部的设立旨在便利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监理的日常办公。我们计划租赁临近施工现场的空闲房屋作为办公场所。如现有场地无法满足租赁需求,将在K68+000点位新建设施,预计占地面积为400平方米。
民工生活区、料场和砂浆搅拌站拟设置在桩号K68+100道路右侧30m位置,占地面积,工人集中住宿。另每个作业区段设立一个砂浆搅拌机,占地
。
1.6.4工程目标
(1)、质量目标
依据招标文件及我司严格遵循的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本工程项目确立了如下的质量目标:
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要求并达到合格等级
(2)、安全目标
安全记录显著:未发生任何工程事故及重大的设备损坏或人员伤害事件。坚决零容忍工伤致死事故,年度严重伤害率维持在0.3%以下,负伤率控制在3%以内,全面确保达到国家安全生产标准。
(3)、环保目标
在本工程项目中,我司将致力于提升员工环保意识,实施先进的环保技术措施。具体策略包括:有效管控施工噪声与振动的产生,降低空气污染,严格管理废水排放,珍视并维护周边的树木和绿化环境,以及注重水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使用,全方位强化环境保护工作。
1.6.5工期目标和阶段性工期安排
项目预期实施周期为四个月。为了满足业主关于总工期的期望,我司依据实地考察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招标设计文件的深入理解和领悟,综合考量了我公司的经济和技术实力,计划设定如下施工进度:自XX年XX月XX日起开始施工,预计在XX年XX月XX日之前完成所有任务,预留了15天的缓冲期以确保提前完工。
1.6.5.1区段划分
根据本次大修工程特点、工期、主要工程数量和本公司的自身资源配置情况,拟将本工程化分为四个施工作业段。第一施工作业段为K60+470-K65+000段;第二施工作业段为K65+000-K69+000,第三施工作业段为K69+000 K73+000,第四施工作业段为K76+722.55,四个施工作业段同时组织流水施工,保证最终工期的实现。1.6.5.2阶段性工期控制计划
按照总工期的既定规划,工程的执行与完成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严谨管控。
施工准备阶段作为首个步骤,其时间跨度为2007年4月1日至2007年4月7日,总计7个自然日。
主要工作是:
1)以下是主要的工程流程: 1. 图纸会审:对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深入审议。 2. 设计与监理沟通:确保设计意图和监理要求得到明确传达。 3. 交接桩作业:完成场地交接及相关设施的桩点确认。 4. 施工测量与质量控制:包括内业处理、桩位复查、精确定位以及阶段性报验工作。
2)项目中机械设备的选择与配置决策,以及劳动力团队的招标流程与入场前教育培训
3)负责施工区域内的临时水电设施安装与布局,包括施工围挡的构建;大型临时设施的搭建工作;以及对隔离带内绿化树木实施的临时保护措施。
4)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报批。
5)交通导改方案的编制与报批。
6)确定工程所需的各类材料供应商,缔结相应的供货合同,并进行材料的复验与试验。
7)参与并支持建设单位的施工范围内建筑物的拆除作业。
在第二阶段工程执行阶段,其时间跨度为自2007年4月8日起至2007年7月10日止,总计历时94个日历天。
道路工程:
1)在2007年4月8日至2007年4月25日期间,我们成功实现了盖板涵的施工,并同步进行了主路内侧路缘石的拆除以及旧路面材料的破除与弃置工作。期间,路基土方工程已全面完成100%。
2)在2007年4月20日至2007年5月5日期间,我们进行了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与养护工作,并同步完成了路面的铣刨作业。
3)在2007年5月1日至2007年5月25日期间,路缘石的安装任务已全面完成。
4)在2007年5月16日至2007年6月5日期间,我们进行了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工作。
5)在2007年4月8日至2007年5月15日期间,挡土墙及排水等相关附属工程已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安保工程:
1)在2007年6月6日至2007年7月10日期间,我们成功实施了路面标志线的划设工作。
2)在2007年6月6日至2007年6月25日期间,我们圆满完成了路面标志牌的安装工程。
3)在2007年6月20日至7月10日期间,我们成功完成了公里牌及百米桩等相关安全设施的施工任务。
绿化工程:
1)在2006年6月5日至2007年4月8日期间,我们成功实施了包括停车场建设、景观打造、凉亭构建以及花池修复等多项工程。
2)在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