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施工方案
招标编号:****
投标单位名称:****
授权代表:****
投标日期:****
一、关于XX至XX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XXX标段施工招标文件、相关设计图纸、补充说明以及会议纪要
2. 详述交通部发布的适用于公路工程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
三、就现场考察获取的地形、水文、地质、交通及电力等相关资料进行详尽阐述。
四。标前会议精神及答疑书。
五。本工程所在地的社会及自然环境等条件。
6. 我司已积累的丰富科研成果、独特的先进工法,以及在类似工程中的成功施工经验和项目团队对本工程的强大投入,都将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严格遵照设计文件、相关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的操作准则。
在规划和实施关键工程项目的施工策略与技术手段时,我们始终坚持遵循设计规格、现行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严谨有序地进行施工,以确保实现卓越的工程质量。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计划时,我单位充分利用专业化的施工技术和机械化优势,坚持以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合理的资源配置为导向,实现均衡生产。目标是高效、高质量且保有良好声誉地履行本合同段的建设使命,确保施工策略的先进合理与执行效率。
三。坚持项目法管理原则。
在与业主、监理工程师及设计团队的深度协同下,整合人力资源、机械设备、物资配置、工作策略、资金调度以及信息资源,力求实现质量与成本的最优平衡。
四。坚持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原则。
遵循ISO 9002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实施施工现场的全程严谨监督,严格依据国家及省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致力于文明施工并积极推行环保措施,目标是打造安全且符合标准的示范性工地。
第五条:坚持执行少占用耕地、优化施工临时用地的策略。
根据实地环境,灵活设计施工平面布局,有效利用当地的现有设施与资源,开展临时工程的建设工作。
一工程建设概况
工程项目起于XX与XX的交界处(XX线K481+726),终于XX市XX镇仓里村西侧(XX线K515+247.2),全长27.87公里(其中短链5.65公里),设计车速120km/h。其中项目起点一福井主线分岔段,长3.67km,采用将现有4车道,路基宽26m高速公路双侧拼宽为8车道,路基宽42m的拓宽;福井主线分岔一海澄主线分岔段全长20.549km,采用双向六车道,路基宽34.5米的新建路线方案;海澄主线分岔段一项目终点长3.649km,道路右侧利用现有4车道高速公路,左副新建一条4车道,路基宽20.75m的扩建方案。ZA1、ZA6合同段采用“边施工边运营”方式。
本项目为XX至XX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XXX标段,起点位于YK499+672.5,终点至K503+450.5,线路总长度为3.76公里。标段特征包括一座隧道和两座特大桥,区域内未设置大、中、小型桥梁。具体设施如下:屿上高架桥右线自YK500+722起,延伸至YK502+049,全长1327米;左线则从ZK500+698开始,至ZK502+025,全长同样为1327米。谢前高架桥的起止点为K502+517至K503+450.5,总长度为933.5米。丹坑隧道右线的入口位于YK499+720,终点至YK500+578,长度为858米;左线入口在ZK499+709,终点至ZK500+580,长度为871米。此外,还包括两段挖方路基,其中隧道进口段路基长度为47.5米,屿上高架桥与谢前高架桥之间的挖方路段长492米,隧道出口处需填方142米。
本项目设计遵循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的标准,设定的计算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20公里。路基采用整体式布局,包括:总宽度为土路肩(3.0米)加行车道(120Km/h对应车道宽度)、硬路肩(0.75米)以及0.75米的路缘带,再配备3.0米的中央分隔带;若为分离式路基,则单幅宽度为17.0米,结构划分具体为:0.75米土路肩、3.0米硬路肩用于行车,中间设有1.25米路缘带,两侧各有0.75米土路肩。
桥面宽度:整体式路基为2×(净-16米米防撞栏);分离式路基为净-16米
米防撞栏。
隧道为分离式双洞隧道(进口段为小间距隧道),其单洞建筑限界(三车道):净高5.0m,净宽15.25m=左侧检修道1.0m+左侧路缘带0.75m+行车道右侧路缘带1.25m+右侧检修道1.0m。
设计最小平曲线半径为1200m,最大为2000m;设计最大纵坡为1.605%,最小纵坡为0.3%;设计最大坡长为2537.6m,最小坡长为565m;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17000m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30000m,最大直线长度1280.111m。
本项目的设计载荷依据公路一级标准;选用的路面标准轴载为BZZ-100;洪水设计频率设定为:特大桥的洪水发生概率为1/300,而对于其他桥梁、涵洞构造物以及路基,其洪水频率定为1/100。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内容有:路基土石方32.6万、特大桥2275.5米/2座,分离式隧道左线871米,右线858米,以及路基防护与排水、洞内路面、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绿化及环境保护等工程。
本项目的所有权归属于:XX市xxxx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XX省xxxx设计院。
监理机构:XX省xxxx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XX省xxxx质量监督站。
二工程特点
1.地形地貌与地质简介
1.1.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
项目工程所在的桥址区域属于冲海积平原地貌,其地形特征表现为平缓且波澜不兴。主体地层构成包括淤泥层、饱和沙土层、亚砂土层,地表以下则是经过风化的燕山早期侵入性花岗岩层和残坡积土层。
隧道区属于构造剥蚀微丘地貌山体走向大致呈北东向,最大高程为98米,山坡坡度一般为,植被发育。本隧道场区表层多为残坡积土,下覆燕山早期侵入花岗岩及其风化层。
1.2.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现象
项目所处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5g;场地土壤的抗震反应谱特性周期定为0.35秒。地质条件良好,未发现滑坡、崩塌或泥石流等潜在风险。
隧道场区地质构造基础稳固,虽存在一定规模的节理裂隙,具体可分为三类,其走向分别为:(1)、(2)。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组节理裂隙与隧道走向呈小角度交叉,对隧道围岩的整体完整性构成显著影响。
1.3.地下水
在项目的实施区域内,地下水位埋藏相对较浅且水量充足,因此施工过程中需着重考虑有效的排水措施。此外,地下水和地表水对混凝土具有轻微的腐蚀作用,应予以充分关注和防护。
本隧道区地下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前者赋存于基岩全—强风化带,后着赋存于花岗岩节理裂隙中,一般路段富水性及导水性弱,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侧向补给,向沟谷排泄,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隧道区节理裂隙发育,节理裂隙带易成为地下水渗流通道。隧道进口段地下水较为贫乏,隧道出口段地下稳定水位一般高于隧道顶板。隧道左洞涌水量约为,右洞涌水量约为
,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2.气象、水文情况
本标段高速公路坐落在XX市地域内,XX市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海洋性,以其温和且湿润的特性著称。
2.1.温度、湿度
气候特征概述如下: - 年均温度:21℃,极端高温可达38.3℃,而最低气温记录为-0.2℃。 - 全年热浪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月均气温平均为28.7℃,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 - 寒冷期则在12月至2月,月均气温降至12.7℃,为全年低温时段。 - 无霜期长达330天,表现出区域温暖的气候特性。
2.2.降雨量
区域气候湿润,年均降水量丰富,约为1418毫米。降雨量在不同年份间波动显著,最大值可达2124毫米,而最小值则为897毫米。年内降雨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其中5月至9月的降雨量占比高达65%至70%,占据全年总量的主导地位。然而,10月至2月期间,受冷高压影响,降雨相对较少,仅占全年总量的15%至18%。
2.3.风况
该区域气候特征表现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主导西北风。每年7月至9月,台风活动频繁,对地区带来显著的洪水灾害。其中,平均每年正面遭受台风侵袭约0.4次,侧面影响频率则约为2至4次,极端情况下风速可超过4536米每秒。
3.施工条件
3.1.交通与运输条件
本合同工程所需的所有人员与设备将通过公路汽车运输,直接从现有的国道319、324线路以及县道516线路,确保物资直达工程现场,充分利用现有交通条件。
3.2.通讯条件
所有沿线路线的村落均配备有国内外电话服务设施,且全程覆盖移动电话信号,支持直接进行电讯通信。
3.3.施工用水、用电条件
施工用水方案:将沿线路线的沟溪资源作为主要供水来源,通过建设蓄水池以储存水资源,如需补充,则考虑实施挖井取水。电力供应方面,业主要求已将电力线路规划至施工区域,电力部门将负责安装变压器并将电线直接接入施工现场。同时,配备自备发电机作为应急备用电源,并用于涵洞等临时设施的供电需求。
3.4.三材及地材供应情况
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以及特殊物料将通过招标方式进行采购;工程所需的片石、块石、河砂以及前期碎石将从外部供应商购置;隧道挖掘产生的洞渣在适宜情况下,将自行加工转化为碎石。火工材料的申请和使用许可需经公安机关审批并办理相关手续。
4.主要工程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
路基土石方 |
|||
1 |
挖土石方 |
m3 |
326873.1 |
|
2 |
路基填筑 |
m3 |
23322.39 |
|
3 |
土工格栅 |
M |
4939.5 |
|
二 |
桥梁 |
|||
1 |
水上钻孔桩 |
m |
1292/677 |
中1800/中2000 |
2 |
陆地钻孔桩 |
m |
8558.17/5699 |
1800/2000 |
3 |
陆地钻孔桩 |
m |
164/60 |
中1300/中1500 |
4 |
高强低松弛钢绞线 |
t |
1227 |
中15.24 |
5 |
I级钢筋 |
t |
2909 |
|
6 |
、级钢筋 |
t |
12167 |
|
7 |
25号混凝土 |
m3 |
136 |
|
8 |
30号混凝土 |
m3 |
20684 |
|
9 |
40号混凝土 |
m3 |
5791 |
桥面防水砼 |
10 |
50号混凝土 |
m3 |
42269 |
|
11 |
矩形板式橡胶支座 |
个 |
805 |
|
12 |
矩形板式活动支座 |
个 |
504 |
|
三 |
隧道 |
|||
1 |
挖土石方 |
m3 |
273502 |
|
2 |
20号喷射混凝土 |
m3 |
7938 |
|
3 |
25号喷射混凝土 |
m3 |
5114 |
|
4 |
15号片石混凝土回填 |
m3 |
4774 |
|
5 |
30号防水混凝土 |
m3 |
30058 |
|
6 |
钢筋网 |
t |
235 |
|
7 |
中22钢筋砂浆锚杆 |
m |
151921 |
|
8 |
25中空注浆锚杆 |
m |
120577 |
|
9 |
25予应力中空注浆锚杆 |
m |
12637 |
|
10 |
注浆小导管 |
m |
79223 |
|
11 |
I级钢筋 |
t |
45 |
|
12 |
Ⅱ级钢筋 |
t |
1848 |
|
13 |
中108X6管棚 |
m |
3992 |
|
14 |
钢筋格栅拱架 |
t |
827 |
|
15 |
工字型钢支撑 |
t |
1718 |
|
16 |
路面 |
m2 |
23041 |
|
5.合同工期
项目合同约定的实施期限为18个月,我司于XX年1月10日正式入场,随后在XX年2月12日启动施工,预期完成时间为17个月。
6.工程特点、重点、难点
6.1工程特点
根据对招标文件的详尽研读和实地考察,我们提炼出本工程项目的主要特征如下:
(1)项目规模明细如下:合同包含一座主隧道,左线长度为871米,右线则为858米;两座特大桥,其中xx高架桥总长1327米,xx高架桥全长933.5米。路基部分包括两段挖方,隧道进口路段基长达47.5米,从屿上高架桥至谢前高架桥之间的挖方区域则为492米,而隧道出口处需进行填方作业,总计142米。
(2)项目施工组织面临复杂性:鉴于本合同段内的桥梁、路基与隧道相互衔接,导致施工间的干扰频繁,从而对施工组织策略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6.2工程重点
(1)本合同段的施工进程中,预制场段路基建设堪称关键环节。
(2)在本合同段的关键工程中,小净距隧道的挖掘与衬砌占据重要地位。
(3)在本合同段的关键任务中,预制1057片T梁位列其三。
6.3工程难点
(1)隧道安全进洞是本工程难点之一。
第一节总体施工部署
一施工组织原则
项目规划采用系统工程理论,通过网络计划技术实施动态工期管控,工序质量则由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安全环节则依赖事故树分析与生物钟原理进行风险预测与管控措施。
1.施工指导思想
项目实施坚持高标准起航,力求首战告捷,注重精心策划与有序管理,秉持文明施工理念,同时强调高效安全,严格保障工程进度如期完成。
2.组织原则
依据工程的规模、严格的工期约束、独特的工程特性、采用的施工技术以及地勘情况,我们遵循"统一指挥、网络管理、分工明确、整体推进"的项目组织策略,实施全线分段有序施工,确保均衡开展。
二。总体施工目标
遵循本项目的特性,我公司将坚持以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施工及科学化管理为导向,严谨策划施工进程。致力于打造高品质工程,确保安全标准领先,追求进度卓越,并树立良好的项目形象。
1.质量目标
在交工验收阶段,我们实现了以下关键指标:桩基I类完成率不低于90%,所有分项工程均达到合格标准,且合同段的整体评分平均值达90分以上,工程质量经评估被评为合格等级。
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若合同段工程质量经鉴定得分达到或超过85分,将被评定为合格及以上等级。
合同实施期间无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2.工期目标
凭借我公司所拥有的设备丰富、技术实力雄厚及丰富的施工经验,我们计划集结精英团队,投入高效设备,并预先做好充分的资金筹划。通过精心策划与严密实施,我们有望将项目的工期提前一个月,达到17个月,超越业主的预期完成期限。
3.安全目标
致力于预防重大的人员伤亡与机械设备故障,极力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确保年度重伤率控制在0.6%以下,年负伤率控制在12%以内,以实现严格的安全目标。
4.文明施工目标
根据龙长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规定,致力于打造整洁有序的文明施工示范工地。施工现场物料务必整齐存放;生活设施务必保持清洁与文明;严格贯彻规范化管理标准,确保现场达标。
5.环境保护目标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遵照合同文件的规定,秉持'预防优先,保护优先,建设与防护兼顾'的方针,致力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临时性和永久性土地利用对生态的影响。我们重视植被保护,竭力减小对植被的损害,并坚决防止水体污染的发生。施工期间及工程结束后,我们将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恢复措施,确保全面符合环保标准。
三。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部署
1.根据招标文件规定及投标书的承诺,迅速组建起一个结构优化、效率出众的项目经理部,详图如下。项目团队由具备类似工程实战经验和高效管理能力的人员构成,包括工程管理部、计划合同部、机电设备部、物资供应部、安全质量部、后勤保障部、财务会计部、中心试验室以及行政办公室等关键部门。项目经理部肩负着统筹全局、内外协调、全面掌控及深化工程生产指挥和技术管理的重要职责。各部门的具体职能如下所示:
组织架构如下: - 测量与技术管理部门:隶属于工程部,承担施工测量放样以及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 - 综合管理部门:设立精神文明办公室,其主要职责包括廉政建设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工程款项使用的合规性,以及开展廉政建设的定期检查和监督任务,此项工作由党委书记亲自主导。
2.组织专业作业团队进行工程实施:针对工程规模与特性,我们将组建两个桥梁作业队、一个预制梁作业队、一个隧道作业队、一个路基作业队以及一个拌和站作业队。同时,将配备齐全的施工机械设备以支持生产活动。每个作业队严谨配置资深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特别强调在挖掘、木工、焊接、电工、脚手架搭建、钢筋加工、混凝土操作、机械设备操控、预应力张拉及重型设备操作等专业领域,务必选拔和使用技术精湛的领班和技工直接参与生产作业。
3.项目管理体系严谨:项目经理部与作业队构成上下级与独立核算的管理模式,实行任务包干责任制,遵循总网络计划的宏观调控,实施长远规划与短期执行相结合的策略。每周一,举行部门生产交接会议,明确工作目标;每逢周六,召开生产例会(包括各作业队领导和技术主管),评估本周生产进度并部署下周任务。每月25日,经理部主导进行大规模的安全质量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设定整改期限,确保责任落实。此外,不定期召开项目施工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冲突,以保障工程整体顺畅进行。
本合同工程设立的项目组织机构图
说明:
1、项目经理担当工程项目全面的组织管理、施工实施,并协调与业主及监理的专业关系。
2、主持工程施工并严格把控工程质量,总工程师负责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与工程进度安排。
3、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如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中心试验室、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及综合部,分布着4至8名专业工程师,他们依据职责分工进行有序作业,并保持着紧密的协作与协调。
各个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能表
序号 |
职能部门 |
职责内容 |
1 |
工程技术部 |
负责施工技术、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进度的总负责部门。 |
2 |
质量安全部 |
负责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及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处理好各种安全、质量隐患等工作。 |
3 |
中心试验室 |
负责承担本工程一切材料、半成品的试验检测,并承担施工现场各项检测、量测工作及科研试验工作,补充地质资料分析,及时提供各种试验材料及检测、量测数据。 |
4 |
物资供应部 |
负责工地各种材料的采购和运输、存放等管理工作。按合同和设计文件要求,承担工程所需物资的采购和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所需的各种材料供应。 |
5 |
机电设备部 |
负责工程机械的购买、租赁、使用、维修、保养等机电设备的管理。 |
6 |
计划财务部 |
负责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施工计划和工程计量工作;负责工程项目的财务工作,包括整个工程项目的成本支出和工程款的收入等。 |
7 |
综合部 |
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日常办公事务和对外联系协调等方面的工作;负责生活物资的采购、补给,工地生活用水、用电、医疗等设备检修养护,以及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作出规划,定期检查,以保持项目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系维护等方面达到环保部门要求和国家环保标准,并协调好工程项目施工期间与既有道路的施工干扰,保证道路的畅通。 |
四。任务部署和施工安排
1.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
施工队伍配置策略充分契合本工程的专业技术特性。本合同项下划分为三个主要施工区域:一是桥梁施工区域,包括屿上桥梁作业1队、谢前桥梁作业2队和T梁预制作业3队;二是隧道施工区域,分为隧道施工1队和隧道施工2队;三是独立的路基施工队。各施工区域根据项目特性精细划分,确保高效有序进行。
各工区施工队伍配备及任务划分表
工区段 |
专业施工队伍 |
主要施工任务 |
主要工程数量 |
桥梁施工区 |
桥梁施工1队 |
屿上高架桥 |
44孔30m钢筋砼预应力T梁 |
桥梁施工2队 |
谢前高架桥 |
31.5孔30m钢筋砼预应力T梁 |
|
T梁预制作业3队 |
屿上高架桥和谢前高架桥T梁预制 |
屿上高架桥30m钢筋砼预 |
|
前高架桥30m钢筋砼预应 |
|||
隧 |
隧道施工1 |
丹坑隧道进口段 |
进口段左、右隧道长约 |
道施工区 |
队 |
|
350m。 |
隧道施工2队 |
丹坑隧道出口段 |
出口段左、右隧道长约515m。 |
|
路基施工队 |
YK499+33672.50-K503+450.5段路基土石方 |
路基填方22660m3,路基挖方326000m3。 |
|
1#砼搅拌站 |
安装100m3/h的砼搅拌站一台套,供应丹坑隧道工区初期支护砼。 |
||
2#砼搅拌站及碎石加工场 |
安装200m3/h的砼搅拌站和圆锥式破碎机各一台套,供应隧道工区除初期支护和桥梁施工区除T梁预制以外的所有砼。 |
||
3#砼搅拌站 |
安装100m3/h的砼搅拌站一台套,供应屿上高架桥和谢前高架桥T梁预制砼。 |
第二节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安排
一。总体进度计划
本工程项目涵盖路基土石方开挖、防护设施构建、排水系统设计与实施、桥梁及隧道建筑工程,均为全新建设项目。因此,计划配备充足的施工资源,包括设备和劳动力,采取高效的平行施工策略。然而,鉴于各子工程受季节和时间因素的影响,其施工重点会有所差异。总体上,本工程被划分为三个核心施工阶段:
初期施工阶段主要包括以下活动: - 人员与设备筹备:组织人员队伍,安排机械设备进场,并建立施工驻地。 - 施工设施构建:规划并实施施工道路的修建或现有道路的改造工作。 - 紧急设施设置:开挖临时排水系统,确保施工期间的排水通畅。 此阶段预计执行周期为30天,自XX年01月12日起至XX年02月12日止。
实质性施工阶段概述: 1. 路基土方挖掘与填筑工作; 2. 道路防护与排水设施的建设; 3. 桥梁构造物的施工; 路基土方与桥梁工程同步推进,以结构物施工为核心,旨在迅速启动并推进路